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qīn de jīn wǎng shì   》 chū kàn jīn      tài chāng Wu Taichang

作者由于工作关系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就和巴老有些接触,那个年代是巴老文学生涯中十分重要的时期,他以严肃的历史责任感和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随想录。
初看巴金 1977年11月30日,《人民文学》编辑部派我去上海组稿。经《上海文艺》编辑部陆谷苇联系,12月2日上午我去武康路113号拜望巴金。这是我第一次拜望巴老。 在此之前,我和巴金曾有过一面之缘——1966年6、7月间,巴金在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 有天晚上内蒙古乌兰牧骑和广州军区海上文化宣传队为会议演出舞蹈歌唱节目,几位在中国作协外事委员会工作的邻居叫我去观看。那时《文艺报》刚被迫停刊,因我曾采访过乌兰牧骑,也就去了。在巴金等人进场入坐时,有人介绍我认识巴金,巴金热情地同我握手,我告诉他《文艺报》已停刊,他点点头说知道了。 这次去看他,主要是请他为《人民文学》赐稿。在此之前,《人民文学》编辑给他写过信,我也写过。当时茅盾曾准备为《人民文学》写一组短篇新作漫评,我们为他准备了一份短篇小说选目。记得我将这份选目同时寄给了巴金。1977年9月22日巴金给我回过信。我离京前,编辑部再三叮嘱,这次一定要约请到巴金为我们写的,即便短小的随感也好。 上午10点到巴金家。巴老已坐在客厅沙发上。他身着蓝色的中山装,虽有一头白发,但无老态,从沙发上起来向我们热情握手。我望着他,宽宽的前额下面戴着一副黑边眼镜,镜片后是一双透着智慧而有神的眼睛。这位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精神尚好。阳光照拂在他的脸上。巴老不时问我点情况。关于给《人民文学》写稿,他说写了有合适的就给你们。并请我代向光年、文井同志问好(张光年当时已出任《人民文学》主编,严文井任副主编)。 巴老激动地谈起老舍,他说读了《人民文学》前不久发表的《诗二首——老舍同志遗作》。我详细告诉他发表这两首诗的情况。为了促使老舍尽早恢复名誉和落实政策,1977年9月,有天上午张光年同志突然叫我去他家,布置我马上去老舍家,请老舍夫人胡隰青提供一篇老舍生前未发表的短文,体裁不限,散文、随笔、诗歌、快板都可以。下午我去东城丰富胡同老舍家,胡隰青和老舍长女舒济在四处摊满的被抄家退回的书稿中寻找,第二天才找出老舍1965年写的两首短诗的手稿,一首题为《昔年》,一首题为《今日》。光年同志决定以《诗二首——老舍遗作》为题在第10期发表,并决定用手迹刊出。在刊物付印时,光年同志亲自看了编辑部加的说明,在老舍名字后面加了“同志”两字,他说,老舍本来就是同志,好同志。好同志被弄成不是同志,蒙冤而死,是一大悲剧!所以现在必须郑重标明“老舍同志”。光年同志又决定《人民文学》1978年3、4、5三期将连续发表老舍生前未竟稿——9万字的小说《正红旗下》。巴老说:你们这样做对!老舍同志屈死这么多年了,怎么死的至今我都不清楚。我非常怀念他。 巴老又关心地问起阿英同志的后事。1977年6月18日阿英在京逝世,次日巴金和罗荪联名给阿英家属发去唁电并送了花圈。我告诉巴老,6月28日阿英追悼会,文艺界去了很多人,郭老、茅公、叶圣老、胡愈老都出席了。茅公在休息室同叶圣老、胡愈老谈话时,还把我叫去问告诉没告诉巴金,我说巴老已发来唁电还送了花圈。巴老1977年9月12日在给我的信中说:“读到悼词仿佛见到阿英同志的微笑,对他的评价是公平的,他的确为中国人民文艺事业做过不少好事。他的藏书不少,希望不会散失。” 巴金和我们谈了一个多小时,有客人来,谷苇示意该告辞了。我们正要起身时,见到巴金女儿李小林、祝鸿生夫妇。巴金说前不久小林去北京,你们见过了。他笑着说,你们是编辑同行,以后要多联系。我和小林他们在庭院里又聊了一会,小林他们下午回杭州。那次在上海,我呆了半个月。见巴老前后,看望了于伶、柯灵、钟望阳、罗荪、王西彦、吴强、杜宣、茹志鹃等。 没料到,八天之后我又见到巴老。但不是在他家,是在一次会议上。《人民日报》文艺部负责人袁鹰等三位同志来沪,准备在文学界和艺术界分别开座谈会。袁鹰从罗荪同志处知道我正在上海,与我联系上,请我参加10日上午在东湖招待所召开的文学界的座谈会,并叫我早点到,说巴老要来。巴金准时,和钟望阳、罗荪、洪泽一同来的。袁鹰和我在门口迎候。巴老一见我就说:又见到你了。座谈会的主旨是向“文艺黑线专政论”开火。与会者,如李俊民、王西彦、姜彬、柯灵、茹志鹃、草婴、包文棣等都相继发了言。在罗荪发言后,巴金讲了话,看来他有准备。拿着稿纸,他激动地说,“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实质是“疯狂打击和迫害广大革命文艺工作者”,“拼凑起他们的帮派体系”,坚决主张“对‘四人帮’的余党、爪牙、帮派体系”“一定要‘斩草除根’”、“除恶务尽”。巴金的这个发言后来以《除恶务尽,不留后患——揭批“四人帮”炮制“文艺黑线专政论”的罪行》为题,发表在同月26日《人民日报》上。散会后,巴老说,下次北京见!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hòuyīzhānghuí >>   


【zīliàoláiyuán】wén huì chū bǎn shè
chū kàn jīn wén dài huì jiān (1) wén dài huì jiān (2) wén dài huì jiān (3)
huái niàn lǎo shè (1)huái niàn lǎo shè (2)huái niàn lǎo shè (3)zài suǒ jīng máo dùn shì shì
shēng de rèn biān ji (1) shēng de rèn biān ji” (2) shēng de rèn biān ji” (3)bīng xīn jīn zhè rén … (1)
bīng xīn jīn zhè rén…… (2)bīng xīn jīn zhè rén…… (3)bīng xīn jīn zhè rén…… (4) shěn cóng wén zuì hòu miàn (1)
shěn cóng wén zuì hòu miàn (2) shěn cóng wén zuì hòu miàn (3) jīn wén bào》 (1) jīn wén bào》 (2)
jīn wén bào》 (3) jīn wén bào》 (4) jīn wén bào》 (5)shōu huòzài jīng zuò tán huì (1)
dì   I   [II]   [III]   yè

pínglú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