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周国平全面阐述人之为人:善良 丰富 高贵   》 第1节:序      周国平 Zhou Guoping

本书作为周国平的第四个散文结集,一方面继续了他对人生理想、两性情感的关注,另一方面阐述了今天的教育界和学术界的一些怪现状,分析了社会现实,涉及性爱自由、网络暴力、金钱观、电视文化等青年群体敏感的问题。书中还第一次披露了作家的三次法律诉讼和《妞妞》事件,以及对崔健等一些比较著名的文化人物的品评。“善良、丰富、高贵”是周国平近几年来反复考虑的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在本书中得到完整的体现。
第1节:序 序 本书收入了我自2002年8月到2006年12月所写的文章,是《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之后我的第四个散文结集。我一向不高产,前三次结集,间隔是三年上下,这次超过了四年。四年多的文字往这里一堆,内容显得芜杂,我自己看了也惭愧。 这四年多里,含我的一个本命年,而且是岁满甲子的大本命年。有一天,我去单位,人事干部把一个崭新的退休证交给我,没有让我填任何表格、办任何手续,我欣赏这不同寻常的效率。我也欣赏我那个研究室的主任,他知道我的脾气,免去了例行的嗑瓜子、讲客套话的告别会。总之,我清清爽爽地退休了。常有人不平,说我这样的学者,精力正旺盛,不该这么早让退休。他们真是不了解国情。其实,在现行体制下,如我之辈,对学术机构里的官场规则、潜规则不感兴趣也一窍不通,单位里早已没有我什么事了,从这一点讲,我早已退休。另一方面呢,既然我一如既往地做着我喜欢做的事,从这一点讲,我又未尝退休。在我近年的生活中,退休实在是对我影响最微小的一件事。 不过,本命年到底是本命年,让我这个不曾上过法庭的人一下子遭遇了三个官司。其中一个,我当原告,赢了,但被告躲了起来,无法执行,没有尝到赢的快乐。另两个,我当被告,也赢了,人家不依不饶,都上诉,最终仍是我赢,但耗掉了许多时间和心情,也没有尝到赢的快乐。打官司费钱又累心,绝无快乐可言,只是落到了我头上,不得不承受,据说是做名人的代价。收获自然是有的。从大里说,官司分别涉及与伪书作斗争和捍卫言论自由,是尽一份社会责任。从小里说,接触了从前陌生的人和事,长了见识,比如与品行各异的律师打交道,感触良多。曾经有写一部《本命年纪事》的打算,事过境迁,现在只是把若干资料收在了本书中,留一份简单的记录。 读者会发现,与以前比,本书中批评社会现实的文字多了。部分的原因是,《新京报》约我为"时事评论"版面写专栏文章,促使我更多地关注社会上正在发生的"时事",书中这类文章基本上缘此而写。当然,前提是我自己有话要说,尤其对于今天的教育界和学术界,因为身在此界之边缘,耳闻目睹的怪现状太多,便把心中的愤懑喊了一些出来。不过,我自己对这些文字并不满意,不认为它们能够对革除弊端起多大作用。我最喜欢做的事情,仍是静心读大师们的书,在其引领下深入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问题,从精神层面上关注今天的现实。这决不是自私,因为我相信,中国的前途最终将取决于中国人的精神状况。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后一章回 >>   
第1节:序第2节:善良·丰富·高贵第3节:快感离幸福有多远?第4节:与伪书作斗争
第5节:花心男女的专一爱情第6节:本质的男人第7节:亲疏随缘第8节:快乐工作的能力(1)
第9节:快乐工作的能力(2)第10节:让家长们结束恐慌(1)第11节:让家长们结束恐慌(2)第12节:市场经济与性爱自由(1)
第13节:市场经济与性爱自由(2)第14节:把我们自己娱乐死?(1)第15节:把我们自己娱乐死?(2)第16节:我的博客观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