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与考古 》 跨世紀的問號:圖說秦始皇陵 》
第1節:東方定律
朱岩 Zhu Yan
登高遠眺,但見驪山峨峨,層巒疊嶂,山林蔥鬱;渭水悠悠,逶迤麯轉,銀蛇橫臥。而那高大的封塚,在巍巍峰巒的環抱之中與驪山渾然一體。兩千多年來,任憑風霜雪雨的侵蝕和滄海桑田的變幻,它依然故我地傲立於八百裏秦川。它早已成為一種象徵,標志着一個部族從刀耕火種到封疆立國的巨變,見證了一個大一統國傢的磅礴氣勢,同時它也埋下了衰亡的種子,目擊了一個帝國轟然倒塌前的刀光劍影和烈火殘墟。它就是中國首批入選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産的秦始皇帝陵。
第1節:東方定律
在西安以東30余公裏處,是著名的驪山風景區。這裏山川秀麗、景色怡人,渭河蜿蜒於前,溫泉深藏於內,自古以來便是歷代帝王修建離宮別館的好去處。傳說中,女媧娘娘就在這裏築館居住;西周末年的驪宮,曾上演了一出一笑傾人國、烽火戲諸侯的鬧劇;唐代楊貴妃與華清池的故事,更是為後世文人墨客津津樂道。
而最受世人矚目的,卻是默默矗立在驪山北麓的一座巨型土丘。登高遠眺,但見驪山峨峨,層巒疊嶂,山林蔥鬱;渭水悠悠,逶迤麯轉,銀蛇橫臥。而那高大的封塚,在巍巍峰巒的環抱之中與驪山渾然一體。兩千多年來,任憑風霜雪雨的侵蝕和滄海桑田的變幻,它依然故我地傲立於八百裏秦川。它早已成為一種象徵,標志着一個部族從刀耕火種到封疆立國的巨變,見證了一個大一統國傢的磅礴氣勢,同時它也埋下了衰亡的種子,目擊了一個帝國轟然倒塌前的刀光劍影和烈火殘墟。
它就是中國首批入選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産的秦始皇帝陵。
一、東方定律:金剋木
中國人的祖先,用樸素的唯物主義眼光,把構成世界的元素分為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稱為"五行"。他們認為,天地宇宙、草木魚蟲、萬事萬物的構成都離不了這五種基本元素,並把它們與地望方位、時序季節、色彩幹支、神獸瑞祥等相對應,相生相剋,循環往復,形成了中國古代一套完整的哲學思想。
在這個復雜的思想體係裏,有一條重要的定律,就是"金剋木"。在五行學說裏,金對應着西方,而木對應着東方。一部先秦的歷史似乎也對這條定律給予了完美的銓釋:上古時代,興起於西部黃土高原的農耕部落黃帝,先後徵服了位於他東方的炎帝和蚩尤;崛起於西部的周人,滅亡了來自東方的殷人;而活動在同一區域的秦國,在一係列殘酷的兼併戰爭後,最終滅掉東方六國,完成了宇內一統的至高目標。
正是這三次來自西方對東方的徵服,大陸性質的農耕文明在中華的大地上植下了深深的根係。以農耕為立國之本的周人,在滅亡了殷商王朝統治的同時,也滅亡了殷人勇於冒險與貿易的精神,這種精神正是以歐洲為代表的海洋文明的精髓所在;以鐵的紀律和嚴格等級為標識的秦人,不僅讓六國人民屈服於它鐵腕的統治,也讓齊人的民主學風、楚人的浪漫熱情及對心靈世界的自由追求屈服於鐵的秩序之下。建立在農耕土壤層上的儒學思想,到了不久以後的漢代,就取得了"獨尊"的地位。幾千年來,這種思想一直滲透到我們靈魂深處,影響到我們今天生活的各個細節,與我們土壤一樣黃色的皮膚緊緊地融為一體。
在這裏,西方的"金",不斷剋掉東方的"木"。利刃斫木,木折而金出,想來也是理所當然。
然而我們不禁要問:"金"真的天生就是"木"的剋星嗎?秦滅六國,真的就是天降大任、替天行道嗎?讓我們走進古老的秦帝國,來看看這柄屬於"金"的戰爭利斧,是怎樣在歷史的砥礪上越磨越鋒銳,在世界最後的等待中,揮出它石破天驚的致命一擊……
1.從崤山屍堆裏爬起來的強國夢
秦人的祖源,可上溯到遠古時代的五帝之一顓頊。
傳說顓頊的孫女修,是一個饞嘴的小姑娘。一天在郊外遊玩,見到一枚五彩的鳥卵,竟忍不住把它吞食了,結果由此懷孕而生下一個兒子大業。
類似這樣的故事在先秦文獻中屢見不鮮。《詩經》中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傳說,講的是簡狄因食了燕子遺下的卵而生下殷商先祖契的故事;美麗的姑娘薑原,在野外見到一個巨大的腳印,好奇心讓她將自己的纖纖素足踩踏上去,想試一試那巨人的腳到底比自己大多少,結果懷孕生下了周人的先祖後稷。如果剔除掉藴含在其中的神話色彩,我們可以看到,這正是母係氏族社會時期,生子知母不知父的現實反映。
秦的先人在歷史長河中留傳下許多可圈可點的業跡。大業的兒子大費,在古史的傳說時代,因善於馴服各種鳥獸而被舜帝賜姓為"嬴",這就是"嬴秦"的由來。後來他又協助大禹治水,功績卓著。其後裔子孫在夏商西周三代,世代為王室養馬放牧,為國君守衛西陲,應該說他們為防範西戎的入侵、保障中原的安寧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也是一個傳奇般的部落,它最早的居住地在哪兒,什麽時候遷移到西北高原,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西周末年,周幽王昏庸無道,寵愛褒姒,廢申後及太子。為博取美人一笑,這位昏聵的國王不惜數次點燃傳達緊急軍情的烽火戲弄諸侯。後在申侯和犬戎來犯時,竟無人來救,結果國滅身亡。西周亡後,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遷都洛邑。為了感激秦人的忠誠,周天子封秦人的首領為諸侯,賜以歧西之地,就這樣,秦人建立了自己的國傢。
秦建國之初,形勢相當嚴峻,因為周王室封它的土地,大都被我國西北方的少數民族犬戎侵占着。秦國最初幾任國君的主要任務,就是想方設法與西戎爭奪土地和人口,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公元前7世紀秦穆公在位期間,纔基本得到緩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東方定律 | 第2節:強國夢 | 第3節:諸侯卑秦,醜莫大焉(圖) | 第4節:千古一帝 | 第5節:匈奴對秦的威脅 | 第6節:嬴政巡遊 | 第7節:《阿房宮賦》 | 第8節:驪山兀兮雲飛揚(圖) | 第9節:始皇陵上的修造 | 第10節:地宮的結構及其秘藏 | 第11節:佈局之謎已經解開(圖) | 第12節:群星璀燦捧北辰 | 第13節:再現帝都輝煌 | 第14節:寢建築的恢宏氣度 | 第15節:兵馬俑坑和馬廄坑(圖) | 第16節:最漫長的埋伏(圖) | 第17節:陰謀在韓國悄悄上演(圖) | 第18節:秦俑一號坑(圖) | 第19節:強弓勁弩的重要地位 | 第20節:他們是一支戰車部隊 | 第21節:陪葬坑中的宮廷生活 | 第22節:京師廄苑馬廄坑 | 第23節:皇傢園囿珍禽異獸坑 | 第24節:豐富多彩的宮廷娛樂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