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 講述歷史老城:北京城的明朝往事   》 揮師北平憶徐達(1)      萬明 Mo Ming    張兆裕 Zhang Zhaoyu

明朝大部分時間是以北京為首都,在北京城的記憶裏,生活在明朝那個時候的人們在這裏活動了276年,他們普經在這裏歡樂過,悲傷過、欣喜過,也煩惱過、憤怒過,給這座城市留下了不少故事。
揮師北平憶徐達(1) 北京,在元朝稱作大都。公元1368年,明朝大軍攻占大都,標志了元朝滅亡,這是北京歷史上的一件大事。當年率領明軍攻占元大都的人,就是明朝大將軍徐達。雖然今天在北京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他了,但是在明朝時候,這位大將軍是明朝的開國功臣第一人,也可以稱得上是明朝與北京相關的第一人。當然,當時的北京並不叫北京,而是稱為北平。吳士俊題《徐達》詩,簡要地概括了他從默默無聞農傢子到聲名顯赫中山王的不同凡響的一生,不妨引錄於下:“江左農傢子,從徵定北平;指揮皆上將,談論半儒生;虎步竜驤度,銀符鐵券盟;中山功第一,開國佐皇明。”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惟一的一個從東南起兵,進而囊括了全國的統一王朝。明朝的第一個都城是南京,遷都北京是後來明太宗,也就是明成祖朱棣時候的事情。明朝建立以後,統一全國大業尚待完成,首先是要北伐推翻元朝統治。當時,明太祖朱元璋將此重任交與他認為最可靠的人,派遣的北伐大軍統帥非徐達莫屬。 徐達(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今安微鳳陽)人,出身農傢。 史稱他“長身、高顴、赤色、沉毅、剛决”。朱元璋投身群雄爭逐以後,他參加了朱元璋的隊伍,成為朱元璋最得力的將領,南徵北戰,功勞卓著,所以朱元璋纔任命他為大將軍率軍北伐。 徐達率領25萬大軍,先取山東,會師河南,乘勝北進攻打元大都。洪武元年(1368年) 他率領大軍到了通州(今通縣),當時在距離30裏的地方築臺駐軍。在他駐軍的地方,也就是通州以西有一個高半裏,廣半裏的土臺,人稱“徐中山將臺”,後人在此有詩憑吊雲:“中山英爽在高陰。”也有人說那裏原是唐代薛仁貴徵遼時駐軍所築,徐達是因循而築的。不管怎麽說,徐達大軍所嚮披靡,在他打到通州的時候,元順帝夜半打開健德門(今北京德勝門)倉皇北走,此後徐達率兵從齊化門(今北京朝陽門)填濠攀城攻入大都城內,入城後他坐鎮齊化門樓,擒獲元監國宗室及官吏等,至此,元朝滅亡。 今天的北京城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如果自作為陪都的遼南京算起,至今也有1000多年。遼代以後又建有金中都和元大都。這一古都的分量,徐達還是深知的。入城以後,他禁約士卒,保護典籍、建築,不許侵擾百姓,很快就穩定了秩序。這時的北平城(明朝將大都改名北平)經過戰亂,城垣殘破,加之元順帝北走,因此徐達的當務之急是重整北平城垣和防禦設施。 城市是一本打開的書。北京城表現在建築和城市風貌上的變化如同滄海桑田。徐達及其部下華雲竜在明初對北平城的改建,今天依然留下了痕跡。我們知道近年新建的北京明城墻遺址公園位於東起城東南的角樓,西至崇文門的地方,是明北京城的標志。然而,這部分城墻是後來建的,與徐達沒有關係。徐達到北平的時候,他見到的是元大都城。大都建築呈長方形,舊城周長60裏,南北東西都是端正平直的,城垣是板築夯土墻,高12米,寬31米。明初,徐達對大都城垣進行了改建,而明城墻是在元故城垣的基礎上修築的,在夯土上進行包磚灌漿而成,是特意加固了原來的城垣。這項工程,由徐達開始,一直延續到正統年間,纔將城垣的內外壁全部用磚包砌了。徐達當時新建的北城墻比較內城其他三面的城垣都要高和寬,具體說是高四丈多,頂寬五丈,而北平其他三面城垣則都是衹有高三丈餘,頂闊二丈。這是為什麽呢?原來,這正是為了防禦北邊的蒙古勢力。當時元順帝退走蒙古草原,繼續號稱大元皇帝,時稱北元,蒙古勢力時刻伺機南侵復闢,徐達不能忘記他負有防守和保衛北平的神聖使命,所以對北平城加意修築。 當年,徐達在方形城垣的西北角上留下了一個斜角,至今我們如果驅車行駛在北二環路上,經過積水潭時,就會明顯感到有一個傾斜度,這個斜度一直延伸到西直門立交橋。為什麽會留下這樣一個缺角呢?經過學者探討,徐達進入大都以後,認為原來的北邊的城垣太廣阔,不便於防守,就放棄了比較空曠的北部,將城嚮南移動了五裏,並且加修了一道新的城垣。在城市南移修築城垣時候,西面遇到了長河(今積水潭)水面,於是工程避開寬闊的水面,自德勝門以西起,城垣嚮南邊傾斜修築,因此上形成的北京內城不是方方正正的,而是在西北缺了一角的奇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山東畫報出版社
揮師北平憶徐達(1)揮師北平憶徐達(2)揮師北平憶徐達(3)遷都定鼎說朱棣(1)遷都定鼎說朱棣(2)入世異僧姚廣孝(1)
入世異僧姚廣孝(2)朱能地下猶護主(1)朱能地下猶護主(2)朱能地下猶護主(3)朱能地下猶護主(4)風華當年尋鄭和(1)
風華當年尋鄭和(2)黑山迷霧辨剛鐵(1)黑山迷霧辨剛鐵(2)黑山迷霧辨剛鐵(3)法海壁畫探李童(1)法海壁畫探李童(2)
法海壁畫探李童(3)名祠滄桑祭於謙(1)名祠滄桑祭於謙(2)名祠滄桑祭於謙(3)夢裏登城話阮安(1)夢裏登城話阮安(2)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