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小说 羅鍋軼事   》 第一回 因逼糧怒斬進士 憐疾苦替民納糧      儲仁遜 Chu Renxun

南開大學圖書館藏儲仁遜抄本小說。二十回。 捲端下有“醉夢草廬主人夢梅叟志”印,版心下有“蒔心堂”印。疑為儲仁遜。儲仁遜,字拙庵,號臥月子,又號醉夢草廬主人夢梅叟,祖籍章武,世居天津帶河門外,生於清同治甲戌(1874)年二月初四,卒於民國戊辰(1928)年十二月。持身狷介,畢生布衣布履。精醫卜堪輿之術,設館沽上,課畢,嘗賣卜於金華橋畔,所得卦金,悉以周恤親故,不使有餘。 敘述乾隆年間劉墉懲辦貪官惡霸的故事。劉墉史有其人,字崇如,號石庵,乾隆進士,由編修纍官體仁閣大嬴士,加太子太保。善書,名滿天下,政治文章,皆為書名所掩。卒謚文清。有石庵詩集。
第一回 因逼糧怒斬進士 憐疾苦替民納糧 財帛本是真寶,自古到今稀罕。 能治傢宅共門面,有錢實在方便。 動身不用步走,行路車馬當先。 使奴喚婢將話言,立在人前好看。 銀錢本是贓物,無義資財休貪。 作官為財把心偏,惹得庶民恨怨。 為人莫當財主,操心費力不安。 雙調《西江月》念罷,單說我國大清朝國祚傳至第六代皇帝,即雍正皇王駕坐九重十三年,駕崩。雍正第四子愛新覺羅弘歷繼位,年號乾隆。自乾隆皇爺駕登九五以來,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駕下文武王大臣,皆有保國愛民之心,頭一傢東臺御史竇光鼎,西臺御史田綱峰,勉二王爺、揪頭太歲郭英,首相紀曉嵐,吏部天官劉墉,鎮殿將軍吳能,河間任丘蘇應竜,九門提督和珅,戶部侍郎國盛。國盛之弟國盛出任山西甘寧道,國盛之長子名國泰,欽命山東巡撫。這國盛之女是乾隆皇帝西宮妃子,乾隆皇帝賜與國盛穿朝馬,這且不表。 卻說山東一省,三年歉收,頭一年遭了大旱;第二年遭了冰雹,如碗口大小;第三年三月下雨至四月方止,下的雨水旱地可以行船。麥子一石價值八吊五六百文,紅糧一石價值六吊七八百文。窮民無食,剝樹皮而食。坑內水草上秤賣與窮人食用,濟南府立下賣人市,窮人手攜兒女在市中插草標而賣之。 衹聞市中啼哭之聲,號餓之聲,聲震於市。亦有提筐挑簍,攜女抱男逃難於四方。有許多難民百姓逃到北京順天府,在大街上乞討,已非止一日。 這一天山東衆難民正在街上乞討,恰遇吏部尚書劉墉下朝,見滿街難民,遂吩咐:“住轎。”嚮外問道:“你這一群百姓,竟敢在禦街上成群結隊吵嚷,我劉墉既然遇見,豈肯容爾等在此放肆,任意鬍行!”衆難民聞言,就知是老鄉親劉吏部,一齊擁在轎前跪倒。口呼:“劉老大人,非是攪擾地面,難民等皆是山東人氏,家乡一連三年荒歉,旱澇未收,衹落得人吃人,故而四散逃荒,今來至北京,衝撞了大人之轎,罪該萬死。” 劉吏部聞衆難民之言,不由心中嗟嘆,口內長吁說道:“令我無法可使,無計可生,本部院衹可明晨本奏當今,發帑銀賑濟爾等就是了。”衆難民聞言,叩頭散去。 劉吏部回府修了一道奏摺,次晨上殿升本,乾隆皇爺閱本準奏,發下四十八萬老米,白銀三帑,赴山東賑濟黎民。方發出彰儀門,山東巡撫國泰的折子進京,值日官將折本呈獻乾隆皇爺御覽。萬歲爺一覽折本,心中躊躇,暗想:“為何山東巡撫國泰折本之上言山東一省風調雨順,年景有十成,劉墉所奏山東一省三年荒歉。”萬歲回想:“哦,是了,劉墉是風聞,國泰是實見。”遂刷了兩道旨意,一道旨意追回老米賑帑;一道旨意發到山東巡撫衙門。國泰接旨,展開一看,原來上諭寫着:山東年景豐稔,照章開徵國課。 國泰心中歡喜。 列位,這國泰依仗西宮係他胞妹,將山東一省荒歉隱匿,上一折本言其年豐歲稔,他一則得加級錄;一則在山東可以作威作福。 閑言休提,國泰看罷聖旨,出了一張開徵告示,催促各府州縣開徵。衆黎民日不聊生,那有銀錢封糧,若封不上糧,飛簽火票將黎民拿上大堂,重打四十大板。每五個人扛着一面大枷遊街示衆。這山東九州島十府一百單八縣,封不上糧的多,竟見街市上扛枷的黎民填滿了街市。此事驚動了兩傢生員,一傢是舉人陳貞明;一傢是新科舉人郭大安,見衆黎民如此苦情,遂戴上頂帽走到巡撫衙門,到公堂前跪倒,口尊:“大人,這山東連年荒歉,民不聊生,難已封糧,叩求撫憲大人格外施恩垂憐,暫釋衆黎民回傢,待到豐稔之年再令衆黎民加倍封糧。” 國泰聞言,把驚堂木拍得連聲的響,用手指定二生員說:“本院豈不知山東連年荒歉,本院催課,原是皇上催本院開徵,你二人代衆鄉親講情,難道說我的子民我豈有不疼之理!哦,是了,你二人依仗是舉人公,欲買動山東衆民之心,幫助你造反,本院在此撫民,教你反不成,趁此萌芽未出土,須得斬草除根。” 吩咐捕役“將他二人綁了。”衆捕役哪敢怠慢,遂把陳、郭二文舉綁了。國泰隨將王命旗請下,劊子手提刀,中軍官執旗,陳、郭二舉人背插招子,招子上寫:“叛國逆匪”字樣,推推擁擁,出了轅門,在西關外放了三聲追魂炮,斬了兩個文舉。 衆黎民紛紛議論,巡撫竟敢屈斬陳、郭二舉人。 此事傳到這濟南府,東門外居住一位兩榜進士張文士,一聞此事大怒,眼亦氣紅,慌慌忙忙跑到巡撫衙門,闖上公堂問道:“巡院大人,這陳、郭二舉人身犯何罪?推出斬首。”國泰說:“他二人有叛逆之心,故而斬之。”張文士說:“你空口無憑!竟敢斬國傢命員,你依仗西宮是你妹子在外作官,任意鬍行,來,來,來!咱二人一同進京面奏當今,評一評理,我看你這狗官坐不安牢。”國泰聞言,將驚堂木拍得連聲作響,斷喝一聲:“好一個張文士!依着你是兩榜進士,鎮嚇本院,你好比太歲頭上來動土,你與陳、郭二人必是一黨。”吩咐捕役“給我綁了。”衆捕役哪敢稍停,遂把張進士綁了,請下王命旗,推出西關外斬了。 時下驚動了九傢生員,頭一位魏化,二位趙夔竜,三位張元善,四位李文成,五位何文友,六位何文興,七位單登科,八位單登第,九位齊文明。這九位乃是拔貢舉人進士,皆都心中不憤此事,遂公攤盤費,一同進京。非止一日,來至北京,告在都察院內,這都察院又是國泰之表兄的正堂官,將九位生員每人笞責四十,派四名解差將九位生員解回。解到濟南府巡撫衙門,國泰升堂,覽畢公文,心中大怒,發下回文,解差回京不提。 國泰吩咐一聲:“帶上九名生員。”把驚堂木拍得連聲作響,喝道:“爾等皆是捉死精,莫說爾等告在都察院,就是告在聖上面前,亦是枉然。你們是天堂有路都不走,地獄無門偏要尋。” 一聲吩咐“給我綁了!”遂請下王命旗,衆劊子手捕役人等推出九名生員梟首示衆,這也不表。 卻說山東東昌府恩縣城西,離城八裏左傢莊,有一傢財主,姓左名廷璧,傢中廣有金銀,有大糧民地一千頃,騾馬成群,燒鍋當鋪一二十座,還有五處雜糧店,三處珠寶店,六十多處綢緞鋪,又有三座人參店,海內有八衹海船,傢私無量。性好積纍陰功德行,一連三輩行善,惜老憐貧,南修塔,北修廟,修橋補路,齋僧齋道,鼕捨棉衣,夏施茶梅湯,人人稱他是左善人。 這左善人衹一子,名喚左都恆。孫孫乳名雙喜,七歲入學塾念書,學名左連城,念書極其聰慧。這左都恆是十七歲進的文學,二十歲鄉試中舉,二十八歲會試,現今三十六歲。這就是三輩行善積纍的陰功德行之好處。左廷璧已老,左都恆當傢操辦傢務。左都恆這日欲上當鋪查考帳目,遂命傢人左紅備馬,主僕二人乘馬往恩縣而來。 不多時進了恩縣城,擡頭一看吃了一驚,心中納悶,暗想:“為何滿街上衆黎民百姓皆是五人扛一面大枷。”數不清有多少百姓扛枷遊街示衆,哭哭啼啼,衹喊的是饑餓,這一個說:“我一晝夜未用飯了。”那一人說:“你一天未用飯,我今算起來兩天半水米未打牙了。”忽有一人眼尖說:“列位鄉親,咱們有了盼望了,那不是左大爺左善人進城來了嗎?”衆人聞言扭頭一看,果然是善人左大爺進城來了。衆百姓皆都跪在地上,口呼:“左大爺救命!”左都恆勒馬說道:“衆位鄉親,皆因不守王法,方受此罪,我也無法可使。”衆人口吐悲聲:“左大爺,我等並未作犯法之事,皆因連年荒歉,未與國傢封糧,縣催徵太緊,將我等枷了示遊街。我等已三四日並未水米打牙了,衹求左大爺在縣官面前討一人情,釋放我等回傢,折賣田園封糧。” 左都恆說:“既然如此,我代衆位鄉親前去講情,我與縣官任三封素不來往,講下人情,衆位鄉親莫要歡喜,講不下人情,休生煩惱。”衆人說:“但願講下人情,我等感念左大爺恩重如山。”言罷各個站起。左都恆一抖絲繮,竟朝縣署而來,及至縣衙棄驥。傢人接過馬在外等候。 左都恆進了頭門,舉目一看,見知縣任三封正坐大堂,催逼黎民封糧。急忙走上公堂前,深打一躬,口呼:“父臺可好!” 任知縣擡頭一看說:“原來是左年兄到了,左年兄一旁請坐。” 左都恆說:“父臺在上,哪有生員之坐位。”任知縣說:“年兄到來哪有不坐之禮。”吩咐“看坐。”左都恆身施一禮,一旁落坐。任知縣問:“年兄無事不到公堂,今有何事請道其詳。”左都恆見問,欠身離坐,掃地一躬,口呼:“老父臺,生員有一事懇求老父臺寬恩。這山東連年荒歉,大傢小戶日不聊生,哪有銀錢封糧,懇求老父臺恩典,且釋放衆百姓回傢,以待豐年加倍封糧。”任知縣說:“年兄,這山東連年荒歉,本縣焉有不知,原是上司嚮我催徵太急,我亦無法辯白。”左都恆聞言,說:“老父臺,別的府州縣,生員不能管,這恩縣所屬各村貧民所欠國課,不能折變者,生員代他等封糧。”任知縣聞言,說:“年兄,說話太莽撞,雖然垫糧是一件好事,無奈巡撫大人嚮日心地鬍塗暴虐,年兄所言,代百姓垫糧,本縣不敢應承,咱二人必須一同赴濟南府去見巡撫大人方可。”左都恆聞言,無名火上升,說:“父臺既不敢應允,別說去見撫臺,就是面見皇上我亦敢去!”任知縣說:“年兄既然如此,咱二人立刻起身。”言罷,二人下公堂去見國泰,不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後一章回 >>   


【选集】劉公案
第一回 因逼糧怒斬進士 憐疾苦替民納糧第二回 納糧知縣不敢主 求情激怒被梟示
第三回 母子分離白綾為記 進京告狀認廟為鑾第四回 聞禦狀誤入護國寺 拜義父朝房告國泰
第五回 東朝房鳴冤雪恨 九竜城辨明是非第六回 景州地旋風攔輿 瞎潘三賄賂仵作
第七回 冤魂纏繞黃愛玉 劉公私訪得真情第八回 得真情誆劉入公館 張武舉探黃露真情
第九回 驗明屍鍘姦夫淫婦 又一案蛤蟆路鳴冤第十回 漚煙計劉公脫難 臥虎村二黃被擒
第十一回 訪民情二女訴冤情 收義女怒追劉公阻第十二回 猛英雄怒打惡奴 住小店實說真話
第十三回 鍘佟林與民泄忿 馬鳴冤井中撈屍第十四回 安國寺怒鍘衆和尚 濟南府國泰追口供
第十五回 國泰悖君囚劉公 和公進省兩反目第十六回 審國泰實認供招 三郎莊惡霸設井
第十七回 三郎搶良傢婦女 周侍郎稟女被殺第十八回 請李璟激怒草上飛 訪惡跡冤魂訴冤狀
第十九回 訪惡霸劉公遭難 四英雄定計捉兇第二十回 捉惡霸銅鍘廢命 回北京加爵封官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