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学 》 三字經講記 》
第一講
劉宏毅 Liu Hongyi
引 言
《三字經》《百傢姓》《千字文》合稱“三百千”,是我國傳統啓蒙教育的第一書,知名度極高,可以說是傢喻戶曉、婦孺不知。其中《三字經》為首,稱為“經”;《千字文》墊後稱為“文”。在綜合難度、知識水平、文學素養等方面,自然是《千字文》的要求高,沒有一定的文字基礎和文化程度,《千字文》是既讀不懂,也欣賞不了。
從時間上看,《千字文》成文於六朝時期,出現得最早。《三字經》成文於南宋末年,直到元朝纔開始流通,真正流傳開來已經是明清時期的事情了。
從教學順序上看,歷來是《三字經》第一,《千字文》殿後。其中的道理,一是先簡後繁,這很好理解;二就是“經”與“文”的根本區別。經者經輿大道,是天下車馬行人經行的通衢,引伸義就是規律、原則與方法。自古以來,聖賢人的話叫做經典,因其講述的是亙古不變的宇宙真相,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三字經》既被稱為經,又被千古傳頌,這就非常耐人尋味了。
《千字文》是用一千個不重複的漢字編綴而成的一篇韻文,詞藻華麗,語言優美,文學價值極高,歷來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愛。《三字經》則不然,它“ 字有重複,詞無藻彩”,即不講究對仗,語言也不甚優美。但它樸實無華,用極簡潔通俗的白話講出了亙古不變的大道理。因此“三百千”中最難理解的是《三字經》,最難講的也是《三字經》。沒有紮實的功底和豐富的學識,僅僅憑藉文字是無法理解經義的。相反,隨着閱歷的增加與人生經驗的積纍,對《三字經》每一句話的理解會越來越深,以至越到晚年越喜歡,這也是為什麽來聽《三字經》講座的老年人很多。
與《千字文》同理,《三字經》也是一部高度濃縮的中國文化簡史。所不同的是,《三字經》不受文字限製,以通俗的文字將中國文化各部類的知識揉合在一起,真正是“淹貫三纔,出入經史”。清人王晉升就稱《三字經》是“蒙求之津逮,大學之濫觴”。清人賀興思稱其是一部“袖裏《通鑒綱目》也”。近代的章太炎也稱贊《三字經》“其啓人知識,過之《急就章》與《凡將篇》之比矣。今之教科書,固勿如《三字經》遠甚也”。
在《三字經》出現之前,幾乎所有的蒙學讀物都是四言的,也就是四個字一句。例如《千字文》《百傢姓》都是四言,四個字讀起來不上口,小孩子不容易唱頌。《三字經》則以三言形式出現,三個字一句,四句一組,讀起來輕鬆愉快,更符合兒歌的特點,所以明朝趙南星稱其“句短而易讀,殊便於開蒙”。
此次我們介紹《三字經》的形式,不同於《千字文》。《千字文》講座是講者解字說文,學者隨文入觀,體會文義。這次的《三字經》講座,則是以經義為綱文句為目,綱舉目張,文義也就自然現前了。
《三字經》全篇內容分為六個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個獨立的中心,但六個部分又合成一個整體,似江河之水風起浪涌,層層推進,在編排順序上極有章法,體現了作者一以貫之的學術思想,這是我們在學習之中應該加以註意的。
第一講
關於《三字經》的作者和成書年代歷代說法不一,但是大多數學者的意見,傾嚮於“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經》,以課傢塾”的說法。
王應麟(1223-1296年),字伯厚,號深寧居士,進士出身,是南宋著名的學者、教育傢、政治傢。他祖籍河南開封,後遷居浙江鄞縣,歷事南宋理宗、度宗、恭帝三朝,位至吏部尚書。王應麟博學多才,對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都有研究。南宋滅亡以後,他隱居鄉裏,閉門謝客,著書立說。明代著名詩人、王應麟的同鄉黃潤玉在《先賢贊》中稱頌王應麟:“春秋絶筆,瑞應在麟。宋詐訖錄,瑞應在人,尼父泣麟,先生自泣。出匪其時,呼嗟何及。”
王應麟隱居二十載,所有著作,衹寫甲子不寫年號,以示不嚮元朝稱臣。他一生著作甚豐,有《睏學紀聞》、《玉海》、《詩考》、《詩地理考》、《漢藝文志考證》、《玉堂類稿》、《深寧集》等六百多捲。但是知名度最高的反而是這部《三字經》,這可能是他做夢也想不到的事。王應麟晚年為教育本族子弟讀書,編寫了一本融會中國文化精粹的“三字歌訣”。他是通古博今的大儒,舉重若輕的大傢手筆寫出這部“三字歌訣”,當然是非同凡響。
我們現在見到的這個本子,是清朝王相(王晉升)的訓詁本。王晉升是清朝康熙年間的學者,他訓詁的是王應麟的原本。王應麟是南宋人,“三字歌訣”原本的歷史部分衹截至到宋朝為止,所以王晉升訓詁本的歷史部分也衹解到宋朝為止。隨着歷史的發展,各朝代都有人對《三字經》不斷地加以補充,最著名的是清朝道光年間賀興思增補的關於元、明、清三代的歷史,共計二十四句話。中國的正史是二十四正史,輔以清史稿也不過二十五史,所以《三字經》的歷史部分也就到清朝為止了。
歷史上的啓蒙讀物,能與《三字經》媲美的衹有《千字文》,二者配合起來,可謂珠聯璧合。《千字文》短衹有一千個字,《三字經》長有一千一百四十五個字。《千字文》囿於有限之文字,文思不得舒展。《三字經》就沒有這個局限,所以把中國的歷史文化全部概括進來。一個人如果能夠在幼年時將《三字經》背誦下來,將受益終生。我們現在要數一數中國歷史上哪朝接哪代,每一朝代有幾個皇帝、多少年的歷史,恐怕一下子說不出來。如果會背《三字經》就能脫口而出。能將中國通史綱要、中國文化史綱要、文化百科知識等全部濃縮在一千多個字以內,這對求學中的孩子們是多麽重要啊!我們現代人,將《三字經》從頭到尾讀過一遍的已經為數不多,更何況能背誦、能夠理解經義呢?
在2004年中國召開的一次關於小學教育研討會上,有專傢指出中國小學國文教育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以識字為例,小學六年畢業的識字標準是2450個漢字。小學六年、托兒所一年、幼稚園一年,八年學2450個漢字,每年365天,八年平均每天學0.84個漢字,還不到一個。我們再看傳統教育,《千字文》是1000個漢字,《三字經》是1145個字,《百傢姓》568字,加起來有2700多個漢字,去掉重複的也絶不會少於2450字。需要多少時間呢?在一年左右就完成了。況且傳統教育是“禮樂射,御書數”的全面發展,不衹是學文。如果我們真的對子孫後代負責,不想再自誤誤人,就應該認真地檢討一下,傳統教育是否就真的一無是處。恐怕是要重新下結論了,更何況章太炎早就在高聲吶喊“今之教科書,固勿如三字經遠甚也”。
《三字經》全文雖然分為六個部分,但全篇內容連貫,自始至終突出了“教之道,貴以專”這一主題,六個部分均是圍繞這一主題的展開,體現了作者完整一貫的教育思想。第一部分談教育的意義和重要性,第二部分強調教育的內容和順序,第三部分講授基本的文化常識,第四部分介紹代表中國文化的重要經典和讀書的次第。第五部分是中國通史綱要,第六部分談勤奮刻苦是接受教育的基礎,可見《三字經》是一部教育專著。
傳統教育與現代通行的西式教育,走的是截然不同的兩條路。傳統教育是道德倫理型的教育,西方教育是知識技能型的教育,因為中西文化背景不同、價值觀念不同、教化的對象不同,所以教育的方式和內容也就有所不同。傳統教育有四個組成部分,每個人一生中都要接受,包括傢教(家庭教育)、師教(學校教育)、進修(社會教育)和明理(宗教教育)。人的一生必須四種教育都接受、都身體力行,做人才能夠圓滿。現代的教育制度衹剩下學校教育一種了,頂多再加上一個社會教育,二者還都是側重於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並不是教育的全部。
傳統教育的根本是要教人化性、立命、明道、行道,也就是怎樣做人。有成人才有成事,不會做人,就不會做事。韓愈《師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就是幫助學生化性立命,教授做人之道。見聞覺知的知識傳授是次要的,所謂“有餘力則學文”,沒有餘力寧可不授業,也要先傳道。學生不化性,老師不會放你出山,你硬要走老師就將你除名。這不是老師存心與你過不去,而是真心要對你負責任。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道德為手段提高人的生命質量,現代教育的目標是以競爭為手段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在傳統教育中,知識的傳授可以暫緩,道德一定要首先確立起來,所以纔強調“首孝悌,次見聞”。我們的現代教育什麽都教,偏偏缺少了道德。有人說現代教育是“缺德”的教育,學歷越高的家庭越不穩定,可見我們的教育很成問題。當然,生活質量不是不重要,它畢竟衹是初步的,而提高生命質量,使每一個受教育者都能夠轉迷為悟、轉識成智,最後達到轉凡成聖,纔是人生的終極目標。要有這樣的認同,首先就要辨別清楚幾個基本概念:
一是謀生與人生要分清。謀生是人生的初級階段,人生纔是人的終極目標。謀生衹是滿足人的動物屬性的生存利益的需求,謀生階段實現以後就要嚮人生階段轉變,開發人的社會屬性。如果對此沒有認同,人的一生都會被局限在物質利益的圈子裏,小房換大房,小車換大車,糟糠之妻換個美女,沒完沒了總是在謀生階段裏打轉,人生的價值就永遠不會實現。
二是事業與職業要分清。職業是你的飯碗,可以喜歡可以不喜歡,它與你的事業並不矛盾。你的興趣所在、你的愛好與追求,你一生奮鬥的目標纔是你的事業。事業在多數情況下是不賺錢的,古今中外的大傢,無論是大藝術傢還是大哲學家,都是死了以後纔值錢的,活着的時候苦得很。職業與事業能合一最好,如果不能一致就要用職業來養事業。事業之志一旦定下來,就義無返顧地走下去,否則將一事無成。
三是知識與學問要分清。知識是通過“見聞覺知”逐漸積纍起來的常識,學問是將知識具體落實到生活中去,用所學到的“文”去修正自己的心身行為,變化自己的氣質。如此有“文”有“化”方為有“文化”,否則我們充其量衹是個“文人”而非“文化人”。現代人腦袋裏裝的統統是百科知識,垃圾信息太多,真正的學問功底卻一點也沒有,既不會做人也不會做事。幾十年來學的文不少,但是有“文”沒“化”;雖然接受過高等教育,結果還是沒有“文化”。這可怎麽得了呢?
以上問題在家庭教育階段就要解决,古人說“三歲看老”,兒童時代的幻想和理想是一個人一生事業的破題,以後的知識積纍都是圍繞着這個幻想和理想展開的,步入社會就是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鬥。人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想象,沒有異想就沒有天開。沒有幻想和理想的人生一定是平庸的,人沒有理想就沒有根,沒有追求就沒有進步,沒有事業就沒有辦法圓滿你的人生。
現在開始一部分一部分地講解經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
這幾句話是總綱,是《三字經》立論的基礎,是教育的基礎,同時也是教育的準則。《三字經》的所有經文,都可以說是這幾句話的展開。
人為什麽要接受教育?為什麽要對人進行持之以恆的教育?這是“教之道”在認識論上,首先要研究和解决的問題。這個根本性的問題是什麽呢?那就是“性”和“習”的關係 。
談到人性,中國文化裏面有三種學說,基本概括了諸子百傢的各派學術觀點,即“性善論”、“性惡論”、“性不善不惡論”。
提出“性善論”的是孟子,孟子說:人有惻隱之心,有羞惡之心,有辭讓之心,有是非之心。人為什麽有這四種心呢?因為這是天賦與人的本性,天道本是仁道,所以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如果沒有這四種心,就“非人也”,既然不是人也就沒有什麽好說了。
另一位諸子百傢的名人叫荀子,他也是儒傢學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他的觀點是“性惡論”,《荀子》書中有“性惡”篇。他認為人性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小孩子生下來就會吃奶,兩個小拳頭攥的緊緊的,一降生就來撈世界。長大一點和別的孩子一起玩就會搶別人的東西,這些行為都不用教天生就會。善良之性在哪裏呢?不教育絶對出不來善,所以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偽為通假,就是教育轉化的意思,善是後天環境和教化學習的結果。所謂“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才,謂之偽”。
與孟子同時代的還有一位告子,在《孟子》七篇文章中就有“告子篇”。告子認為,人之本性像一張白紙,無所謂善和惡,近朱則赤近墨則黑。好像生絲一樣,染蒼則蒼染黃則黃,生絲本身是沒有顔色的,人性也是如此,可東可西可善可惡。中國歷史上對人性的認識大概就是這三種結論:性善,性惡,性不善不惡。“性相近,習相遠”是孔子在《論語?陽貨篇》裏講的話,“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這是前面幾句話的出處。
人之性到底是善還是惡呢?人性的真實面貌到底是什麽樣子呢?這三種觀點各說了人性的一個方面,象瞎子摸象一樣,如果將三者綜合起來,意思就完整了。人之性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是天性,天賦之性,是純善無惡的,這就是孟子說的“性本善”。人本來就有善良的天性,看到別人受苦遭罪,我們心中不忍,這就是仁愛之心的初起。孟子舉了個“孺子墜井”的例子,看到別人的孩子掉到井裏,我們的第一意識是快去救人。你是為了受嘉奬嗎?不是。你與這個孩子有親屬關係嗎?沒有。你為什麽要這樣去做呢?因為這是你仁慈的本能,是你善良的本性,這就是天賦之性。
人還有一種生物屬性,生物屬性是純惡無善的。人類作為動物的一種,其生命體是由遺傳基因控製的。現代遺傳學給基因下的結論衹有兩個字“自私”,是“自私的基因”。其本質是無限製地占有一切資源,無休止地復製自己,無限地擴張,瘋狂地復製,衹有自己不顧他人。這就是基因的本質,也是一切生物的本質。從這一點上來看,旬子的“性惡論”說得一點都不錯。
人既然作為動物的人,其動物性需求就要首先解决。正如孔子在《禮記》中說的,“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不讓他吃飯,不讓他有兩性的需求,這是不可能起碼是不人道的。天地既生人,人就有生存的權力。最新的行為科學研究發現,不僅僅是生物屬性遺傳,人的行為也是遺傳的。父母有什麽習慣,例如喜歡賭博、打牌等,一點不會浪費,完全以基因的形式遺傳下去。將來子女一但有條件隱性基因爆發,也會吃喝賭嫖,所以行為也是遺傳的。但這種隱形遺傳基因什麽時候發作?能不能不讓它發作?能不能化掉它?這可就是大學問了,這就是“習”的問題,就是孔子講的“習相遠也”。
行為科學研究的結果表明,動物生活的周圍環境和生活方式對動物的成長發育影響很大,有些時候幾乎就是决定性的。動物園圈養的老虎,幾代繁殖下來看見活雞都害怕,再也當不了獸中王了。為什麽?後天的生活環境變了,習性改變了。人也是如此,人有盲腸,那是千百年以前茹毛飲血時代消化毛發用的,以後改為熟食盲腸退化,衹剩下一個小尾巴,叫闌尾了。人類生活的環境、接受的教育、受到的感染,都會對人産生影響,形成人的習氣。習氣日久形成一種慣性勢力,深植在大腦之中就是習性。習性一代代積纍並遺傳下去,就形成人類的劣根性,這種劣根習性會使人的動物屬性膨脹,遮蔽人的天性,所以說“苟不教,性乃遷”。
苟本是一種草名,俗稱“狗尾巴草”,其草子有刺,或沾在動物身上,或隨風飄蕩,生命力極強,引伸義是“苟且”,就是湊湊合合、得過且過、隨遇而安的意思。人生下來如白紙一張,善惡之性都潛伏着,衹看外面的環境也就是佛傢所說的“緣”如何。如果因循苟且得過且過,不抓緊對小孩子進行持之以恆的教育,他的天性就會遷移變化。一旦習氣形成習性,就如同“墨悲絲染”一樣,再也糾正不過來了。因此教育的第一目標即是教人“去習性,化秉性,圓滿天性”,也就是韓愈說的“傳道”。
“去習性”是將後天習染養成的惡習和壞毛病去掉,人的惡習古人總結為“吃喝賭嫖抽”五毒,也叫五鬼。五鬼纏身會使人害病身亡,五鬼鬧宅會讓人傢宅不安,必須戒掉惡習,改掉壞毛病,這是做人的第一步工夫。
“化秉性”是要將父母遺傳下來的人的劣根性,也叫做秉性化除掉。人的秉性古人也總結為“怒恨怨惱煩”五樣,人的私欲一旦不能滿足,秉性就發作,怒恨怨惱煩就來了,俗話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人的稟性之根最深、最難拔除,因為它是人類始祖遺傳而來的,修行沒有別的,說到底就是化秉性,秉性一化就是得道。化不了的一觸即發,像被鬼迷住了一樣,根本管不住自己,所以修行必須在這方面下手,纔不會浪費時間。
“圓滿天性”是前面兩步功夫的果報,是自然而然實現的,不是求出來的。天性是天所賦的天德之性,天之德就是“仁義禮智信”五常之德。五常之德的根本是仁德,有仁纔有“義禮智信”四德。仁是本體,表現出來的形式就是慈,慈是無條件的愛,愛是有條件的慈,所以孔子說“仁者愛人”。果真能夠去習性、化秉性,你的天性一定會圓滿,就是成道了。自古成道的大德,無一不是“性本善”的,所以“人之出,性本善”,是《三字經》的立論基礎,也是教育的初級和終極目標,道傢叫做“歸根復命”,儒傢叫做“返本還原”,佛傢叫做“明心見性”。
人都是由於習性作祟,所以纔爭貪不已。爭不來就生氣,貪不着就上火;因爭生氣因貪上火,氣火攻心,整天煩惱。“怒恨怨惱煩”一來,五鬼就現前了。毛病越大的人脾氣秉性越大,怒恨怨惱煩越厲害,就越遮蔽他的天性,仁義禮智信就越難表現出來,也就越沒有辦法做好人。即使他想迷途知返,無奈五鬼當傢,本性做不了主,想當個好人太難了!常常見到這樣的人在痛苦掙紮,想擺脫五鬼的魔掌控製,有些人擺脫不了,幹脆就自殺了,果報異常的慘烈,我們看得淚水直流,很想救這些人。聖人都願意代衆生受苦,佛說“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基督耶穌被釘上十字架,還說“我替世人贖罪”。但是自己吃飯自己飽,自己的因果自己了,聖人衹能為我們現身說法,講清事實真相,路要靠我們自己去走。自助而後天助,自立而後人立,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因此教育一定要盡早,越早越好。什麽時候開始叫早呢?胎教就夠早了吧,不!胎教已經晚了。要從還沒有做胎之前就對父母進行教育,這叫改種留良,是播種前的育種與平整土地。優質受精卵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將對胎兒心性的發育起到直接的影響作用。中國人對此已經實踐研究了幾千年,出了多少代的聖賢之人。你如果相信、接受並且照着去做,你就生貴子,一輩子幸福。你如果不信,將來很可能會後悔一輩子。傢裏多個逆子,社會上就添一個敗類,父母造的罪業可就大了。做父母的人要猛醒,要挑起責任的擔子,不能把對孩子的教育都推給社會。父母自己動不動就耍性子、鬧離婚,你的孩子怎麽辦?他的心靈一旦受到創傷,心理就會扭麯、就會畸形,這個孩子就毀了。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教育是百年大計,是一個人一輩子都要幹的事,不是上幾年學就結束了,就完成了,所以是“活到老,學到老”。荀子也說:“學不可以已”,教育是不能停止的,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因為“苟不教,性乃遷”,所以一天也鬆懈不得。
根據以上立教的基礎,下面提出教育的第一個原則“教之道,貴以專”。“專”是教育的基本原則,含有多重意思。
第一,教育要持之以恆,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輩子的事,不是高中畢業了,大學畢業了,研究所畢業了就成功了,我們要對孩子負責任,為孩子的一輩子着想。
第二,教育的方法要專一,教學的內容要精專,這是教育能否取得效果的主要原則。比較一下就會發現,現代的教學原則是“教之道,貴以雜”,方法雜、內容雜,無一不雜。周末休息二天,看看傢長給孩子安排的課外學習有多少:學字、學畫、學琴、學電腦、學遊泳、學英語等等,不一而足。內容雜,教課的老師自然也雜,兩個老師說兩種話,三個老師是三叉路口,四個老師是十字街頭,小孩子就失去方向了。有些老師還自贊毀他,教音樂的說音樂好,學畫就那麽幾種顔色,衹有音樂才能充分表現大自然。到了下午學畫,教畫的老師又說畫有多好,色彩豐富絢麗,衹有畫才能充分表現大自然。你說孩子究竟聽誰的好?反正傢長都交了學費,不學交待不了,就苟且着湊合學吧。孩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麽,根本沒有自己的中心。如果能夠“貴以專”地用兩年、三年的時間,專心學習一門技藝,一通就百通。更何況“琴棋書畫”同屬中國文化“樂”的範疇,為的是調諧身心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學一門足以。
專的第三層意思是對學生講的,就是要專心專註,一心一意。現在的孩子邊看電視邊寫功課,根本就專不了。還有些機構開設課程,專門訓練小孩子一心多用的,純粹是鬍說八道,誤人子弟!老祖宗總結了幾千年的經驗,要我們身心合一,不能在同一時間幹兩件事情。孔子就說:“食不言,寢不語”,一心不能二用。現代教育專門培養“精神分裂癥”,人的精神一旦分裂了,就什麽事情也做不好。我們的生命之所以能夠常存,就是因為我們的心身是統一的,古人修心修身的目的就是要“身心合一”,怎麽能夠讓它分離呢?
一個專字,概括了傳統教學的基本原則與方法,我們教育孩子成纔也一定要從專這個字入手。教育要持之以恆,不能放鬆;教學要專一,要精不要雜,廣學多聞是孩子們有了基礎以後自己深造的事情,那是後話。老師、傢長要做的就是專,學習的時候一定要他專心緻志、一心一意。
下面給我們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孟母三遷,一個是燕山五桂。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孟子名柯,字子輿,小的時候傢裏面很窮,傢裏衹有幾畝薄田,父親激公宜在孟子三歲時就外出謀生計,以後就音訊皆無了,傢裏全靠母親仉氏紡綫織布生活。孟子傢住今天山東省鄒縣鄉下的一個小村莊,莊外不遠處是一片墳地,總有送葬出殯的人傢在那裏吹吹打打。孟子好學,看了以後回來就學人出殯打幡、哭喪祭拜。孟母非常擔憂,小孩子從小就學這些事,將來怎麽得了呢?於是决定搬傢,給孟子換個環境。
孟傢遷到了廟戶營(今山東鄒縣縣城西北),這裏是個大鎮甸,母親的原意是讓孟子多長一些見識,開闊眼界。但這裏十天趕兩個集場,喧鬧異常。孟子倒是興高采烈,看了回來不是用棍子挑兩塊石頭學賣菜,就是用木頭作刀子比比劃劃地學殺豬。孟母覺得不對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樣下去怎麽能行呢?於是决定再次搬傢。
這一次孟傢搬到了因利渠畔(今鄒縣縣城南關)隔壁是個學堂,周圍都是讀書人。孟子每天都看到上學的人舉止文雅、落落大方,也學着讀書演禮,孟母這纔放下心來,這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三遷”是多次遷居,這裏的“三”是形容詞,有多次的意思。類似的例子還有“大禹治水,三過傢門而不入”,是說禹王多次經過傢門口都沒有進去。
孟子十分聰明,上學以後什麽東西都一學就會,慢慢就覺得學堂的課實在沒有意思。有一次,孟子一連三天沒有上學,早上出門說去上學,下午還準時回傢,孟母以為他是放學了。三天不去學堂老師不放心,派人到傢裏探問,看孟子是不是病了,這下子孟母纔知道兒子逃學了。下午孟子又回來了,母親問他到哪去了?孟子回答說上學去了。孟母大怒,拿起剪子就把織布機上的經綫齊着機杼給剪斷了。這一下孟子害怕了,因為他們維持傢計的唯一來源就是母親織的布。孟母讓他將斷了的綫頭全部接上,幾百根經綫全剪斷了,哪裏還接得上。
孟母於是將道理講出來說:讀書與織布一樣不能截斷,截斷了就接續不上了。即使能接續上,但織出的布滿是疙瘩,還有人要買嗎?你貪玩逃學,荒廢時光,怎麽能學到安邦定國的本領呢?千萬不要走你遠祖孟僖子的老路,給祖宗丟臉、抹黑。孟子的遠祖(高祖的父親)孟僖子曾任魯國的司空,有一次陪魯昭公出訪楚國。楚王在郊野舉行盛大的歡迎儀式,孟僖子因不學無術,不知如何演禮,急得滿頭大汗,自己丟醜不算還給魯國也抹了黑。以後孟子的高祖纔拜孔子為師,成為七十二賢之一。
孟子這纔明白了自己的身世,他痛下决心刻苦學習,終於成為道德高尚、學識淵博的亞聖,這就是“子不學,斷機杼”的故事。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竇燕山,名禹鈞,北京幽州人。古代幽州屬於燕國,燕國有山名燕山,故以地名尊稱他為竇燕山,就像詩聖杜甫住在京兆少陵,被人稱為杜少陵一樣。
竇燕山是五代後晉時的人,年輕的時候不學好,做生意欺行霸市、缺斤少兩、昧心行事,雖然賺了錢,但直到三十歲還沒有子嗣。有一天夜裏,他死去的父親給他托夢,說:“你心術不正、心德不端,惡名張註天曹,不但無子而且無壽。你要趕快改過遷善、大積陰德、廣行方便,還有可能輓回。”
竇禹鈞醒來以後,嚇得出了一身冷汗,他痛下决心改邪歸正。從前之惡不敢再犯並且廣行善事,在傢裏興辦義學、積德行善剋己利人。一天夜裏又夢到他父親對他說:“爾今陰功浩大,善名張註天曹,後有五子齊登科甲,爾壽至八十九歲”。他醒來以後,行善更為積極,後來果然生了五個兒子:儀、儼、侃、爾、僖。
竇傢教子有方,比如他的家庭之禮都按照古禮進行,傢中男不亂入,女不亂出,男耕女織,和睦孝順,所以纔有五子聯科。其中大兒子做到禮部尚書,二兒子做到禮部侍郎,其餘三子也都做了官。侍郎馮道贈詩曰:燕山竇十郎,教子以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以上舉的兩個例子說明,做父母的教育子女,第一要善於教育,第二要持之以恆。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這是教育的第二條原則,傢教與師教相結合,現代概念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家庭教育是父母或傢中的長輩對子弟的教育,學校教育是老師對學生的教育,這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兩個方面。兩種教育的背景不同,內容也不一樣,有些話老師說不出口,有些話傢長說不出口,所以老師教孩子要孝敬父母,傢長教孩子要尊師重道,二者結合起來才能圓滿。
傢教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教育,叫做紮根教育,沒有傢教的小孩子,即使學校教育再優秀,一生都不會有大成,因為他沒根。小孩子在三歲以前,是離不開母親的,母親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孩子的活教材,小孩子都在模仿與記憶,這叫母儀母教。《千字文》裏就有“外受傅訓,入奉母儀”的話。“外受傅訓”是在外面要接受老師的教誨,“入奉母儀”就是在傢裏要嚮母親學習,以母親的儀表做為自己的行為規範。父母自己不自尊、不嚴格要求自己,你的小孩子將嚮你學習什麽呢?
根據古製,母親懷孕作胎以後就要開始對胎兒進行胎教,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要認為,胎兒時期小孩子的感官在發育階段,還沒有感知能力。你怎麽知道胎兒沒有感知能力?你怎麽知道胎兒感知不到外界信號呢?現代科學研究證明,三個月的胎兒就開始有聽覺了,也就是從三個月開始就可以用聲音進行胎教了。聽神經元的發育在零歲到三歲時完成百分之六十到八十,三歲以內的兒童聽音樂,衹要聽一遍終生都不會忘。父母想培養小孩子為音樂傢的,一定要趁早。
胎教的總原則就是一個正字,時時按“正”的原則去做就可以了。無論是行住坐臥、舉止言談都不能離開正字,站着不能歪,躺着不能歪,坐着不能歪。你外面有正,胎位才能正,將來這個小孩子才能正,這是胎教的關鍵,也是教育的關鍵。
什麽是正呢?正字的下面是止,上面是一,止於一就是正。一切專一、合一纔有正。這是教育的準則,如果衹生養子女而不負責教育,這是父母的過失。人多生幾個孩子容易,但是個個都教育好是非常睏難的。父母要是怕麻煩就考慮好,少生幾個孩子,這樣既對孩子負責也對人類負責。尤其是現代的母親,自己都有工作,教育子女既沒時間也沒耐心,於是就花錢請傢教。母儀母教必須自己來,外人代替不了。現在辛苦三年,將來你能省心一輩子,算算賬看看哪頭划算?所以在教育問題上母親想大撒把是絶對不行的,女強人可以緩一緩再當,先考慮小孩子的教育,這是他一輩子的大事,將來他還會有後代,這個因果關係可絶不是一兩代人的事。
如果師教有問題、老師教育的方法不對,那是老師的失職,同樣是大問題。傳統教育的師道,老師是絶對的犧牲者,一輩子辦教育默默無聞,視年長的學生為弟、年幼的為子。弟子們的地位再高,回來看老師也一定行大禮,感謝老師的大恩。現在搞教育的都是走投無路、迫不得已,用錢鐘書的話說,“這個人不是死了,就是教書去了”。
傳統教育中的師,分為“經師”與“人師”兩類。傳道、教學生做人的是“人師”,授業解惑的是“經師”,兩類老師的職責不同,傢長一定要區分清楚。
傢教和師教都有了,但父母和老師教什麽?這在傳統教育和現代教育中是截然不同的。傳統教育的第一步是幫助學生化性子,有的孩子生下來就擰種一個,脾氣大得很,非得依着他的性子不可。如果父母不幫助他化性,今後這個孩子的命就很難立起來。上學以後,老師如果不能幫助學生化性立命,就是誤人子弟。當老師的必須詳細考察學生的天命、宿命與陰命,按學生命的大小來教育他,纔算盡了師道。
人的命如車輪,性如車軸,性子不正,命輪一定會跑偏,所以韓愈纔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就是幫助學生化性立命,教他做人之道,比較起來老師的作用比父母還重要。為師者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就很可能誤人子弟,好材料也被你毀了。古人嘆曰:“我眼本明,因師故瞎”,不正是對那些濫竽充數的“瞎師”的控訴嗎?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這幾句話是針對受教育者說的,小孩子不好好學習,是不應該的。小時候不好好接受教育,老了以後怎麽辦呢?淺顯的道理是學習有最佳年齡期,就是十三歲以前。錯過了這個黃金階段,則事倍功半,不是說不能學習,而是你下的功夫大,收穫反而相對的小。至於深層的道理,就是事物的因果關係。人是不受苦不享福,不遭罪不出貴,受多大的苦享多大的福,遭多大的罪出多大的貴。唱戲的名角都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當年沒有種因,現如今到哪裏去找果呢?
有見識有智慧的父母都肯讓小孩子去吃苦,磨練他的意志,以期長大後挑重擔、成大器。孔子在《論語?憲問篇》也說:“愛之能勿勞乎”?果真愛你的孩子,就要使他勞,使他知道人生的艱難困苦,否則愛就變成了害。我們現在的孩子都是嬌生慣養,父母含着怕化了,頂着怕歪了,從小就錦衣玉食。吃苦是積福,享福是消福,孩子這麽小就享福,長大了福就薄了,老了福就沒了,那可就慘了。看看西方國傢,那是孩子的天堂,中年人的戰場,老年人的墳場。為什麽是老年人的墳場?他的福沒有了,年輕的時候享受完了。我們中國人講究年輕的時候積福不享福,趁年紀輕身體好,再苦再纍也受得住。老了以後體力衰了幹不動了,那個時候再享福,自然兒女孝順,子孫滿堂,身心快樂,安度晚年。外國人看了羨慕死了,他們住在養老院裏孤獨寂寞,比不了我們中國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為什麽要這樣持之以恆的對小孩子進行教育呢?因為“玉不琢,不成器”,這是舉一個例子來進行說明。玉石産品的加工需要四步工序,前兩步叫切磋,後兩步叫琢磨。
從昆侖山采來一塊石頭以後,第一道工序就是“切”,從中間剖開,看看石頭裏面有沒有玉,有多少塊玉。有的石頭裏面根本沒有玉,有的衹有星星點點的小玉,衹能做戒指面。有的石頭裏面真有大玉,可以做成價值連城的工藝品。第二道工序是將石頭中的玉磋出來,這種未經雕琢的原料玉石叫做“樸玉”。接下來是按照樸玉的形狀進行雕琢,或雕鑿成玉佩首飾、杯盞盤碟、佛像神像等等,就叫“琢”。最後一道工序是磨光,就是磨。前兩道工序一個人幹不了,所以說是咱們倆切磋切磋;後兩道工序可以自己幹,因此說讓我自己琢磨琢磨。
原料玉石不經過“切磋琢磨”的加工過程,就不可能成為價值連城的工藝品,人不接受教育不認真學習,不知道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就不會做人。現代科學證明,越是高等動物,接受教育的時間越長。動物學家研究發現,動物生下來就要嚮父母學習生存技能和捕食禦敵的本領。不同種類動物學習時間的長短也不同,動物智慧等級越低,其本能性反映越強,學習的時間就越短,越是高等動物學習時間越長。人類有胎兒期、嬰兒期、幼兒期、少兒期,加起來有十三年,這是基礎教育階段,人必須接受十三年的基礎教育,才能在社會上獨立。
少兒時期的聰明才智(特異功能)是開發不得的,千萬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現代的中學生就寫小說,小神童就破格升大學,輿論界還大肆渲染,不知道這是教育上的大忌。小孩子應該紮紮實實地打好童子功的底子,以便將來能成大器。小時候是“神童”,長大了未必就成纔,古今中外這樣的教訓太多了。所以小孩子在十三歲之前,必須要由傢長老師來引導,選擇最優秀的好東西強加給他。在這個階段,人文學科的東西小孩子是不懂的,也不需要他懂,他要做和能做的就是將人類的文化精華盡可能多地吸收進來,先滿腹經論,以後還有幾十年的時間再慢慢開發也不遲。如果錯過了人生的前十三年,無論你以後多麽努力地彌補,無奈大腦與神經係統的生長周期已到,人定型了再背書記不住了,那時就悔之晚矣了。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人要在年少的時候,親近良師益友學習禮儀。中國是禮儀之邦,禮儀的教育是源遠流長的,小孩子從小就要接受禮儀的教育。禮是禮,儀是儀,二者不一樣。
禮是中國文化的代名詞,廣義的禮是中國文化的統稱,包括了哲學、政治、社會、教育等等所有的文化概念。狹義的禮指社會秩序,特別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包括現代的法律、法規、政策等等內容。禮儀是協調人與人關係的儀軌和規範,等於說是後世的規矩與制度。上古時期的周公曾製定禮儀,他把禮分為吉禮、嘉禮、軍禮,喪禮和喜慶之禮,所以有“周禮”傳世。
禮的作用是什麽呢?孔子的學生有子在《論語?泰伯篇》中說過:“禮之用和為貴”。禮的作用在於和,有了和才能達到儒傢“仁”的境地。中國文化千經萬論、諸子百傢,歸根到底就是追求這一個字,那就“和”。子思為此著了一部《中庸》,他強調說,“中和天地位焉”。天地之所以能夠定位長存,是因為達到了中和的狀態;人之所以健康無病,也是因為有中和之氣,所謂心平氣和纔有健康。過去中國人流行拜財神,財神旁邊就有和合二仙,和氣生財、傢和萬事興,沒有“和”什麽也辦不成,什麽也得不到。
為什麽要研究禮?孔子在《論語?陽貨篇》中說:“禮雲禮雲,玉帛雲何哉?樂雲樂雲,鐘鼓雲何哉?”孔子說:禮啊禮啊,不是送兩包點心就是禮,禮是我們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哲學;樂啊樂啊,不是唱歌跳舞就是樂,樂是把我們的精神升華到永遠樂觀的境界。這是真正的文化,來自於人的內心人的思想。《禮記》的第一句話就是“毋不敬,儼若思”。人隨時隨地都要莊重誠敬,內心保持着這種莊重,待人待物不離誠敬,專註於自己內心的修養,這個境界就叫“禮”。
表現於外的形式就是各種禮儀,儀是禮的外在形式,禮又是恭敬的外在表現,所謂內恭外禮。內無恭敬之心,禮儀再多也沒有用,禮越多人越虛偽。現代人的禮更虛假,都是商品交易,一方是“禮下於人必有所求”;另一方是“拿人錢財與人消災”。這與“中和”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老實講,中國的禮樂都是對己不對人的,是用禮來約束自己方便他人,以達到和為貴的目的。禮象籬笆墻一樣,擋君子不擋小人,如果你硬是要翻墻而過,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一個人如果不自覺,禮對他又有什麽用呢?
下面接着再談教育的內容與順序,我們先拋開例子談原則,就是“首孝悌,次見聞”。
首孝悌,次見聞。
這是教育的內容和順序,非常重要,一定要順序進行不能倒置。傳統教育認為,知識的傳授並不重要,因為知識總是隨着時間和空間在不斷地變化着,時間空間變了,知識就老化了。但“孝悌”是萬古不變的大道,衹要人類社會還存在就有孝悌關係存在,這個教育的原則就不能變,教育就必須首先教孝、教悌。那什麽是孝、什麽是悌呢?這就需要認真地討論了。
中國文化實際上是十字架結構的文化,西方的文化自稱是十字架,其實是丁字架結構,因為十字架沒頭。為什麽這樣說呢?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就是一個孝字,千經萬論都是這個字的發揮,都是對這個字的解釋而已。懂了孝這個字就算明道,遵照孝之理去做就是行道,就是修行,所以說“百善孝為先”。
孝是個上老下子的會意字,老子合為一體,老就是子,子就是老。什麽意思呢?表示我們的血緣關係從自己這一代算起,嚮上追無窮,嚮下推也無窮,這個直貫古今、無窮無盡的血緣通道就叫孝。這是垂直的血緣關係,然後再將孝道的仁愛之心,嚮外面一層一層地橫嚮展開就是悌,第一層是兄弟之道,第二層夫妻之道,然後是朋友之道和君臣之道,這是橫嚮的關係。懂了孝道其他四道就自然全都懂了,不明白孝道其他四道也不可能明白,這就是為什麽古人說“忠臣必出自孝子”的道理。
西方的文化係統,往下有自己的子孫,橫嚮也有兄弟姐妹、夫妻、朋友,君臣,但往上就禿頭沒有了。普通西方人衹知道兩代,再往上祖父母叫什麽名字,有些人就不知道了。西方文化中老子之間有代溝,在我們中國文化裏面,老子是一體,怎麽會有代溝呢?
忤逆不孝在中國文化裏面是重罪,不孝造成的惡果並不完全報在父母身上,兒女不孝,父母當然很傷心,生活可能會艱苦一點,但最大的惡報在子女自己身上。孝是直上直下的血緣通道,祖先積纍的福德,就是依靠這條“孝”的管道遺傳給子孫後代,不講孝、不盡孝的人就自斷祖先遺德的通道。這個損失不僅僅是你一代人的事情,你的子孫萬代都會因為你的不孝而被斷了這條血脈傳承的根,這個罪責就背得太大了。舉個例子,臺灣的孔德成先生是孔子的第七十七代孫,他到美國、歐洲訪問,都享受貴賓等級的待遇。孔德成既不是國傢元首,也不是高官,外國人為什麽這麽尊敬他?那是尊敬他的祖先孔老夫子。如果他不孝、不認祖宗,這個祖先遺德的通道就斷了,祖先的遺德沒有了,你再到美國、歐洲走走看享受什麽待遇。
明白了這個道理,反過來再看中國的傳統教育,我們纔明白“首孝悌”確實是教育的大根大本。在傢知道孝敬父母,在外面纔知道尊敬老師、尊敬領導;在傢懂得友愛兄弟,在外面纔知道親近朋友、團结同事。在傢裏把孝道行好了,在社會上纔會做人做事。中國老式住宅大門的門心對子都是這樣兩句話:“忠孝傳傢久,詩書繼世長”,孝子出來做事一定是忠臣,不孝父母的人會懂得愛國傢、愛君主、愛百姓,那是不可能的。中國在隋朝以前沒有科舉制度,國傢挑選人才,首先要從各地舉薦的孝子中選拔,叫做“舉孝廉”,歷史上的曹操就是“孝廉”出身。
有了孝悌的基礎以後,纔是知識的傳授也就是增長見聞覺知,這是第二步次要的事。如果第一步的孝悌沒有打好基礎,後面的知識傳授寧可不進行。我們讀讀《論語?學而篇》中孔子的話就清楚了,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段話發揮出來就是清康熙年間李毓秀所作的《弟子規》,所謂“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衆,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首先要懂得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要言行謹慎,要講信用,要有博愛之心,要多親近仁德之人。這些非做不可的事做好了之後,還有多餘的時間與精力,再學文再搞知識的傳授和增長見聞覺知。
現代教育是倒果為因,將教育的順序整個弄翻了,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世無賢妻良母,社會上已經出不來孝子賢孫,現在教育上再來個乾坤大顛倒,就更沒有聖賢人了。
下面舉了兩個例子進行說明:一個是孝,一個是悌。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黃香是東漢江夏人,即三國時期東吳人。黃香九歲的時候,鼕天睡覺前用自己的身體給父母暖被窩,夏天睡覺前用一把小扇子給父母扇枕頭。他對父母能盡孝道,是為人子者的好榜樣。執是執持、不鬆手的意思,嚴持孝道,永不放棄,叫做“孝於親,所當執”。
元代福建延平府的郭居敬,曾將歷史上二十四位孝子的感人故事編輯了一本書,就是《二十四孝》,“黃香扇枕”就是其中的一個故事。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這是行悌道的例子,孔融讓梨是傢喻戶曉的故事。孔融是孔老夫子第三十二世孫,魯國人,生於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時任北海太守。孔融性情寬容好士,經常說:“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吾無憂焉”。
孔融四歲就知道長幼有序,吃梨的時候,自己年紀小就吃小的。所謂“三歲看老”,四歲的孩子謙遜之禮如此,方知其後必有大成。
兄弟者手足也,《千字文》中也講到“孔懷兄弟,同氣連枝”。兄弟之道是五倫中的一倫,為悌道。兄弟之間要相互關心友愛,彼此氣息相通,因為兄弟之間有直接的血緣關係,如同樹木一樣,同根連枝。悌道屬於五常中的“禮”德,其原則就是“兄友弟恭”。做兄長的要友愛、關心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尊重兄長。兄弟之間如能各盡其道,自然和睦友愛。如果將利益放在第一位親情放在第二位,就大錯特錯了。不但有違兄弟之道,也有違孝道,因為兄弟反目最痛心的是父母。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孝悌之理、孝悌之道真正搞明白了做到了,然後再進行知識的傳授,就是這裏的“知某數,識某文”。數代表現在的自然科學,文代表現在的人文學科,知識的傳授古今中外不過就是自然科學和人文學科兩大類,但二者的傳授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我們千萬不要把二者混為一談。
自然科學知識的傳授與學習,要學生真正懂了明白了,在此基礎上再繼續第二步的傳授,第二步明白了再走第三步,躐等越級是不行的。人文學科則不然,很多道理要隨着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才能逐漸理解。一部《論語》一輩子也讀不厭,一次有一次的理解,一年有一年的體驗,真的是活到老學到老。如果用教自然科學的方法來教《論語》,小孩子哪裏能夠懂呢?怎麽辦呢?背誦,反復的背誦,一遍又一遍的加深印象,印到骨髓裏面去。這樣,等小孩子走入社會,遇到做人做事的具體問題的時候,孔老夫子的話會突然間蹦出來,那時他就知道應該怎麽去做了。如果沒有背誦的童子功,現上轎現紮耳朵眼,就遠水不解近渴了。
《三字經》在這裏特別強調了這兩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對自然科學是“知某數”,知是認知,一定要理解了明白了,纔是傳授進去了;沒有聽懂不明白,就是沒傳授進去。西方教育偏重走認知哲學與認知心理學的路子,認知哲學指導着自然科學的發展。學科學知識必須按部就班,初級科目明白了才能上升到高級科目。初等數學懂了才能教高等數學,所以科學教育就要用科學的方法來傳授。但是我們人生中遇到的絶大部分問題都不屬於科學範圍,科學方法能夠解决的問題還占不到十分之一。所以西方的小孩子自然科學課程成績不好都不緊張,如果死板板地一定要用自然科學的方法來教一切學科,就犯了主觀主義的錯誤。所以在人文學科方面要註意“識某文”的教學原則。
識是見過面、彼此相識,“識某文”要通過長時間的熏陶才能自然形成,不是懂了就完事了。能寫一手好文章的人,一定是某文識得多,以大學者鬍適為例。鬍適四歲就開始讀古詩,六歲上私塾開始背古文;到了九歲的時候,自己就能看古典小說了,兩年之內他偷偷地看完三四十本古典小說。十一歲的時候,老師正式教他讀古書,第一部就是《資治通鑒》,十三歲上又把《左傳》讀完了。十九歲鬍適考取公費留學生,二十七歲拿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二十八歲時任北京大學教授,寫出《中國哲學史》這部不朽之作,三十歲時鬍適已經是譽滿全球了。憑什麽?十三歲之前接受的傳統教育的基本功。他去講演從來不帶書,卻能引經據典而且一字不錯,因為經典都印在他的腦子裏了。鬍適是成名了,他卻提倡白話文,不讓後人再讀古文了。
現代中國再沒有誕生出真正的文學大傢,而林語堂、梁實秋、徐志摩、朱自清、錢鐘書、瀋從文、魯迅乃至老捨,沒有一個不是讀古書長大的。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這裏是“知某數”一句話的展開,討論的是數學。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所謂的“數理化”,數學排第一位是基礎科學的基礎,沒有對數的研究,人類就無法認識宇宙的規律。其實數學是真正的美學,用簡單的幾個公式、公理就能推導出支配整個宇宙的自然定理,真是奇妙無比。數學用最簡單的數字符號係統,概括了宇宙的復雜性,使人類徹底更新了自己的生存手段和生存能力。
美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就是運用微分幾何學的方法破解了著名的“卡拉比猜想”,證明了名數學家卡拉比提出的關於高維空間麯率的一個猜想,獲得1993年諾貝爾數學奬。連數學家卡拉比本人都未能證明的猜想,包括多維次空間存在的證明,被丘成桐用微分幾何學徹底解决了,而且還一並解决了多變函數與廣義相對論方面的兩個猜想,這就是數學的偉大。
數學研究宇宙的對稱美,訓練我們思維的精密性,中國的《易經》是最早係統研究數理的偉大著作。數字是一種自然符號係統,傳載着宇宙的全息信息,中國的傳統科技一直是由道傢擔負的。道傢的學術,從內容到思想無不體現着對數理的認識,例如煉丹術、五行說、天文、堪輿、醫卜星相不一而足。
自然科學偏重研究物質的相,相是看得見、摸得着的物質的結構和表徵。但是什麽在支持着這個相呢?是什麽讓我們人類有如此的生命活力呢?是數的變化,是數在支配着相。再深入下去,又是誰在製造和控製着數呢?是理,理是某種規律性的東西、是某種無形的力量,它是宇宙本體的表現,也就是道。《易經》裏面建立的方法論模型就是理數相三層模式,用計算機為例證來說明最好理解。
不同的計算機用戶有不同的使用目的,有的作文字處理、有的看圖像、有的聽音樂,這些不同的功能態都是計算機具體的相用。但是什麽支持着計算機的這些相用呢?是程序語言裏面編排的數字程序,是二進製數字的加加減減。又是什麽在操縱着數字的加減呢?是理,軟件工程師按照計算機的理路設計某種程序,程序員則根據設計將數字固化到軟件中去,變成計算機的操作指令係統,這是一個由理到數再到相的完整過程。
《易經》中提出多種不同的數理邏輯係統,《三字經》這裏提到的十進製衹是其中之一。一是自然數字的開始,由一到十,十十為百,十百為千,十千為萬,十萬為億,十億為兆,傳統的十進製就到頭了,這與現代數學中的十進製又不同。
研究宇宙的運動規律要用二進製,就是陰陽之數的數理邏輯係統,《易經》中卦爻卦象的演算主要用的是二進製係統,這是宇宙的奧密。在西方,萊布尼茲是微積分和二進製數學的創始人,也是計算機的先驅。英國人李約瑟博士是研究萊布尼茲的專傢,當他根據大量史料仔細追溯現代一係列最有影響的西方科學家的歐洲思想淵源的時候,都通嚮萊布尼茲。萊布尼茲的思想又是哪裏來的?李約瑟的研究結果表明,萊布尼茲從20歲起直到逝世為止,終身都是中國學術的愛好者,特別是對《易經》圖象數理的研究。
萊布尼茲有一個好朋友鮑威特是歐洲傳教士,曾在中國耶穌會傳教。鮑威特是研究《易經》的專傢,他把中國的《易經》介紹給萊布尼茲。萊布尼茲本就在研究二進製係統,這一下一拍即合。1701年鮑威特將自己珍藏的兩個“易圖”送給萊布尼茲,萊氏從六十四卦圖中驚奇地發現了從63到0的二進製數字。1703年萊氏發表了“談二進製算術”的論文,此文收於英國皇傢科學院論文集中。萊布尼茲正式確認了《易經》卦爻與二進製數字的同一性。
所謂二進製的數理結構,衹有一和零二個數。零是個圓圈沒有數,卻代表了無限的數無量的數。宇宙之中到底有多少數呢?衹有一個數就是“一”,永遠都是一,一加一就是二,加零就是十,過了十又是一個一,過了百又是一,沒有窮盡。
道傢學說認為,宇宙的開端就是“道生一”,道是無極,一是太極。宇宙大爆炸一開始,就是太極生兩儀(陰陽),二進製就出現了。二進製的原理就是“相對論”,有天就有地,有陽就有陰,有南就有北,相對一出現,就是老子說的天地相生、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合。我們這個世界是相對的世界,在相對世界裏想找到絶對的東西是不可能的,除非你能超越相對、超越這個對立的物質世間,那是另外一個話題。
《易經》是關於科學的哲學,訓練出來的是數學家的頭腦。《易經》教給我們係統論的思想,看問題要敏銳、要細緻,要做個有心人;其次觀察問題要有邏輯性、要全面;分析問題要有條理、有層次、有耐心;處理問題要果决,因為一切都在變,解决問題的條件轉瞬即逝,必須當斷立斷。處理問題的時候要給自己留退路,因為變量太多、環境隨時都在變,有一個環節疏忽了,將來必定因此又起爭端。
《易經》潔淨精微,確實可以訓練我們的思維。至於八卦的推演,無外乎就是解决問題的一係列方程式、一套套假設的解决問題的方案而已,並不神秘。
三纔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纔是天才、地纔、人才,三光是日光、月光、星光。不要小看了這個三,整個物質世界都是由三而來的。三既是物質運動的結構也是物質運動的極限,小到原子結構中的電子多數是分三層軌道圍繞原子核運轉,大至宇宙天體按照“理數相”的法則在運轉。普通老百姓都知道一而再還可以,再而三就不行了,所以老子纔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是宇宙的本源,是形而上的本體,它永遠生生不已,這是道的第一層功能;所形成的天地宇宙,是道的第二層功能;地球上出現的人類社會則是道的第三層功能,所以宇宙開始於零、開始於一。
竜師伏羲氏觀竜馬之圖始畫八卦,一橫為陽數之始,為法太極之道立於一;再畫二橫為陰數之始,即《易經》的九六之數,陰陽交變而有萬物。三字的來源可是不簡單,乃是一陽合二陰之象。宇宙形成之前,古人形容為“乾坤未判,天地未開”之初,名為混沌之世,還沒有形成現在的物質宇宙,也沒有日月星辰,此時為無極。無極靜而生動出現太極,事物內部靜而不動是無極,內部一動就是太極。由太極産生了宇宙大爆炸,形成了形而下的物質宇宙。形而下的特點是對立,任何事物都是相對存在的,這就是太極生兩儀(陰陽),由二再生三,就是三纔。
天地宇宙都是相對而生,互存共榮,在天為陰與陽,在地曰柔與剛,在人為男和女。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神氣精。天有三光日月星,地有三形高下平,人有三尊君親師。
我們這個物質宇宙存在的時間,佛傢稱為一劫;而人類世界的歷史壽命(這一冰河時期的人類文明)為一元,其數為十二萬九千六百年,這是宋儒邵康節在《黃極經世》中提出的“元會運世”的概念。現代科學證明,地球誕生於五十億年以前,而人類衹有五百萬年的歷史,五百萬相對於五十億,簡直是電光石火的瞬間。這五百萬年的歷史,也還是經歷了幾個不同的冰河時期,人類文明又不知生滅了多少次。邵雍認為,人類世界的歷史壽命,由開闢到終結為一元,共計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其間又分為十二會,按照十二地支的順序命名,每會一萬八百年。一會有三十運,每運十二世,一世是三十年。一年十二個月,一月三十天,一天十二時辰,這是最基本的時空之數。既然世界的開闢到終結分為十二會,於是“天開於子,地闢於醜,人生於寅”的觀念又與“三纔”混合起來,成為後世陰陽傢說理的工具。
十二會各運行一萬八百年,這個世界就告一段落,復歸於混沌。但邵康節所說的天地終始之數,衹是此次人類文明和人類社會生滅的一段過程,大概相當於佛學所說的一個“小劫”,而非地球“成住壞空”的大劫。佛傢衹是說理,邵子卻能夠用數字計算出來而且與輪回的道理完全契合,從另一個側面證明我們前面所說的這個物質世界“本乎數”的道理之所在。事實是否真的如此,誰也不知道。存在决定價值,老祖先既然這樣說,一定有它的道理。我們就姑且聽之,留待未來的科學家去考證。
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
綱是綱紀、綱領的意思,三綱是五種倫常關係中最重要的三條,就是“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但是原始儒傢思想中沒有這種提法,不要說孔曾思孟沒有講過,連荀子也沒有講過何者為綱的問題。孔子倒是在《易經?序卦》中說過:“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夫婦關係居先,君臣關係居後。而三綱的“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君臣關係在前,夫婦關係在後,與孔子說的剛好相反,顯然是後人為推行忠君思想提出來的。
誰提出來的呢?是西漢的董仲舒。董仲舒提出三綱,漢武帝獨尊儒術,再由班固正式記載在經學著作《白虎通義》之中。
我們知道,五倫關係中的每一倫都是互存共榮的共同體,古人稱為陰陽未判的太極。總之就是一體的意思,像手心與手背的關係一樣,你能說誰是誰的綱?如果硬要分出綱常,也衹能說是互為己綱,大傢都是綱不是等於沒說一樣嗎?那麽董仲舒為什麽要提出“三綱”,僅僅因為他端着漢武帝傢的飯碗嗎?這裏面的深層原因我們應該認識清楚。
世間的事情都是物以希為貴,缺什麽纔吆喝什麽,要振興的東西一定離死不遠了。正因為“君臣不義,父子不親,夫婦不順”,董仲舒纔大聲吆喝“三綱”。其實不要說漢朝,臣弒君、子弒父的傳統早在東周就開始了。春秋242年間“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推其原由就是孔子說的“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至於漢朝時夫婦一道的綱常紊亂,實是肇始於劉邦。劉邦起事之時身無分文,不要說軍費得由老丈人開支,自己藏在邙碭山還得由老婆呂雉天天送飯。這纔種下了漢朝女權篡政,以陰亂陽的因果。現代社會還不是如此,哪一傢不是女權當政?哪一傢是老子說了算?董仲舒正是看到了“細惡不絶之所至也”的倫常關係的紊亂,纔提出其中最嚴重的三條,要漢武帝正此“三綱”。
後世要打倒孔傢店,主要罪名就是衝着這“三綱”來的。他們哪裏知道賣“三綱”的是董傢店,而非孔傢店,而且“三綱”的貨源已經斷檔多少年了。
五倫十義的道理,下面還會講到,這裏就不再多解釋了。
曰春夏,曰秋鼕,此四時,運不窮。
春夏秋鼕為四季,又叫四時,應乎北斗七星。北斗七星的勺柄總是圍繞着北極星轉的,所謂“鬥柄指東天下皆春,鬥柄指南天下皆夏,鬥柄指西天下皆秋,鬥柄指北天下皆鼕”。北斗七星不停地轉動,就代表了一年四季不斷地推移交替,循環運轉,沒有窮盡。
中國文化裏面發達最早、最係統的就是天文學,中國天文學在明朝以前,一直是領先於世界的,是我國傳統科技的一部分。為什麽中國天文學發達呢?因為中國是以農業立本、以農為主的國傢,務農的根本是不誤農時。春生夏長,秋收鼕藏,一定要按天時,不能鬍來。所以中國歷代都有司天監,有“天官”,專門觀測天文氣象的變化,以此作為行政施治的根據。
《易經》裏說:“寒來則暑往,暑往則寒來,寒暑想推,而成歲焉”。氣候與物候歷來就是農本國傢的大事,遊牧民族就無所謂了,不太重視。氣候註重的是地球上的溫度、濕度和光照時間,物候則關心生物消長的節律性,偏重在生物與自然的關係。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橢圓的,一年之中有距太陽最近的近日點(1.4億公裏),距離最遠的遠日點(1.6億公裏),造成四季日照時間的長短不一樣;地球的地軸又是歪的,自轉起來造成各地區日照強度不均衡,這就産生了四時寒暑的變化。
根據我們中國的歷法,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六氣為一時,四時為一歲。歲和年又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年表示從今年的正月初一到來年正月初一的這一段時間,為一個自然年。歲表示從今年的某一節氣到明年的同一節氣的一段時間,為一個回歸年。一個自然年是365天,一個回歸年(歲)則是365天又5小時48分46秒。
舉春時為例來說,春三月萬物發生,正月為孟春建寅,二月為仲春建卯,三月為季春建辰。孟春的一氣為立春,包括“東風解凍、蜇蟲始振、魚上冰”三候;孟春的一節為雨水,有“獺祭魚、鴻雁來、草木萌動”三候。四時有十二節、十二氣(二十四節氣),共計七十二候。
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
東南西北是人類臆設的方向坐標,其實茫茫太空之中哪裏有方向呢?連地球都是圓的,《莊子》一書中就提到“南方有窮而無窮”的辯題。南方看似有頭,你走走看,保證轉一圈又走回來了,因為地球是圓的。四方是假設的,但中是真實的。何為中?你站立的這一點就是中,有了這個中,東西南北就有了。中國文化講究“面南背北,左東右西”,中心一確定,四方的概念就出來了;中心一移動,方位也就隨着移動了。
如果以地球為中,就要以北極星來定位,但地球在上一個冰河時期曾經受慧星的引力作用翻了個倒毛筋鬥,南變了北,北變了南。地質學家一直就懷疑岩層中的反方向磁力綫痕跡到底是怎麽回事。《易經》的八卦方位圖,與現代的地圖方位正好相反,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東方甲乙寅卯木,應正月、二月,居震宮。南方丙丁巳午火,應四月、五月,居離宮。西方庚辛申酉金,應七月、八月,居兌宮。北方壬癸亥子水,應十月、十一月,居坎宮。中央戊己辰戌醜未土,應三、六、九、十二月,居中宮。
實際上,中指的是整體的平衡點,並非是平均的度量衡單位。一根粗細不一的棍子,其平衡點絶對在靠近粗的一頭,這一點就是中。社會學上的平均主義、大鍋飯,就不是中,也永遠不可能有中。《尚書》裏面有四句話:“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講的就是教育的中心、為政的中心、也是中國文化的中心。允是誠信、公平,把握住這兩點不動搖、不放棄就是持中,就能天下太平。水平則不流,物平則不動,不動就正、就定了。
在世界範圍,中國屬土,居全球之中。歷史證明了這一點,那就是中國的問題不解决,全世界就不得安寧。中國強大一點四方都害怕,中國的産品一來,誰也招架不住,這就是中位的力量。在中國領土內,嵩山為中嶽是中國之中,嵩山之中在少林,少林之中在大雄寶殿釋迦摩尼佛的蓮花寶座之下,達摩老祖所以要在嵩山面壁九年絶不是偶然的。
帝都北京的中心在紫禁城,紫禁城的中心在太和殿,太和殿的中心在皇帝的蟠竜寶座之下,從這一點放射出去,北京四城呈對稱格局:四正四隅方位有廟堂八座,東西南北有四壇(天地日月)再加上社稷壇,一共是五壇八廟,這是明成祖時代,姚廣孝按《易經》之理設計的北京城。現在太和殿的蟠竜寶座後撤了十幾步,起因於袁世凱復闢帝製,登基大典時害怕。太和殿頂上,蟠竜藻井內竜口裏懸挂一顆亮晶晶的大球,象徵着竜戲珠。袁世凱怕大珠子說不準哪天掉下來,他雖然叫“袁大頭”怕也扛不住,就後撤到現在的位置,這是說到中隨便扯出來的閑話。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
這裏講的是五行和五行的起源,“水火木金土”五行到底是怎麽來的?為什麽五行在中國文化中這麽重要?因為五行生剋製化的原理都是“本乎數”,是天地自然之數理,所以五行之數也是數學的鼻祖。
說到數理就必須再談《易經》。《易經》是研究天道的學問,其中的道理貫穿後世的一切學問,包括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易學運用的說理工具就是數理邏輯體係,換句話說,《易經》依靠的就是數理以及數的變化。先後天之卦象都是從數理變化産生的,由理生出數,再由數生出相。自然界的萬物都是具體的相(物相或事相),但相從何處而來?總不能憑空産生吧,相正是生於數。
前面已經舉了電腦的例證,文字處理、圖像聲音都是具體的電腦的相用,支持電腦産生相用的是數,是一係列由數字編排的控製程序,沒有數也就沒有了相用。但是控製數的是理,是宇宙間某種規律性的東西,正如電腦的操作係統是按照某種既定的程序設計的。另有一種計算機程序語言,它有自己的理,理生數,數生相。天地之道也是如此,天之道就是自然之理,通過天地之數,也就是自己的程序係統,控製着自然界的一切物相。《易經》研究的就是天地之數,要通過天地既定的符號係統,讀出其中表達的程序與信息,這是研究易學的根本目的。
清朝康熙年間,由康熙皇帝禦纂、內閣大學士李光地總裁、四十九名翰林進士等參與的《周易折中》是我們今天研究《易經》的大全。當然這衹是《周易》,周朝用的《易經》,夏用連山易,商用歸藏易,都不同,這在下面講五經的時候再詳談。
《易經》之數來自河圖、洛書,五行既是“本乎數”,自然也就離不開河圖、洛書。河圖、洛書在中國傳統學術思想中屬於神秘文化部分,來源不十分清楚。很多學者懷疑是上一個冰河時期的東西,因為現在不用說創造,看也看不懂了。河圖據說是出現於伏羲氏時代,伏羲氏姓風,號太昊,那個時候黃河裏面出了一個長着馬頭、竜身的怪獸。它身上的毛帶捲捲的,有斑點和花紋,伏羲氏見到以後受到了啓發,以結繩記事的長短綫搭配組合,畫出八卦的符號。又根據竜馬身上的花紋發明了漁網,使人類文明進入了漁獵時代。後人就神話為黃河裏出來一匹竜馬,馬背上背了一個圖案,都是些圈圈點點,這個圖案就叫做“河圖”。
大禹治水時期,因為工程量太大,技術手段有限不說,工程設計方案也是個大問題,大禹始終都為找不到解决問題的方案而苦惱。有一天,洛水之中忽然遊出一隻大烏龜,龜背上的花紋圈圈點點,形成自然的圖案,這個圖案就叫“洛書”。大禹看到洛書,茅塞頓開,終於找到了治水的最佳方案,成功地治平了中國的水患,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河圖洛書的故事。
河圖、洛書有可能是古老的天文圖,用簡單的幾組數來揭示天文之理。至於二者的區別,歷來都認為,河圖說的是先天之數,洛書說的是後天之數。《易經?係傳》載:“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這是河圖之數,其中單數為陽、為天,有五個(13579)合數是25;偶數為陰、為地,也有五個(246810)和數是三十。這就是天數五、地數五,天地之數五十有五。五組數皆由一陰一陽組成,分列五方,一生一成,奇偶數之差皆為五。此五即河圖的中心五點,中而不偏,動而能和,為天地之中心。五組數就生出五行,每一行又分陰陽。從一至十,是十進製數理的根本,也是天地宇宙生成的本數。具體到水火木金土五行的出現就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在方位上講,是一六在北,二七居南,三八居東,四九居西,五十居中。一為元精屬水,為壬水;三為元性屬木,為甲木;五為元氣屬土,為戊土;七為元神屬火,為丙火;九為元情屬金,為庚金。
以上講的是天數生出的陽五行,地數生出的陰五行與之相對,不過是二四六八十偶數而已,這就與我們命運講座中的陰五行與陽五行聯繫起來了。
河圖既是先天之數,我們後天的一切數理,包括《易經》之數都是來自於河圖,它是數的加減之元。中國古代的算具有九種,都是根據河圖之數理設計而成,我們熟悉的珠算衹是其中之一。算盤上檔一珠代表五,下檔四珠各代表一,加法是滿五加,也就是一下五去四,破五進十就要一去九進一;減法也是如此,破五要減就是一上四去五,退十減要補五,也就是一退一還九。看起來復雜,其實都是由生與成二個數的加減變化而來,簡單之極。
再說說洛書,古人認為,河圖是先天,談的多是天道之理;洛書是後天,說的多是地道之理。河圖以天地化合生成五行分在四方,洛書則以五行的生剋製化而變為九宮,後天的一切變化都是由此而生出來的。九宮就是四方、四個角再加上中央,一共九個方位。具體到數就是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在中央”。
洛書以五居於中,取1234 6789居於四周,其對角、縱橫三數之和均為15,其中:一六生成水居於北和西北,二七生成火居於西和西南,四九生成金居於南和東南,三八生成木,居於東和東北,五居於中土,統乎四方。從對恃而言,一六之水生於四九之金,三八之木生二九之火,表明陽生於北,長於東,盛於南,消於西;陰生於西南,長於東南,極於東北,虧於西北。以日照強度(陽)來看,一為鼕至,三為春分,九為夏至,七為秋分;以月球引力(陰)來看,二為朔,四為上弦,八為滿月,六為下弦。
在應用方面,古人主要運用河洛之數理於天文、歷法、算術、堪輿(地質)等傳統科技之中,由此形成了道傢的數術之學,從丹道兵法、醫卜星相,直到棋牌娛樂無所不及。黑白子的圍棋就起源於河圖,麻將當然是來自於洛書。圍棋360子代表周天之數,棋盤上橫竪各19條綫,共361格,分“角邊腹”九宮之位。
象棋則運用《易經》之數理,所謂“局取諸乾,坤以為輿”。棋盤是八八六十四格,象徵六十四卦,所以古稱“八八象棋”。每方十六子應二八之數,而將士活動的範圍則剛好是九宮格。中國唐代的“八八象棋”盤,與今日的國際象棋盤幾乎完全一樣,也是黑白相間的六十四格。在甘肅永昌鴛鴦池文化遺址中就出土有這種六十四格圖案,不過時間是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至於撲剋牌更是我們中國唐朝的專利,唐天文學家張遂(一行禪師)發明葉子牌,四門花色代表春夏秋鼕四季,每花13張牌,點數為91(1至13數字相加),正好與一季的天數相符;四季相加是364,再加以陰陽二個變數(大小王各占半點),整副牌的點數是365,為一個自然年的天數。西洋人將葉子牌改為撲剋,但改不了數理。西方人討厭13這個數字,如果能改他們早就給改了。
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五常是人的性德,人性中含有五常之德,就是“仁義禮智信”,這是天賦與人的天性,也是天德,是不能夠紊亂的。這裏的天,指的是宇宙中那股冥冥之中無法抗拒的力量。常是恆常、永遠存在、不能改變的意思。
五常之中以仁德為首,仁統四端,有仁纔有義禮智信四德,所以古人在很多時候衹用一個仁字就代表了五德。例如孔子在《論語?裏仁》一篇裏說:“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就是說君子在吃一餐飯這樣短的時間裏,也不能離開五常之德,至於生活動蕩困苦、人生挫折睏頓的時候,更應該是如此。
那麽,什麽叫做仁呢?通俗地說,仁慈、有愛心就是仁。仁是體,慈是相,愛是用,表現出來就是愛心。能夠不講條件的博愛就是慈,慈的本體就是仁,它們是一體三面,同出而異名。
仁是五德之首,是孔子學說的核心,也是孔子一生追求的根本。《論語》中有“裏仁”一篇,專門談仁的體和用。仁是抽象的哲學概念,不能離開具體事項空對空地談仁,所以孔子舉了幾個例子加以說明。例如“仁者愛人”,有愛心,能夠愛人、愛物就是仁,這是孔子不得已的說法,因為愛畢竟還不是仁的全部境界和內容。中國有一句話,叫作“博愛謂之仁”,有人說這是孔子說的,其實這是唐朝韓愈說的,不是孔子的話。
普通人的愛是有條件的,是以感情為基礎的,喜歡纔愛不喜歡就不愛,所以愛字裏面有心。簡化漢字的愛,幹脆連心也掏去了,更赤裸裸了。慈則是愛的升華,是沒有條件的愛,母親疼愛兒女是無條件的,這種愛就是慈,所以稱母親為慈母。
在具體事項上如何才能達到仁呢?孔子在《論語?陽貨》篇中提出五條標準,就是恭寬信敏惠。孔子說:“恭則不侮,寬則得衆,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恭是自重自尊,是嚴格要求自己,這樣就不會有外來的侮辱;恭既是嚴以律己,寬就是寬以待人,包容他人的缺點,寬宏大量的人一定得衆。信是自信信他、信因信果等的合稱,是內心誠敬,不自欺的結果,能如此則天下沒有不可以用的人,也就是老子說的“聖人無棄物”。敏是聰明敏捷、反應快、辦事情不拖泥帶水,容易有事功。惠是恩惠,要有行動表示,不能總是空口說白話,但恩惠必須出自於誠,是真感情而不是假手段,這樣的人君纔可以與其共事。孔子提出的實行仁的標準並非高不可攀,衹要肯接受,人人都可以做到。
五常之中的“仁”懂了,其餘的義禮智信四德自在其中,是“得一萬事畢”的自然結果。例如知道什麽事該做,什麽事不該做,這是智;能做到恰到好處就是義。義是孟子學說的核心,也是孟子一生追求的目標。信是誠信,禮是守規矩、不放肆,內恭外敬,能如此則說話做事都不會逾矩。要達到隨心所欲又不逾距,孔子說要七十歲才能做到,我們時時看着自己還在不斷地犯規,能隨心所欲又不逾矩實在是太難了。
稻梁菽,麥黍稷,此六𠔌,人所食。
稻子、高梁、豆子、麥、黍(黃米)、稷(小米)稱作“六𠔌”,是我們人類所食用的主食。中國地大物博,各地的氣候、水土、民情不同,出産的𠔌物和食用的主食也各不相同。
“黍稷”是古代中國,特別是黃河流域地區,最主要的兩種糧食作物。黍是比小米稍大、煮熟以後有黏性的一種黃米,因為要在大暑節氣下種,故稱為黍。稷又稱為粟、𠔌子、小米,秋種夏熟,要經歷四時,似四時之祭,故稱為稷。梁是高粱,因其性涼故稱為梁,有青黃白三種,都可以釀酒。菽是豆類的總稱,包括青赤黃白黑各種豆類。麥子有大麥、小麥、燕麥、黑麥等,秋種夏實,農歷四月前後是麥熟季節,五月就到麥收了。
中國人歷來講究五穀豐登,莊子形容姑射山上的神人,也用了“不食五穀,吸風飲露”的話;但是這裏有提到“此六𠔌,人所食”。五穀與六𠔌的說法有什麽不同之處呢?簡單地說,五穀中不包括稻子,上古時期的中國人集中生活於黃河流域,而長江以北地區是不種稻子的。據文獻記載,稻子是在唐太宗祥符年間從南方占城國引進的品種,為紀念此事,將稻米稱作粘𠔌,粘者占城國之米也。因此,中國北方早期沒有稻子,衹有“黍稷菽麥麻”五穀(《漢書?食貨志》)。
但是,近年來的一係列考古發現證明,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開始種植水稻的國傢。例如,湖南省株洲市的雲陽大地澤文化遺址,出土了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內有距今五千一百五十年的稻種標本;浙江省余姚縣的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稻種標本,距今有七千餘年。最重大的發現,是一九九四年在湖南省道縣玉蟾岩文化遺址,出土了目前全世界保存最好、最早的人工稻種。經同位素炭十四測定,這些金黃色的稻種實物,距今已有一萬四千多年的歷史了。
黃帝距今有五千年的歷史,但種植五穀、從事農業活動並不是從黃帝時代開始的,而是從神農氏時代就開始了。伏羲氏至今有一萬二千年至一萬四千年的歷史,伏羲氏至黃帝時代也有七千餘年,其間尚有神農氏時代,神農氏距今至少也有九千的歷史。我們中國人要相信自己的祖先,相信自己的歷史,不要做自貶祖先、自己縮短自己歷史的蠢事。這也同時證明了,中國以農業立國的歷史太悠久了,至少有九千年。
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馬牛羊,雞犬豕”,這六種動物是人類畜養的,稱為傢畜。我國蓄養傢畜的歷史可謂由來已久,在陝西西安半坡村文化遺址(新石器時代)以及其他殷墟遺址上就發現有這六畜的遺骨。甲骨文傢字的字型,也顯示無豕不成傢。古人將馬牛羊稱為上珍三品,雞犬豕為下珍三品。舉行祭祀典禮時,普通的用三牲供(羊犬豕),高級的要用五牲供(馬牛羊犬豕)。
六畜之所以與人類關係密切,一是六畜服務於人,如馬可負重至遠,牛能運貨耕田,羊有跪乳之恩,雞有報曉之功,犬有守夜之義,豬有庖廚之用。二是六畜有很多優點是人類應該好好學習的,例如馬的剛健進取、牛的忍辱負重、羊的跪乳報恩、犬的忠勇誠信。馬是不休息的,睡覺都站着;雞是三德兼備:不吃獨食義也,敵前敢鬥勇也,司晨不誤信也。豬更不用說了,現代醫學的器官移植大都是用豬的器官,根據免疫學的研究,人體對豬器官産生的排斥反應最小,看來人變成豬是早晚的事了。
第三,此六畜亦要靠人來幫助它們離苦得樂。馬牛有陰火,羊有陰土,雞有陰金,犬有陰木,豬有陰水。有一陰之性在,就會墮此畜生一道,受此一道之苦。人如果能夠幫它們化掉這一偏之性,它們就能離苦得樂,也不枉了為我們服務一場。
由六畜又引出中國人迷信的十二屬性,十二屬性據說是從印度文化來的。東漢明帝永平十年佛學傳到中國,同時也帶來了印度文化。印度人用來說理的十二種動物,經中國文化融合以後變為中國的十二種動物。我們確實在漢以前的古書中沒見到有十二屬性的說法,例如《春秋左傳》交待時間都很具體,如“十年春,齊師伐我…”,沒見過有“猴年馬月,…的記述”。
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具。
喜悅、憤恨、憂傷、恐懼、愛戀、厭惡、欲望,是人人具備的七種情志,稱為七情。七情是人的心意的變化,其中“喜者心之歡樂,怒者心之煩惱,哀者心之痛切,懼者心之惶恐,愛者心之貪戀,惡者心之憎嫌,欲者心之思慕”,可見其都與“心”有直接的關係。
心是我們東方心理學的基本概念,我們叫做“心性學說”,不稱為心理學,因為心理活動無非就是心念的起滅和轉移,不是心的本源。東方的心性學說,無論佛學還是儒道之學都不搞尋枝摘葉這一套,而是直接探查人心的根源,以期從根本上切斷心念的起滅。
心性之心是宇宙的本體,是形而上的道,就是《楞嚴經》中“七處徵心”所討論的心。心念之心,是形而下人的心理活動,是念頭、是心念的生滅。所以人心險惡說的是人的心念兇險,惡念不斷;人心貪婪是說人的貪欲念頭不絶。佛法說的“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說的統統都是念頭。有念頭就現出這個物質世界,這是有為法;停止了念頭,物質世界就消失了,才能進入無為法。
所以中國文化中所說的心,既不是心髒也不是大腦,而是人的念頭,它是人一切心理活動的要素。心之所發就是念之所動,就是意念,簡稱為意;心之所往就是念之所聚,念聚就是志。念頭忽生忽滅,如夢幻泡影,根本控製不了,所以人的心意志都很難控製。學打坐的一上來就學空雜念,你就上當了,一輩子也空不了。因為念頭本身就是空的,沒有實體忽生忽滅,不去理睬它反而沒有了,就是如此奇怪。
情也同樣如此,是因心有所感,性有所動,感而後發所表現出來的心理活動。說要不動性、不動情,那是佛的境界,我們凡夫俗子做不到。“愛不重不生娑婆,情不深不為男女”嘛!人心為陰陽界的翻板,陽面叫菩提,陰面叫煩惱,陰陽是一體,沒有辦法分開,所以“菩提即煩惱,煩惱即菩提”,全賴陰陽板哪一面朝上。菩提與煩惱都是在聖不添在凡不減,想去掉煩惱換來菩提,不是多此一舉嗎?心念一轉,馬上就變煩惱為菩提了。為什麽轉不過來呢?性子沒化。性子不化如同手持污染之器,再好的東西倒進去也一定會污染。無情不是真豪傑,菩薩的意思就是“覺有情”,是覺悟的有情衆生,同時也要使一切有情衆生覺悟。不愛人就無法度人,不愛物就無法成物,無情就不會生在人間了。
七情在聖賢之人純乎天理,故無七情之蔽;凡夫俗子則為物欲所蔽,放蕩不羈。事如其心就喜,事與願違就怒,動乎悲就哀,畏乎法就懼,見美就愛,見醜就惡,貪想就成欲。聖人看到我們真是可氣、可嘆、又可憐。
其實,聖人與凡夫的根本區別衹在一念之間,全賴於你的發心:出之以正則為聖賢,出之以私則為凡夫,出之以邪則為姦佞,正邪之間,全憑此一念,因此不可不謹慎。
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
前面已經談到了禮,這裏再談樂。禮樂是中國文化的總稱,也是中國文化的中心,我們一定要明了古人為什麽如此重視禮樂。禮代表了我們的文化精神、文化哲學,因此廣義的禮包括了哲學、政治、社會、教育等人文文化。樂則代表了我們樂觀的人生態度。禮接近於我們的宇宙觀,樂偏重於我們的人生觀。
廣義的樂是藝術形式的總稱,包括了現代的音樂、舞蹈、美術、影劇等所有藝術形式。狹義的樂指音樂。樂有什麽作用呢?沒有樂行不行呢?
沒有藝術修養,人生會很枯燥乏味。設想一下,連自己哄自己玩的玩意兒都沒有,生活不是會很枯燥嗎?所以要用樂來調心,並不是要你去當什麽藝術傢。
古代的偉人都懂藝術,大政治傢、大軍事傢同時又是大文學家、大書法傢。無論自己心中的痛苦和煩惱有多麽大,通過讀書寫字、吟詩賦棋、吹拉彈唱就化解了,不象我們現代人自己跟自己過不去,非弄出個抑鬱癥、精神分裂癥不算完。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會理解傳統教育為什麽如此重視樂,以及為什麽孔子在《孝經》中說:“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樂既是用來調心,就要輕柔和緩、低吟慢唱,自己唱給自己聽嘛!所以中國的民族樂器差不多都是獨奏的,無論笙管笛簫、琴瑟琵琶,都是如此,不象西洋樂器多是演奏給他人聽的,所以震耳欲聾。
這裏的八音既是八種樂器,也代表八種不同門類的音樂。《尚書?堯典》中說:“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八音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周禮?春官》中則更具體的提出“匏土革,木石金,絲竹”的八音分類方法。
匏是匏瓜,匏瓜破開就是瓢,將匏瓜上面設13根紫竹簧管就是笙;36根簧管的大笙叫竽,不是有成語“濫竽充數”嗎?所以匏就代表簧管類樂器。土是陶土,古代用陶土燒製成一種吹奏樂器叫塤, 又叫“陶塤”,大小如鵝蛋,有六個孔,頂端為吹口。
革指牛皮,可以製成鼓,屬打擊樂。古麯每奏樂一段,要擊鼓三聲。一個人不學無術信口雌黃,就被形容為“吹牛皮”,因為他不知道打擊樂與吹奏樂根本是不同的兩類。木指木製的樂器,例如有拍板、梆子、有敔。奏樂將終時,擊敔使演奏停止。石類樂器有石磬,金屬類樂器有鐘、鑼、鈸、鐃、嗩吶等。絲代表弦類樂器,因為上古時期用蠶絲作弦,故又稱為絲弦,例如有琴、瑟、琵琶、箏之類。竹製樂器是用竹管穿孔而成,有橫吹的笛、竪吹的簫、龠(排簫)等。
八音既表示八種不同的樂器,也代表吹奏樂、打擊樂、彈撥樂、管弦樂等不同的音樂形式。八音之樂據傳是皇帝的大臣容所製,歷史上的五帝三王都各有其樂。如舜帝之樂為韶,韶樂據說非常之美。《倫語?述而篇》記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孔子欣賞韶樂進入忘我的境界,連着三個月吃飯都不知道吃的是什麽,還感嘆說:“我沒想到上古時代的音樂有如此高明”!
韶樂我是沒聽過,東方紅倒是聽了幾十年,確是一個月不識肉味。那是因為文革時期,買肉要肉票,聽到東方紅我就想起豬肉票。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
自子孫,至元曾,乃九族,人之倫。
高曾祖父是上四代,即是高祖、曾祖、祖父和父親,自身位於中,子孫曾玄(元)為下四代,就是兒子、孫子、曾孫與玄孫(元孫),一共九代親族,稱為九族,與我們有直係的血緣關係。前面講到,血脈關係的傳承依靠孝道,孝是通天地貫古今、超越時間與空間、無窮無盡的血緣通道,祖先積纍的福德要依靠這條“孝”的管道遺傳給子孫後代。
九族之中自身居中,承上啓下,是血統傳承關鍵中的關鍵。自己不講孝、不盡孝就會自斷祖先遺德的通道,這個惡果不僅僅是你一代人的事,你的後世子孫都會因你的不孝而被斷了這條血脈傳承的根,這個因果就背得太大了。同理,如果你能化性立命,立身成道,就上可以超拔祖先,下可以騭蔽子孫,你的福德就積得太大了。
族者衆也,倫者序也,尊卑長幼,定而不亂,才能天下太平。諸父子侄本於天倫一本之源,本是同根連枝,凡事不忘親情,自然就敦睦敬愛了。
苛法酷刑中有滅九族之說,實在是殘忍之極,毫無人性。秦滅六國以後,人心不服,為鞏固統治地位,秦始皇實行苛法,動輒禍滅三族剪草除根。九族還衹是垂直的父子一脈,三族則要加上母族、妻族二脈,要滅二十七族,上千口人。李斯造孽自己被腰斬不說,還被夷了三族。明朝以後又加上師族,連老師一脈也牽扯進來,這樣的帝王哪能不斷子絶孫呢?不是中國人生育多、生命力強,自己殺自己也早就殺絶了。
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長幼序,
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此十義,人所同。
這裏講的就是儒傢著名的五倫十義。五倫就是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君臣,五種人與人之間的倫常關係,前面三種是家庭關係,後面兩種是社會關係,這是人與人之間不能脫離的最基本的關係。
性之中要常存“仁義禮智信”五常之德,心之中要常懷此五倫之道。五常是天道,五倫是人道;在天言五德,在人間就表現為這五種倫常關係。例如,父子之間講仁,仁德是父子之道;夫妻之間講智,智慧是夫妻之道;朋友之間講信,誠信是朋友之道;君臣之間講義,義是君臣之道;兄弟之間講禮,禮是社會秩序的總稱,能知道長先幼後,兄友弟恭,家庭秩序才能不紊亂。人的天性對應的是人類社會的倫常秩序,現代人不明五倫之道,顛倒倫常關係,社會怎麽能不亂呢!
五倫之中每一倫都是一體兩面,五對十面就是十義,也就是十條義理的意思。父子一體為一太極,占一個恩字,父要念子之恩,子女是祖先的遺德,是自己的分身,是自己生命的延續。同樣,子女要報父母之恩,父母有養育之恩,沒有父母就沒有自己的再造。父子雙方都能知恩報恩,果報就是父慈子孝,這是自然的道理。
夫婦之間是一體為一太極,占一個從字,兩人不背逆謂之從,也就是《論語》裏面說的“夫唱婦隨,婦唱夫隨”。夫妻之間如果沒有原則性分歧,丈夫倡導的妻子一定要擁護,妻子倡導的丈夫也同樣要擁護,特別是當着第三者(當着孩子或外人,不是插足的第三者),夫妻一定要一致對外。有分歧有意見回去再討論,但當着外人夫妻之間不能拆臺,這是夫妻和合的基本原則。夫妻本是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當着外人貶低自己的配偶,別人一定看不起你。相反如果你能處處維護自己配偶的榮譽,別人一定尊敬你。
兄弟之間是一體為一太極,原則是“兄友弟恭”。做兄長的要友愛、關心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尊重兄長。兄弟之間有直接的血緣關係,如能兄友弟恭,長惠幼序,兄弟之間自然就會和睦友愛,父母看到必然欣慰歡喜。法昭禪師有詩:
“同氣連枝各自榮,些些言語莫傷情。
一回相見一回少,能得幾時為弟兄”?
漢朝田真兄弟三人因分傢生隙,財産遂均分三份,堂前一株紫荊樹也要鋸成三段。當日天晚决定次日動手,哪知當天夜裏紫荊樹就死了。次日三兄弟見之大驚,痛悔人不如物,决定不分傢了,那棵樹又活了。
朋友之間是一體為一太極,原則是“朋義友信”,朋友之道講究信與義二字,彼此推心置腹,誠信有義,纔是真朋友。但是朋友相處切記要知止,要恰到好處,要保持距離。距離才能産生美,所以孔子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朋友之間是一體,是指理體而言,不是在事項上兩個人穿一條褲子都嫌肥,物極必反,這就快臭了。現代社會是工商時代,凡事都是利字當頭,無利不早起。這是交易之道,與交友之道有天壤之別。
孔子在《論語?季氏篇》中提出:“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闢、友善柔、友便佞,損矣”。你交的朋友講直話、能原諒人、知識淵博,就是益友;反之,你的朋友性格怪異、個性軟弱、專門說你愛聽的話,就是損友。
君臣之間是一體也為一太極,原則是“君敬臣忠”。做領導的要尊重你的部下,做屬下的要忠於自己的本位,將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敬在內心,忠在行為,二者都不在嘴上,花言巧語沒有用。你假裝為老闆幹活兒,老闆就假裝給你發薪水,反過來也一樣。孟子在《離婁篇》中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為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天理本就是一報還一報的。
五倫十義,就是做人的十條大道,也是支撐一個人命運的十根柱子。明道才能行道,行道才能立命,命輪竪立起來了才能運轉。不明道、不行道,一輩子演了十個角色全部都演砸了,十根命柱都倒了,你的命運會是什麽結局,就不言而喻了。至於如何行道、如何改造命運,我們講過一個專題,有錄音帶流通,這裏就不再羅嗦了。
以上是《三字經》的前三部分,由“性”與“習”的關係開篇,首先談教育之道的三個原則;第一是貴以專,第二是傢教與師教結合,第三是“首孝悌,次見聞”的順序不能亂。最後講授了初學者必備的中國文化基礎知識,順序是按十進製數字編排的,極有章法。
一就是十進位的幾個數字(一而十,十而百…),二沒列出具體的事項,但包含在每一類概念之中,就是有陰有陽,絶對的東西不存在;三包括三纔、三光、三綱;四包括四時、四方;五包括五行、五常;六包括六𠔌、六畜;七是七情,八是八音,九是九族,十是十義。綫索清楚了,記憶和背誦就容易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