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說嶽全傳   》 前言      錢彩 Qian Cai

清代小說。全稱《精忠演義說本嶽王全傳》,題“仁和錢彩錦文氏編次”,“永福金豐大有氏增訂”。錢、金二人生平均不詳。共82回,捲首有金豐序。此書於清代乾隆年間被查禁,又金豐序標年為甲子,清代在乾隆以前,“甲子”為康熙二十三年(1684)或乾隆九年(1744),故此書大約是康熙至乾隆時期的作品。 嶽飛的故事早在南宋末年就成為民間說話藝人的題材。明代著為小說有 2種。①熊大木編《大宋中興通俗演義》880則,以“斡離不舉兵南寇”為始,“冥司中報應秦檜”為末,已略具後來《說嶽全傳》的規模,然而人物情節均較粗率,文字半文半白。②於華玉編《按鑒通俗演義精忠傳》。於華玉不同意熊大木脫離正史的虛構,他編嶽傳盡除虛構,一一對照正史,這嶽傳遂失小說趣味,成為史傳的復述。《說嶽全傳》虛實兼有,金豐的《序》說:“從來創說者,不宜盡出於虛,而亦不必盡由於實。苟事事皆虛,則過於誕妄,而無以服考古之心;事事忠實,則失於平庸,而無以動一時之聽。”它一方面吸收了過去嶽傳中精彩部分,同時又加進許多民間傳說。若按之歷史固然有許多的不合,但它故事性強,突出了嶽飛和他的部將。表現了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愛國精神,其成就和影響都超過了前兩種小說。清代嘉慶三年刻本《說嶽全傳》 《說嶽全傳》先交代因果,嶽飛前世為佛頂大鵬,秦檜為虯竜,秦檜妻王氏為女土蝠,萬俟□為團魚精,因大鵬啄死女土蝠和團魚精,啄瞎虯竜左眼,遂結下前世冤仇。大鵬投胎嶽傢,虯竜要報一啄之仇,發黃河大水淹沒河南湯陰縣嶽傢莊,幸得陳摶老祖相救,嶽飛和母親在花缸內不至淹死。虯竜發水違犯天條被斬,轉世為秦檜。嶽飛母子漂流至河北黃縣被王明收留。嶽飛在母親嚴教下長大,又從周侗學藝,少年即文武雙全。嶽飛與結義兄弟赴京考武舉,槍挑小梁王闖下大禍,逃回鄉裏。不久金兀術興兵南犯,徽宗、欽宗以及康王盡被俘虜。康王得天之助,泥馬逃過長江在金陵即位,召嶽飛入伍抗金。嶽飛擊敗金兀術,因功而升為五省大元帥。金兀術於是買囑秦檜,送他回國充當內□。正當嶽飛揮兵北上,在朱仙鎮大破金兵“連環馬”、“鐵浮陀”,最後大破金竜紋尾陣,金兵潰不成軍,嶽飛準備直搗黃竜府之時,12道金牌令嶽飛立即回京。秦檜夫婦為破壞抗金事業,以“莫須有”的罪名屈殺嶽飛、嶽雲和張憲於風波亭。62回以後,接着寫嶽飛之子嶽雷、嶽霖結義,嶽傢軍將領子弟鬧臨安,祭嶽墳,後秦檜夫婦暴死、高宗駕崩,孝宗即位為嶽飛昭雪,嶽雷挂帥抵抗金兀術的新入侵。嶽傢小將全殲金兵,生擒金兀術,金兀術當場氣死,牛臯當場笑死。結末是忠臣皆得封贈,嶽飛之靈由佛爺啓迪頓悟因果,遂復為佛頂大鵬。 《說嶽全傳》前61回主要寫嶽飛。寫他在國難當頭,置個人得失榮辱於度外,以民族國傢利益為重,馳騁疆場,精忠報國,是一位民族英雄;寫他待人寬厚,軍令森嚴,武藝高強,韜略精通,又是一位卓越的軍事統帥。嶽飛部隊的主要戰將都是各地起義的緑林好漢。他們或者是梁山幸存的英雄,如呼延灼;或者是梁山好漢的子孫,如阮小二之子阮良,關勝之子關鈴,董平之子董芳,張青之子張國祥,韓滔之子韓起竜、韓起鳳;或者是楊傢將後裔,如楊再興.楊繼周;或者是嘯聚山林的義士,如楊虎、餘化竜。而牛臯則是這類英雄的代表。他對朝廷不滿,駡皇帝“盡是無情無義的”,朝廷迫害便立即造反上山,一旦民族大敵當前,他又能下山出兵,“待我前去殺退了兀術,再回太行山便了”。嶽飛3次打敗金兀術,主要就是依靠了這些緑林英雄。在小說中,朝廷始終是軟弱的,皇帝是無情無義、苟且偷安的昏君,重用的是張邦昌、秦檜之類的權□,朝廷不但無决心無力量抗戰,而且在關鍵時刻充當了破壞抗戰的禍首。《說嶽全傳》實際上寫了以嶽飛為首的人民的抗戰,這是它不同以往的嶽傳的地方,也是它的最主要的特點。 小說中也賦予嶽飛形象以過多的封建倫理色彩,作者為要表現他是忠孝仁義的化身,有時竟違背常情。如曹寧殺死漢□父親起義,嶽飛竟斥之為不孝,逼得曹寧自殺。萬俟□、羅汝楫觸犯軍令罪不當赦,嶽飛卻以仁厚待之。張保探監撞死在嶽飛面前,嶽飛竟誇為義氣。王橫要保護嶽飛,嶽飛竟加阻攔,讓欽差將王橫亂刀砍死;施全要刺死秦檜為嶽飛報仇,嶽飛魂靈卻拿住他的兩臂,使他被捕斬首。此外,作者把嶽飛與□臣強寇的矛盾解釋為前世冤孽,則掩蓋了嶽飛歷史悲劇的社會原因。19回寫佞臣強寇均遭懲罰,忠臣烈士均得封贈,雖反映着群衆“幻將奇語慰忠魂”的願望,實質上仍是背離現實的大團圓俗套。 《說嶽全傳》明顯地保留着民間話本的痕跡。每回結尾都是在情節緊要處打住,體現着說話人吸引聽衆的技巧。小說以敘述為主,是粗綫條的描寫,但多是說話人的套語。某些細節一再重複,如第28回平江知府錯把牛臯當嶽飛,恭敬迎候,牛臯竟以一小小統製受之無愧,這樣細節在別的場合重複描寫了兩次。這種重複衹在說話中可以獲得演出效果。小說還留存着“說話”人的許多插話,或者解釋、評論情節,或者打諢逗笑。小說題名有說本2字,並不是虛設。
前言 《說嶽全傳》,全稱《新增精忠演義說本嶽王全傳》,是一部以嶽飛抗金故事為題材、帶有某種歷史演義色彩的英雄傳奇小說。 嶽飛,字鵬舉,是南宋著名的愛國將領。他堅决抗戰、英勇殺敵,生前身後都贏得了人民深深的愛戴。在他被害不久,民間就開始演唱他的故事,至元明兩代,嶽飛精忠報國的事跡更是廣為傳布。如元雜劇中有《地藏王徵東窗事記》等,明代有傳奇《精忠記》等。明代小說中有熊大木的《大宋中興通俗演義》及據熊本刪改的鄒元標編訂的《嶽武穆王精忠傳》、於華玉的《嶽武穆盡忠報國傳》等。至清初,則出現了這部八十回的《說嶽全傳》。該書題為“仁和錢彩編次”、“永福金豐增訂”,錢彩、金豐二人可以視作本書的共同作者。錢、金二人生平事跡不詳,大概都是生活在社會下層的知識分子。他們綜合了歷代說嶽題材作品,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加工改造,寫出《說嶽全傳》。《說嶽全傳》問世之後,其影響之大,使過去同題材的作品都相形見絀,從而成為這類題材的小說中帶有總結性和定型化的作品。 《說嶽全傳》是一部思想內容比較復雜的作品,它以忠姦鬥爭為綫索來展開民族矛盾,在民族矛盾中表現忠姦鬥爭。忠姦鬥爭,是一個比較古老的主題,但是不同時代的忠姦鬥爭有不同的具體內容。《說嶽全傳》中所寫的忠姦鬥爭是在南宋立國未穩、金兵大舉進兵中原的特殊歷史背景之下展開的。嶽飛等愛國將領,力主抗戰,收復失地。而秦檜為首的權姦集團,則竭力主張賣國求和。因此,愛國與賣國、抗戰與投降,便成為作品中反映的忠姦鬥爭的具體內容。由於最高統治者皇帝站在投降派一方,這就使作者和作品的主人公面臨着不可剋服的矛盾:一方面歌頌抗戰是說嶽故事固有的中心內容,也是符合作者思想的;另一方面,忠君是封建社會最高的道德準則,是“三綱之首”,作者逾越不了這個認識。本來,在皇帝本人就是投降派頭子的情況下,忠君與愛國二者是不可得兼的。但在《說嶽全傳》裏,作者要盡力將兩者統一起來,結果造成了作品主題思想和嶽飛性格的復雜性。作者解釋不了現實的悲劇,便在嶽飛故事之外,加上了一個給人以安慰的尾巴。因此,《說嶽全傳》八十回,自然分成相對獨立的兩大部分:前六十一回,是嶽飛的“英雄譜”和“創業史”;後十九回,是嶽飛死後的故事——嶽飛沉冤得伸並被謚為“精忠武穆王”。 嶽飛是作者集中筆墨塑造的民族英雄形象。為了突出這一形象,作品從寫他的出生起,就賦予多種色調的傳奇色彩:洪水中母子坐於花缸之內飄至異鄉;睏難中得周侗教授武藝,成為文武全纔,並結識衆小英雄;爾後又得神槍和“湛盧”寶劍,並擇取非同一般的坐下馬;在京師考武狀元時,又槍挑小梁王,觸忤權貴,如此等等,這些都為這位“身先士卒常施愛,計重生靈不為名”的國傢棟梁以後建功立業作了很好的鋪墊。正因為有這樣的思想基礎和文武韜略,所以在南宋王朝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刻,他毅然應徵抗金,並一再排除姦臣的陷害幹擾,為國殺敵,屢建奇功。在朝野抗戰派的支持下,終於當上元帥,加之牛臯等又率太行山義軍相投,聲勢更振,殺得金兀術膽戰心寒,以至於要以自殺來遮掩慘敗的羞辱。而嶽飛形象至此也已達到光輝的頂點。 由於嶽飛思想上存在忠君與愛國這一難以剋服的深刻矛盾,當秦檜裏通外合,嚮高宗進讒,用十二道金牌將其從快要取得最後勝利的前綫召回時,他卻抱着“既是朝廷聖旨,那管他權臣弄權”的愚忠觀念,俯首聽命,並不準王橫反抗,又將長子嶽雲和將軍張憲召來京師,以防他們激反,最後懷着對姦臣的怨憤和忠孝節義俱全的自我安慰,與嶽雲、張憲一起被害於風波亭上。他這種忠於最高封建道德規範的悲劇,與其轟轟烈烈的抗金鬥爭形成鮮明的反照,既表現了作者對“忠臣為國死含冤”的痛苦和對“姦邪誤國”的憤懣,也反映了作者對愚忠的認同。 如果說,嶽飛是一個為國戰功赫赫而又死於愚忠的悲劇英雄,那麽牛臯則是一位不僅痛恨權臣,而且敢於指責昏君的草莽英雄。作者對他那種憨直樂觀而又嫉惡如仇、英勇無畏的性格的刻畫,相當生動。這是作品中最富光彩的形象之一,《說嶽全傳》在民間的巨大影響,與這個形象是分不開的。他不像嶽飛那樣“糊塗”,雖然粗魯莽撞,卻正氣耿耿,是非分明,對於昏君姦臣,始終保持着清醒的認識和強烈的反抗情緒。他沒有嶽飛那麽多的封建教條,槍挑小梁王之後,張邦昌要斬嶽飛,他就敢於揮鐧打斷旗桿,號召大傢造反;之後,他真的聚衆太行,稱孤道寡,替天行道,並自號“公道大王”。聖旨來招安,他說:“太凡做了皇帝,盡是無情義的,我牛臯不受皇帝的騙,不受招安。”當欽臣以異族入侵相激時,牛臯又能深明大義,以民族利益為重,毅然下山參加嶽飛的抗金隊伍。 如果說,作為悲劇形象的嶽飛,較多地表現了思想、倫理、道德的價值,催人淚下,那麽,牛臯這一形象則較多地閃耀着性格的光輝,在悲劇的氛圍裏給作品增添了喜劇的色調,他既是一個李逵式的猛漢英雄,又是一個程咬金式的福將,李逵式的天真正直和程咬金式的潑辣風趣融為一爐,呈現一種嚴肅的滑稽,很富於喜劇的審美情趣。與嶽飛悲劇性格相比,牛臯保持了草莽英雄本色的喜劇性格非常鮮明,更真實,更富於人情味和民間色彩。這是張飛、李逵、魯智深以及後來的程咬金等這一類喜劇英雄形象係列中的又一個活生生的藝術形象。 《說嶽全傳》充滿了傳奇色彩。嶽飛單槍闖敵營、梁紅玉擊鼓戰金山、牛臯將金兀術騎於胯下大笑而死等情節,都寫得有聲有色,富於感染力。其他如李若水面對殘酷刑法,凜然不屈,還一口咬下老狼主耳朵;宗澤憂國如焚,大叫“過河殺賊”而死;王佐為了混入金營策反,用“苦肉計”砍下自己胳膊等等,都能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說嶽全傳》的情節安排,有自己的特色。以嶽飛為中心,形成衆星拱月之勢。此外,作品在縱嚮主綫分明的同時,又註意了橫嚮方面情節的生動性和人物性格的豐富性,縱橫交錯,條理清晰,主於突出,枝葉茂密,古典小說常用的懸念、埋伏、照應、烘托、渲染等手法都運用自如,比較成功。 《說嶽全傳》通篇都是說書人口氣,語言通俗流暢、簡潔明快、精彩動人,可讀性強。 應該指出的是,由於受傳統的因果報應觀念影響,《說嶽全傳》把宋與金的矛盾、忠與姦的矛盾歸結為宿怨相報,天數使然,嶽飛與金兀術的矛盾被解釋為大鵬鳥與赤須竜的冤冤相報,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現實描寫中的愛憎感惰。另外,作品虛構了一個皆大歡喜的大團圓結局:嶽飛死後受封、姦臣被懲處、嶽雷直搗黃竜、氣死了兀術……這種虛構雖然大快人心,但軟弱無力,並不高明。 總的說來,《說嶽全傳》是一部比較優秀的作品,其主導思想是積極的,但也含有一些糟粕;小說藝術上有值得稱道的一面,但也有缺陷。今天的讀者衹要以正確的態度來閱讀這部小說,就能夠得到歷史的教益和藝術的享受。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後一章回 >>   
前言第一回 天遣赤須竜下界 佛謫金翅鳥降凡
第二回 泛洪濤虯王報怨 撫孤寡員外施恩第三回 嶽院君閉門課子 周先生設帳授徒
第四回 麒麟村小英雄結義 瀝泉洞老蛇怪獻槍第五回 嶽飛巧試九枝箭 李春慨締百年姻
第六回 瀝泉山嶽飛廬墓 亂草岡牛臯剪徑第七回 夢飛虎徐仁薦賢 索賄賂洪先革職
第八回 嶽飛完姻歸故土 洪先糾盜劫行裝第九回 元帥府嶽鵬舉談兵 招商店宗留守賜宴
第十回 大相國寺閑聽評話 小校場中私搶狀元第十一回 周三畏遵訓贈寶劍 宗留守立誓取真纔
第十二回 奪狀元槍挑小梁王 反武場放走嶽鵬舉第十三回 昭豐鎮王貴染病 牟駝岡宗澤踹營
第十四回 嶽飛破賊酬知己 施全剪徑遇良朋第十五回 金兀術興兵入寇 陸子敬設計禦敵
第十六回 下假書哈迷蚩割鼻 破潞安陸節度盡忠第十七回 梁夫人炮炸失兩狼 張叔夜假降保河間
第十八回 金兀術冰凍渡黃河 張邦昌姦謀傾社稷第十九回 李侍郎拼命駡番王 崔總兵進衣傳血詔
第二十回 金營神鳥引真主 夾江泥馬渡康王第二十一回 宋高宗金陵即帝位 嶽鵬舉劃地絶交情
第二十二回 結義盟王佐假名 刺精忠嶽母訓子第二十三回 鬍先奉令探功績 嶽飛設計敗金兵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