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金庸与《明报》   》 第1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1)      张圭阳 Zhang Guiyang

本书截取1959年金庸离开长城电影公司创办《明报》,到1994年辞去明报企业集团荣誉主席的这段时间来研究。详细阐述了《明报》从一份都市小报伴随香港和大陆的时局变幻发展壮大为华文领域一份政论性大报的过程,以及此过程中,特别是三次大的发展机遇面前,金庸对《明报》的驾驭和作用。不仅如此,本书还以《明报》为中心,结合上溯下延的报业资料,较为翔实地描绘了这个时段香港其他中文报纸的办报特点和香港中文报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很好地填补了香港作为中国现当代中文报业中心断代史系统研究领域的空白。
第1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1) 第一章 香港--1959年 罗孚(金庸在《新晚报》工作时期的上司):"《明报》的成功,不是金庸一人的功劳,也毕竟是他一人的功劳。" 说《明报》的故事,写《明报》的历史,大概要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说起。(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从附录一的《香港报业的环境》看起) 《明报》是在1959年5月20日创办,距离中国共产党建立全国政权、国民党败退台湾,已经有十个年头。共产党与国民党经历了十年角力,也看不出彼此有实力可以马上消灭、吞并对方。原来因为战祸而暂时在香港栖身的各省人民,在即将向五十年代告别的时候,渐渐地已不再把香港作为暂栖地,而变为有长期居留的打算。前港督葛量洪爵士在1959年5月底对英国独立电视谈及香港由1947至1957年的情况,他说这段时期虽然"是香港历史上最动乱的十年,也是显著地有一种对未来英国统治的强烈信心的一个时代"。葛量洪爵士还说:"今天,香港有无数的摩天大厦及许多发展计划,已像世界上其他任何都市一样,成了繁盛的现代大都市。" 五十年代,香港要面对的,首先是大量人口的涌入,这对香港各方面造成压力。1946年年底的香港政府人口统计,香港有一百六十万人,到了1959年,香港人口达到二百八十万,急速增长了一百二十万人。大量人口的涌入,使香港在房屋、环境卫生、治安、就业问题上,都面对着颇大的困扰。当然,新移民也带来了资金、熟练技术人员和有一定教育水平的文化人。 五十年代香港的另一个重大转变,是经济全面转型。 1950年6月朝鲜半岛爆发战争,翌年6月联合国对中国大陆实施贸易禁运,香港政府亦相应要作出禁运决定--禁止二百种战略物资,包括汽油运往中国大陆。在此之前,香港主要是一个转运港,贸易盈余主要依赖货物转口到中国大陆。但是由于国际社会对中国大陆实施贸易禁运,香港因而迅速转变角色,由过去纯为中国大陆服务的转口港进而发展工业。根据香港政府的统计,香港工厂的数目由1952年的2088家,发展到1958年的4906家,雇用工人由九万多人增至近十八万人,工业遂成为了香港的经济命脉,香港亦发展成为世界各国贸易转运的枢纽。在出口方面,美国渐渐成为了香港的重要市场,而英国、马来西亚和日本,亦逐步发展成为香港出口的主要市场。 当1951年各国对中国大陆实施禁运的时候,驻香港的外国记者曾预言,殖民地将面临经济崩溃。不想,到了1959年,香港即将告别五十年代的时候,它已经变成了一个拥有三百万人口、朝气蓬勃、立足于本身的工业,成为亚洲重要的国际商业活动中心。大量集中而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稳定的政治环境、朝气勃勃的商业社会,为报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地。在五十年代香港新创办的报纸就有85份。香港报业走上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也是整个大环境使然的。 报章蓬勃发展 香港五十年代报业的格局,基本在1949年以前,便已确立起来。1945年日军投降之后,一度停办的香港报纸,纷纷复刊。到了1946年年底,香港主要有14家中文报纸:《华侨日报》、《华侨晚报》、《工商日报》、《工商晚报》、《星岛日报》、《星岛晚报》、《成报》、《华商报》、《国民日报》、《果然日报》、《新生晚报》、《中英晚报》、《先导日报》、《扫荡报》。以经营性质和政治取态来划分,14份中文报纸当中,只有《华商报》、《扫荡报》、《星岛日报》、《星岛晚报》是亲左的,可见当时共产党在香港报业的力量,远远不及国民党。1949年,中国共产党取得大陆政权前后,才陆续加强了在香港的舆论阵地。 1959年的《香港年报》提供了两个关于香港报业的数字及一批以政治取向来分类的报刊名称。截至1959年年底为止,在香港政府报纸刊物登记处登记注册的报纸刊物共有一百八十七家,当中绝大部分以中文出版,而以报纸形式出版的只有四十九家。由于当年没有可靠的印纸核数制度,只能估计每天约有五十万份报纸。以全港三百万人口计算,平均每六个人有一份报纸。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湖北人民出版社
第1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1)第2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2)
第3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3)第4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4)
第5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5)第6节:第二章 少年金庸(1)
第7节:第二章 少年金庸(2)第8节:第二章 少年金庸(3)
第9节:第二章 少年金庸(4)第10节:第三章 野 马(1)
第11节:第三章 野 马(2)第12节:第三章 野 马(3)
第13节:第三章 野 马(4)第14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1)
第15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2)第16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3)
第17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4)第18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5)
第19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6)第20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7)
第21节:第五章 寻找读者(1)第22节:第五章 寻找读者(2)
第23节:第五章 寻找读者(3)第24节:第五章 寻找读者(4)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