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論紅樓夢   》 第1節:自序      李劼 Li Jie

作者擺脫了傳統的閱讀方法而從《紅樓夢》所提供的真實圖像和豐富的信息之中,解析出人類文化的歷史命運。在王國維的悲劇說和鬍適的考據說之後,標出了又一個新的學術觀點,即從靈、夢、情的三維結構上探討《紅樓夢》的總體結構、敘述風格、人物造型、意象構建,及其之於整個歷史文化的審美價值和之於整個人類精神的反省意味。
第1節:自序 在漢語語言文化歷史上,我認為有二本書是天書,一本是《易經》,一本則是《紅樓夢》。有關《易經》,此生也許衹能敬畏而在闡釋上卻惟有望洋興嘆而已。所幸的是,與《紅樓夢》倒是頗有緣份;不僅是對小說的整個氣脈,即便是其中的局部細節,我都能有心領神會之感。當然,這種解讀和闡釋具有一種無可名狀的悲涼,不管行文如何激昂,總也抹不去這樣的蕭瑟。 我不知道整個文化輪回將如何了結,或者說如何走嚮,此係天機,如我等凡夫俗子無以揣度。然而,就已經出現的種種文化跡象而言,我想人們或多或少總有些許感受吧。諸如王國維之死,陳寅恪所著《柳如是別傳》等等。在我去年寫的那篇《悲悼〈柳如是別傳〉》一文中,深感從《紅樓夢》到王國維再到《柳如是別傳》之間的文化氣脈之衰微。遺憾的是那篇文章在今年的《讀書》第4期上發表時被刪去了十分之七,致使許多讀者沒能理解我的感觸。在我看來,王國維自沉昆明湖與賈寶玉最終懸崖撒手在文化上具有前赴後繼似的一致性;而陳寅恪為柳如是作傳與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推出大觀園女兒世界又是一個息息相通的歷史性呼應。審美嚮度的嚴重闕如和人文靈魂的空前缺席,使歷史的敗落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致使一些先知先覺者不得不首先承擔死亡的命運。 然而,文化氣脈的這種走嚮,從另一個角度說來,似乎又是一種復興的跡象。因為不管如何的衰敗,整個文化依然氣息尚存。說中國歷史有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是一個方面,但在另一個方面,整個歷史文化也確實具有一種頑強的生命力。歷史上遊牧民族的二次入主中原,結果都在軍事徵服之後不知不覺地走嚮文化上的同化。佛教的傳播,則産生了禪宗那樣的文化命脈;近百年來西方文化的挑戰,是否也為漢語文化提供了一個歷史的契機呢?本世紀以來,漢語文化經受了二次空前劫難,一次是三四十年代來自日本的軍事入侵,一次是六七十年代的所謂無産階級文化大革命,結果都以奄奄一息的狀態頑強地存活下來。及至當今重新陷入毀滅性的境地時,我想還會度此一劫的。但為此有必要提出一個文化救亡的課題。 儘管救亡一說,因為歷史原因,已經十分可疑。任何有關拯救者角色的扮演,最終總要走嚮美好願望的反面。但目前除此之外也想不出其他說法表述身處淪喪年代的心情。在《聖經》中,上帝用洪水解决了人類的墮落。但如今上帝何在?也會訴諸洪水麽?抑或大火?原子彈之類核武器的發明是否意味着上帝之於人類的第二次懲罰?……也許等到答案降落時,人們都來不及“哎喲”一聲。至於諾亞方舟的啓示,在我的理解也衹能訴諸文化空間的重新構建。儘管如今似乎人人都在爭相滿足物質欲望,但真正能夠發泄物欲的機會還是壟斷在少數人手裏。這就好比1966年天安門廣場上人山人海的集會歡呼,等到事過境遷,人們纔會發現空空蕩蕩,並且為自己的盲目而感到好笑。愚昧的民衆總是樂於成全權杖的魔術,十分自覺地投身一次次虛假的歷史遊戲。他們實在應該時時重溫“好了歌”的告誡,以便保持一種做人的清醒。 《紅樓夢》的闡釋作為一種研究,其置身的領域已經相當不堪,濁氣熏人。好在我從來不曾相信過那些鬼頭鬼腦的說法。為自己的解讀在心靈上留出了一片純粹餘地。即便我的闡釋毫無價值,我也為那樣一片純粹而感到驕傲。從研究毛澤東現象到闡釋《紅樓夢》,在我是一個全新的轉折;站在新的基點上,不免有一覽衆山小之感。也許這種感受不無孤寒,但至少使我獲得了一種學術方向。由《紅樓夢》嚮上追溯,可進入諸子百傢以及先秦文化和文學的重新考察,從而理清漢語文化的歷史脈胳;從《紅樓夢》嚮下展開,則可縱觀中國晚近文化歷史的大致走嚮,從而着手一係列的文化著述;至於基於《紅樓夢》所提供的歷史文化全息圖像去觀照西方文化,則可對西方文化從希臘時代到20世紀的演變歷程有一個極具參照意味的觀察。從這個意義上說,也許我們正身處一個意味深長的年代。當黑夜黑到深處時,黎明也就開始了。 是為自序。 1993年8月4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第1節:自序第2節:文化靈魂和歷史命運1第3節:文化靈魂和歷史命運2
第4節:文化靈魂和歷史命運3第5節:文化靈魂和歷史命運4第6節:貴族精神和審美定位1
第7節:貴族精神和審美定位2第8節:貴族精神和審美定位3第9節:貴族精神和審美定位4
第10節:貴族精神和審美定位5第11節:總體結構及其存在論意味1第12節:總體結構及其存在論意味2
第13節:總體結構及其存在論意味3第14節:總體結構及其存在論意味4第15節:總體結構及其存在論意味5
第16節:自然無為的太極章法1第17節:自然無為的太極章法2第18節:自然無為的太極章法3
第19節:自然無為的太極章法4第20節:自然無為的太極章法5第21節:自然無為的太極章法6
第22節:自然無為的太極章法7第23節:自然無為的太極章法8第24節:自然無為的太極章法9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