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诗歌评论 》  古代詩詞名句900句簡析     》
捲一
    
佚名 Yi Ming 
 1.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緑絲縧。~。"
 
 2.湖上小桃三百樹,一齊彈淚過清明
 
 彈淚:清明前後多雨,桃花瓣上顆顆雨滴似淚珠滿挂。○清·郭《積雨》
 
 3.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
 
 ○南唐·馮延巳《蝶戀花》
 
 4.東風夜放花千樹
 
 花千樹:指元宵夜晚,彩燈用竹竿挑出半空,遠近高低,燦爛絢麗,好像千樹花發。
 
 ○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竜舞。"
 
 5.天之於物,春生秋實
 
 生:生長,實:結實。○宋·歐陽修《秋聲賦》
 
 6.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
 
 7.以鳥鳴春,以雷鳴夏,以蟲鳴秋,以風鳴鼕
 
 ○唐·韓愈《送孟東野序》
 
 8.鼕無愆陽,夏無伏陰,春無凄風,秋無苦雨
 
 愆qian陽:過於溫暖。伏陰:夏寒。凄風:寒風。苦雨:久下不停的雨。
 
 ○《左傳·昭公四年》
 
 9.慘慘寒日沒,北風捲蓬根
 
 ○唐·戎昱《塞下麯》
 
 10.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鈎
 
 ○唐·李賀《馬詩二十三首》
 
 11.莫言塞北無春到,總有春來何處知
 
 ○唐·李益《度破訥沙二首》:"眼見風來沙旋移,經年不省草生時。~。"
 
 12.窮荒絶漠鳥不飛,萬磧千山夢猶懶
 
 磧:本指水中亂石,後引申為沙漠。夢猶懶:沙漠過於荒涼,夢中都不願見到。
 
 ○唐·岑參《與獨孤漸道別長句兼呈嚴八侍禦》
 
 13.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折柳》:笛麯有《折楊柳》。
 
 兩句意謂北地無柳可折,衹能從樂聲中聽折柳調,因而也沒有春天的景色可看。
 
 ○唐·李白《塞下麯六首》
 
 14.野雲萬裏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唐·李頎《古從軍行》
 
 15.沙平連白雪,蓬捲入黃雲
 
 蓬:蓬草。
 
 ○唐·王維《送張判官赴河西》
 
 16.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大漠:廣大無邊的沙漠。孤煙:烽火與狼煙。大漠無邊,遠看烽煙格外直,故云"孤煙直"。
 
 ○唐·王維《使至塞上》
 
 17.昨夜江南春雨足,桃花瘦了鱖魚肥
 
 鱖gu@魚:亦叫桂魚,一種名貴的淡水魚。
 
 ○清·孫原湘《觀釣者》
 
 18.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緑如藍,能不憶江南
 
 藍:像藍靛的顔色。
 
 ○唐·白居易《憶江南》
 
 19.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
 
 田田:蓮葉茂密的樣子。
 
 ○漢·樂府古辭《江南》
 
 20.青山不老,緑水長存
 
 ○《三國演義》第六十回
 
 21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西遊記》第七十四回
 
 22.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河:指黃河。三萬裏:極言黃河之長。五千仞嶽:指西嶽華山。五千仞,極言華山之高。
 
 ○宋·陸遊《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遺民淚盡鬍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
 
 23.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三山:在金陵城西南長江邊上,三峰排列,南北相連,故名三山。半落青天外:形容其遠,看不清楚。二水句:
 
 《太平御覽》捲六九引山謙之《丹陽記》說:白鷺洲在江寧縣西大江中;據史正志《二水亭記》載,秦淮河橫貫金陵城中,由金陵城西流入長江,白鷺洲橫截於其間。
 
 ○唐·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24.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絲竹:弦樂器和簫笛之類,泛指音樂。
 
 ○晉·左思《招隱二首》
 
 25.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兩句榷管子·形勢》"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之義。
 
 ○三國魏·曹操《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26.乾坤浮一氣,今古浸雙丸
 
 乾坤句:大海似把天地一切融為一氣。雙丸句:太陽、月亮映於大海之中,似雙丸浸在水內。
 
 ○清·張照《觀海》
 
 27.無邊天作岸,有力浪攻山
 
 無邊:水一望無邊。
 
 ○清·趙翼《渡太湖登馬跡山》
 
 28.千裏嘉陵江水色,含煙帶月碧於藍
 
 ○唐·李商隱《望喜驛別嘉陵江水二絶》
 
 29.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
 
 汴biàn水:通濟渠東段。泗水:出山東泗水縣。汴水、泗水都流入淮河。
 
 瓜洲:在大運河入長江處。
 
 ○唐·白居易《長相思》
 
 30.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連海平:長江下遊,江面寬闊,與海相連,江潮高漲,江海不分。
 
 共潮生:明月似乎是從海潮中涌出。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花》
 
 31.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
 
 源:水之源。流:水的下流。
 
 ○《荀子·君道》
 
 32.山青滅遠樹,水緑無寒煙
 
 滅:分辨不清,意為衹見一片蔥緑色。
 
 ○唐·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
 
 33.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天行:大自然的一切變化。常:常規,一定的規律。為:因為,由於。
 
 ○《荀子·天論》:"~。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
 
 34.天地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
 
 ○戰國魯·屍佼《屍子》
 
 35.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
 
 迥jiǒng:遠。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36.譽天地之大,褒日月之明
 
 譽:誇贊。褒:宣揚。
 
 ○唐·柳宗元《道州文宣王廟碑》
 
 37.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雜然:形容正氣充滿宇宙的樣子。賦體現於。流形:萬物形體。
 
 ○宋·文天祥《正氣歌》:"~;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38.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暮靄ǎi:傍晚的雲氣。
 
 ○唐·杜牧《題揚州禪智寺》
 
 39.欲歸還小立,為愛夕陽紅
 
 小立:暫立片刻。
 
 ○宋·陸遊《東村》
 
 40.山虛風落石,樓靜月侵門
 
 ○唐·杜甫《西閣夜》
 
 41.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
 
 斫zhuǎ卻:砍去,
 
 ○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
 
 42.萬影皆因月,千聲各為秋
 
 千聲:秋夜野外自然界的各種聲音。
 
 ○唐·劉方平《秋夜泛舟》
 
 43.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無賴:即無奈。詩人本因見明月而思念意中人,但又不能見,故有抱怨明月之意。兩句寫天下明月共有三分,而揚州獨得其二。
 
 ○唐·徐凝《憶揚州》:"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長易覺愁。~。"
 
 44.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
 
 溶溶:形容月色柔和溫潤。
 
 ○宋·晏殊《寓意》
 
 45.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
 
 意謂月色皎潔,微風清涼,這麽好的夜晚怎麽度過呢?
 
 宋·蘇軾《後赤壁賦》
 
 46.暮雨不來春又去,花滿地,月朦朧
 
 ○宋·賀鑄《江城子》
 
 47.冰輪斜輾鏡天長,江練隱寒光
 
 冰輪:形容皎潔的滿月。鏡天:如鏡的圓天。意謂圓月斜轉,仿佛把明淨的圓天輾長了,像一匹白練鋪在江面上,隱映着一片寒光。
 
 ○宋·陳亮《一叢花》
 
 48.寒砧萬戶月如水,塞雁一聲霜滿天
 
 寒砧zhēn:寒夜搗衣聲。砧:搗衣石。
 
 ○元·薩都剌《題揚州驛》
 
 49. 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
 
 溶溶:月光蕩漾的樣子。寂寂:寂寞冷落。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捲一
 
 50.日往月來,星移鬥換
 
 鬥:北斗星。
 
 ○明·馮夢竜《古今小說·明悟禪師趕五戒》
 
 51.磊落星月高,蒼茫雲霧浮
 
 磊落:錯落衆多。
 
 ○唐·杜甫《發秦州》
 
 52.疾雷不及掩耳,疾霆不暇掩目
 
 不暇xiá:來不及。霆tíng:雷。
 
 ○《淮南子·兵略訓》
 
 53.葉低知露密,崖斷識雲重
 
 ○南朝齊·謝《移病還園示親屬》
 
 54.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唐·李白《聽蜀僧彈琴》
 
 55.零落殘雲片,風吹挂竹溪
 
 ○唐·李白《曉晴》
 
 56. 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斯須:一會兒。蒼狗:黑狗。
 
 ○唐·杜甫《可嘆》
 
 57.晴雲似絮惹低空,紫陌微微弄袖風
 
 ○唐·杜牧《長安雜題長句六首》
 
 58.微雨池塘見,好風襟袖知
 
 ○唐·杜牧《江上逢友人》
 
 59.山雨欲來風滿樓
 
 ○唐·許渾《鹹陽城東樓》:"溪雲初
 
 起日沉閣,~。"
 
 60.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
 
 意謂禾苗因天氣久旱而快要枯盡了,但天上的雲卻悠閑地變幻作奇峰異秀,毫無雨意。
 
 ○唐·來鵠《雲》
 
 61.風雨晦明之間,俯仰百變
 
 晦明:陰暗和光明。俯仰:瞬息。
 
 ○宋·蘇軾《放鶴亭記》
 
 62.如何得與涼風約,不與塵沙一並來
 
 一並:一同。
 
 ○宋·陳與義《中牟道中》
 
 63.飛霞半縷,收盡一天風和雨
 
 ○宋·王灼《減字木蘭花》
 
 64. 雲翻一天墨,浪蹴半空
 
 蹴cù:踏,此處形容浪花高掀。
 
 ○宋·陸遊《冒雨登擬峴臺觀江潮》
 
 65.二三點露滴如雨,六七個星猶在天
 
 ○元·圖帖睦爾《途中》
 
 66.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
 
 紅楓葉:秋風吹紅了楓樹上的葉子。白人頭:秋風吹白了人的頭髮。
 
 ○清·趙翼《野步》
 
 67.秩秩斯幹,幽幽南山
 
 秩秩:流動的樣子。斯:這。幹:溪澗。幽幽:深遠的樣子。
 
 ○《詩經·小雅·斯幹》
 
 68.木落知寒近,山長見日遲
 
 木落:葉落。山長:山高。
 
 兩句說因葉落知秋天已到;山高遮住日光,早晨很晚才能見到太陽。
 
 ○唐·孫逖《淮陰夜宿二首》
 
 69.山荒人民少,地僻日夕佳
 
 ○唐·杜甫《柴門》
 
 70.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赴:形容山勢奔騰。荊門:荊門山,在長江三峽以東。
 
 明妃:王昭君。昭君村在荊州府歸州東北四十裏,即今湖北秭歸縣的香溪。
 
 ○唐·杜甫《詠懷古跡》
 
 71.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蕭森:蕭條衰落。
 
 ○唐·杜甫《秋興八首》
 
 72.竹憐新雨後,山愛夕陽時
 
 ○唐·錢起《𠔌口書齋寄楊補闕》
 
 73.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唐·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74.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唐·李白《落日憶山中》
 
 75.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絶句》
 
 76.長江春水緑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唐·張籍《春別麯》
 
 77.弱柳千條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
 
 ○唐·溫庭筠《題望苑驛》
 
 78.細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
 
 杜宇:杜鵑。
 
 ○宋·辛棄疾《浣溪沙》
 
 79.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飛紅:花瓣飛舞。
 
 ○元·白樸《天淨沙·春》
 
 8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81.黃梅時節傢傢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宋·趙師秀《有約》:"~。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82.閭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閭庭:閭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83.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鶩wù: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鶩由下而上,高下齊飛。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開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84.多少緑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描寫荷葉在秋風中嚮東傾斜,暗寓傷秋的情緒。
 
 ○唐·杜牧《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85.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天階:宮中的臺階。
 
 ○唐·杜牧《秋夕》
 
 86.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
 
 秋陰不散:雖已是秋天,但連日陰雲漠漠,故不見嚴霜降落。下句的枯荷也由此出。聽雨聲:雨打枯荷,單調、凄涼。
 
 ○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
 
 87.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緑波間
 
 菡萏h4n d4n:荷花的別稱。
 
 ○南唐·李《浣溪沙》
 
 88.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瀟瀟:小雨降落的樣子。
 
 ○宋·柳永《八聲甘州》
 
 89.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是處:到處。紅衰翠減:花謝葉落。苒苒:漸漸。物華: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聲甘州》
 
 90.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殘霞:晚霞。寒鴉:天寒歸林的烏鴉。飛鴻:大雁。
 
 ○元·白樸《天淨沙·秋》
 
 91.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牖yǒu:窗戶。風驚竹:風中帶雪,打在竹上,發出沙沙的響聲。
 
 ○唐·王維《鼕晚對雪憶鬍居士傢》
 
 92.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軒轅臺:相傳為黃帝擒蚩尤之處。
 
 ○唐·李白《北風行》
 
 93.嚴鼕不肅殺,何以見陽春
 
 肅殺:嚴酷蕭瑟的樣子。
 
 ○唐·呂溫《孟鼕蒲津關河亭作》
 
 94.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六出: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稱雪花。瓊枝:竹枝因雪覆蓋而似白玉一般。
 
 ○唐·高駢《對雪》
 
 95.戰退玉竜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玉竜:形容飛雪。敗鱗殘甲:形容雪片亂舞如鱗甲之片紛紛墜落。
 
 ○宋·鬍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捲五十四引《西清詩話》載張之作《雪》詩
 
 96.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夭yāo夭:茂盛貌。灼zhuó灼:鮮明貌。
 
 ○《詩經·周南·桃夭》
 
 97.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映淺紅
 
 ○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絶句》
 
 98. 蕙蘭有恨枝尤緑,桃李無言花自紅
 
 ○宋·歐陽修《舞春風》
 
 99.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宋·葉紹翁《遊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100.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唐·釋志南《絶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