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1978,中國命運大轉折:鄧小平改變中國 In 1978, the turn of the fate of China: Deng Xiaoping changed China   》 第1節:小引(1)      葉永烈 She Yonglie

本書是關於鄧小平在1978年重要歷史關頭力輓狂瀾,改變中國命運走嚮的全景記錄。中國如今的欣欣嚮榮的盛景,都源於那個時期的决策。“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中國不是立即走上了正軌,在兩年的時間內,又發生了多少故事,鮮為人知?鄧小平如何三起三落,最終被確立為中共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深具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不僅僅是一次會議,圍繞着它,前前後後發生了許多事情,雖不是刀光劍影,卻也是跌宕起伏,懸疑叢生。
第1節:小引(1) 小引 "自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如今已經成了一句常挂在中國人嘴邊的話。可是,這次衹開了5天的會議,怎麽會成為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怎麽會成為"新時期的遵義會議"呢? 中國人有句常挂在嘴邊的話:"自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 這句話,在各種各樣的文件上常常見到; 這句話,在大大小小的報告會上常常聽見; 這句話,在人們回顧往事時,總要這麽說; 這句話,在報紙、雜志、電視、廣播裏,屬於"高頻語"…… 由於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一次在中國知名度極高的會議,所以人們在講話時,常常習慣於省略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甚至省略為"三中全會以來"。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不準確,沒有主詞──"中共",因為其他的黨派也會有"十一屆三中全會";至於"三中全會以來",當然更不準確,不僅沒有主詞,而且沒有"屆"──因為幾乎每一屆中央委員會都開過"三中全會"。 儘管人們都知道"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或者"三中全會以來"不準確,但是在大大小小的會議上,人們還是這麽說着──因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太著名了,所以誰都明白"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至"三中全會以來",指的就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 確實,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一次非常著名的會議。 中國共産黨自從1921年7月在上海誕生以來,已經舉行過17次全國代表大會。至於每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所選舉産生的每一屆中共中央委員會,已經開了數十次中央全會。光是1949年10月至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前,便已經召開了25次中共中央全會。 然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卻是一次非同凡響的中共中央全會,其深遠的意義超過了許多次中央全會,甚至超過了許多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如此引人矚目,是因為中國當代歷史在這裏大轉折!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方針。所謂"一個中心",就是"以發展生産力為中心";所謂"兩個基本點",也就是"改革,開放"。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結束了1957年以來長達21年的"左"的嚴重錯誤。毛澤東晚年的"左"的錯誤是從1957年下半年的"反右派運動"開始的,到了十年"文革"達到了頂峰。在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之後,華國鋒奉行"兩個凡是"方針,仍繼續着"左"的錯誤。直至1978年底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纔終於結束了這21年的"左"的迷誤,把全黨的工作中心從"以階級鬥爭為綱",轉移到四個現代化建設上去。 正因為這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轉折性的巨大貢獻。 縱觀中國共産黨走過的道路,有兩次會議是至關重要的,是歷史的轉折點: 一次是1935年1月在貴州遵義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的領袖地位。從此,中共逐步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領導集體。 鄧小平是這樣論述遵義會議的: 在歷史上,遵義會議以前,我們黨沒有形成過一個成熟的黨中央。從陳獨秀、瞿秋白、嚮忠發、李立三到王明,都沒有形成過有能力的中央。我們黨的領導集體,是從遵義會議開始逐步形成的,也就是毛劉周朱和任弼時同志,弼時同志去世後,又加了陳雲同志。到了黨的八大,成立了由毛劉周朱陳鄧六個人組成的常委會,後來又加了一個林彪。這個領導集體一直到"文化大革命"。 另一次則是1978年12月在北京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鄧小平在中共的領袖地位。從此,中共逐步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 鄧小平是這樣論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建立了一個新的領導集體,這就是第二代的領導集體。在這個集體中,實際上可以說我處於一個關鍵地位。 鄧小平所說的"關鍵地位",其實也就是他所說的,"第二代實際上我是核心"。


This book is about Deng Xiaoping's important historical moment in 1978 to turn the tide and change the fate of China to the panoramic record. China is now the thriving spectacular, are the decision-making from that period. "Cultural Revolution" ended, China is not immediately on the right track, in two years time, how many took place in the story, little known? How the ups and downs of Deng Xiaoping, the Chinese Communists were eventually established as the core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collective leadership? Historic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not just a conference around it, back and forth a lot of things happened, although not of swords, but also the ups and downs, suspense clusters.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江西人民出版社
第1節:小引(1)第2節:小引(2)
第3節:"毛的遺孀被捕"震驚世界第4節:關於"毛的遺孀被捕"的種種傳聞(1)
第5節:關於"毛的遺孀被捕"的種種傳聞(2)第6節:張耀祠和汪東興說出"拘江"內幕(1)
第7節:張耀祠和汪東興說出"拘江"內幕(2)第8節:華國鋒、葉劍英、汪東興决策"拘江"
第9節:聶榮臻、李先念、陳雲也起了大作用(1)第10節:聶榮臻、李先念、陳雲也起了大作用(2)
第11節:聶榮臻、李先念、陳雲也起了大作用(3)第12節:吳德說出了內幕
第13節:華國鋒談粉碎"四人幫"第14節:毛澤東逝世,結束了"毛澤東時代"
第15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們夤夜上玉泉山(1)第16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們夤夜上玉泉山(2)
第17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們夤夜上玉泉山(3)第18節:急派"文官武將"耿飈管製電臺(1)
第19節:急派"文官武將"耿飈管製電臺(2)第20節:急派"文官武將"耿飈管製電臺(3)
第21節:急派"文官武將"耿飈管製電臺(4)第22節:遲浩田奉命進駐人民日報社(1)
第23節:遲浩田奉命進駐人民日報社(2)第24節:中國新聞界最初遵命保持沉默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