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精英 华尔街最后的大亨   》 第1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1)      米歇尔·大卫-威尔 Michelle David - Will

如今,古稀已过的米歇尔•大卫-威尔终于提笔书写自己的人生。他在书中言谈由衷、毫无保留,涉及我们每个人都关注的主题,设置着一个又一个可能令读者诸君拍案而起的“挑衅”。 他催人思索,他会让你思绪遄飞。你可以把他的这部回忆录看做是事业成功的指南,也可以从中读到一名男子对他的生活的反思。
第1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1) 《华尔街最后的大亨:米歇尔·大卫-威尔自传》(内容节选) 一 我向来胸有成竹,总有一天我将掌管拉扎德银行,可是我发现,对这一点毫不存疑的人只有我一个!1977年我来到纽约接掌大权,直到那时我才明白,原来人人都以为让我这个年纪轻轻的法国幸运儿来做拉扎德一把手的主意太离谱了,简直就是在开玩笑。这证明当时拉扎德在纽约的老板安德尔·梅耶走投无路的程度,他实在找不到接班人,只得祭出了破釜沉舟的一招!在媒体对我比较严厉的70年代,我看到"法国幸运儿"这个称呼再度冒了出来。美国人不是看不得别人发财,从来不为这方面原因跟人过不去。相反,要是一个人胆敢越出主流观念为其划定的"社会身份"的限制之外,那他就会被视为"捡着便宜的幸运儿"了。也就是说,此人多少引起了大家的嫉妒。 所有的事业都不是坦途,而是布满了障碍和失误。跟所有人一样,我这条路也走得磕磕绊绊,但即使在我经营拉扎德最不顺利的时候,我也没对自己说过:"这下清楚了,我确实没这能耐。'要想抵达目标港,就该搞清楚眼下船正往哪儿开。'"我很长一段时间以为这个比喻是自己的发明,后来才发现,它属于赛内克①!我注意到,人们从不理会赛内克的提醒。他们只知道一鼓作气地往前赶,但根本不知道究竟走在哪条路上,也不考虑花这番力气是否值得。我到底希不希望看到拉扎德变得庞大呢?某某国家到底有没有支持我们立足的市场呢?不论在哪件事情上,我始终把明确自己的方向看做最基本的一条。 "我太早就被推到了担责任的位置上,"父亲曾经对我说,"我的基础没打扎实。你先从学徒做起,学透了再上手。"我于是在纽约的两家银行各做了一年实习生,分别是1955年在布朗兄弟哈里曼银行,1956年在莱曼银行。在前一家,我受命研究专营进口的小型贸易公司的信用状况,根据财务报表的数据来判断它们会发生资金短缺还是有能力偿还贷款;无非是些琐碎的工作,但让我对企业财务具体怎样运作有了通盘的认识。莱曼的人不知道怎么安置我才好,便交给我一堆十年前美国大公司的年度报告,要我锻炼锻炼如何对公司后来的发展状况作出预测。我扑在这堆材料上简直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终于恍然大悟,这实在是吃饱了撑的,因为到了1948年,一场朝鲜战争就把所有的牌全给打乱了。这以后我就心中有数了,千万不可相信什么预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后一章回 >>   
第1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1)第2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2)第3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3)
第4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4)第5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5)第6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6)
第7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7)第8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8)第9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9)
第10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10)第11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11)第12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12)
第13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13)第14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14)第15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15)
第16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16)第17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17)第18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18)
第19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19)第20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20)第21节:华尔街最后的大亨(21)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