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评论 》 hóng jū fù shī huà 》
hóng jū fù shī huà
hóng chú Hong Chu
《洪驹父诗话》,不知卷教。原书久佚,亦不见著家著录。《苕溪渔隐丛话》、《竹庄诗话》、《诗人玉屑》、《诗琳广记》等皆有录存,郭绍虞、罗根泽均曾辑其佚文,郭得二十二条,罗得二十六条。《遂初堂书目》著录于文史类。据其曾为《艺苑雌黄》、《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所称引,知成书当在北宋末,至迟亦应在绍兴十八年(1148年)前。
洪刍受诗法于黄庭坚,江西又以杜甫为不祧之租,故是书关涉杜、黄诗者几近半数。刍论诗重句法,谓黄庭坚“句法高妙”,系源于其父亚夫。又以格辨诗,柳宗元《江雪》诗“殆天所赋不可及也”,乃为“有格”,而高于郑谷之“村学中诗”。殷璠、欧阳修于常建《破山寺后禅院》诗各取一联,而刍以为“全篇皆工”,赏鉴不同,当随其所好。书中尚论及用事、炼字、属对与注杜之谬误者,均可参考。
哈哈儿据中华书局1980年9月版《宋诗话辑佚》录校制作。
洪驹父诗话
一、太白赠杜甫诗
世谓杜[子美]①集中赠[李]②太白诗最多,而李集初无一篇与杜者。按段成式《酉阳杂俎》云:“李集有《尧祠赠杜补阙》③者,老杜也。其诗曰:‘我觉秋兴逸,谁言④秋气⑤悲?山将落日去,水与⑥晴相⑦宜。……云⑧归碧海少,⑨雁度⑩青天迟。⑾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不独饭颗山[头]⑿之句也。”(《丛话》前五、《能改斋漫录》、《辨误录》下)
案:吴曾《能改斋漫录》五及严有翼《艺苑雌黄》均举《太白集》中《沙丘城下寄杜甫》一诗,《艺苑雌黄》于此诗外,更举《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但洪迈《容斋随笔》卷三《李杜往来诗》条亦谓“太白与子美诗略不见一句,或谓《尧祠亭别杜补阙》者是也,乃殊不然,杜但为右拾遗,不曾任补阙。兼自谏省出为华州司功,迤逦避难入蜀,未尝复至东州,所谓饭颗山头之嘲,亦好事者所撰耳。”今备举以待考。
----------------
①《能改斋漫录》“子美”二字。
②《能改斋漫录》有“李”字。
③案:《酉阳杂俎》十二作《祠亭上宴别杜考功》。
④《全唐诗》六“言”作“云”。
⑤《酉阳杂俎》、《全唐诗》“气”作“兴”。
⑥《酉阳杂俎》“与”作“兴”。
⑦《能改斋漫录》、《酉阳杂俎》、《全唐诗》“相”作“空”。
⑧《酉阳杂俎》“云”作“烟”。
⑨《酉阳杂俎》、《全唐诗》“少”作“夕”。
⑩《全唐诗》“度”作“没”。
⑾《酉阳杂俎》、《全唐诗》“迟”作“外”。
⑿《能改斋漫录》有“头”字。
二、李白蜀道难本事
《新唐书·严武传》云:“武在蜀放肆,房琯以故宰相为部内刺史,武踞慢不为礼,最厚杜甫,然欲杀甫数矣。李白作《蜀道难》乃为房与杜危之矣。”《新唐书》据范摅《云溪友议》言之耳。按《唐书》、《摭言》载李白始自西蜀至京,道未甚振,因以所业贽谒贺知章,知章览《蜀道难》一篇,曰:“子谪仙人也。”按白本传,天宝初因吴筠被召亦至长安,时往见贺知章,则与严武帅蜀岁月悬远。尝见李集一本,于《蜀道难》题下注:“讽章仇兼琼也。”考其年月近之矣,谓危房,杜者非也。《新唐书》第弗深考耳。(《丛话》前五)
三、杜诗注
世所行注老杜诗,云是王原叔,或云邓慎思,所注甚多疏略,非王、邓书也。其甚纰缪者,[佛经称善巧方便僧璨、惠可二祖师名。故诗曰:“何阶子方便”,又曰:“吾亦师璨①可。”注乃云:“子方,田子方。璨可,诗僧。”]②顾恺之小字虎头,维摩诘是过去金粟如来,故《乞瓦棺寺顾恺之画摩诘像诗》卒章云:“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注乃③云:“虎头,僧像;金粟,金地当饰。”此殊可笑也。④余尝见一老书生,忘其姓名,自言注老杜诗,取而观之,注“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云:“冠,上服,本乎天者亲上故称冠,譬之君子。袴,下服,本乎地者亲下故举袴,譬之小人。”虽不为无理,然穿凿可笑。(《丛话》前九、《能改斋漫录》五《辨误录》下)
案:吴曾《能改斋漫录》仅引顾恺之一节,谓“考《世说》乃谓顾恺之为虎头将军,……知‘虎头’非小字”。
----------------
①《少陵集》“吾”作“余”,“璨”作“粲”。
②筩改斋漫录》(辨误录)无此语;《历代》四十二仅引此数语。
③《能改斋漫录》“注乃”作“乃注”。
④《能改斋漫录》五(辨误录下)引至此。
四、杜诗黑暗解
老杜诗“黑暗通蛮货”,黑暗,犀角也;波斯国谓象牙为白暗,犀角为黑暗,并见《酉阳杂俎》。(《丛话》前九)
案:此节可参阅《闻见后录》十九。
五、杜韩诗用歇后语
世谓兄弟为友于,谓子孙为贻厥者,歇后语也。子美诗曰:“山鸟山①花皆②友于”,退之诗“谁③谓贻厥无基址④”,[虽]⑤韩、杜[亦]⑥未能免俗,[何也?]⑦(《丛话》前十二、《野客丛书》二十)
案:吴幵、吴曾并据《南史》刘湛友于素篇,《北史》李谧事兄尽友于之诚,及陶渊明诗:“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谓子美亦有所本。朱翌《猗觉寮杂记》上,复据晋《五行志》何曾曰:“国家无贻厥之谋”,谓退之用字亦有所本。是歇后之语不始杜、韩。故王楙云:“自东汉以来多有此语。”
----------------
①《野客丛书》“山”作“幽”。
②《少陵集》“皆”作“共”。
③《全唐诗》十二“谁”作“岂”。
④《野客丛书》、《优古堂诗话》、《能改斋漫录》均引杜诗不引韩诗。
⑤《野客丛书》有“虽”字。
⑥《野客丛书》无“亦”字。
⑦《野客丛书》无“何也”二字。
六、杜甫送惠二诗
刘路左车为予言,尝收得唐人杂编时人诗册,有送《惠二归故居诗》云:“惠子白驹瘦,归溪惟病身。皇天无老眼,空谷滞斯人。崖蜜松花白,山杯竹叶新。柴门了生事,黄绮未称臣。”真子美语也。白驹或作驴字。(《丛话》前十三、《玉屑》十四)
七、柳子厚郑谷诗格高下
东坡言郑谷诗“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此村学中诗也。子厚云:“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信有格①也哉!殆天所赋不可及也。②(《丛话》前十九、《诗林》一、《玉屑》十五、《名言》三)
----------------
①《东坡题跋》二“信有格”作“人性有隔”。
②《名言》作“诗格清超,胜郑作远矣”。
八、常建诗
丹阳殷璠撰《河岳英灵集》,首列常建诗,爱其“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之句,以为警策。欧公又爱建“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欲效建作数语,竟不能得,以为恨。予谓建此诗全篇皆工,不独此两联而已。其诗曰:“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①寂,但闻②钟磬音。”(《丛话》前二十、《竹庄》十二、《玉屑》十,又十五)
----------------
①《竹庄》、《唐纪》三十一“俱”作“都”。
②《竹庄》、《唐纪》“闻”作“余”。
九、一方明月可中庭
山谷至庐山一寺,与群僧围炉,因举《生公讲堂诗》末云“一方明月可中庭”,一僧率尔云:“何不曰‘一方明月满中庭。’”山谷笑去。(《丛话》前二十、《诗林》一)
一○、乐天诗草
世传乐天诗云:“文夸盖世①徒为雨,命压人头不奈何。”予见李侍郎家收得乐天墨迹诗草,乃云“病压人头”。(《丛话》前二十一)
----------------
①《全唐诗》十六“文夸盖世”作“诗称国手”。
一一、唐彦谦诗
山谷言,唐彦谦诗最善用事,其《过长陵诗》云:“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杯。千古腐儒骑瘦马,灞陵斜日重回头。”又《题沟①津河亭》云“烟横博望乘槎水,月上文王避雨陵”。皆佳句。(《丛话》前二十二、《诗林》二)
----------------
①《唐纪》六十八、《全唐诗》二十五“沟”作“蒲”。
一二、木兰诗
《古乐府[木兰篇]》①“愿驰千里明驼足,千里送儿还故乡”。②“明”字多误作“鸣③”,[《酉阳杂俎》谓世传“明驼千里脚”,谓]④驼卧腹不帖地屈足⑤,漏明则行千里。⑥(《丛话》前二十三、《能改斋漫录》七)
案:胡仔云:“余《读古乐府木兰篇》云:‘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止此而已。驹父乃云如此,疑其误也。”又吴曾云:“《朝野佥载》云:后魏文帝定四大姓,李氏恐不入四姓,李氏夜乘明驼至洛,时四姓定讫,故人谓之驼李氏。”明驼事又见此,乃知驹父偶忘此事。
----------------
①《能改斋漫录》无此三字。
②《能改斋漫录》作“愿得明驼归故乡”。
③《能改斋漫录》作“今本明作鸣,非是”。
④《能改斋漫录》有此语。
⑤《能改斋漫录》作“驼卧屈足腹不着地”。
⑥《能改斋漫录》“则行千里”作“最能远行”。
一三、未雩何龙
牧之[云]①“未雩何龙”,鲍钦止谓予言古本是“未云何龙”,当以此为是。(《丛话》前二十三、《履斋示儿编》二十二、《历代》十九)
案:《梦溪笔谈》十四亦言杜牧《阿房宫赋》误用龙见而雩事。
----------------
①《履斋示儿编》有“云”字。
一四、丁晋公属对律切
潘子真为予言,晋公诗“绿杨①垂手舞,黄鸟缓声歌”,乐府有大垂手小垂手,前缓声后缓声,[故丁②用之]③,其属对律切如此。(《丛话》前二十五、《玉屑》七、《履斋示儿编》二十、《宋纪》六、《名言》四)
案:孙奕云:“美则美矣,其如绿杨无手何!终不若下句意浑成。”
----------------
①《宋纪》“杨”作“柳”。
②《玉屑》“侗作“予”。
③《名言》无此四字。
一五、不借
荆公诗“窗明两不借”。按史游《急就章》云:“裳韦不借,为牧人。”颜师古《注》云:“不借,小屦也,以麻为之,其贱易得,人人各自有,不须假借,因而为言。”又出扬雄《方言》亦曰:“麻履谓之不借。”惟崔豹《古今注》云:“不借,草屦也。”(《丛话》前三十四)
案:此语亦见吴垌《五总志》。
一六、山谷父亚夫诗
山谷父亚夫诗自有句法。山谷书其《大孤山》、《宿赵屯》两诗,刻石于落星寺。两诗警拔,世多见之矣。余记其《怪石》一绝句云:“山鬼水怪着薜荔,天禄辟邪眠莓苔。钩帘坐对心语口,曾见汉唐池馆来。”①老杜祖审言与沈、宋同时,诗极工,不在沈、宋下,故老杜诗云“吾祖诗冠古,同年蒙主恩”是也。山谷句法高妙,盖其源流有所自云。(《丛话》前四十七、《山谷诗注别集》下)
----------------
①案山谷《和柳子玉官舍十首》云:“山阿有人着薜荔,庭下缚虎卧霉苔。手磨心语知许事,曾见汉唐池馆来。”故《山谷诗注》引《洪驹父诗话》后更有“或疑此十首亚夫作”之语。
一七、山谷记梦诗
[山谷]①《记梦诗》云:“众真绝妙拥灵君,晓然梦之非纷坛。窗中远山是眉黛,席上榴花皆舞裙。借问琵琶得闻否?灵君色庄妓摇手。两客争碁烂斧柯,一儿坏局君不呵。杏梁归燕空语②多,奈此云窗雾閤何1余尝问山谷,云:“此记一段事也。尝从一贵宗室携妓游僧寺,酒阑[剧],③诸妓皆散入僧房中,主人不怪也。故有‘晓然梦之非纷绡之句。”(《丛话》前四十七、《宋纪》三十三)
----------------
①当有“山谷”二字。
②《黄山谷内集》卷十一“空话”作“语空”。
③《宋纪》无“剧”字。
一八、王荆公绝句
王荆公书一绝句于壁间云:“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清风为扫门。”盖诗僧显忠诗也。(《丛话》前五十七、《竹庄》二十一、《玉屑》二十)
一九、鬼诗
《酉阳杂俎》载鬼诗两篇,山谷喜道之。其一曰:“长安女儿踏春阳,无处春阳不断肠。舞袖①弓弯浑忘却,蛾眉空带九秋霜。”其二曰:“流水涓涓芹努②芽,织③乌双④飞客还家。荒村无人⑤作寒食,殡宫空对棠⑥梨花。”(《丛话》前五十八、《总龟》后四十二)
----------------
①《竹庄》“舞袖”作“学舞”。
②《玉屑》“努”作“吐”。
③《竹庄》“织”作“野”。
④《玉屑》“双”作“西”。
⑤《竹庄》“人”作“处”。
⑥《玉屑》“空对棠”作“明月空”。
二○、萱草与黄莺
古今诗人,误用忘忧为萱草,出谷迁乔为黄莺。按诗云:“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忘也,《诗》言焉得芳草,可以忘忧,植之于北堂,本非庭萱也。《诗》曰:“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注》云:“嘤嘤,两鸟声也。”非莺也。崔豹《古今注》云:“萱草忘忧”,与《禽经》称“莺鸠嘤嘤”,然要是后人传会,非《诗》本意。(《丛话》后十三、《考古质疑》四仅引其论黄莺事)
案:胡仔云:“余观《诗注》云:‘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笺》云:‘忧以生疾,恐将危身,欲忘之。’又《稽康养生论》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李善引《毛苌诗传》,与《诗注》同。然则驹父之言真误矣。”
二一、天棘解
天棘事了不可解。问鲁直,鲁直亦不解。问王仲至,仲至云:非烟非雾自一种物,出异书。然梦青丝何谓也?疑梦乃蔓字传写误。(《猗觉寮杂记》上)
案:朱翌云:“余按《本草》天门冬亦名颠棘,春生藤蔓如丝杉而细,正与诗合。天门冬名颠棘,故有天棘之称。藤蔓细于丝杉,故有蔓青丝之语。子美以对‘江莲摇白羽’,决是当时所见,颇肎以非烟非雾为对耶?改蔓为梦,尤穿凿。”又王观国《学林》八所言亦与朱翌同。考罗大经《鹤林玉露》十谓:“谭浚明尝为余言,此出佛书。终南长老入定,梦天帝赠青棘之香,盖言江莲之香,如所梦天棘之香尔。此诗为僧齐己赋,故引此事。余甚喜其说,然终未知果出何经。近阅叶石林《过庭录》,亦言此句出佛书,则浚明之言宜可信。”然许彦周云:“江南徐铉家本云:‘天棘蔓青丝。’改蔓为梦,终涉牵强。”
二二、欵乃
案:《渔隐丛话》前集十九谓:“《元次山集·欵乃曲》注云:‘欵音袄,乃音霭,棹舡之声。’洪驹父诗话谓欵音霭,乃音袄,遂反其音,是不曾看《元次山集》及山谷此碑而妄为之音耳。”《履斋示儿编》十三,谓:“《广韵》十五海欵音于改反,相然譍也。谓之相然譍,则正得‘一声山水绿’之本意。当从驹父欵音霭乃音袄为正。”二书对驹父所云,虽互有是非,然据是,可知《驹父诗话》有论柳子厚“欵乃一声山水绿”之语。《冷斋夜话》卷二引洪驹父语,谓柳子厚诗曰:“□(上欵下乃,下同)霭一声山水绿”,□音奥。而世俗乃分□为二字,误矣。此又与《渔隐丛话》,《履斋示儿编》二书所言不同,待考。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