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權力“深喉”   》 第1節:前言 讓理想與命運和解(1)      黃誌 Huang Zhi

戈爾巴喬夫、葉利欽、普京、剋林頓、薩達姆……這些國際政壇上的首腦人物,處在權力遊戲的“風暴眼”,他們如何奮鬥、如何掙紮、如何守住權杖、如何黯然收場?古今中外的君主和領袖們,有的成功、有的失敗,有的偉大、有的平庸,有的流芳百世、有的遺臭萬年。這些領導者登上權力顛峰的過程,充滿了傳奇色彩……本書作者曾是新華社資深記者,他筆下的精彩故事和深刻剖析,是對諱莫如深的政壇往事的解密。
第1節:前言 讓理想與命運和解(1) 前 言 讓理想與命運和解 最初想寫這本書的念頭起於1989年,那時的中國正發生着一些變化,我也發生着一些變化,離開了福建省北部的建陽地區,帶着許多夢幻般的理想,考取了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專業和研究方向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在校的時間衹有兩年,雖然必修的課程很多,但我在課外還是特意選修了"蘇聯問題研究",師從著名的蘇聯問題專傢張康琴教授。那時,許多研究生都選擇研究西方,每周上張老師課的衹有兩個研究生。我是選修,另一個是必修。我對蘇聯始終充滿了嚮往,特別是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和蘇聯的現代化,也始終認為蘇聯的變革探索是有意義的。 戈爾巴喬夫的改革與新思維,如煙花般的燦爛,我非常地着迷。當時的資訊不像現在這麽快捷,有關蘇聯改革的最新消息,報刊上隻言片語,好在張老師經常給我們許多內部資料,以及她的最前沿的俄文資料。記得我們曾經爭論過戈爾巴喬夫改革的成敗,我期盼並肯定他能成功,但張老師斷言他必定失敗,"他過於妥協了",她說。此前我從事過共青團和學生工作,對政治理想有如宗教般地虔誠。多年以後,我領會了她這句話的內涵。理想,尤其政治理想,在現實詰難面前是非常脆弱的。我的父母都是黨的農村基層幹部,我從小的信仰教育非常純粹,就是"時刻準備着",那是銘心刻骨的。後來看了蔡和森、瞿秋白等一批我們黨的早期領導人的資料,纔明白這種信仰非常的崇高和莊嚴,純粹得甚至付出整個生命去踐行和捍衛,仿佛是流淌在生命中的風。在北大期間讀了一本北大人寫的《精神的魅力》,我就有了想寫"統治的魅力"的念頭。 古今中外的君主和領袖們,有的成功、有的失敗,有的偉大、有的平庸,有的流芳百世、有的遺臭萬年。這些領導者登上權力巔峰的過程,固然充滿了傳奇,但是他們如何駕馭權力、統治國傢、甚至創造一個時代,更是充滿魅力,儘管隱藏着殘酷。 1991年4月,我從北大畢業的時候,正是戈爾巴喬夫和他的改革窮途末路,同時也是美國的剋林頓、英國的布萊爾、日本的橋本竜太郎、秘魯的藤森、以色列的內塔尼亞鬍、俄羅斯的普京等年輕一代領袖,走上世界政治舞臺的開始。他們更多地展現了現代領導者的英氣、灑脫、陽光般的非凡魅力,一掃以往政壇的暮氣、狡詐、陰謀等病夫治國,給現代世界政壇註入了新的活力,也吹來了一股清新的風。即使是後來剋林頓沸沸揚揚的"拉鏈門"事件,我們已能夠更為客觀地評價和接受。因為這樣的領導者,他們把自己非常的一面和平常的一面,都展現給了世界,好比風行水上。 寫這本書,我做了近10年的準備。在我閱讀大量古今中外元首傳記的過程中,自己也逐漸從觀察政治、學習政治,到親歷政治、參與政治。從北大畢業後,我到黨委政策研究部門工作,後又給一位地級市的主要領導當秘書。曾任過縣委副書記,任過省委重點黨刊的常務副主編。當然,我的政治實踐可能非常表層、甚至是浮淺的,但感受深刻。 閱世事變遷,總有一段蒼涼爬上額頭。 我想,大到一個國傢,小到一個區域、一個組織、一傢企業,駕馭權力或者說統治的技術和藝術,總有共通的東西。正如2002年,我因工作關係,采訪了近70個縣、市委書記,他們中的許多人告訴我:此生當過"縣官"足矣。我理解他們這句話背後的東西,那是一種"統治"的感覺。把一個縣放大到一個國傢,從駕馭權力來說都差不多,不同的無非是多了外交和軍隊。當然,這麽比較可能過於簡單和機械,但有一點,那就是說,"統治"指的不僅僅是國傢的統治,可以理解為"駕馭權力"或者"運作權力"。換句話說,現代領導者,首先得是"強勢",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強人"和"權威";然後是"民主",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人緣"和"開明";同時,還得擁有人格魅力,讓大傢從情感以及道德的層面,不由自主地被你所吸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嚮心力"和"凝聚力"。 實際上,這些要求在現實世界裏是非常苛刻的,也很難完整體現。俄羅斯總統普京說過:"政治的藝術就在於必要和可能之間找到黃金中點"。我們還可以加上一句:"統治的魅力就在於理想和現實之間找到黃金中點"。 這本書初稿完成的時候,2005年的日曆剛剛打開,世界正發生一些質的變化。在變化中,我國電影《孔雀》從柏林電影節捧回了一隻"銀熊"。我關註這部電影,是因為影片所表達的東西,和我的書稿想要折射出來的東西相似。這部電影講述的是20世紀70年代,中國的一個普通家庭三個孩子的成長故事。姐姐是理想主義,夢想鎸刻出執著、無奈和感傷;哥哥是現實主義,生存鎸刻出功利、忍辱和周旋;弟弟是悲觀主義,心靈鎸刻出放棄、决絶和逃避。如果說姐弟三人有什麽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堅韌地承受下滑的命運。影片的結尾,都已步入中年的姐弟三人和各自的家庭,相繼走過鼕季的公園,公園裏的孔雀沒有開屏。當他們淹沒在成千上萬的人群中時,孔雀開屏了,在庸常的醜陋中,突然綻放出剎那的美麗。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後一章回 >>   
第1節:前言 讓理想與命運和解(1)第2節:前言 讓理想與命運和解(2)第3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
第4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2)第5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3)第6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4)
第7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5)第8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6)第9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7)
第10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8)第11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9)第12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0)
第13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1)第14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2)第15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3)
第16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4)第17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5)第18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6)
第19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7)第20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8)第21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9)
第22節:葉利欽:權術者無常(1)第23節:葉利欽:權術者無常(2)第24節:葉利欽:權術者無常(3)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