作家评传 “引雅入俗”張恨水   》 “引雅入俗”張恨水      湯哲聲 Shang Zhesheng

20世紀初,中國的通俗文學漸漸走入睏境,五四新文學的崛起,給中國傳統小說的發展帶來了一綫生機。此時,張恨水小說的出現,把中國的通俗小說帶入了一個新的境界。1924年,張恨水的小說《春明外史》在《世界晚報》上連載,在當時引起了極大轟動,每天下午報社門口總會擠很多人等着買報,直到1929 年1月,長達100萬字的連載小說纔得以收尾。《春明外史》讓讀者認識了張恨水,也是張恨水開始一步步完成他的“引雅入俗”、逐漸走嚮成熟的一部標志性小說。   長達100萬字左右的小說《金粉世傢》是張恨水小說的驚世之作。金銓、白雄起等官僚貴族之間的勾心鬥角、興衰成敗,金燕西、冷清秋等人物愛情、婚姻的麯麯折折、離合悲歡被張恨水演繹得真真切切、活靈活現。也正是這部小說使張恨水完成了他“引雅入俗”的第二個步驟。   《啼笑因緣》是張恨水最叫好的一部作品。小說中有了主人公樊傢樹與瀋鳳喜、何麗娜、關秀姑三位女性的感情糾葛,有為了真愛反抗軍閥欺壓、強暴的社會綫索,有武林豪傑抗壓抗暴的傳奇故事,張恨水的這部成熟之作成為他完成“引雅入俗”全部過程的標志性小說。   張恨水一生創作了120多部中、長篇小說,《春明外史》、《金粉世傢》、《啼笑因緣》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界的地位。在現代文學史上有“章回小說大傢” 和“通俗文學大師第一人”諸多稱謂的張恨水是不是“引雅入俗”第一人?對張恨水該做何評價?敬請關註《引雅入俗張恨水》。
“引雅入俗”張恨水   1924年張恨水在北京,他在這個時候創作了一部重要的作品,這部作品就是《春明外史》。“春明”,北京的別稱,外史是什麽?外史就是正史不寫的那種野史,就是各種各樣的社會的生活。那麽換句話說,它就是寫的北京各種各樣社會的,所謂新聞吧。但是這一部小說,說它是成名作,也正是這部小說開始,張恨水開始把雅文化引到俗文化來的,走的第一步。為什麽這麽說?因為在這部小說中間,張恨水解决了一個問題,解决了個什麽問題呢?那就是通俗文學中間怎樣使通俗文學的,特別是通俗小說中間的很多材料,散亂的材料,怎樣把它集中起來呢?張恨水做了一個貢獻,在這部小說中間,他把所有的材料都服從一個人的命運,換句話說就是,用一個人作為小說的主人公從頭到尾把它貫穿起來。這個人物在這部小說中間就叫楊杏園,它是這樣的。這個各位聽起來覺得這個小說都應該這麽寫,都應該有一個人物貫穿始終對不對?但是別忘了,在他之前中國通俗小說確實恰恰就沒有,它就是沒有,那麽在這個之前通俗小說沒有是什麽樣的模式呢?那麽到底什麽樣的模式呢?如果各位看過《官場現形記》,《官場現形記》如果說還沒看過的話,那個《儒林外史》大致上就是這樣,他呢,就把很多社會生活,他把它積纍起來,就像整個小說的結構,就像一個中篇小說,短篇小說,把它並在一起,它是這樣的,如果你這個作傢很有才華,那麽我就可以在各種並在一起的小說中間,他寫出一種神韻,比如說《聊齋志異》,它對科舉制度的一種批評,但是你如果沒有才華,或者才華比較差的話,那麽就變成了各種資料的堆積。那麽這種情況,在民國初期,非常嚴重,比如說在這個以前,有一個作傢叫李涵秋,這個各位可能不太清楚,他實際上是當時鴛鴦蝴蝶派的重要作傢。他寫過一部長篇小說叫《廣陵潮》,它就是的,把各種各樣的生活堆積起來,所以說我們就把這種各種各樣的生活堆積起來的小說,我們稱它一個名稱,這個名稱就叫做報人小說,因為它是新聞記者寫的嘛,這樣的小說材料比較散亂。那麽張恨水我剛纔就說了,在《春明外史》中他做了一個貢獻,他把這些材料用一個人物把它貫穿起來以後,給他的小說帶來兩大好處:第一大好處,小說中間一個主腦,一個人,那它有個主腦了,所有的事情都跟這個人有關係,換句話說,它不是那麽亂了,不是那麽散了,對吧!它有一個根,從根子中間展出去各種各樣的故事,這是張恨水的貢獻了,這是一個,我不去展開了。   第二個好處,什麽好處呢?小說中間有頭有尾了,這個比較集中,為什麽?一個人的命運的發展,它就成了這個小說中間的一個主要的故事了。小說中間這個楊杏園就是來自於安徽的一個報人,然後到了北京來,看到各種各樣的生活,最後他死在北京,他死了,故事結局了,他可以了。如果說你沒有一個人物的話,一個故事一個故事你可以永遠地寫下去,對不對?可以永遠寫下去,所以說不要小看小說中間一個人物、主要人物的貢獻就在這兒。其實這些問題新文學作傢早解决了,但是通俗文學作傢不容易,張恨水第一個。所以說張恨水的《春明外史》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他由雅入俗嚮前狠狠地走了一大步,這一大步很重要。   張恨水的小說中間,他的第二步,我把他稱為鼎盛之作,《春明外史》是他的成名作,然後這個鼎盛之作是什麽呢?那就是《金粉世傢》。那麽《金粉世傢》又比《春明外史》又多了些什麽?這就是我要講的這個雅,怎麽又多了些雅的成分,是什麽呢?他有兩大貢獻:第一大貢獻,《金粉世傢》它實際上完成了一個事情,就是說通俗小說,不是這個綫索往前寫,另一個綫索永遠寫下去,它不是的,而是它形成了一個叫做一個情節中心論。它衹是一個情節,如果我們看了《金粉世傢》這部小說,那麽你就發現,它實際上就是寫的金銓總理這個傢裏面的四個兒子、四個女兒的故事,它實際上是這個。那麽四個兒子、四個女兒的故事,換句話說,它這個情節非常集中,就是寫金傢,它不是那麽散亂的,通俗文學越來越嚴肅化了,換句話說,通俗文學越來越雅化了,張恨水在其中做的貢獻,這個當然還講得比較抽象。   第二個貢獻就很明確了,張恨水這個時候在《金粉世傢》還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心理描寫和場面描寫。各位聽起來又覺得心理描寫,小說中間當然應該是有心理描寫了,但是別忘了,通俗文學,通俗小說中間恰恰就是沒有,通俗小說是什麽?就是畫本,說故事,說畫本,它不跟你講心裏想什麽,而張恨水的《金粉世傢》他把這個心理描寫,他把它融入到小說中間來。人物的描寫深度明顯地加強,我念一段,各位聽一聽,這是金燕西去偷偷地看冷清秋 的,看完以後的一種想法。   “我守着看人傢不是有些呆嗎?這就回得傢去,一個人坐在書房裏呆想,那人在鬍同口上那微微一笑,焉知不是對我而發的?當時可惜我太老實了,我就回她一笑,又要什麽緊?我面孔那樣正正經經的,她不要說我太不知趣嗎?說我不知趣呢,那還罷了,若是說我假裝正經,那就辜負人傢的意思了。他這樣想着,仿佛有一個珠圓玉潤的面孔,一雙明亮亮的眼珠一轉,兩頰上泛出一層淺淺的紅暈,由紅暈上,又略略現出兩個似有似無的笑渦。燕西想到這裏,目光微微下垂,不由得也微微笑起來。”   他呢,看見冷清秋過來了,冷清秋走過來以後,無意之中看到這麽個男孩子站在這地方,就微微地嚮他一笑,笑了一下。別忘了,一般情況下,如果說你心中無意,不管怎麽笑都沒關係。這個時候他心中有意的時候,不要說是你一笑,你手一舉一動,我都把她心裏想的,她是不是對我有意?肯定是這樣想,對不對?但是一般的通俗小說,寫到這兒,就過去了,它就不說了。但是張恨水的《金粉世傢》,而恰恰在這裏他開始運用了心理描寫,怎麽好極了呢?這就叫談戀愛了!不是要談戀愛嘛?他心裏面有意,這種描寫通俗小說之前沒有,它有。再舉個例子,在電視中間大傢可能看了金燕西和冷清秋他們最後分手有各種各樣的關係,其實在小說中間寫得很清楚,金燕西和冷清秋的這個分手有它內在的原因,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在原因,就是這個金燕西他有一個思想,他有個什麽思想呢?就是說結了婚以後,男人和女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怎麽相處,他覺得結了婚以後,男人應該說話算數,應該是第一的,他有這個思想。這個在小說中間很清楚,那麽為什麽他會産生這樣的思想的呢?為什麽會産生這樣思想的呢?小說中間有很深刻的一個心理描寫,這一段心理描寫,同樣你看看,為後來他們的分手打下了一個伏筆。   “我將來和清秋結了婚,難道也是這個樣子不成?無論如何,我想自己得先振作起來,不要長了別人的威風……若是男子對他夫人有很厚的愛情,卻落了一個懼內的結果,豈不讓天下男人都不敢愛他妻?”   你這樣來看,你就發現,他們的分手似乎很自然,因為他始終就沒有把冷清秋放到他的一個平等的位置上,他沒有放到平等的位置上。而冷清秋她又是出身平民家庭,她特別看重我的位置是什麽,對不對?那麽這樣的話,他們自然會分手了,他們自然就分手,所以這一些描寫在這個《金粉世傢》中間都有了。所以說這樣來看,通俗小說好看了吧,看着越來越好看了吧,它不是那麽散亂了吧!它有變化了,它在變哪,是吧?所以說這個裏面的場面描寫那就更多了,小說中間的金燕西辦了個詩社,而且各種各樣的場面,這個裏面寫得好極了,怎麽好極了呢?金燕西嘛,是一個總理的兒子,他要辦詩社,其實圍着他身邊去寫詩的人,真正的要寫詩嗎?不是的,想通過他巴結他,在其他方面有所發展。然後就是寫這些詩人,詩社的這些詩人,寫的那些詩都是臭詩,寫得一塌糊塗的。但是呢,圍着金燕西,那個金燕西寫的詩,他不會寫,寫的詩都好,好得不得了。這個場面描寫把每個人在詩社的這種狀態,心理狀態全部把它寫出來,這個在通俗小說中間沒有,但張恨水小說中間寫出來了,寫了很多,很好看了那就,那很好看了。同樣的一個道理,是不是?金銓死了,總理死了,辦喪事,其實這個辦喪事我想各位都知道,這是一個機會呀,是吧?人傢總理死了以後,雖然大樹倒下了,但是人傢根深盤結的很多關係在這兒,對吧?你怎麽出面,送什麽禮物,以及怎麽怎麽講話,這個場面描寫寫的,這個太重要了,人情世故,對人性的刻畫,小說中真深刻得很。所以看這個小說,你就覺得通俗小說它是通俗小說,但是雅化了,它不是一般的,這是第二部作品,它同樣是兩個貢獻。   在張恨水的小說中間,我認為他最成熟的一部作品是《啼笑因緣》。《啼笑因緣》寫作時間1930年,1930年寫的《啼笑因緣》和前面比較起來,前面每一部著作都是一百多萬字,很厚啊。但是《啼笑因緣》衹有20萬字不到,衹有20萬字不到,但是這部小說,實際上他這部小說,他同樣解决了通俗小說中間的兩大問題,同樣解决了兩大問題,哪兩大問題呢?第一個,他解决了小說怎麽來寫社會,換句話說,他完成了所謂的社會言情小說的這個模式。講到這個地方呢,我要稍微把它展開點說,為什麽要展開,否則你不知道他這個貢獻是怎麽來的。中國的通俗小說,在清末民初的時候,它實際上呢,最早的時候是鴛鴦蝴蝶派,鴛鴦蝴蝶派的小說沒有什麽社會內容,全部是愛情。所以魯迅新文學作傢都批評他們,都說它是一對鴛鴦、一對蝴蝶,哭哭啼啼地講愛情的,沒有什麽社會內容,它是這樣的。同樣呢,有些所謂的社會小說,比如我剛纔講的李涵秋曾經寫過《廣陵潮》,都是當時的社會小說,但是社會小說寫了很多是社會內容,但是它有一個毛病,什麽毛病呢?按照現在的話來說,用現在的文學理論語言來說,叫做“鏡子說”,它這個鏡子說,就是用《廣陵潮》那句話來說,就是我寫的這個東西,我寫的這個小說,我作傢不表示任何的是非的、褒貶的態度,我不表現,至於說你們的好和壞,你讀者去看,你根據這個看,像照鏡子一樣,你看看你自己是美還是醜,聽明白了嗎?就是說它是客觀性,讓你自己反思去。但是你如果僅僅地去寫這個,沒有作傢的自己的褒和貶,你僅僅寫這種生活,而且他們又習慣寫那些比較骯髒的生活負面,因為這樣纔有讀者看嘛!結果造成了什麽呢?所謂的黑幕小說就出現了,什麽叫黑幕小說?就是把黑幕寫出來以後,他作傢沒有對這些黑幕進行自己的評價,你的批判,你的分析,你都沒有,它就是生活,這樣拿出來了。那麽講到這個地方你就知道了,張恨水的《啼笑因緣》,我剛纔說了,它是社會言情小說,他把言情當然是放進去了,這個肯定不用多說。他把社會放進去以後呢,但是他有自己的是非判斷,那就是反軍閥、反壓迫,《啼笑因緣》看了,肯定都有這個,它這是一個軍閥對老百姓的殘暴壓迫、專橫,它是這樣的。所以這部小說很富有那種市民氣息,那種市民對社會的評價,它表現得非常充分。也就是說,作傢自己的政治態度、社會態度,他把它表現出來了,這就是所謂的社會言情小說。我要講的是什麽呢?就是第二個。   這個第二個呢,我覺得是張恨水做的一個重要的貢獻,他實際上完成了整個中國小說的一個很重要的美學模式,那就是小說中間要寫故事,說故事、要寫人物。說故事、寫人物這個創作模式,《啼笑因緣》。那麽我來做一點解釋,你故事要說,沒有個好看的故事,也沒人看,這部小說好看的故事它首先有了,但是你如果僅僅寫一個好看的故事的衹能說就通俗小說來說,它也衹是一般的檔次,因為通俗小說都有好看的故事嘛!那麽張恨水的特點是什麽?它不但有好看的故事,還有精彩的人物性格,這個好,什麽叫精彩的人物?精彩人物就是寫性格、寫形象。通俗小說寫人物有一個習慣的手法,什麽叫習慣的手法呢?比如說,門一開進來一個人,通俗小說作傢一般都是這樣寫:這個人,某人、某者、某也,換句話說,從什麽地方來的,到我們這裏來幹什麽,從上面,頭上戴了個什麽帽子,臉上長得怎麽樣,衣服穿得怎麽樣,鞋子怎麽樣,然後慢慢走進來怎麽樣,它是每一筆都寫下去。所以茅盾先生在批判鴛鴦蝴蝶派的時候曾經說過一句話,他說這叫寫小說嗎?這叫生活起居註,就是生活起居註,什麽都寫,確實這是通俗小說的弊病,確實是毛病。可以這麽說,在他的《春明外史》中間還是存在着的,但是《啼笑因緣》沒了,這就是《啼笑因緣》的貢獻了。   我這裏看《啼笑因緣》的四個人物的出場,他怎麽出場,我不用多說,你們看看這是誰。換句話說,張恨水開始寫人物,他再也不是從頭到腳地寫下去,他也知道了我要抓住最傳神的、最能體現人物性格的那幾筆,勾勒幾筆就出來了。按魯迅的話說叫畫眼睛,眼睛一畫神就傳出來了,這叫寫人物了,人物已經放到很重要的位置上。我們看:“見他穿了一件藍湖縐夾袍,在大襟上挂了一個自來水筆的筆插。白淨的面孔,架了一副玳瑁邊圓框眼鏡,頭上的頭髮雖然分齊,卻又捲起有些蓬亂,這分明是個貴族式的大學生。”這是誰呀?對,樊傢樹,一聽就知道這是樊傢樹。你看,長袍,知識分子的象徵,自來水筆放在這兒,洋學生,對不對?洋學生自來水筆,是吧?然後頭髮呢,他梳得很整齊,但是有點蓬鬆,為什麽?有點貴族氣息,對不對?蓬蓬鬆鬆很瀟灑。他就那麽幾筆,這幾筆很靈活,寫人。張恨水到這兒,是不是他成熟了,對不對?再看:“這時出來一位姑娘,約莫有十八九歲,輓了辮子在後面梳着一字橫髻,前面衹有一些很短的劉海,一張圓圓的臉兒,穿了一身的青布衣服,襯着手臉倒還白淨,頭髮上拖了一根紅綫,手上拿了一塊白十字布,走將出來。”誰呀?對了,關秀姑。你看了之後,紅繩子,衣服,關秀姑哪兒人?她是山東人,你看她,人物身份幾筆頭就出來了,她的了留海還是整整齊齊的,來自於農村的一個小姑娘。   我們再看,“說話時,來了一個十六七歲的姑娘,面孔略尖,卻是白裏泛出紅來,顯得清秀,梳着復發,長齊眉邊,由稀稀的發網裏,露出白皮膚來。身上穿舊藍竹布長衫,倒也幹淨齊整。說着,就站在那婦人身後,反過手去,拿了自己的辮梢到前面來,衹是把手去撫弄。傢樹先見她唱大鼓的那種神氣,就覺不錯,現在又見她含情脈脈,不帶點些兒輕狂,風塵中有這樣的人物,卻是不可多得。”註意這幾個字,拿着辮梢含情脈脈地躲在一個夫人的後面來偷偷地看着樊傢樹。誰呀?瀋鳳喜,是不是?這幾句,你看,瀋鳳喜的人物形象,瀋鳳喜的性格全出來了,也就是說,這個作傢就是寫他的靈魂。   再看,“這個時候,有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子,穿了蔥緑綢的西洋舞衣,兩衹胳膊和雪白的前胸後背,都露了許多在外面。以為這人美麗是美麗,放蕩也就太放蕩了……”。不用多說,這是誰呀?何麗娜嘛!你這樣一看,到了《啼笑因緣》的時候,你是不是覺得張恨水開始寫人物了,越寫越好了,這個已經不一樣了,他是幾筆頭就把人物勾勒出來了。如果大傢覺得這個還不過癮的話,我再講一個。《啼笑因緣》中間寫人物性格,我剛纔說了,他把它放到很重要的位置上,關秀姑這個女孩子她很率直,但是也不乏溫情。她對樊傢樹她始終有感情,她是有感情。她又覺得自己好像配不上他,於是又愛着他,願意為他奉獻一切,衹是讓他幸福就行,所以他這裏面很多溫情。何麗娜好像按照小說中間說的,說她比較浮華,她確實有點浮華,但是你別忘了,她最後她還自己拼命地收斂自己,要使得自己樸素起來,她自己跺到農村去了,所以她的性格是復雜的。其中寫得最好的性格,我覺得瀋鳳喜,這個好極了,瀋鳳喜這個人純真,這剛纔已經講了,羞澀,這個也可以這麽說,純真、羞澀、出身貧寒,但是這個人的性格中間有一個毛病,比較愛虛榮,愛攀比。而且呢,按照現在的話說呢,比較喜歡錢。她的叔叔瀋三弦,看過小說的同志都知道,這個瀋三弦這個人很壞,可以說典型的小市民氣息,他攀比,結果他做了一個很壞的事情。他把瀋鳳喜推給軍閥做小老婆了,那個劉將軍嘛,劉將軍結果一看,看中了以後打牌,各位都知道,牌桌上有很多的門道的,是吧?今天這四個人坐下來打牌,其實中心人物衹有一個,瀋鳳喜,換句話說,其他三個人都有數的,今天這個錢要輸給你的。瀋鳳喜她呢,也是第一次打牌,她糊裏糊塗的,拿很多錢,很高興,她回傢了。好像是四百個大洋,她一生都沒有見過這麽多錢,見了四百個大洋,拿回傢了,小說是這樣寫的,贏了多少錢,她不知道,因為當着很多人的面嘛!她又不便去點錢,回傢了,把門一關,趕快喊媽媽快出來,幹什麽呢?點錢,瀋鳳喜她把這個錢拿來以後,點過以後她把這個錢包好了,小說中間說她把它放在枕頭旁邊。換句話說,她放在枕頭旁邊是什麽意思?就是睡覺之前看一看,醒來以後再看一看。那麽這個我們哪做得到呢?這個我們做不到,這個小說雖然是寫了這麽個情節,但是你別忘了,它說明一個性格,這個人太愛錢。我們可以理解她出身貧寒,她從小愛錢,但是這個不是一般的,她這都癡了,這個錢到了癡的程度了。這個對後來的情節發展打下了一個重要的伏筆。還記得整個小說中間是這麽寫的,她被劉將軍抓到公寓裏面來,就不讓她走,最後瀋鳳喜當然屈服於劉將軍,一方面,有原因,是劉將軍的壓迫,我剛纔已經說了,軍閥的壓迫。但是我們不得不說,也有瀋鳳喜性格的缺點,也就是說她的性格直接推動她的情節的發展。小說是這麽說的,因為樊傢樹走的時候,把瀋鳳喜托付給他一個朋友,就是關秀姑的父親,關壽峰,然後關壽峰組織了一群人去救她,去救這個瀋鳳喜去,因為朋友托付我了,她又被劉將軍關起來了,我把她救過來了嘛!當然關壽峰他有一身武功,他就趴在屋檐上,看下面,從那個窗子裏面看進去。他說看到一個人,就是瀋鳳喜一個人在那裏,按照原來的計劃,就是把她救出來,是吧?但是他沒有救,為什麽?他突然準備救的時候,門開了,劉將軍進來了,劉將軍進來以後,不要以為劉將軍進來就是那麽殘暴,他不是的,小說是這麽說的,劉將軍進來往地下一跪,換句話說,按照現在就是求愛了。其實你跪不跪,可能對瀋鳳喜來說都沒有什麽,因為瀋鳳喜這個人心裏面她確實還有樊傢樹的影子,你跪不跪沒關係。可是她一看這個劉將軍跪在那兒,不單單跪在那兒,手上還舉了一個賬簿子,那個賬簿,就是記着很多的支票啦,那個賬簿支票是多少錢呢?二十萬,劉將軍就說了,這個就給你,二十萬,我可以這麽說,瀋鳳喜,我剛纔說,她也許看見他跪不跪跟她沒關係,但是她眼睛就盯着你這個賬簿二十萬,然後輕輕地一笑,將軍還跪在這裏幹什麽呢?一說,把賬簿子一拿,拿過來事情解决了,看到這個地方,關壽峰走了,他知道這個禮儀已盡,不可能救你了,你已經願意了,他看到這個。   那麽這部小說整個情節走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它突然就轉下去了,原來他們是一種純情的關係,後來就開始慘了,出現了慘情的關係了,這麽一變的話,但是這種變化來自於什麽地方?你不得不說,性格,瀋鳳喜的性格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換句話說,小說情節的發展,符合性格的要求,對不對?這樣的小說你看到就覺得好看了,有根據,這個就是它的一個重要的貢獻,你說這樣的小說寫到通俗小說寫到這個程度,你說好看不好看?當然好看,當然好看了!是吧?故事。我剛纔說情節麯折的故事精彩的故事,又有非常精彩的人物性格。這麽講,《啼笑因緣》之後,應該說中國的通俗小說進入了一個現代的階段,誰是引路人?誰是貢獻者?張恨水,那麽在這個以前它都沒有,他為什麽會這樣呢?所以我下面再做一個評價。   第一個評價,張恨水的這種,它雅嘛!入俗,這個“雅”不是張恨水的發明,這個應該看清楚。張恨水的這個所謂的“雅”,註意,我剛纔特地把時間都說了,他衹不過把當時在中國開始廣為流行的,流行的新文學的魯迅等人的新文學的美學的東西,把它放到通俗文學中間來,不是發明,他衹不過是拿過來。因為寫人,小說中間的寫人,這個問題的解决是魯迅等人解决的,不是張恨水解决的。   第二個評價,張恨水的三部小說,我們儘管說他是引雅入俗,但是我也的確應該說明的是,小說中間它畢竟有很強的市場氣息,他也在追求他的商品,商業的效應,市場的效應,這個也不可忘記。張恨水是用小說來養傢的,他傢16個人,他是用小說來養傢。換句話說,用張恨水自己的話來說,他說他就是個文字勞工,他自己說是文字勞工。我是打工的,我要賺錢,我寫小說要賺錢,要賺錢。所以他特別追求這種市場的效應,他特別追求。比如說《啼笑因緣》,我舉個例子吧,比如說《啼笑因緣》裏面的商品價值,起碼我可以舉兩個例子是非常明顯的。這部小說除了言情之外,這個裏面還加了很多武俠,關氏父子實際上就是一種武俠人物,武功非常高的。為什麽加武俠呢?當然這個有小說背景,因為當時新聞報的編者有這個要求,但是有一個張恨水非常明白,因為當時的武俠小說,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武俠小說在南方廣為流行,讀者很喜歡看,所以穿插了武俠,這個叫做市場效應。還有一個市場效應,這麽說,中國言情小說中間的所謂的三角戀愛,或者說多角戀愛,《啼笑因緣》開始,鴛鴦蝴蝶派是寫言情小說,鴛鴦蝴蝶派從來不寫三角戀愛的,它衹是一個才子和一個佳人,哭哭啼啼的,不會說一個才子和三四個佳人的,它沒有,但是張恨水的小說中間,這三部小說中間其實它都有。換句話說,那就是很有名的所謂的衆女追一男的模式,衆女追一男的模式《啼笑因緣》是一個重要的作品。這些小說你不管怎麽去引很多的雅進來,它還是通俗小說,為什麽?它的小說的結構、整個的章回的結構沒有變,張恨水做了一個貢獻。通俗小說中間不是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嗎?他把章改為第一回、第二回、第三回,其實章和回衹不過是名字發生了一些變化,基本上格局沒有變。換句話說,中國通俗小說是章回小說,而章回小說是通俗小說的模式的一個標志,張恨水並沒有打破,它還是章回小說。所以我們也可以認為另外一個說法,說張恨水是章回小說的大傢,這個結論不錯,但是同樣我們也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正因為你是大傢,所以你還是通俗小說作傢,對不對?還是通俗小說作傢,結構也沒有變。好,這是我對他的第二個評價。   第三個評價,就是這種說故事、寫人物的這個模式,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應該說産生了重要的影響。你如果僅僅是寫故事,沒有一個人物的高度,我剛纔說了,你整個的小說格調不高,你的整個的人物挖掘得不深,小說中間的人物的形象你不突出。換句話說,美感,小說是追求美的東西,美的東西不突出,小說僅僅是一個故事的話,沒有這種深刻的東西,你也不能打動我,所以說它這個應該是兩者結合,這兩者結合是張恨水的貢獻。如果我們把眼光嚮後推,張恨水之後的情況推,我個人覺得,其實張愛玲的小說,什麽?張愛玲的小說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但是都有一個麯折的人生,對不對?你一看到這條路子,張恨水把這條路子開闢下來以後,往前看,我甚至可以一直看到我們現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文學作品。這條綫索你如果隱隱約約地把它貫穿起來的話,我想你們各位就會想到張恨水的確有重要的貢獻,因為他確實做了,按照現在的話來說,叫做雅俗共賞,或者說雅俗合流。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傢講壇
“引雅入俗”張恨水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