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iměifēng
bǎikē
bǎikē
zìdiǎn
chéngyù
zhǎozì
wénzìshù
wénzìtòng
zhīshíshù
hànyīng
yīnghàn
hùyì
shíguāngsuìdào
cháozhèng
guódù
jīnrìshìhénián
dúshū
shīgē
xiǎoshuō
lìshǐ
bǎikē
sànwén
lǚyóu
jùzuò
sōusuǒ
yònghù
mìmǎ
dēnglù
zhùcè
English
简体
繁體
pīnyīn
wǒde
túpiàn
wǒdedetú
wénjí
sìcéngxiàngshí
shīgē
xiǎoshuō
lìshǐ
bǎikē
sànwén
lǚyóu
jùzuò
běiměifēng
yìjiànfǎnkuì
guānyúwǒmen
yèmiànbāngzhù
bāngzhù
小说评论
》
shí
tóu
jì
suǒ
yǐn
》
shí
tóu
jì
suǒ
yǐn
(
shàng
)
cài
yuán
péi
Cai Yuanpei
蔡元培(1868-1940)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学家、科学家。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人。 18岁设馆教书,26岁中进士、点翰林,29岁授编修。1902年组织中国教育会任会长,创立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均曾被推为总理。1912年 1月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7年主任北京大学校长,1928年后专任中央研究院长。1940年 3月在香港病逝。
石头记索隐(上)
《石头记》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当时既虑触文网,又欲别开生面,特于本事以上,加以数层障幂,使读者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之状况。最表面一层,谈家政而斥风怀,尊妇德而薄文艺。其写宝钗也,几为完人,而写黛玉、妙玉,则乖痴不近人情,是学究所喜也,故有王雪香评本。进一层,则纯乎言情之作,为文士所喜,故普通评本,多着眼于此点。再进一层,则言情之中,善用曲笔。如宝玉中觉,在秦氏房中布种种疑阵,宝钗金锁为笼络宝玉之作用,而终未道破。又于书中主要人物,设种种影子以畅写之,如晴雯、小红等均为黛玉影子,袭人为宝钗影子是也。此等曲笔,惟太平闲人评本能尽揭之。太平闲人评本之缺点,在误以前人读《西游记》之眼光读此书,乃以《大学》《中庸》“明明德”等为作者本意所在,遂有种种可笑之傅会,如以吃饭为诚意之类。而于阐证本事一方面,遂不免未达一间矣。阐证本事,以《郎潜纪闻》所述徐柳泉之说为最合,所谓“宝钗影高澹人,妙玉影姜西溟”是也。近人《乘光舍笔记》谓“书中女人皆指汉人,男人皆指满人,以宝玉曾云男人是土做的,女人是水做的也”,尤与鄙见相合。左之札记,专以阐证本事,于所不知则阕之。书中红字,多影朱字。朱者,明也,汉也。宝玉有爱红之癖,言以满人而爱汉族文化也;好吃人口上胭脂,言拾汉人唾余也。清制,满人不得为状元,防其同化于汉。《东华录》:“顺治十八年六月,谕吏部世祖遗诏云:‘纪纲法度,渐习汉俗,于醇朴旧制,日有更张。’”又云:“康熙十五年十月,议政王大臣等议准礼部奏:‘朝廷定鼎以来,虽文武并用,然八旗子弟,尤以武备为急,恐专心习文,以致武备废弛。见今已将每佐领下子弟一名,准在监肄业,亦自足用。除见在生员举人进士录用外,嗣后请将旗下子弟考试生员举人进士,暂令停止。’从之。”是知当时清帝虽躬修文学,且创开博学鸿词科,实专以笼络汉人,初不愿满人渐染汉俗。其后雍、乾诸朝亦时时申诫之。故第十九回“袭人劝宝玉道:‘再不许吃人嘴上擦的胭脂了,与那爱红的毛病儿。’”又“黛玉见宝玉腮上血渍,询知为淘澄胭脂膏子所溅,谓为带出幌子,吹到舅舅耳里,使大家不干净惹气。”皆此意。宝玉在大观园中所居曰“怡红院”,即爱红之义。所谓曹雪芹于悼红轩中增删本书,则吊明之义也,本书有《红楼梦曲》以此。书中叙事托为石头所记,故名《石头记》,其实因金陵亦曰石头城而名之。余国柱(即书中之王熙凤)被参,以其在江宁置产营利,与协理宁国府历劫返金陵等同意也。又曰《情僧录》及《风月宝鉴》者,或就表面命名,或以情字影清字,又以古人有“清风明月”语,以风月影明清,亦未可知也。 《石头记》叙事,自明亡始。第一回所云“这一日三月十五日,葫芦庙起火,烧了一夜,甄氏烧成瓦砾场。”即指甲申三月间明愍帝殉国,北京失守之事也。士隐注解《好了歌》,备述沧海桑田之变态,亡国之痛,昭然若揭,而士隐所随之道人,跛足麻履鹑衣,或即影愍帝自缢时之状。甄士本影政事,甄士隐随跛足道人而去,言明之政事随愍帝之死而消灭也。 甄士隐即真事隐,贾雨村即假语存,尽人皆知。然作者深信正统之说,而斥清室为伪统,所谓贾府,即伪朝也。其人名如贾代化、贾代善,谓伪朝之所谓化、伪朝之所谓善也。贾政者,伪朝之吏部也。贾敷、贾敬,伪朝之教育也。(《书》曰“敬敷五教”。)贾赦,伪朝之刑部也,故其妻氏邢,(音同刑。)予妇氏尤。(罪尤。)贾琏为户部,户部在六部位居次,故称琏二爷,其所掌则财政也。李纨为礼部。(李礼同音。)康熙朝礼制已仍汉旧,故李纨虽曾嫁贾珠,而已为寡妇。其所居曰”稻香村”,稻与道同音。其初名以杏花村,又有杏帘在望之名,影孔子之杏坛也。(《金瓶梅》以孟玉楼影当时之礼部,氏之以孟,又取“玉楼人醉杏花风”诗句为名,即《红楼梦》所本也。)作者于汉人之服从清室而安富尊荣者,如洪承畴、范文程之类,以娇杏代表之。娇杏即徼幸。书中叙新太爷到任,即影满洲定鼎。观雨村中秋口号云,“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知为代表满洲也。于有意接近而反受种种之侮辱,如钱谦益之流。则以贾瑞代表之。瑞字天祥,言其为假文天祥也。(文小字宋瑞。)头上浇粪手中落镜,言其身败名裂而至死不悟也。(徐巨源编一剧,演李太虚及龚芝麓降李自成后,闻清兵入,急逃而南至杭州,为追兵所蹑,匿于岳坟铁铸秦桧夫人胯下。值夫人方月事,迨兵过而出,两人头皆血污。与本书浇粪同意。)叙(女危)(女画)将军林四娘,似以代表起义师而死者。叙尤三姐,似以代表不屈于清而死者。叙柳湘莲,似以代表遗老之隐于二氏者。 书中女子多指汉人,男子多指满人。不独女子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与汉字满字有关也。我国古代哲学,以阴阳二字说明一切对待之事物。《易·坤卦·象传》曰:“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是以夫妻君臣分配于阴阳也。《石头记》即用其义。第三十一回:“湘云说:‘比如天是阳,地就是阴。比如一颗树叶儿,那边向上朝阳的就是阳,这边背阴覆下的就是阴。走兽飞禽,雄为阳,雌为阴。’翠缕道:‘怎么东西都有阴阳,咱们人倒没有阴阳呢?’又道:‘知道了,姑娘是阳,我就是阴。’又道:‘人家说主子为阳,奴才为阴,我连这个大道理也不懂得。’”是男为阳,主于亦为阳;女为阴,奴才亦为阴。本书明明揭出清制,对于君主,汉人自称奴才,汉人自称臣。臣与奴才,并无二义。(《说文解字》臣字象屈服之形,是古义亦然。)以民族之对待言之,征服者为主,被征服者为奴。本书以男女影清汉以此。 贾宝玉,言伪朝之帝系也。宝玉者,传国玺之义也,即指胤礽。《东华录》:“康熙四十八年三月,以复立皇太子告祭天坛文曰:‘建立嫡子,胤礽为皇太子。’又曰:’朕诸子中,胤礽居贵。’”是胤礽生而有为皇太子之资格,故曰衔玉而生。胤礽之被废也,其罪状本不甚征实。康熙四十七年九月谕曰:“胤礽肆恶虐众,暴戾淫乱,难出诸口。”又曰:“胤礽同伊属下人等,恣行乖戾,无所不至,令朕赧于启齿。又遣使邀截外藩入贡之人,将进御马匹任意攘取,以致蒙古俱不心服。”又曰:“知胤礽赋性奢侈,着伊乳母之夫凌普为内务府总管,俾伊便于取用。”又曰:“朕历览史书,时深儆戒,从不令外间妇女出入宫掖,亦从不令姣好少年随侍左右。今皇太子所行若此,朕实不胜愤懑。”《石头记》三十三回叙宝玉被打,一为忠顺亲王府长史索取小旦琪官事,二为金钏儿投井,贾环谓是宝玉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琪官事与姣好少年等语相关,忠顺王疑影外藩。长史曾揭出琪官赠红汗中事,疑影攘取马匹事。相传名马有出汗如血者,故也。曰“暴戾淫乱难出诸口”,曰”赧于启齿”,曰”从不令外间妇女出入官掖,今皇太子所行若此”,是当时罪状中颇有中(“篝”去竹字头)之言,即金钏儿之事所影也。 胤礽之罪状,又有曰:“近观胤礽行事,与人大有不同。昼多沉睡,夜半方食,饮酒数十巨觥不醉。每对越神明,则惊惧不能成礼;遇阴雨雷电,则畏沮不知所措。居处失常,语言颠倒,竟类狂易之疾,似有鬼物凭之者。”又曰:“今忽为鬼魅所凭,蔽其本性。忽起忽坐,言动失常。时见鬼魅,不安寝处,屡迁其居。啖饭七八碗尚不知饱,饮酒二三十觥亦不见醉。匪特此也,细加询问,更有种种骇异之事。”又曰,“胤礽居撷芳殿,其地险黯不洁,居者辄多病亡。胤礽时常往来其间,致中鬼魅,不自知觉。以此观之,种种举动,皆有鬼物使然,大是异事。”十一月谕曰:“前灼见胤礽行事颠倒,以为鬼物所凭。”又曰,“今胤礽之疾,渐已清爽。召见两次,询问前事,胤礽竟有全然不知者,深自愧悔。又言‘我幸心内略明,惧父皇闻知治罪,未至用刀刺人。如或不然,必有杀人之事矣。’观彼虽稍清楚,其语仍略带疯狂。朕竭力调治,果蒙天佑,狂疾顿除。”又曰:“十月十七日,查出魇魅废皇太子之物。服侍废皇太子之人奏称:是日废皇太子忽似疯颠,备作异状,几至自尽。诸宫侍抱持环守。过此片刻,遂复明白。废皇太子亦自惊异,问诸宫侍:‘我顷者作何举动?’朕从前将其诸恶皆信为实,以今观之,实被魇魅而然,无疑也。”四十八年二月谕曰:“皇太子胤礽,前染疯疾,朕为国家而拘禁之。后详查被人镇魇之处,将镇魇物俱令掘出,其事乃明。今调理痊愈,始行释放。今譬有人,因染疯狂,持刀砍人,安可不行拘执?若已痊愈,又安可不行释放?”四月谕曰:“大阿哥镇魇皇太子及诸阿哥之事,甚属明白。”又曰:“见今镇魇之事发觉者如此,或和尚道士等更有镇魇之处,亦未可定,日后发觉,始知之耳。显亲王衍潢等遵旨会议喇嘛巴汉格隆等咒魇皇太子情实,应将巴汉格隆、明佳噶卜楚、马星噶卜楚、鄂克卓特巴俱凌迟处死。皇长子护卫啬楞雅突,明知大逆之事,乃敢同行。又雅突将皇长子复行咒魇。再此案内又有察苏齐引诱宗室格隆陶州胡土克图行咒魇之事。” 案《石头记》第三十三回:“贾政斥室玉道:‘好端端的,你垂头丧气,咳些什么?方才雨村来要见你,叫你半天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我看你脸上一团思欲愁闷气色,这会又咳声叹气。’”九十五回:“失玉以后,宝玉一日呆似一日,也不发烧,也不疼痛,只是吃不像吃,睡不像睡,甚至说话都无头绪。”与胤礽罪状中之居处夫常、语言颠倒,及言动失常、不安寝处等语相应。第二十五回:“宝玉汤了脸,有宝玉寄名的干娘马道婆向贾母道:‘那经典佛法上说的利害,大凡王公卿相人家的子弟,只一生长下来,暗里便有许多促狭鬼跟着他。’”与胤礽罪状中鬼物凭之、时见鬼魅等语相应。又叙宝玉被魇,有云:“拿刀弄杖,寻死觅活。”叙王熙凤被魇,有云:“手持一把明晃晃钢刀,砍进园来,见鸡杀鸡,见狗杀狗,见人就要杀人。周瑞媳妇忙带着几个有力量的胆壮的婆娘,上去抱住,夺下刀来,抬回房去。”与胤礽所谓未至用刀杀人。及服侍之人称是日废皇太子忽患疯颠,几至自尽,诸宫侍抱持环守相应。八十一回:“宝玉道:“我记得病的时候儿,好好的站着,倒像背地里有人把我拦头一棍,疼得眼睛前头漆黑,看见满屋子里都是些青面獠牙拿刀举棒的恶鬼,躺在炕上,觉在脑袋上加了几个脑箍似的。以后便疼的任什么不知道了“’凤姐道:‘我也全记不得,但觉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倒像有些鬼怪拉拉扯扯,要我杀人才好。有什么拿什么,自记原觉很乏,只是不能住手。’”亦与胤礽案所谓备作异状,全然不知恃刀斫人等语相应。又说:“马道婆破案,为潘三保事,送到锦衣府去,问出许多官员大户家太太姑娘们的隐情事来。把他家内一抄,抄出几篇小账,上面记着某家验过,应找银若干。”与胤礽以外复有皇长子及宗室等案,及所谓和尚道士等更有魇魅等事亦未可定等语相应,行魇魅者巴汉格隆等皆喇嘛,故以马道婆代表之,马与嘛同音也。八十一回又称,“马道婆身边搜出匣子,里面有象牙刻的一男一女不穿衣眼光着身子的两个魔王。”亦与相传喇嘛教中之欢喜佛相等。马道婆之代表喇嘛也无疑。《东华录》:“康熙四十七年九月谕云:‘胤礽幼时,朕亲教以读书,继令大学士张英教之,又令熊赐履教以性理诸书,又令老成翰林官随从。’”云云。《石头记》常言“贾政逼宝玉读书,”第八回“秦钟因去岁业师回南,在家温习旧课,其父秦邦业知贾家塾中司塾的乃贾代懦,(伪朝之儒也)现今之老懦。”第九回:“贾政对李贵道:‘你去请学里太爷的安,就道我说的,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齐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第八十一回:“贾政道:‘前儿倒有人和我提起一位先生来,学问人品都是极好的,也是南边人。’”又道:“如今儒大太爷虽学问也只中平,但还弹压得住这些小孩子们。”八十二回称贾代儒为老学究,又“宝玉讲‘后生可畏’一章,讲到‘不要弄到’,说到这里,向代儒一瞧,代儒说:‘讲书是没有什么避忌的。’宝玉才说不要弄到老大无成。”均与性理诸书老成翰林等相应。又熊赐履湖北人,张英安徽人,所谓南边人,殆指张、熊等。 胤礽以康熙十四年十二月被立为皇太子,四十七年九月被废,四十八年三月复立,五十一年十一月复废。自第一次被废以至复立,为时不久,而又悉归咎于魇魅。故《石头记》中仅以三十三回之笞责及二十五回之魇魔形容之。二十五回中言:“宝玉虽被迷污,经和尚摩弄一回,依旧灵了。”即虽废旋复之义。至九十四回之失玉,乃叙其终废也。至和尚还玉事等,殆无关本事。 胤礽之被废,由于兄弟之倾轧。《东华录》所载主动者为胤禔、胤禩二人。《石头记》九十四回,于失玉以前先叙海棠既萎而复开,“贾母道:‘花儿应在三月里开的,如今是十一月。’”三月及十一月,与复立复废之月相应。又“黛玉说花开之因道:‘当初田家有荆树一颗,三个弟兄因分了家,那荆树便枯了。后来感动了他弟兄们,仍旧归在一处,那颗树也就发了。’”既说弟兄,又说三个,与胤礽、胤禔、胤禩三人相应。 《石头记》叙巧姐事,似亦指胤礽。巧与礽字形相似也。九十二回评女传,巧姐慕贤良,即熊赐履等教胤礽以性理诸书也。一百十八回《记微嫌舅兄欺弱女》,贾环、贾芸欲卖巧姐于藩王,即指胤礽为胤禔、胤禩所卖事。宝玉被打,由贾环诉说金钏儿事,宝玉被魇,由贾环之母赵姨娘主使,巧姐被卖,亦由贾环主谋,与胤禔之陷胤礽相应。其事又有亲舅舅王仁与闻之,《红楼梦曲》中亦云“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好兄”,与胤礽案中有所谓舅舅佟国维者相应。《东华录》:“康熙四十八年正月,上曰:‘胤禩乃胤禔之党,胤禔曾奏言请立胤禩为太子,伊当辅之。’又曰:‘此事必舅舅佟国维、大学士马齐以当举胤禩默示于众。’二月谕舅舅佟国维曰:‘尔曾奏皇上凡事断无错误之处,此事关系重大,日后易于措处则已,傥日后难于措处,似属未便’等语。又曰:‘因有舅舅所奏之言,及群下小人就中肆行捏造言词,所以大臣侍卫官员等俱终日忧虑,若无生路者。中心宽畅者,惟大阿哥、八阿哥耳。’又曰:‘舅舅前肩奏时,外间匪类不知其故,因盛赞尔,云如此方谓之国舅大臣,不惧死亡,敢行陈奏。今尔之情形毕露,人将谓尔为何如人耶?’”《石头记》一百十八回:“王仁拍手道:‘这倒是一种好事,又有银子。只怕你们不能,若是你们敢办,我是亲舅舅,做得主的。’”第一百十九回:“事败后,吓得王仁等抱头鼠窜的出来。”与《东华录》之佟国维相应。康熙四十八年四月谕曰:“胤禔之党羽,俱系贼心恶棍。平日斗鸡走狗,学习拳勇,不顾罪戾,惟务诱取银钱。”故《石头记》亦有“爱银钱的奸兄” 林黛玉影朱竹垞也。绛珠影其氏也,居潇湘馆影其竹垞之号也。竹垞生于秀水,故绛珠草长于灵河岸上。“竹垞客游南北,必橐载十三经、二十一史以自随。己而游京师,孙退谷过其寓,见插架书,谓人曰:‘吾见客长安者,务攀援驰逐,车尘蓬勃间。不废著述者,惟秀水朱十一人而已。”(见陈廷敬所作墓志)《石头记》第十六回:“黛玉带了许多书籍来。”四十回:“刘老老到潇湘馆,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书,刘老老道:‘这必定是那一位哥儿的书房了。’贾母笑指黛玉道:‘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刘老老留神打量了林黛玉一番,方笑道:‘这那里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以此。竹垞尝与陈其年合刻所著曰《朱陈村词》,流传入禁中,故黛玉与史湘云凹晶馆联句。竹垞入直南书房,旋被劾,镌一级罢,寻复原官,其被劾之故,全谢山谓因携仆钞《永乐大典》.竹垞所作咏古二首云:“汉皇将将屈群雄,心许淮阴国士风。不分后来输绛灌,名高一十八元功。”“海内词章有定称,南来庚信北徐陵。谁知著作修文殿,物论翻归祖孝征。”诗意似为人所卖。《石头记》中凤姐掉包事疑即指此。七十回宝钗、探春、湘云、宝琴均替宝玉临字,而于黛玉一方面,但云紫鹃送一卷小楷,疑影携仆写书事。 薛宝钗,高江村也。(徐柳泉已言之)薛者雪也。林和靖咏梅有曰,“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用薛字以影江村之姓名也。(高士奇) 《啸亭杂录》曰:“高江村家贫,鬻字为活。纳兰太傅爱其才,荐入内廷。仁庙亦爱之。遇巡狩出猎,皆命江村从,故江村诗曰:‘身随翡翠丛中列,队入鹅黄带里行。’盖纪实也。江村性(“起”字之“己”换为“乔”)巧,遇事先意承旨,皆惬圣怀。一日上出猎,马蹶,意殊不怿。江村闻之,故以潴泥污其衣入侍,上怪问之,江村曰:‘适落马坠积潴中,未及浣也。’上大笑曰:‘汝辈南人,懦弱乃尔!适朕马屡蹶,竟未坠。’意乃释然。又尝从登金山,上欲题额,濡毫久之。江村拟‘江天一览’四字于掌中,趋前磨墨,微露其迹,上如所拟书之。其迎合类如此。”《檐曝杂记》曰:“江村初人都,自肩(“璞”之王换为“衤”)被,进彰仪门。后为明相国司阍者课子,一日相国急欲作书数函,仓卒无人,司阍以江村对。即呼入,援笔立就。相国大喜,遂属掌书记。后入翰林,直南书房,皆明公力也。江村才本绝人,既居势要,家日富,则结近侍,探上起居,报一事酬以金豆一颗。每入直金豆满荷囊,日暮,率倾囊而出,以是宫廷事皆得闻。或觇知上方阅某书,即抽某书翻阅,偶天语垂问,辄能对大意,以是圣祖益爱赏之。”郑方坤《本朝诗钞小传》曰:“江村年十九,之京师,以诸生就京闱试,不利,落魄羁穷,卖文自给。新岁为人书春帖子,往往自作联句,用写其幽优牢落之怀。偶为圣祖所见,大加击节,立召见。”案《石头记》写宝钗处处周到,得人欢心,自薛姨妈、贾母、王夫人、湘云、岫烟以至袭人辈,无不赞叹,并黛玉亦受其笼络,即所谓性(“起”字之“己”换为“乔”)巧善迎合之影子也。宝钗以金锁配宝玉,谓之金玉良缘,其嫂曰夏金桂,其婢曰黄金莺,莺儿为宝玉结络,以金线配黑珠儿线,皆以金豆探起居之影子也。宝钗最博雅,二十二回点鲁智深醉闹五台山,为宝玉诵《寄生草》曲词,宝王赞他无书不知。第三十回:“宝玉道:‘姐姐通令博古,色色都知道。’”七十六回:“湘云用(木昏)字,黛玉说:‘亏你想得出。’湘云道:‘幸而昨日看《历朝文选》,见了这个字,我不知何树,因要查一查,宝姐姐说不用查,只就是如今俗叫做朝开夜合花。我信不及,到底查了一查,果然不错。看来宝姐姐知道的竟多。’”即其翻书备对之影子也。第一回称:“穷儒贾雨村,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每日卖文作字为生,”即江村(“璞”之王换为“衤”)被进都鬻字为活之影子也。“贾雨村高吟一联曰:‘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恰值士隐走来听见,笑道:‘雨村兄真抱负不凡也,’”即联句被赏之影子也。四十六回:“薛蟠遭湘莲苦打,遍身内外滚的似泥母猪一般。”又说”那里爬的上马去。”即江村自称落马堕积潴中之影子也。 江村所作《塞北小钞》曰:“二十二年六月十二日,扈跸出东直门云云。偶患暑气,上命以冰水饮益元散二碗方解。甲申,上曰:‘尔南人,为何亦饮冰水?’士奇曰:‘天气炎热,非冰莫解。’上曰:‘朕闻南人殊不畏暑。’土奇曰:‘南人从来畏暑,故有吴牛见月而喘之语。’上大笑。”案《石头记》第六回:“宝钗对周瑞家的说:‘我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又说癞头和尚所说的方叫做冷香丸。第三十回:“宝玉道:‘姐姐怎么不看戏去?’宝钗道:‘我怕热,看了两出,热得很。要走,客又不散,我不得不推身上不好,就来了。’宝玉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贵妃,原也体胖怯热。’”与《塞北小钞》语相应。(《庄子》:“早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所谓胎里带来热毒,亦兼热中之讽。) 《汉名臣传》云:“康熙廿七年,法司逮问贪黜劾罢之巡抚张(左三点水,右开)。因(左三点水,右开)未被劾时,曾遣人赍报赴京,诘其行贿何人,初以分馈甚众,不能悉数抵塞,既而指出土奇。奉谕置勿问。士奇疏请归田,得旨以原官解任。廿八年,从上南巡。至杭州,驾幸土奇之西溪山庄,赐御书竹窗扁额。九月,左都御史郭(王秀)疏劾之曰:‘有植党营私,招摇撞骗,如原任少詹事高士奇、左都御史王鸿绪等,表里为奸。’又曰:‘高士奇出身微贱,其始也徒步来京,觅馆为生。皇上因其字学颇工,不拘资格,擢补翰林,令入南书房供奉。’又曰:‘士奇日思结纳,谄附大臣,揽事招权,以图分肥。凡大小臣工,无不知有士奇之名,’又曰,‘久之羽翼既多,遂自立门户。结王鸿绪为死党,科臣何楷为义兄弟,翰林陈元龙为叔侄,鸿绪胞兄王顼龄为子女姻亲,俱寄以腹心,在外招揽。凡督抚藩臬道府厅县,以及在内之大小卿员,皆王鸿绪、何楷等为之居停哄骗。而夤缘照管者,馈至成千累万,即不同党护者,亦有常例,名曰平安钱。盖士奇供奉日久,势焰日张,人皆谓之门路真,而士奇遂亦自忘乎其为撞骗,亦居之不疑,曰我之门路真。’又曰:‘光棍俞子易,在京肆横有年,惟恐事发,潜遁直隶、天津、山东,洛口地方,有虎坊桥瓦屋六十余间,价直八千金,馈送士奇,求托昭拂。此外顺成门斜街并各处房屋,总令心腹出名置买,何楷代为收租,打磨场士奇之亲家陈元龙夥计陈季芳,开张缎号,寄顿贿银,资本约至四十余万。又于本乡平湖县置田产千顷,大兴土木,修整花园,杭州西湖,广置园宅。苏松淮扬,王鸿绪与之合伙生理,又不下百余万。’又曰:‘圣驾南巡时,上谕严诫馈迭,定以军法治罪,谁敢不遵。惟士奇与王鸿绪愍不畏死,即淮扬等处,王鸿绪招揽府厅各官,约馈黄金潜遗士奇,淮扬如此,则他处又不知如何索诈矣。’云云。得旨:‘高士奇、王鸿绪、陈元龙俱着休致回籍。王顼龄、何楷着留任。’”《东华录》:“康熙二十八年,吏部议:左副都御史许三礼奏参,原任刑部尚书徐乾学与高士奇招摇纳贿。查徐乾学与高士奇招摇纳贿之处,并无实据。许三礼又奏参乾学。有云:‘乾学伊弟拜相之后,与亲家高士奇更加招摇,以致有五方宝物归东海,万国金珠贡澹人之对。云云。’”案《石头记》第四回:“门子递与雨村一张护官符,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谚俗口碑,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即许三礼疏中五方万国之对之影子也。门子又道:“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扶持遮饰,皆有照应的。今告打死人之薛,就是丰年大雪之雪也。不单靠三家,他的世交亲友在都在外省,本亦不少。,”此即郭(王秀)疏中死党义兄弟叔侄子女姻亲及许疏中亲家等种种关系之影之也。第四回称:“薛公子亦金陵人氏,家中有百万之富,现领着内帑钱粮采办杂料。虽是皇商,一应经纪世事,全然不知,不过赖祖父旧日情份,户部挂个虚名,支领钱粮。其余事体,自有夥计老人家等措办。”又云:“自薛蟠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夥计人等,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几处生意,渐亦销耗。”又云:“薛蟠要亲自入都,销算旧账,再计新支,因此早已检点下行装细软,以及馈送亲友各色土物人情等类。”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后,薛蟠表弟因见贾珍寻好板,便说:‘我们本店里有一付板,叫作什么樯木。’”第四十八回:“各铺面夥计内有算年账要回家的,内有一个张德辉,自幼在薛蟠当铺内揽总,说起‘今年纸扎香扇短少,明年必是贵的。明年先打发大小儿上来,当铺照管照管,赶端阳前我顺路贩些纸扎香扇来卖。’薛蟠心下忖度,不如也打点本钱,和张德辉逛一年来。”第六十六回:“薛蟠说:‘我同夥计贩了货物,自春天起身往回里走,一路平安。谁知到了平安州地方,遇见一伙强盗,已将东西劫去。不想柳二弟从那边来,方把贼人赶散,夺回货物,还救了我们的性命。’”第六十七回:“管总的张太爷差人送了两箱子东西来,薛蟠说:‘特的给妈妈合妹子带来的东西。’一箱都是绸绫缎锦洋货等家常应用之物,一箱却是些笔墨纸砚各色笺纸香袋香珠扇于扇坠花粉胭脂等物。外有虎丘带来的自行人酒令儿,水银灌的打斤斗小小子,沙子灯,一出一出的泥人儿的戏,用青纱罩的匣子装着。又有在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小像。薛姨妈将箱子里的东西取出,一分一分的送给贾母并王夫人。宝钗将那些顽意儿一件一件的过了目,除了自己留用之外,一分一分的配合妥当,使莺儿同着一个老婆子跟看送往各处。宝玉到黛玉处,见堆着许多东西,知道是宝钗送来的,便取笑说道:‘那里这些东西,不是妹妹要开杂货铺啊。’”第五十七回:“邢岫烟把绵衣服当了,宝钗问当在那里,岫烟道:‘叫做甚么恒舒,是鼓楼西大街。’宝钗笑道:‘闹在一家去了。夥计们倘或知道了,好说人没过来,衣裳先到了。’岫烟听说,便知是他家的本钱。”第四十五回:”黛玉对宝钗道:‘你如何比得我。你这里有地上买卖,家里又仍旧有房有地。’”均与郭(王秀)疏中所谓房屋田产园宅缎号资本及馈送等事相应。薛蟠在平安州遇盗,与平安钱相应。 探春影徐健庵也。健庵名乾学。乾卦作三,故曰三姑娘。健庵以进士第三人及第,通称探花,故名探春。健庵之弟元文入阁,而健庵则否,故谓之庶出。然许三礼劾健庵,一则曰“胆恃胞弟徐元文钦点入阁”,再则曰“伊弟拜相之后,与亲家高士奇更加招摇,以致有‘去了余秦桧(指余国柱),来了徐严嵩;乾学似庞涓,是他大长兄’之谣。又有‘五方宝物归东海(徐氏),万国金珠贡澹人’之对。”是健庵虽不入阁,而其时亦有炙手可热之势。故《石头记》第五十五回:“风姐儿道:‘好个三姑娘,我说不错,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平儿笑道:‘他便不是太太养的,难道谁敢小看他,不与别的一样看待么?’”又“凤姐病中,王夫人命探春合同李纨协理,又请了宝钗来。他三人一理,更觉比风姐当权时倒更谨慎了些。因而里外下人都暗中抱怨,说刚刚倒了一个巡海夜叉,又添了三个镇山太岁。”此即影射“去了余秦桧,来了徐严嵩”一谣也。韩慕庐所作《徐健庵行状》有云:“吴中文社故盛,公为之领袖。”又云:“壬子主试顺天,以独赏为公鉴,往往怜收既落之才。即遗卷中有一佳言迥句,咨嗟吟讽,以失之为恨。”又云,“公故负海内望,而勤于造进,笃于人物,一时庶几之流,奔走辐辏如不及。山林遗逸之老,不远千里乐从公。后生之才进者,延誉荐引无虚日。”案《石头记》有“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指此。又二十七回:“探春属宝玉道:‘这几个月我又攒下有十来串钱了,你还拿了去,明儿出门逛去的时候,或是好字画,好轻巧顽意儿,替我带些来。’又道:‘怎么像你上回买的那柳枝儿编的小篮子,真竹于根挖的香盒儿,胶泥垛的风炉儿,这就好了。”即以表其延揽文士之故事也。 《行状》又云:“尝请崇节俭辨等威,因申衣服之禁,使上下有章。”案《石头记》第二十七回:“探春属宝玉带轻巧顽意儿,拣那朴而不俗、直而不拙的。又道:‘我还像上回的鞋做一双你穿,比那双还加工夫,如何呢?’宝玉道:‘那回穿着,可巧遇见老爷,说何苦来虚耗人力,作践绫罗。’……赵姨娘抱怨的了不得,正经兄弟鞋蹋撺袜蹋撺的。……探春道:“什么,我是做鞋的人么?环儿难道没有分例的?衣裳是衣裳,鞋袜是鞋袜。”盖影射此事。 《(左竖心右詹)园集》有“赐览皇太子书法,奏称皇太子历年亲写所读书本及临摹楷法,共大小八箧有奇。”案《石头记》七十回:“探春每日临一篇楷字与宝玉。”影此。 健庵叠被弹劾,于康熙二十九年回里,许以书局自随,僦居洞庭东山。《石头记》一百回至一百二回,历叙探春远嫁。第五回:“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位涕之状。诗曰:‘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皆指此。(《行状》曰:“再疏乞骸骨,上允所请。时已仲冬,命且过冬行。二十九年春抵家。”诗中清明字指此。) 王熙凤影余国柱也。王即柱字偏旁之省,(国之繁体)字俗写作国,故熙凤之夫曰琏,言二王字相连也。(楷书王玉同式。)国柱曾为户部尚书,故贾琏行二,且贾氏财政由熙风管理。国柱曾为江宁巡抚,故熙凤协理宁国府。《汉名臣传》云:“康熙二十八年三月,给事中何金蔺疏言:‘凡解职解任官仍居原任地方,例有明禁,余国柱曾为江宁巡抚,(左三点水右存)陟大学士,不思竭忠图报,黩货无厌,秽迹彰闻,荷恩放归里。乃被黜后,挟辎重往江宁省城,购买第宅,广营生计,呼朋引类,垄断攫金,借势招摇,显违禁例,乞饬部严议。’事下两江总督传拉搭察讯,以留恋原任地方,购买第宅,并设立钱店典铺覆奏。刑部拟杖折赎,诏免罪趣回籍。寻卒于家。”《石头记》第五回,有金陵十二钗正副册,正册中有一片冰山,上有一只雌风,其判语有云:“哭向金陵事更哀。”五十四回:“女先儿说书,说:‘残唐之时,有一位乡绅,本是金陵人氏,名唤王忠(忘忠),曾做两朝宰辅,如今告老回家,膝下只有一位公子,名唤王熙凤。’”第一百一回:“散花寺神签,正面写看王熙风衣锦荣归。大了道:‘奶奶最是通今博古的,难道汉朝的王熙凤求官的一段事也不晓得?’签文云:‘去国离乡二十年,于今衣锦返家园。蜂采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大了道:‘奶奶自幼在这里长大。何曾回南京去了?如今老爷放了外任,或者接家眷来,顺便还家,奶奶可不是衣锦还乡了?’宝钗道:‘据我看,这衣锦还乡四字里头,还有缘故。’”第百十四回《王熙凤历劫返金陵》:“王夫人打发人来说,琏二奶奶没有住嘴,说些胡话,要船要轿的,说到金陵归入册子去。”皆指被黜后仍居江宁也。第一百五回《锦衣军查抄宁国府》:“赵堂官说:‘贾赦、贾政并未分家,闻得他侄儿贾琏现在承总管家,不能不尽行查抄。’”又云:“有一起人回说,东跨房查出两箱房地契文,一箱借票,都是违例取利的。王爷道:‘番役呈禀有禁用之物并重利欠票。’两家王子问贾政道:‘所抄家资内有借券,实系盘剥,究是谁行的?’贾琏忙走上跪下禀道:‘这一箱文书既在奴才屋内抄出来,敢说不知道么?’”第一百六回:“贾政间贾琏道:‘那重利盘剥,究竟是谁干的?况且非咱们这样人家所为。’”又:“凤姐对平儿说:‘虽说事是外头闹得,我若不贪财,如今也没有我的事。’”皆与何疏相应也。 国柱曾于康熙二十七年为御史郭(王秀)所劾,称其在内阁票拟承顺大学士明珠指麾,轻重任意,与尚书佛伦等结党把持,督抚藩臬缺出,展转援引,总揽贿赂,保送学道及科道内升出差,率皆居功要索云云。《石头记》中叙凤姐逢迎贾母王夫人,无微不至,而营私弋利等事,亦层见叠出。例如二十七回:“且说王凤姐自见金驯儿死后,忽见几家仆人常来孝敬他些东西,又不时来请安奉承,自己倒生了疑惑,不知何意,这日又见人来孝敬他东西,因晚间无人时笑问平儿。平儿冷笑道:‘我猜他们女儿都必是太太房里的丫头。如今太太房里有四个大的,一个月一两银子的分例,下剩的都是一个月只几百钱。如今金钏儿死了,必定他们要弄这一两银子的巧宗儿呢。’风姐听了笑道:‘……也罢了,他们几家的钱也不能容易化到我眼前,这是他们自寻的。送什么来我就收什么,横竖我有主意。’凤姐儿安下这个心,所以只管耽延着,等那些人把东西送足了,然后乘空方回工夫人。”云云。十六回:“贾琏的乳母赵嬷嬷替两个儿子求事情道:‘……倒是来和奶奶说是正经。靠着我们爹,只怕我还饿死了呢。’”又“凤姐忙向贾蔷道:‘我有两个在行妥当人,你就带他们去办,这倒便宜了你呢。’贾蔷忙陪笑道:‘正要和婶娘讨两个人呢,这可巧了。’贾蓉悄悄的向凤姐道:‘婶娘要什么东西,分付了开个账儿给我兄弟带去,按账置办了来。’”二十四回:“贾芸见了贾琏,因打听可有什么事情。贾琏告诉他道:‘前儿倒有一件事情出来,偏生你婶娘再三求了我,给了贾芹了。他许我说,明儿园里还有几处要栽花木的地方,等这个工程出来,一定该你就是了。’”又“贾芸送香料后,凤姐道:‘……怪道你叔叔常提起你来。’……贾芸问道:‘原来叔叔也常提我的?’凤姐见问,便要告诉给他事情管的话,一想又恐被他看轻了,只说得了这点香料儿便混许他管事了,因又止住,且把派他种花木工程等事都一字不提。至次日,凤姐上车,见贾芸来,便命人唤往,隔窗子笑道:‘芸儿,你竟有胆子在我跟前弄鬼,怪道你送东西给我,原来你有事求我。昨日你叔叔才告诉我说你求他。’贾芸笑道:‘求叔叔的事婶娘休提,我这里正后悔呢。早知这样,我一起头就求婶娘,这会于也就完了。谁承望叔叔竟不能的。’……凤姐冷笑道:‘你们要拣远路儿走,叫我也难,早告诉我一声,什么不成了。多大点事儿,耽误到这会子。那园子里还要种树种花,我只想不出个人来,早说不早完了。’贾芸笑道:‘这样明日婶娘就派我罢。’凤姐半晌道:‘这个我看着不大好,等明年正月里的烟火灯烛,那个大宗儿下来再派你罢。’贾芸道:‘好婶娘,先把这个派了我罢。果然这件办的好,再派我那件。’凤姐笑道:‘你倒会拉长线儿!罢了,若不是你叔叔说,我不管你的事。……你到午初时候来领银子,后来就进去种花。’”又十五回,凤姐到水月庵中,老尼说张金儿退婚事道:“‘……我想如今长安节度使云老爷与府上相契,要求太太与老爷说声,发一封书,求云老爷和那守备说一声,不怕他不依。若是肯行,张家连倾家孝顺也都情愿。’凤姐笑道:‘这事倒不大,只是太太再不管这样的事。’老尼道:‘太太不管,奶奶可以主张了。’凤姐笑道:‘我也不等银子使,也不做这样的事。’……凤姐道:‘……凭说这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送二三千两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纤的图银子,这三千两银子不过是给打发去说的小厮们作盘缠,使他赚几个辛苦钱,我一个钱也不要。便是三万两,我此刻还拿得出来。’……凤姐便将昨日老尼之事悄悄的说与来旺儿,旺儿心中早已明白,急忙进城,招着主文的相公,假托贾琏所属,修书一封,连夜往长安县来。不过百里之遥,两日工夫,俱已妥协。那节度使名唤云光,久欠贾府之情,这些小事岂有不允之理?给厂回书,”皆与郭(王秀)所劾相应也。 国柱在江宁巡抚任,曾疏请增设机房四十二间,制造宽大缎匹。得旨:“宽大缎匹非常用之物,何为劳民糜费。”斥所奏不行。案《石头记》第三回:黛玉初到时,“熙凤道:‘刚才带了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半日也没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妹妹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再叫人去拿罢。’熙凤道:‘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七十二回:“凤姐道:‘昨儿晚上梦见一个人找我,说娘娘打发他来,要一百匹锦。’”均影此。 国柱于康熙十八年礼科掌印给半中任内,劾浙江水师提督常进功年老耳聋,非大声高呼不闻一语,恐秘密军机因之泄露,所关匪细。疏下部察议,罢进功任。案《石头记》第五十四回:“凤姐儿笑道:‘再说一个过正月节的。几个人拿着房子大的炮仗往城外去放,引了上万的人跟着瞧去。有一个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着拿香点着。只听见扑嗤的一声,众人哄然一笑,都散了。这抬炮仗的人抱怨卖炮仗的干的不结实,没等放就散了。’湘云道:‘难道本人没听见?’凤姐儿道:‘本人原是个聋子。’……凤姐儿笑道:‘咱们也该聋子放炮仗,散了罢。’”又第二十七回:“凤姐又笑道:‘林之孝两口子,都是锥子扎不出一声儿来的。我成日家说他们倒是配就了的一对夫妻:一个天聋,一个地哑。’”皆影此。 国柱于顺治九年成进士,然其文辞下多见。其同时诸人著作中,惟陈其年骈文有大冶余国柱一序,案《石头记》中,王熙凤不甚识字。如四十五回:“探春等要请凤姐做监社御史,凤姐笑道:‘我又不会做什么湿的干的。’……探春道:‘虽不会做,也不要你做。’”五十回:“凤姐儿道:‘既这样说,我也说一句在上头。’……李纨将题目讲与他听,风姐儿想了半日,笑道:‘你们别笑话我,我只有一句粗活。’”七十回:“凤姐因理家常久,每每看帖看账,也颇识得几个字了。”四十二回:“宝钗笑道:‘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一概是市俗取笑。’”大约因国柱非文学家,故以不识字形容之。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hòuyīzhānghuí >>
【选集】
hóng
lóu
yī
chūn
mèng
shí
tóu
jì
suǒ
yǐn
(
shàng
)
shí
tóu
jì
suǒ
yǐn
(
xià
)
fù
lù
yī
qián
jìng
fāng
《
hóng
lóu
mèng
kǎo
》
fù
lù
'
èr
shí
tóu
jì
suǒ
yǐn
dì
liù
bǎn
zì
xù
pínglú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