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大川 剎那櫻花:1個中國白領的日本印象   》 第1節:自 序      林樺 Lin Hua

本書是有多年海外生活、工作經歷的作者在日本居留期間的所思所感。從“印象”入手,從細小處着眼,日本民族的個性、審美觀、處世方式、生活形態,以及姓名、文字、語言等諸多方面,一一形諸筆端,且旁證博引,有理有據,讀來饒有趣味。
第1節:自 序 自 序 本來,為自己的作品作序就是一件"苦差事"。何況,又是一部沒有"中心思想"的隨筆文集。 其實,人生不過就是一段段旅途,從一個個起點奔嚮終點。每段旅程結束之後,都應該留下"階段性成果",承載着生命和成長的光榮與夢想。本書就是"留日"期間的零散印象和反思的留影。 就連我自己也沒有想到的是,從歐洲留洋回來,在擔任過外企高管、司法局幹部後,竟然還會到日本去"二次洋插隊"。的確,當本人已過不惑之年,在獵頭公司的勸說之下,决定赴日本工作時,引起了許多人的好奇和不解。國傢教委分管留學生回國工作的老師得知之後,也表示出了大大的疑問:"你連西洋都不留了,怎麽又會决定到小日本去呢?"無奈,本人天性就喜歡挑戰自我,堅信人生最大的財富就是不同的經歷和閱歷。幸好,東洋"留學"期間,除了工作之外,得以遊歷日本列島的美麗風景,"順便"學習了日語,還抽空寫下了這些文字。 與幾年前出版的《"醜陋"的歐洲人》不同的是,本書是作者客居日本兩年多期間及時記錄下來的真實感受和體會。兩年的時間雖然不算太長,但也早已超越了走馬觀花旅遊或考察的階段,又不失好奇心和新鮮感。而在日本公司工作和與日本普通百姓接觸的經歷,又使得我能夠近距離地觀察、體驗日本的社會和風俗民情。 本書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人文篇》 試圖從中國人的視角,觀察和體會中日兩國人民之間的異同,以及用動物的形象來描繪和比喻日本女人和日本男人之間的角色和命運軌跡。 第二部分:《語言交流篇》 中國人和日本人雖然號稱"同文同種",但中日兩國之間在語言,尤其是交流和溝通的方式上,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如果不註意就會引起誤會。何以至此? 第三部分:《雙邊關係篇》 日中關係是目前大國之間最為復雜、敏感的關係,是一個夾在感情和歷史夾縫中的死結。如何解開這個死結,還需要兩國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的努力。 第四部分:《印象隨想篇》 既然在日本工作和生活,肯定要觀察到日本社會的各個方面。大到日本人的審美觀、工作態度,小到車站、音樂廳,甚至厠所,我們的鄰居原來跟我們很不一樣。 是為序。 2006年金秋於北京 第一章 日本人與中國人:兩個差別最大的鄰居 兩個"近而疏"的民族 日本與中國近在咫尺、一衣帶水,自古以來就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然而,由於各種原因,中國人對日本人卻缺乏真正全面的瞭解和公正的認識。反之亦然,日本人對中國人也並不真正瞭解。 對於日本和日本人,國人的看法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是蔑視,將日本人衊稱為"倭寇"、"東夷"、"小日本"、"鬼子",認為無論日本今天如何發達富有,不過是個"經濟動物",在文化上永遠是中國人的附庸;在政治上永遠不過是美國人的陪襯。二是恐懼加厭惡,認為日本過於強大,國內的右傾勢力始終很活躍,總有一天又會要幻想侵略中國;三是認為日本經濟已經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中國。中日之間可以在國際關係和地緣政治上進一步進行合作和聯合。 其實,這些看法都不免具有片面性。 最近幾年,對日本和日本人的看法,在中國公衆輿論和國民心態中可以說始終觸及着億萬人民那根敏感而又時刻綳緊的神經。前幾年,中央電視臺主持人水均益以自己在日本親身遭遇的不愉快經歷,寫下了《日本,聽我對你說》的文章,對日本人提出了嚴厲的批評,並將日本形容成"雖然一衣帶水,但卻是地球上現有的國傢中離我們最遠的一個國傢"。由於作者公衆人物的特殊身份,這篇文章在媒體中引起熱烈反響,並在互聯網上引來了網民的一片叫好和支持。 與此相反,2002年,《人民日報》原時事評論員馬立誠在國內官方媒體上發表了題為《對日關係新思維--中日民間之憂》的文章,其中提出了一些試探性的觀點,如日本已經為戰爭中犯下的罪行道歉過多次了,應該面嚮未來,重新思考和定位中日關係等。不料一石激起千層浪,馬立誠沒有想到自己的文章會在中國公衆輿論和民間引起如此強烈的爭議和討論。許多網民甚至用最激烈、偏頗的言辭來批評作者,其言辭之激烈已經超出了正常的學術交流與探討的範圍,有些甚至不惜用人身攻擊的口吻抨擊作者。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信出版社
第1節:自 序第2節:兩個差別最大的鄰居(1)第3節:兩個差別最大的鄰居(2)
第4節:兩個差別最大的鄰居(3)第5節:兩個差別最大的鄰居(4)第6節:兩個差別最大的鄰居(5)
第7節:兩個差別最大的鄰居(6)第8節:兩個差別最大的鄰居(7)第9節:島國文明與大陸文明(1)
第10節:島國文明與大陸文明(2)第11節:島國文明與大陸文明(3)第12節:日本男人的悲哀(1)
第13節:日本男人的悲哀(2)第14節:日本男人的悲哀(3)第15節:日本男人的悲哀(4)
第16節:日本人的群體性(1)第17節:日本人的群體性(2)第18節:日本人的群體性(3)
第19節:日本人的群體性(4)第20節:日本人的群體性(5)第21節:日本人的群體性(6)
第22節:巴黎綜合徵(1)第23節:巴黎綜合徵(2)第24節:巴黎綜合徵(3)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