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子杂家 》 昌言 》
弁言
仲長統 Zhongchang Tong
中國東漢末哲學家仲長統的哲學政治著作。《後漢書·仲長統傳》載,仲長統“每論說古今及時俗行事,恆發憤嘆息。因著論名曰《昌言》,凡三十四篇,十餘萬言 ”。 原書已佚,《後漢書》“本傳” 錄有《理亂》、《損益》、《法誡》三篇。此外,《群書治要》、《意林》、《齊民要術序》、《文選》、《太平御覽》等書中保存有某些片斷。
《昌言》針對東漢末年的社會弊病,主張“限夫田以斷並兼,急農桑以豐委積,嚴禁令以階僭差,察苛刻以絶煩暴”;“政不分於外戚之傢,權不入於宦竪之門 ”。反對“選士而論族姓閥閱”,主張“核纔藝以敘官宜”。在哲學上,提出“人事為本,天道為末”的觀點,反對迷信天道而背人事。
《昌言》的輯本,見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中的《全後漢文》和馬國翰的《玉函山房輯佚書》。
弁言
仲長統,字公理,山陽高平人也。《後漢書》與王充、王符合傳,韓愈《後漢三賢贊》即贊此三人。曰:「論說古今,發憤著書,《昌言》是名。友人繆襲,稱其文章,足繼西京。」《隋書?隋書志》三《子部?雜傢》:「仲長子《昌言》十二捲,《錄》一捲。漢尚書郎仲長統撰。」《舊唐書?經籍志》下作十捲。《新唐書?藝文志》三移入儒傢,亦十捲。《崇文總目》列雜傢,作三捲,曰:「漢仲長統撰。按本傳,統論說古今及時俗行事,着論名《昌言》,凡三十四篇,十餘萬言。隋唐書目十捲。今所存十五篇,分為三捲,餘皆亡。」《宋史?藝文志》四作二捲,亦列雜傢。後此之《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不復著錄。明陳第世《善堂書目》有二捲。嚴可均疑即十五篇本。後所見刻本僅明鬍維新《兩京遺編》,有《理亂》《損益》《法誡》三篇;歸有光《諸子匯函》有《理亂》、《損益》二篇;皆出本傳,無所增多。則北宋十五篇本又復佚失。嚴可均《全後漢文》從《群書治要》寫出九篇,益以本傳三篇,以《意林》次第之。刺取各書引見,補正脫訛,定着二捲。然所引未備,間有缺略,且所據版本或有未善。餘不揣淺陋,續加鳩集,編為三捲:上捲收本傳所引四篇,中捲收《群書治要》所引九篇,下捲則收《意林》等書所引,凡《全後漢文》未收者,亦着明。並稍集相關資料以為附錄,俾覽者或免翻檢之勞焉!
魯東野人鬍不歸識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