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杂家 chāng yán   》 biàn yán      zhòng cháng tǒng Zhongchang Tong

中国东汉末哲学家仲长统的哲学政治著作。《后汉书·仲长统传》载,仲长统“每论说古今及时俗行事,恒发愤叹息。因著论名曰《昌言》,凡三十四篇,十余万言 ”。 原书已佚,《后汉书》“本传” 录有《理乱》、《损益》、《法诫》三篇。此外,《群书治要》、《意林》、《齐民要术序》、《文选》、《太平御览》等书中保存有某些片断。 《昌言》针对东汉末年的社会弊病,主张“限夫田以断并兼,急农桑以丰委积,严禁令以阶僭差,察苛刻以绝烦暴”;“政不分于外戚之家,权不入于宦竖之门 ”。反对“选士而论族姓阀阅”,主张“核才艺以叙官宜”。在哲学上,提出“人事为本,天道为末”的观点,反对迷信天道而背人事。 《昌言》的辑本,见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的《全后汉文》和马国翰的《玉函山房辑佚书》。
弁言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后汉书》与王充、王符合传,韩愈《后汉三贤赞》即赞此三人。曰:「论说古今,发愤著书,《昌言》是名。友人缪袭,称其文章,足继西京。」《隋书?隋书志》三《子部?杂家》:「仲长子《昌言》十二卷,《录》一卷。汉尚书郎仲长统撰。」《旧唐书?经籍志》下作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三移入儒家,亦十卷。《崇文总目》列杂家,作三卷,曰:「汉仲长统撰。按本传,统论说古今及时俗行事,着论名《昌言》,凡三十四篇,十余万言。隋唐书目十卷。今所存十五篇,分为三卷,余皆亡。」《宋史?艺文志》四作二卷,亦列杂家。后此之《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不复著录。明陈第世《善堂书目》有二卷。严可均疑即十五篇本。后所见刻本仅明胡维新《两京遗编》,有《理乱》《损益》《法诫》三篇;归有光《诸子汇函》有《理乱》、《损益》二篇;皆出本传,无所增多。则北宋十五篇本又复佚失。严可均《全后汉文》从《群书治要》写出九篇,益以本传三篇,以《意林》次第之。刺取各书引见,补正脱讹,定着二卷。然所引未备,间有缺略,且所据版本或有未善。余不揣浅陋,续加鸠集,编为三卷:上卷收本传所引四篇,中卷收《群书治要》所引九篇,下卷则收《意林》等书所引,凡《全后汉文》未收者,亦着明。并稍集相关资料以为附录,俾览者或免翻检之劳焉! 鲁东野人胡不归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hòuyīzhānghuí >>   
biàn yánchāng yán shàngchāng yán zhōngchāng yán  xià

pínglú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