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 醉畊堂第一才子書三國志   》 凡例      羅貫中 Luo Guanzhong    毛宗崗 Mao Zonggang

羅貫中原著 毛倫、毛宗崗批評
凡例 【一、俗本之乎者也等字,大半齟齬不通;又詞語冗長,每多復沓處。今悉依古本改正,頗覺直捷痛快。 一、俗本記事多訛,如昭烈聞雷失筋,及馬騰入京遇害、關封漢壽亭侯之類,皆與古本不合。又曹後駡曹丕,詳於范晔《後漢書》中,而俗本反誤書其黨惡;孫夫人投江而死,詳於《梟姬傳》中,而俗本但記其歸吳,今悉依古本辨定。 一、事不可闕者,如關公秉燭達旦、管寧割席分坐、曹操分香賣履、於禁陵廟見畫,以至武侯夫人之才、康成侍兒之慧、鄧艾鳳兮之對、鐘會不汗之答、杜預《左傳》之癖,俗本皆刪而不錄。今悉依古本存之,使讀者得窺全豹。 一、《三國》文字之佳,其錄於《文選》中者,如孔融《薦彌衡表》、陳琳《討曹操檄》,實可與前、後《出師表》並傳,俗本皆闕而不載。今悉以古本增入,以備好古者之覽觀焉。 一、俗本題綱,參差不對,錯亂無章;又於一回之中,分上下兩截。今悉體作者之意而聯貫之,每回必以二語對偶為題,務取精工,以快悅者之目。 一、俗本謬托李卓吾先生批閱,而究竟不知出自何人之手;其評中多有唐突昭烈、謾駡武侯之語。今俱削去,而以新評校正之。 一、俗本之尤可笑者,於事之是者則圈點之,於事之非者除抹之,不論其文而論其事,則《春秋》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將盡取聖人之經而塗之抹之耶?今斯編評閱處,有圈點而無塗抹,一洗從前之陋。 一、敘事之中夾帶詩詞,本是文章極妙處。而俗本每至“後人有詩嘆曰”,便處處是周靜軒先生,而其詩又甚俚鄙可笑。今此編悉取唐、宋名人作以實之,與俗本大不相同。 一、七言律詩起於唐人,若漢則未聞七言律也。俗本往往捏造古人詩句,如鐘繇、王朗頌銅雀臺,蔡瑁題館驛屋壁,皆偽作七言律體,殊為識者所笑。今悉依古本削去,以存其真。 一、後人捏造之事,有俗本演義所無而今日傳奇所有者,如關公斬貂蟬、張飛捉周瑜之類,此其誣也,則今人之所知也,有古本《三國志》所無而俗本演義所有者,如諸葛亮欲燒魏延於上方𠔌、諸葛贍得鄧艾書而猶豫未决之類,此其誣也,則非今人之所知也。不知其誣,毋乃冤古人太甚!今皆削去,使讀者不為齊東所誤。】 序 【昔弇州先生有宇宙四大奇書之目,曰《史記》也,《南華》也,《水滸》與《西廂》也。馮猶竜亦有四大奇書之目,曰《三國》也,《水滸》也,《西遊》與《金瓶梅》也。兩人之論各異。 愚謂書之奇當從其類。《水滸》在小說傢,與經史不類;《西廂》係詞麯,與小說又不類。今將從其類以配其奇,則馮說為近是。然野史類多鑿空,易於逞長,若《三國演義》則據實指陳,非屬臆造,堪與經史相表裏。由是觀之,奇又莫奇於《三國》矣。 或曰:凡自周、秦而上,漢、唐而下,依史以演義者,無不與《三國》相仿,何獨奇乎《三國》?曰:三國者乃古今爭天下之一大奇局;而演三國者,又古今為小說之一大奇手也。異代之爭天下,其事較平,取其事以為傳,其手又較庸,故迥不得與《三國》並也。吾嘗覽三國爭天下之局,而嘆天運之變化,真有所莫測也。當漢獻失柄,董卓擅權,群雄並起,四海沸騰,使劉皇叔早偕魚水之歡,先得荊、襄之地,長驅河北,傳檄淮南,江東、秦雍,以次略定,則仍一光武中興之局,而不見天運之善變也。惟卓不遂其篡以誅死,曹操以得挾天子以令諸侯,名位雖虛,正朔未改,皇叔宛轉避難,不得早建大義於天下,而大江南北已為吳、魏之所攘,獨留西南一隅為劉氏托足之地,然不得孔明出而東助赤壁一戰,西為漢中一摧,則梁益亦幾折而入於曹,而吳亦不能獨立,則又成一王莽篡漢之局,而天運猶不見其善變也。逮於華容遁去,雞肋歸來,鼎足而居,權侔力敵,而三分之勢遂成。尋彼曹操一生,罪惡灌盈,神人共怒,檄之,駡之,刺之,藥之,燒之,劫之,割須折齒,墮馬落塹,瀕死者數,而卒免於死;為敵者衆,而為輔亦衆,此又天下之若有意以成三分,而故留此姦雄以為漢之蟊賊。且天生瑜以為亮對,又生懿以繼曹後,似皆恐鼎足之中折,而迭出其人才以相峙也。自古割據者有矣,分王者有矣,為十二國,為七國,為十六國,為南北朝,為東西魏,為前後梁,其間乍得乍失,或亡或存,遠或不能一紀,近或不逾歲月,從未有六十年中,興則俱興,滅則俱滅,如三國爭天下之局之奇者也。然三國之局固奇,而非得奇手以傳之,則其奇亦不著於天下後世之耳目。前此,雖有陳壽一《志》較之荀勖、裴(豈頁)魏、晉諸《紀》,差為此,善於彼,而質為文掩,事以意晦,而又愛憎自私,去取失實,覽者終為鬱抑而不快,則又未有如《演義》一書之奇,足以使學士讀之而快,委巷不學之人讀之而亦快;英雄豪傑讀之而快,凡夫俗子讀之而亦快;拊髀扼腕有志乘時者讀之而快,據梧面壁無情用世者讀之而亦快也。 昔者蒯通之說韓信,已有鼎足三分之說,其時信已臣漢,義不可背。項羽粗暴無謀,有一範增而不能用,勢不得不一統於群策群力之漢。三分之幾,虛肇於漢室方興之時,而卒成於漢室衰微之際。且高祖以王漢興,而先主以王漢亡,一能還定三秦,一不能取中原尺寸。若彼蒼之造漢,以如是起,以如是止,早有其成局於冥冥之中,遂致當世之人之事,纔謀各別,境界獨殊,以迥異於千古,此非天事之最奇者歟!作《演義》者,以文章之奇而傳其事之奇,而且無所事於穿鑿,第貫穿其事實,錯綜其始末,而已無不奇,此又人事之未經見者也。 獨是事奇矣,書奇矣,而無有人焉起而評之,即或有之,而使心非錦心,口非綉口,不能一一代古人傳其胸臆,則是書亦終與周、秦而上,漢、唐而下諸演義等,人亦烏乎知其奇而信其奇哉?《水滸》之奇,聖嘆嘗批之矣,而《三國》之評,獨未之及。予嘗欲探索其奇,以下諸世,乃應酬日繁,又多出遊少暇,年來欲踐其志,會病未果。適予婿瀋因伯歸自金陵,出聲山所評書示予。觀其筆墨之快,心思之靈,堪與聖嘆《水滸》相頡頏,極鉥心抉髓之談,而更無靡漫沓拖之病,則又似過之,因稱快者再。因伯索序。聲山既已先我而評矣,而予又為之序,不亦贅乎?雖然予歷觀三國之局,見天之始之終之,所以造其奇者如此;讀《三國演義》又能貫穿其事實,錯綜其始末,而已匠心獨運,無之不奇如此;今聲山又布其錦心,出其綉口,條分句析,揭造物之秘藏,宣古人之義藴,開捲井井,實獲我心,且使讀是書者知第一奇書之目,果在《三國》也,因以證予說之不謬,則又何可以無言。是為序。 康熙歲次己未十有二月,李漁笠翁氏題於吳山之層園。】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後一章回 >>   


【选集】話說三國
凡例讀三國志法
第一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第二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竪
第三回 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說呂布第四回 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賊孟德獻刀
第五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第六回 焚金闕董卓行兇 匿玉璽孫堅背約
第七回 袁紹盤河戰公孫 孫堅跨江擊劉表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連環計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第九回 除暴兇呂布助司徒 犯長安李傕聽賈詡第十回 勤王室馬騰舉義 報父仇曹操興師
第十一回 劉皇叔北海救孔融 呂溫侯濮陽破曹操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讓徐州 曹孟德大戰呂布
第十三回 李傕敦汜大交兵 楊奉董承雙救駕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鬥小霸王 孫伯符大戰嚴白虎第十六回 呂奉先射戟轅門 曹孟德敗師淯水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軍 曹孟德會合三將第十八回 賈文和料敵决勝 夏侯惇拔矢啖睛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門樓呂布殞命第二十回 曹阿瞞許田打圍 董國舅內閣受詔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冑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馬步三軍 關張共擒王劉二將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