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ài shàng hóng lóu mèng   》 chāi dài zhī zhēng shuí yíng liǎo ?( 1)      dàn Wu Danru

《红楼梦》是历代小说中惟一留心描绘女性内心世界的小说,也是最能细致刻画女性性格多面性的一本书。曹雪芹为什么写《红楼梦》?他自己开门见山地说,是因为他混到这个年纪,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在感慨之余,忽然想到过去认识的那些女子;红楼女子最可爱的地方,在于她们都像真人。像真人,不是“完人”,无意为读者树立一个完美的标杆和模范,所以各有各的优点,也都各有缺点。...
“钗黛之争”谁赢了?(1) 《红楼梦》人物 ——“钗黛之争”谁赢了? 《红楼梦》是历代小说中惟一留心描绘女性内心世界的小说,也是最能细致刻画女性性格多面性的一本书。 曹雪芹为什么写《红楼梦》?他自己开门见山地说,是因为他混到这个年纪,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在感慨之余,忽然想到过去认识的那些女子;仔细想来,那些女子的才华见识和行事风格,样样比他强。 凭着这么一个念旧的动机,十年辛苦不寻常,所以,他完成了八十多万字的《红楼梦》。 随着他巨细靡遗的描述,随着他的文采铺陈,那些女子,一个一个神灵活现地在白纸黑字上活过来,牵动着两百多年来读者的细腻心思。 红楼女子最可爱的地方,在于她们都像真人。像真人,不是“完人”,无意为读者树立一个完美的标杆和模范,所以各有各的优点,也都各有缺点。 她们的优点没好到值得歌功颂德的地步,缺点也没糟到十恶不赦的地步。她们不像贞贞烈烈的王宝钏,也不像童话里一路使奸计的巫婆,她们的人性在字里行间处处浮现——我们几乎感受得到她们的喜怒哀乐,甚至也可以在生活周遭中找到一个似曾相识的投影,尽管我们和她们的时代不同,环境也不一样,人物的典型与特性,竟可以跨越时空,由虚入实。 谈起《红楼梦》中的女子,十二金钗中最重要的女主角,就是林黛玉和薛宝钗。自古《红楼梦》迷们,总分成“拥林”和“拥薛”两派。曾有这样的记载: 清朝两个文人朋友,谈起《红楼梦》来,一个拥林,说薛宝钗奸诈;一个拥薛,说林黛玉尖酸。两人一言不合,竟然打了起来,还要旁观者劝架才分得开,后来两人只好赌誓,碰面时绝口不提《红楼梦》。 听起来是个笑话,不过是小说人物嘛,青菜萝卜各有所好,何必认真到这个地步呢?但两个小说中的人物,能令爱书人爱到如此痴狂,也算是桩佳话了。这种魅力,可是其他的小说人物很难匹敌的,不是吗?就算是看《三国演义》好了,没有人会为拥戴曹操或刘备打架,也没有人会为支持周瑜或诸葛亮闹得不开心。 被文人“旗鼓相当”拥护的真人是有的,最显赫的恐怕只有李白和杜甫。尽管李杜生前算是精神上的知己,为了拥李或拥杜,历代总有些文人吵吵闹闹。喜欢这个,就贬低那个,非要定出个胜负不可。 就像唐诗不可能没有李白或杜甫,《红楼梦》里也不能没有黛玉或宝钗,少了谁,故事都不会精彩。 她们也许是曾经在作者早年记忆中出现的两个个性迥异的女子,在小说中,也是一个很好的对照组,“木石前盟”会领先,还是“金玉良缘”够实力?这个伏笔一直是《红楼梦》的主线故事,引领许多读者穿越大观园里的细流水账寻觅下去。 从EQ来看林黛玉,人人都会觉得她的缺点比优点多。 她的器量确实小。器量怎么小呢?写她器量狭窄的例子都很生动,比如,薛宝钗的母亲,托个管家送宫花给住在贾府的姐妹们。送花人顺路送了过去,最后才送到黛玉的住处,因为她住得最远。别的姑娘拿了宫花,好歹会跟送花的管家说声谢,她偏偏要拐弯抹角地问: 只送我一个?还是大家都有?那管家摸不着意思,诚实回答: 大家都有,这两枝是姑娘的。黛玉听了,竟然冷笑道: 我就知道,如果不是别人挑剩下的,也不会拿到我这里来。 连收到礼物都不开心,这样的女子,确实难讨好。 还有,她太自命清高。大观园里养了个戏班子,戏班子里头有个小姑娘,大家都觉得她长得像黛玉,但人人也都知道黛玉小心眼,正心照不宣时,神经最粗的湘云却把实话说出来,惹得黛玉大大地生了气。只因戏子身分卑下,就不能长得像她?换作宝钗,必是一笑置之,她却斤斤计较。 她还有些刻薄。刘姥姥为了弄点银子度过荒年,阴错阳差进了大观园,逗得贾母无比开心,不喜粗人的黛玉却在私下称呼这位老太太“母蝗虫”! 黛玉葬花的桥段,向来是《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那一幅少女荷锄葬花的画面,确实凄绝美绝。然而,这样的景象背后,藏着的不只是多愁善感的灵魂,还有一颗拒绝接受现实的心: 连落花陷污泥她都无法忍受,怎么可能接受世间种种丑恶? 平日都已经这么小心眼,一碰到感情,更容不下一粒沙子。别说沙子,可能连一点灰尘也容不下吧!偏偏大观园里出现了薛宝钗这个大情敌。宝钗身上还戴着个金璎珞的佩饰,和贾宝玉凑合成“金玉良缘”这件事,怎不教她如鲠在喉,动不动就和宝玉呕气!这样会生闷气的女子,在长辈眼里,怎么当得了好媳妇呢? 所以她不像薛宝钗一样得到长辈的属意,她的爱情注定是悲剧。 从心理分析来看林黛玉,自命清高的背后,是自卑在作祟。她自幼丧母,少女时期又丧父,只好投靠外祖母和舅舅,寄人篱下,个性好强的她为了一点尊严,把自己弄成一只纸老虎,空架子里头藏着一颗比豆腐还柔软的心。 然而,林黛玉的文学形象却仍讨人欢喜——我们看得出她的真诚,她有心眼,却没心机;她很聪明,却一点也不精明。我们不知不觉像贾宝玉一样爱上她了。不然,我们不会在这个小心眼又有点刻薄的女人吐血焚稿、而“一群奸人”又拿宝钗冒充黛玉嫁给宝玉时,忍不住掩卷叹息,激动地掉下眼泪,心里为她打抱不平,说: “怎么可以这样?怎么可以这样?” 其实她的缺点与优点是不可分的一体两面。 正因她自视甚高,所以她不会劝宝玉好好读八股文考取功名,绝不是个俗不可耐的女人(你有没有发现,在历代小说中,她也几乎是惟一一个敢瞧不起功名利禄、不肯尽心尽力鼓励男人考状元的奇女子?)正因为她是个美貌又孤傲的少女,所以由她葬起花来不显得虚伪矫情;正因她薄命,所以她不必面临贾府被抄家时树倒猢狲散的不堪。 没有出路的时代,这样的女子惟有香消玉殒才能逃离。在一个封建时代,一个女人再有才华,也不过是要嫁个好丈夫,生几个好儿子。林黛玉再文质彬彬,也得走这条路;但以她的个性、以她虚弱的身子,为她安排个完美而庸俗的下场也很牵强。如果你是贾母,恐怕也只要这样的外孙女,不要这样的孙媳妇吧?我们虽然同情她的焚诗毁帕,抑郁而亡,心里却又明白: 人间总有许多不得已,这样也好。 这样也好。你记得金庸小说里的黄蓉吗?有两本金庸武侠小说都写到黄蓉。《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是个心眼好多、鬼灵精怪的少女,让大家好生欢喜,就算她有时手段太狠了些,我们也舍不得怪她;《神雕侠侣》里头的黄蓉已是个中年妇人,心眼依然很多,处处防着杨过,只教人觉得这女人能干有余、度量不足,却好生难搞。 两本小说中,黄蓉的性格其实没变,只是年纪变大了。这是人间很不公平的一个通则: 美貌少女刁钻很可爱,中年妇女刁钻起来,你却会觉得她嘴脸可憎。人不能越活越老,还“吾道一以贯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hòuyīzhānghuí >>   


【选集】hóng lóu chūn mèng
chāi dài zhī zhēngshuí yíng liǎo ?( 1)chāi dài zhī zhēngshuí yíng liǎo ?( 2) rén shì shuǐ zuò de
dài lái dào róng guó ( 1)dài lái dào róng guó ( 2)dài lái dào róng guó ( 3)
shěn xuē pán( 1)shěn xuē pán( 2)shěn xuē pán( 3)
wáng fèng( 1)wáng fèng( 2)wáng fèng( 3)
fèng jiě yóu shì wán pái( 1)fèng jiě yóu shì wán pái( 2)péi bǎo shū( 1)
péi bǎo shū( 2) duō qíng qīngnán duō zhuó( 1) duō qíng qīngnán duō zhuó( 2)
duō qíng qīngnán duō zhuó( 3)jiǎ ruì mìng guī yīn( 1)jiǎ ruì mìng guī yīn( 2)
jiǎ ruì mìng guī yīn( 3)jiǎ ruì mìng guī yīn( 4)jiǎ ruì mìng guī yīn( 5)
dì   I   [II]   yè

pínglú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