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类 》 朱子語類 》
目錄
朱熹 Zhu Xi
朱子语类 目录
本書是南宋大儒朱熹與其門人對答的集錄。全書共一百四十捲,由南宋末期的黎靖德編成,書的全名是朱子語類大全。朱子歿後,黎靖德收集其門人分記的語錄(朱子所講的話),將之編輯起來,並按其內容分類為二十六個項目。語類的內容生動,極具魁力。其中密佈着師徒間緊湊的對答,且以口語式的文體記錄下來,使朱子精深細緻的哲學觀點,變得極為平易而實用。
中國宋代景定四年(1263年)黎靖德以類編排,於鹹淳二年(1270年)刊為《朱子語類大全)140捲,即今通行本《朱子語類》。此書編排次第,首論理氣、性理、鬼神等世界本原問題,以太極、理為天地之始;次釋心性情意、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及人物性命之原;再論知行、力行、讀書、為學之方等認識方法。又分論《四書》、《五經》,以明此理,以孔孟周程張朱為傳此理者,排釋老、明道統。《朱子語類》基本代表了朱熹的思想,內容豐富,析理精密。主要版本有宋鹹淳二年《朱子語類》書影刊本、明成化九年(1473)陳煒刻本、清呂留良寶誥堂刻本、廣州書局本等。中華書局有排印本。
目錄
點校說明
朱熹與朱子語類
重刻朱子語類序
朱子語類大全
語錄
語類
池州刊朱子語錄後序
饒州刊朱子語續錄後序
饒州刊朱子語後錄後序
建安刊朱子語別錄後序
朱子語類後序
又
眉州刊朱子語類序
徽州刊朱子語類後序
徽州刊朱子語續類後序
朱子語錄姓氏
朱子語類捲目
考訂
朱子語類門目
理氣
鬼神
性理
學
朱子語類
捲第一 理氣上
太極天地上
捲第二 理氣下
天地下
捲第三 鬼神
捲第四 性理一
人物之性氣質之性
捲第五 性理二
性情心意等名義
捲第六 性理三
仁義禮智等名義
捲第七 學一
小學
捲第八 學二
總論為學之方
捲第九 學三
論知行
捲第十 學四
讀書法上
捲第十一 學五
讀書法下
捲第十二 學六
持守
捲第十三 學七
力行
捲第十四 大學一
綱領
序
經上
捲第十五 大學二
經下
捲第十六 大學三
傳一章釋明明德
傳二章釋新民
傳三章釋止於至善
傳四章釋本末
傳五章釋格物緻知
傳六章釋誠意
傳七章釋正心修身
傳八章釋修身齊傢
傳九章釋傢齊國治
傳十章釋治國平天下
捲第十七 大學四或問上
經一章
或問吾子以為大人之學一段
此篇所謂在明明德一段
知止而後有定以下一段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一段
治國平天下者諸侯之事一段
傳一章
然則其曰剋明德一段
顧諟天之明命一段
是三者固皆自明之事一段
傳二章
或問盤之有銘一段
傳三章
復引淇澳之詩一段
捲第十八 大學五或問下
傳五章
獨其所謂格物緻知者一段
然則吾子之意亦可得而悉聞一段
近世大儒有為格物緻知之說一段
傳六章
傳七章
傳九章
傳十章
捲第十九 論語一
語孟綱領
捲第二十 論語二
學而篇上
學而時習之章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章
巧言令色鮮矣仁章
捲第二十一 論語三
學而篇中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章
道千乘之國章
弟子入則孝章
賢賢易色章
君子不重則不威章
捲第二十二 論語四
學而篇下
慎終追遠章
夫子至於是邦章
父在觀其志章
禮之用和為貴章
信近於義章
君子食無求飽章
貧而無諂章
不患人之不己知章
捲第二十三 論語五
為政篇上
為政以德章
詩三百章
道之以政章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章
孟懿子問孝至子夏問孝章
捲第二十四 論語六
為政篇下
吾與回言章
視其所以章
溫故而知新章
君子不器章
子貢問君子章
君子周而不比章
學而不思章
攻乎異端章
由誨女知之章
子張學幹祿章
哀公問何為則民服章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章
或謂子奚不為政章
人而無信章
子張問十世可知章
非其鬼而祭之章
捲第二十五 論語七
八佾篇
孔子謂季氏章
三傢者以雍徹章
人而不仁如禮何章
林放問禮之本章
夷狄之有君章
季氏旅於泰山章
君子無所爭章
巧笑倩兮章
夏禮吾能言之章
禘自既灌而往者章
祭如在章
與其媚於奧章
周監於二代章
子入太廟章
射不主皮章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章
事君盡禮章
君使臣以禮章
關雎樂而不淫章
哀公問宰我章
管仲之器小哉章
子語魯太師樂章
儀封人請見章
子謂韶盡美矣章
居上不寬章
捲第二十六 論語八
裏仁篇上
裏仁為美章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章
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章
苟志於仁章
富與貴章
我未見好仁者章
人之過也章
朝聞道章
士志於道章
君子之於天下也章
君子懷德章
放於利而行章
能以禮讓為國章
不患無位章
捲第二十七 論語九
裏仁篇下
子曰參乎章
君子喻於義章
見賢思齊焉章
事父母幾諫章
父母在章
父母之年章
古者言之不出章
以約失之章
君子欲訥於言章
德不孤章
事君數章
捲第二十八 論語十
公冶長上
子謂公冶長章
子謂子賤章
子貢問賜也何如章
或曰雍也章
子使漆雕開仕章
道不行章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章
子謂子貢曰章
吾未見剛者章
子頁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章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章
捲第二十九 論語十一
公冶長下
子路有聞章
子貢問曰孔文子章
子謂子産章
臧文仲居蔡章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章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章
寧武子邦有道則知章
子在陳章
伯夷叔齊章
孰謂微生高直章
巧言令色足恭章
顔淵季路侍章
已矣乎章
十室之邑章
捲第三十 論語十二
雍也篇一
雍也可使南面章
仲弓問子桑伯子章
哀公問弟子章
捲第三十一 論語十三
雍也篇二
子華使於齊章
子謂仲弓章
子曰回也章
季康子問仲由章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章
伯牛有疾章
賢哉回也章
捲第三十二 論語十四
雍也篇三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章
子謂子夏曰章
子遊為武城宰章
孟之反不伐章
不有祝鮀之佞章
誰能出不由戶章
質勝文則野章
人之生也直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章
中人以上章
樊遲問知章
知者樂水章
捲第三十三 論語十五
雍也篇四
齊一變至於魯章
觚不觚章
井有仁焉章
君子博學於文章
子見南子章
中庸之為德章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章
捲第三十四 論語十六
述而篇
述而不作章
默而識之章
德之不修章
子之燕居章
甚矣吾衰章
志於道章
自行束修章
不憤不啓章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章
子謂顔淵曰章
富而可求章
子在齊聞韶章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章
飯疏食章
加我數年章
子所雅言章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章
我非生而知之者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章
三人行章
天生德於予章
二三子以我為隱乎章
子以四教章
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章
蓋有不知而作之者章
仁遠乎哉章
陳司敗問昭公章
子與人歌而善章
文莫吾猶人也章
若聖與仁章
子疾病章
奢則不孫章
君子坦蕩蕩章
子溫而厲章
捲第三十五 論語十七
泰伯篇
泰伯其可謂至德章
恭而無禮章
曾子有疾謂門弟子章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章
曾子以能問於不能章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章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章
興於詩章
民可使由之章
好勇疾貧章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章
三年學章
篤信好學章
不在其位章
師摯之始章
狂而不直章
學如不及章
巍巍乎章
大哉堯之為君章
舜有臣五人章
禹吾無間然章
捲第三十六 論語十八
子罕篇上
子罕言利章
麻冕禮也章
子絶四章
子畏於匡章
太宰問於子貢章
吾有知乎哉章
鳳鳥不至章
子見齊衰者章
顔淵喟然嘆章
子疾病章
子貢曰有美玉章
子欲居九夷章
出則事公卿章
子在川上章
我未見好德如好色章
語之而不惰章
子謂顔淵章
苗而不秀章
後生可畏章
捲第三十七 論語十九
子罕篇下
法語之言章
三軍可奪帥章
衣敝緼袍章
知者不惑章
可與共學章
唐棣之華章
捲第三十八 論語二十
鄉黨篇
總論
第一節鄉黨、宗廟、朝廷言貌不同
第二節在朝廷事上、接下不同
第三節為君擯相
第四節在朝之容
第五節為君聘
第六節衣服之製
第七節謹齋事
第八節飲食之製
第十節居鄉
第十一節與人交之誠意
第十二節事君之禮
第十三節交朋友之義
第十四節容貌之變
第十五節升車之容
捲第三十九 論語二十一
先進篇上
先進於禮樂章
從我於陳蔡章
回也非助我者也章
南容三復白圭章
顔路請子之車章
門人厚葬章
季路問事鬼神章
閔子侍側章
子貢問師與商也章
季氏富於周公章
柴也愚章
回也其庶乎章
子張問善人之道章
子畏於匡章
捲第四十 論語二十二
先進篇下
季子然問仲由冉求章
子路使子羔為費宰章
子路曾晰冉有公西華侍坐章
捲第四十一 論語二十三
顔淵篇上
顔淵問仁章
捲第四十二 論語二十四
顔淵篇下
仲弓問仁章
司馬牛問仁章
司馬牛問君子章
司馬牛憂曰章
子張問明章
子貢問政章
棘子成曰章
哀公問於有若章
子張問崇德辨惑章
齊景公問政章
子路無宿諾章
子張問政章
君子成人之美章
季康子患盜章
季康子問政章
子張問士章
樊遲從遊舞雩之下章
樊遲問仁章
子貢問友章
捲第四十三 論語二十五
子路篇
子路問政章
仲弓為季氏宰章
子路曰衛君待子章
樊遲請學稼章
誦詩三百章
子謂衛公子荊章
子適衛章
苟有用我章
善人為邦章
如有王者章
苟正其身章
定公問一言興邦章
葉公問政章
樊遲問仁章
子貢問士章
不得中行而與之章
南人有言章
君子和而不同章
君子易事而難說章
君子泰而不驕章
剛毅木訥近仁章
子路問士章
善人教民七年章
以不教民戰章
捲第四十四 論語二十六
憲問篇
憲問恥章
剋伐怨欲不行章
有德者必有言章
南宮適問於孔子章
君子而不仁者章
愛之能勿勞乎章
為命章
或問子産章
貧而無怨章
子路問成人章
子問公叔文子章
晉文公譎而不正章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章
子貢曰管仲非仁章
陳成子弒簡公章
子路問事君章
君子上達章
古之學者為己章
蘧伯玉使人於孔子章
君子恥其言過其行章
子貢方人章
不逆詐章
微生畝謂孔子章
驥不稱其力章
以德報怨章
莫我知也夫章
公伯寮愬子路章
賢者闢世章
子路宿於石門章
子擊磬於衛章
上好禮章
子路問君子章
原壤夷俟章
闕黨童子將命章
捲第四十五 論語二十七
衛靈公篇
衛靈公問陳章
子曰賜也章
子張問行章
直哉史魚章
志士仁人章
子貢問為仁章
顔淵問為邦章
子曰已矣乎章
躬自厚章
不曰如之何章
君子義以為質章
君子矜而不爭章
子貢問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章
吾之於人也章
巧言亂德章
人能弘道章
吾嘗終日不食章
君子謀道不謀食章
知及之章
君子不可小知章
當仁不讓於師章
君子貞而不諒章
辭達而已矣章
捲第四十六 論語二十八
季氏篇
季氏將伐顓臾章
益者三樂章
侍於君子有三愆章
君子有三戒章
君子有三畏章
君子有九思章
見善如不及章
捲第四十七 論語二十九
陽貨篇
陽貨欲見孔子章
性相近章
子之武城章
公山弗擾章
子張問仁章
佛肸召章
子曰由也章
小子何莫學夫詩章
子謂伯魚章
色厲內荏章
鄉原德之賊章
古者民有三疾章
惡紫之奪朱章
予欲無言章
孺悲欲見孔子章
宰我問三年之喪章
飽食終日章
君子尚勇乎章
君子亦有惡乎章
捲第四十八 論語三十
微子篇
微子去之章
柳下惠為士師章
齊景公待孔子章
齊人歸女樂章
楚狂接輿章
子路從而後章
逸民章
捲第四十九 論語三十一
子張篇
執德不弘章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章
雖小道必有可觀章
日知其所亡章
博學而篤志章
百工居肆章
大德不逾閑章
子夏之門人小子章
仕而優則學章
孟莊子之孝章
衛公孫朝問於子貢章
叔孫武叔語大夫章
陳子禽謂子貢章
捲第五十 論語三十二
堯曰篇
堯曰咨爾舜章
子張問章
不知命章
捲第五十一 孟子一
題辭
梁惠王上
孟子見梁惠王章
王立於沼上章
寡人之於國章
晉國天下莫強焉章
孟子見梁襄王章
齊宣王問齊桓晉文之事章
梁惠王下
莊暴見孟子章
齊宣王問文王囿章
問交鄰國有道章
問人皆謂我毀明堂章
問湯放桀章
為巨室章
齊人伐燕勝之章
滕文公問滕小國也章
魯平公將出章
捲第五十二 孟子二
公孫醜上之上
問夫子當路於齊章
問夫子加齊之卿相章
捲第五十三 孟子三
公孫醜上之下
以力假仁章
仁則榮章
尊賢使能章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
矢人豈不仁於函人章
子路人告以有過則喜章
伯夷非其君不事章
捲第五十四 孟子四
公孫醜下
天時不如地利章
孟子將朝王章
孟子之平陸章
孟子為卿於齊章
瀋同以其私問章
燕人畔章
孟子去齊章
孟子去齊居休章
捲第五十五 孟子五
滕文公上
滕文公為世子章
滕定公薨章
滕文公問為國章
有為神農之言章
墨者夷之章
滕文公下
陳代曰不見諸侯章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章
公孫醜問不見諸侯章
公都子問好辯章
捲第五十六 孟子六
離婁上
離婁之明章
規矩方圓之至章
三代之得天下章
愛人不親章
為政不難章
天下有道章
自暴者章
居下位章
伯夷闢紂章
求也為季氏宰章
恭者不侮人章
淳於?曰章?
人不足與適章
人之患章
孟子謂樂正子曰章
仁之實章
天下大悅章
捲第五十七 孟子七
離婁下
舜生於諸馮章
子産聽鄭國之政章
中也養不中章
言人之不善章
仲尼不為已甚章
大人者章
養生者章
君子深造之以道章
博學而詳說之章
徐子曰章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章
禹惡旨酒章
王者之?熄章?
可以取章
天下之言性也章
君子所以異於人者章
禹稷當平世章
公都子問匡章章
捲第五十八 孟子八
萬章上
問舜往於田章並下章
象日以殺舜為事章
鹹丘蒙問章
問堯以天下與舜章
問人有言章
伊尹以割烹要湯章
問或謂孔子於衛章
萬章下
伯夷目不視惡色章
北宮錡問曰章
萬章曰敢問交際章
仕非為貧章
萬章問士不托諸侯章
捲第五十九 孟子九
告子上
性猶杞柳章
性猶湍水章
生之謂性章
食色性也章
性無善無不善章
富歲子弟多賴章
牛山之木章
魚我所欲章
仁人心也章
人之於身也章
公都子問鈞是人也章
有天爵者章
欲貴者人之同心章
仁之勝不仁也章
五穀種之美者章
告子下
任人有問屋廬子章
曹交問曰章
淳於?曰先名實者章
魯欲使慎子為將軍章
舜發於畎畝章
教亦多術矣章
捲第六十 孟子十
盡心上
盡其心者章
莫非命也章
萬物皆備於我矣章
行之而不着焉章
待文王而後興章
霸者之民章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章
舜居深山之中章
無為其所不為章
人之有德慧術知章
廣土衆民章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章
雞鳴而起章
楊子取為我章
堯舜性之也章
王子墊問曰章
桃應問曰章
孟子自範之齊章
形色天性章
君子所以教者五章
公孫醜曰道則高矣美矣章
於不可已而已章
知者無不知也章
捲第六十一 孟子十一
盡心下
盡信書章
舜之飯糗茹草章
好名之人章
民為貴章
仁也者人也章
貉稽曰章
口之於味也章
浩生不害問曰章
逃墨必歸於楊章
盆成括仕於齊章
人皆有所不忍章
言近而指遠章
堯舜性者也章
說大人則藐之章
養心莫善於寡欲章
曾晰嗜羊棗章
萬章問孔子在陳章
由堯舜至於湯章
捲第六十二 中庸一
綱領
章句序
章句
第一章
捲第六十三 中庸二
第二章
第四章
第六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捲第六十四 中庸三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捲第六十五 易一
綱領上之上
陰陽
數
河圖洛書
伏羲卦畫先天圖
捲第六十六 易二
綱領上之下
卜筮
象
捲第六十七 易三
綱領下
三聖易
邵子易
程子易傳
朱子本義啓蒙
讀易之法
總論卦彖爻
卦體卦變
辭義
上下經上下係
論易明人事
論後世易象
捲第六十八 易四
幹上
捲第六十九 易五
幹下
坤
捲第七十 易六
屯
蒙
需
訟
師
比
小畜
履
泰
否
同人
大有
謙
豫
隨
蠱
臨
觀
捲第七十一 易七
噬嗑
賁
剝
無妄
大畜
頤
大過
坎
離
捲第七十二 易八
恆
遯
大壯
晉
明夷
傢人
睽
蹇
解
損
益
夬
姤
萃
升
捲第七十三 易九
井
革
鼎
震
艮
漸
歸妹
旅
巽
兌
渙
節
中孚
小過
既濟
未濟
捲第七十四 易十
上係上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捲第七十五 易十一
上係下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捲第七十六 易十二
係辭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捲第七十七 易十三
說卦
序卦
雜卦
捲第七十八 尚書一
綱領
堯典
舜典
大禹謨
?陶謨
益稷
捲第七十九 尚書二
禹貢
胤徵
湯誓
仲虺之誥
湯誥
總說伊訓太甲說命
伊訓
太甲
鹹有一德
說命
西伯戡黎
泰誓
武成
洪範
旅獒
金縢
大誥
總論康誥梓材
康誥
酒誥
梓材
召誥 洛誥
無逸
君奭
多方
立政
周官
顧命 康王之誥
君牙
冏命
呂刑
泰誓 費誓
捲第八十 詩一
綱領
論讀詩
解詩
捲第八十一 詩二
周南 關雎兼論二南
捲耳
樛木
螽斯
兔罝
漢廣
汝墳
麟趾
召南 鵲巢
采蘩
殷其雷
摽有梅
江有汜
何彼穠矣
騶虞
邶 柏舟
緑衣
燕燕
日月終風
式微
簡兮
泉水
北門
靜女
二子乘舟
幹旄
淇奧
君子陽陽
狡童兼論鄭詩
?鳴
着
甫田
園有桃
蟋蟀
豳 七月
鴟鴞
東山
破斧
九罭
狼跋
二雅
鹿鳴諸篇
常棣
伐木
天保
采薇
出車
魚麗
南有嘉魚
蓼蕭
六月
?
車攻
庭燎
斯幹
節南山
小弁
大東
楚茨
瞻彼洛矣
車牽
賓之初筵
漸漸之石
大雅 文王
綿
棫樸
皇矣
下武
文王有聲
生民
既醉
假樂
公劉
捲阿
民勞
蕩
抑
雲漢
崧高
烝民
周頌 清廟
昊天有成命
我將
敬之
絲衣
魯頌 泮水
閟宮
商頌
玄鳥
長發
捲第八十二 孝經
捲第八十三 春秋
綱領
經傳附
捲第八十四 禮一
論考禮綱領
論後世禮書
論修禮書
捲第八十五 禮二
儀禮
總論
士冠
士昏
鄉飲酒
聘禮
公食大夫禮
覲禮
喪服經傳
既夕
少牢饋食
捲第八十六 禮三
周禮
總論
論近世諸儒說
天官
地官
春官
夏官
秋官
鼕官
捲第八十七 禮四
小戴禮
總論
麯禮
檀弓上
檀弓下
王製
月令
文王世子
禮運
禮器
郊特牲
內則
玉藻
明堂位
喪服小記
大傳
少儀
學記
樂記
祭法
祭義
哀公問
仲尼燕居
孔子閑居
表記
深衣
鄉飲酒
鄉射
拾遺
捲第八十八 禮五
大戴禮
捲第八十九 禮六
冠昏喪
總論
冠
昏
喪
捲第九十 禮七
祭
捲第九十一 禮八
雜儀
捲第九十二 樂古今
捲第九十三 孔孟周程張子
捲第九十四 周子之書
太極圖
通書
誠上
誠下
誠幾德
聖
慎動
師
幸
思
志學
動靜
樂
聖學
理性命
顔子
師友
勢
文辭
聖藴
精藴
幹損益動
蒙艮
後錄
拙賦
捲第九十五 程子之書一
捲第九十六 程子之書二
捲第九十七 程子之書三
捲第九十八 張子之書一
捲第九十九 張子之書二
捲第一百 邵子之書
捲第一百一 程子門人
總論
呂與叔
謝顯道
楊中立
遊定夫
侯希聖
尹彥明
張思叔
郭立之子和
鬍康侯
捲第一百二 楊氏門人 尹氏門人
楊氏門人
羅仲素
蕭子莊
廖用中
鬍德輝
尹氏門人
王德修
捲第一百三 羅氏門人 鬍氏門人
羅氏門人
李願中
鬍氏門人
張敬夫
捲第一百四 朱子一
自論為學工夫
捲第一百五 朱子二
論自註書
總論
小學之書
近思錄
論語或問
孟子要指
中庸集略
仁說
敬齋箴
六君子贊
通鑒綱目
捲第一百六 朱子三
外任
同安主簿
南康
總論作郡
浙東
漳州
潭州
捲第一百七 朱子四
內任
孝宗朝
寧宗朝
丙辰後
雜記言行
捲第一百八 朱子五
論治道
捲第一百九 朱子六
論取士
捲第一百一十 朱子七
論兵
論刑
捲第一百一十一 朱子八
論民
論財
捲第一百一十二 朱子九
論官
捲第一百一十三 朱子十
訓門人一
捲第一百一十四 朱子十一
訓門人二
捲第一百一十五 朱子十二
訓門人三
捲第一百一十六 朱子十三
訓門人四
捲第一百一十七 朱子十四
訓門人五
捲第一百一十八 朱子十五
訓門人六
捲第一百一十九 朱子十六
訓門人七
捲第一百二十 朱子十七
訓門人八
捲第一百二十一 朱子十八
訓門人九
捲第一百二十二 呂伯恭
捲第一百二十三 陳君舉附葉正則
捲第一百二十四 陸氏
捲第一百二十五 老氏附莊列
老子
列子
莊子
老莊
莊列
老莊列子
老子書
道可道章第一
𠔌神不死章第六
古之為善士章第十五
將欲?之章第三十六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
反者道之動章第四十一
道生一章第四十二
名與身章第四十四
天下有道章第四十六
治人事天章第五十九
莊子書
內篇養生第三
外篇天地第十二
外篇天運第十四
參同契
論修養
論道教
捲第一百二十六 釋氏
捲第一百二十七 本朝一
太祖朝
太宗真宗朝
仁宗朝
英宗朝
神宗朝
哲宗朝
徽宗朝
欽宗朝
高宗朝
孝宗朝
寧宗朝
捲第一百二十八 本朝二
法製
捲第一百二十九 本朝三
自國初至熙寧人物
捲第一百三十 本朝四
自熙寧至靖康用人
捲第一百三十一 本朝五
中興至今日人物上李趙張汪黃秦
捲第一百三十二 本朝六
中興至今日人物下
捲第一百三十三 本朝七
盜賊
夷狄
捲第一百三十四 歷代一
捲第一百三十五 歷代二
捲第一百三十六 歷代三
捲第一百三十七 戰國漢唐諸子
捲第一百三十八 雜類
捲第一百三十九 論文上
捲第一百四十 論文下 拾遺 問遺書
論文下詩
拾遺編成而又有遺者,萃此。
問遺書
點校說明本書用清光緒庚辰(一八八0年)賀麟瑞校刻本(即劉氏傳經堂本,簡稱賀本)為底本,參校本有明成化九年(一四七三年)陳煒刻本(簡稱陳本)、清康熙間呂留良天蓋樓刻本(簡稱呂本)、清同治壬申(一八七二年)應元書院刻本(簡稱院本)。明萬歷三十一年(一六0三年)朱吾弼編刻本、日本寬文八年(一六六八年)刻本,經抽對若幹,與底本無多出入,故未詳校。
校勘過程中,凡屬明顯錯別字則徑改;凡有疑問則出註標明「似當作某」或「似誤」,以備一說;其他校改,均一一出註當面,並於正文加上符號以資識別:用圓括號者表示刪,用方括號者表示增、改。
在標點符號運用方面,若全條均屬朱子語則不標引號,凡有問答及引據之處則一一標明;若文義顯明則不用頓號,易混之處則一一標明。
賀本原有正訛一捲,因賀氏已將正文逐條改正,故刪去。原有記疑一捲,凡可資藉鑒者,均隨正文出註於當面;其餘經校改後已無疑,故不再羅列。
本書結構除雙行小註改排單行外,一切依舊。
本書由王星賢負責點校,請鄧艾民審閱並作序,最後由編輯部定稿。
朱熹與朱子語類朱熹,字元晦,生於宋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0年),祖籍徽州(今安徽歙縣)婺源(今屬江西)人。他的父親朱鬆在福建南劍(今南平)的尤溪縣做縣尉時,他出生在尤溪。宋寧宗慶元六年(一二00年)死於建陽。
朱熹十九歲中進士,做過五任地方官。二十四歲在泉州同安縣任主簿,二十八歲去職。自此以後一直到五十歲以前,他衹擔任過一些有官無職的閑差事。五十歲時任知南康軍約兩年。五十二歲任提舉兩浙東路常平茶????約一年,因彈劾唐仲友與宰相王淮不和辭職。六十一歲知漳州,推行經界清丈田地,為當地豪強所阻,任職一年多就卸任了。六十五歲知潭州,半年後被召至朝廷任煥章閣待製兼侍講,歷時僅四十天,因上疏告韓侂冑被免職還鄉。六十七歲又被鬍紘、瀋繼祖彈劾宣揚偽學而落職罷祠,因學術思想連挂名的官也丟了。七十一歲時在學禁的空氣壓力下去世。
朱熹一生實際從政的時間並不多,正如宋史朱熹傳所概括的:「熹登第五十年,仕於外者僅九考,立朝纔四十日。」他的大半生都從事於學術研究和教育工作。他任同安縣主簿時就有青年跟隨學習,一直到五十歲以前,從學的弟子為數不多。他五十歲任知南康軍,復建白鹿洞書院,經常與「諸生質疑問難,誨誘不倦」。五十四歲在福建崇安武夷山下建武夷精捨,「四方士友來者甚衆」。六十一歲知漳州,刊印四經四子書,經常到州學「訓誘諸生」。六十五歲知潭州,修復嶽麓書院,「治郡事甚勞,夜則與諸生講論,隨問而答,略無倦色」。後來回到建陽考亭,修建滄州精捨,「學者益衆」,(以上引文見朱子年譜)最多曾達到數百人。這時他已安心在此講學終生,曾寫滄州歌一首抒懷,其中有句云:「春盡五湖煙浪,秋夜一天雲月,此外盡悠悠。永棄人間事,吾道付滄州」。(朱文公文集捲十水調歌頭)朱子語類中的問答語錄,就是他一生從事教育所保存下來的師生問答的記錄。
(一)
在中國哲學思想的發展中,朱熹首先是作為宋、明客觀唯心主義理學集大成的人物著稱的。他的哲學思想,從宋代末一直到清代晚期為止的七百年中,都占有統治地位,成為幾個封建王朝的官方哲學。朱子語類中相當多的捲數都是直接闡述他的哲學觀點的。
從世界觀說,他認為宇宙的最高存在或本體就是太極,整個世界萬物都是太極産生的,所以說:「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而實造化之樞紐,品匯之根柢也。」(太極圖說解)宇宙的本體就其具有無聲無臭之妙,不能為感性認識所把握而言,叫做無極;就其能産生世界、作為天地萬物的根源而言,叫做太極。太極是無限的、永恆的、絶對的,所以說:「太極衹是個一而無對者。」(語類捲一百)太極又是至善的,所以說:「太極祇是個極好至善的道理,是天地人物萬善至好的表德。」(語類捲九四)太極有動有靜,「靜即太極之體也,動即太極之用也」,(同上)一動一靜而兩儀分,一變一合而五行具,從而「人物生生,變化無窮矣」。(太極圖說解)
太極是絶對的本體,從而必然産生陰陽天地萬物,這是就宇宙的本源說的。若就具體事物的構成說,則太極與陰陽不可分,所以說:「自現在之事物而觀之,則陰陽函太極;推其本,則太極生陰陽。」(語類捲七五)具體事物生成時,太極與陰陽相結合而不可分,這也就是說,「天下未有無理之氣,亦未有無氣之理」。(語類捲一)朱熹認為理與氣不可分,似乎是一種二元論,但他又說,在理氣的關係中,究竟是以理為本:「有是理便有是氣,但理是本。」(同上)再則,照朱熹的看法,「理為不生不滅」,(語類捲一二六)而氣卻是有生有滅,並不斷由理産生氣:「然氣之已散者,既化而無有矣,其根於理而日生者,則固浩然而無窮也。」(朱文公文集捲四五答廖子晦)至於理與事的關係,他更明確提出「未有這事,先有這理」。(語類捲九五)由此可見,朱熹的哲學體係為客觀唯心主義的理一元論還是很清楚的。
朱熹的另一個重要觀點是理一分殊,他說:「祇是此一個理,萬物分之以為體。萬物之中又各具一理,所謂「幹道變化,各正性命」,然總又祇是一個理,此理處處皆渾淪。」(語類捲九四)這也就是他所說的「物物有一太極,人人有一太極」。(同上)朱熹所謂理一的理與分殊的理之間的關係,既不是一般和特殊的關係,也不是全體和部分的關係,而是一種帶有神秘主義性質的類似大宇宙與小宇宙的關係。這種關係他無法運用邏輯分析加以說明,而衹能藉用月印萬川的比喻來描述。他說:「釋氏雲:「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這是那釋氏也窺得這些道理。」(語類捲十八)實際上,朱熹引用玄覺禪師的永嘉證道歌,並不僅僅是玄覺也窺得這些道理,而是他和程頤吸收了玄覺等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思想,作為他的太極說的一個根本觀點。從朱熹主張理一分殊和理雖不生不滅而氣有生有滅的這些觀點看,過去有些學者將朱熹的理氣學說與亞裏士多德所謂形式和質料作類比,並不完全恰當。
朱熹的世界觀的這些基本觀點,追溯源流,他的太極說來自周敦頤,他的理一元論來自二程,他又吸收了張載關於氣的某些觀點,並將氣表面上列在與理同等地位。他編輯近思錄與伊洛淵源錄,將周、程、張、邵等並列,表明他繼承和綜合了他們的各種觀點,組成一個龐大的體係,因此,在語類中有不少捲數記載他與弟子們討論他們的著作和思想的語錄,實際上也是對他自己的哲學觀點的闡述。
從認識論說,他繼承了程頤格物窮理的思想,認為:「言欲緻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補大學格物傳)他所謂的格物,就是指「或考之事為之着,或察之念慮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索之講論之際」。(大學或問)他所謂的窮理,就是「自其一物之中,莫不有以見其所當然而不容已,與其所以然而不可易者」。(同上)格物窮理的認識過程,又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今日格一物焉,明日又格一物焉」的漸進階段。在這個階段,既包括直接接觸事物的「格物」,「以事之詳略言,理會一件又一件」,從而獲得感性認識;又包括運用邏輯推理的「窮理」,「以理之深淺言,理會一重又一重」,「因其已知而及其所未知,因其所已達而及其所未達」,從而獲得理性認識。
第二階段是豁然貫通的頓悟階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衆物之表裏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補格物傳)到了這個階段,就格物說,則已格盡事物之理;不是衹認識部分的理,而是認識理的全體。他說:「若是窮得三兩分,未便是格物;須是窮理得到十分,方是格物。」(語類捲十五)就緻知說,則已達到無所不知的知至。若衹是部分的知、片面的知,都不是知至。他說:「若知一而不知二,知大而不知細,知高遠而不知幽深,皆非知之至也。要須四至八到,無所不知,乃謂至耳。」(同上)這就是格物與緻知的統一,窮理與盡心的統一。
格物窮理,必須將漸進階段與頓悟階段結合起來,才能達到完整的認識。根據這個觀點,他批判當時兩派不同的思想。一派是以呂伯恭為代表,衹求博觀,實際上要求衹通過漸進階段,窮盡天下的理;一派是以陸九淵為代表,衹務反求,實際上要求衹通過頓悟階段,發明本心,這都是片面的。他說:「今人務博者,即要盡窮天下之理;務約者,又謂反身而誠,則天下之物無不在我者,皆不是。」(語類捲十八)他又批評說,「伯恭失之多」,因為衹務博求多就流於支離;「子靜失之寡」,因為衹務約求寡就陷入空疏。衹有他的格物窮理的學說,由博返約,纔是全面的正確的認識途徑。語類中保存了從不同角度對這兩派思想方法的批評,有助於我們更細緻更深入地瞭解他的認識論的觀點。
朱熹的道德觀與他的認識論是密切相連的。操存涵養與進學窮理既有區別,又相互聯繫。就二者的區別說,他很贊揚程頤的兩句話:「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緻知。」因此他提出:「操存涵養則不可不緊,進學緻知則不可不寬。」(語類捲九)但他認為二者又相互聯繫,相互促進,所以說:「涵養中自有窮理工夫,窮其所養之理;窮理中自有涵養工夫,養其所窮之理。」(語類捲九)這種相互關係,也可以叫做「尊德性」與「道問學」的關係,在二者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的關係中,他早年着重將兩者並列,而晚年則感到過去對尊德性的重視不夠,而肯定應該「以尊德性為主」,所以說:「尊德性工夫甚簡約,且如伊川祇說一個主一之謂敬,無適之謂一,祇是如此,更無別事。某嚮來祇說得尊德性一邊輕了,今覺見未是。(語類捲六四)
緻知與涵養的關係也與知行關係密切相關。朱熹在知行關係中是明確主張知先於行、行重於知的。他說:「知行常相須,如目無足不行,足無目不見。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語類捲九)在這裏,他也強調知行相互聯繫,相互依賴,有如目與足的關係一樣,所以他也說:「徒明不行,則明無所用,空明而已;徒行不明,則行無所嚮,冥行而已。」(語類捲七三)
朱熹認為,理表現在人身上就叫做性,他繼承程頤「性即理也」的基本思想。但他比程頤更明確地將性區分為兩種:一即天地之性,係「專指理言」;一即氣質之性,係「以理與氣雜而言之」。天地之性為天所命,所以又叫天命之性。天命之性與氣質之性不相分離,「纔有天命,便有氣質」。(語類捲四)天命之性是善的,氣質之性則受氣所纍而有不善。稟氣之清者為聖為賢,稟氣之濁者為愚為不肖。人的目的,從性方面說,就是要變化氣質,剋服「氣質之性」帶來的不善因素,恢復天命之性的至善。從心方面來說,未發之前,是心的本體,也就是天命之性;已發之際,是心的作用,也就是情。所以說:「性者心之理,情者性之動,心者性情之主。」(語類捲四)性是善的,情則有善有不善;流於不善,即受物欲的引誘與蒙蔽。本體的心,是天理的顯現,叫做道心;人心可善可不善,流於不善,即是人欲。人的目的,從心方面說,就是要使人心服從道心,存天理而滅人欲。
朱熹根據他的人性論的根本觀點,批評佛、老的學說。儒傢以性為實有,主張性即理也,而理為不不滅。道傢之說是「半截有,半截無」,佛傢之說「則是全無」。儒傢以「氣聚則生,氣散則死,順之而已」,(語類捲百二十六)而「老氏貪生,釋氏畏死」。(同上)儒傢衹是存天理,「更無分毫私見」,而「佛氏之失,出於自私之厭;老氏之失,出於自私之巧」。(同上)語類中記錄許多這一類對佛、老的批評,比他文集中的理論分析更能擊中要害。
(二)
現在的朱子語類是南宋度宗鹹淳六年(一二七0年)黎靖德編輯出版的。當南宋理宗景定四年(一二六三年)時,黎靖德根據南宋寧宗嘉定八年(一二一五年)李道傳編輯的池州刊朱子語錄、南宋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年)李性傳編輯的饒州刊朱子語續錄、南宋理宗淳佑九年(一二四九年)蔡抗編輯的饒州刊朱子語後錄三種按記錄人編排為不同捲次的語錄和南宋寧宗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年)黃士毅編輯的眉州刊朱子語類、南宋理宗淳佑十二年(一二五二年)王佖編輯的徽州刊朱子語續類兩種按主題類別編排為不同捲次的語錄,綜合起來,刪除其文字和記錄人完全重複的條目後,乃按黃士毅編輯的朱子語類所用的主題類別加以編排,出版了比較完整的景定本朱子語類。南宋度宗鹹淳元年(一二六五年)吳堅編輯出版建州刊朱子語別錄,黎靖德又將這本朱子語別錄中的一些新條目編入景定本朱子語類中,於南宋度宗鹹淳六年(一二七0年)出版,這就是現在這本朱子語類的初版。
朱子語類編集了朱熹死後七十年間所保存的語錄,在當時雖然是較完備的,但仍有一部分重要材料在這期間已經散失了。李性傳談到:「先生又有別錄十捲,所譚者炎、興以來大事,為其多省中語,未敢傳,而卯火亡之,今所存者幸亦一二焉。」(饒州刊朱子語續錄後序)蔡抗也提到有一本朱熹親自刪定他與蔡元定的論學記錄翁季錄,「久未得出,以流行於世」。(饒州刊朱子語後錄後序)現存朱熹適孫朱鑒所輯集的朱文公易說和文公詩傳遺說中,有些條目也是這本語類所未列入的。從這些情況以及其他有關材料推測,魏了翁所說,「則公之說,至是幾無復遺餘矣」(眉州刊朱子語類序),即使應用到黎靖德所編的這個本子,也是不完全切合實際的。
朱子語類綜合了九十七傢所記載的朱熹語錄,其中有無名氏四傢。輔廣所錄的一部分,曾經朱熹本人審閱,(朱子語類後序)其他各傢則未經朱熹過目。雖然如此,但這本語類將朱熹許多同一次談話因記錄人不同而留下數條詳略不同的記錄稿都保存下來,這樣編輯增加了這些條目的可靠性,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瞭解朱熹的原意。黎靖德編輯這部書時,也將每個人記錄的語錄的年代都保存下來,自宋孝宗幹道六年(一一七0年)開始到宋寧宗慶元五年(一一九九年)朱熹逝世前為止,歷時共約三十年。在九十七傢記錄人之中,記錄朱熹六十歲以後的語錄多達六十四人,因而更詳盡地保存朱熹許多晚年定論,這是朱子語類的特點和具有更高參考價值的所在。
關於朱子語類在研究朱熹思想中的作用,當宋嘉定八年(一二一五年)第一部池州刊朱子語錄出版時,就有不同的意見。黃幹為該書作序時就曾提到:「記錄之語,未必盡得師傳之本旨。」(池州刊朱子語錄後序)事後他又寫信給該書的編輯者李道傳說:「不可以隨時應答之語,易平生著作之書。」(饒州刊朱子語續錄後序引)對語錄的出版,殊不滿意。但李道傳的弟弟李性傳編輯饒州刊朱子語續錄時,就引用朱熹本人對編輯程頤語錄必要性的說明加以辯解:「伊川在,何必觀;伊川亡,則不可以不觀矣,蓋亦在乎學者審之而已。」(同上)此後各種朱熹語錄陸續出版,終於引導黎靖德綜合起來出版這部比較完備的朱子語類。
清朝初年,在研究朱熹思想的過程中,關於語錄的地位和作用問題又重新提了出來。康熙時,李光地等奉旨編纂的朱子全書采用語錄甚多,但在凡例中仍說:「語類一篇,係門弟子記錄,中間不無訛誤冗復,雜而未理。」對朱熹思想研究比較細緻並編寫朱子年譜的王懋竑也認為,其中不可信的部分頗多。他說:「語類中楊方、包揚兩錄,昔人已言其多可疑,而其他錄訛誤亦多,即以同聞別出言之,大意略同而語全別,可知各記其意而多非朱子之本語矣。程子遺書,朱子已謂其傳誦道說,玉石不分,況朱子語類十倍於程子,後人但欲以增多為美,而不復問其何人,安可盡信耶?」(王箴聽先考王公府君行狀引白田草堂存稿附錄)李穆堂編輯朱子晚年全論時,也不采用語錄,聲稱:「善學朱子者,毋惑於門人訛誤之詞,而細觀其晚年所著述,庶不為世俗爛時文破講章所愚也。」(穆堂別稿古訓考)衹有與王懋竑同時的朱止泉,崇奉朱熹思想,卻極重視語錄,認為記載了朱熹晚年精要的見解,即使其中雜有不確之處,若善於分析運用,就是研究朱熹思想不可忽視的材料。他說:「語類一書,晚年精要語甚多,五十以前,門人未盛,錄者僅三四傢。自南康、浙東歸,來學者甚衆,誨諭極詳,凡文詞不能暢達者,講說之間,滔滔滾滾,盡言盡意。義理之精微,工力之麯折,無不暢明厥旨。誦讀之下,謦咳如生,一片肫懇精神,洋溢紙上……是安可不細心審思而概以門人記錄之不確而忽之耶?」(朱止泉文集答喬星渚)從總的方面來說,朱止泉這樣評價,並不過分。特別是語錄中有些晚年的思想,糾正他早期著作中某些意見,更可看出語錄的價值。何況語錄中所涉及的許多問題,在他的文集中有敘述簡略甚至完全缺如的,語錄的重要性就更明顯。具體說來,像李性傳所采取的態度還是比較穩妥的:「故愚謂語錄與四書異者,當以書為正,而論難往復書所未及者,當以語為助。與詩、易諸書異者,在成書之前,亦當以書為正;而在成書之後者,當以語為是。學者類而求之,斯得之矣。」(饒州刊朱子語續錄後序)
(三)
朱子語類所談到的內容,全部一百四十捲中,四書占五十一捲,五經占二十九捲,哲學專題如理氣、知行等,專人如周、程、老、釋等,以及個人治學方法等,約占四十捲,歷史、政治、文學等約占二十捲。雖然李性傳所說「語錄與四書異者當以書為正」,似乎語錄對研究朱熹有關四書的見解,衹具有輔助的作用,但有些問題衹有通過語錄才能獲得比較完整的認識。
首先,結合語錄和文集,我們瞭解四書集註的成書過程,表明他的確曾用平生精力進行工作。第一步是收集關於四書的各種註解,特別是二程及其門徒的註解,反復選擇編成精義、要義或集義。然後從集義中選出他認為正確的解釋加入集註,並在此基礎上發揮他的觀點。再作或問來闡述他所以如此註解的理由,解答別人可能提出的問題。對於四書所涉及的音讀訓詁、名物制度,仍多采用漢、魏人的註疏,正如他自已所評述的:「漢、魏諸儒,正音讀,通訓詁,考制度,辨名物,其功博矣。」(朱文公文集語孟集義序)他則着重推敲字句,發揮他的哲學觀點。李性傳稱贊他的四書集註:「覃思最久,訓釋最精,明道傳世,無復餘藴。」(饒州刊朱子語錄後序)從成書的過程及朱熹的主觀要求來看,是反映了一些客觀事實的。
從論孟集註的成書看,朱熹三十四歲時編寫論語要義和論語訓蒙口義,四十三歲時編寫語孟精義,刊於建陽。四十七歲時,他與黃幹談到已編寫論語略解。(語類捲十九)在這些著作的基礎上,四十八歲時他完成論孟集註與論孟或問。這個初稿本未經他同意曾被刊行,這就是他在語錄中所說為「鄉人遂不告而刊」的初刊本。(語類捲十九)五十一歲時,他將論孟精義改寫成論孟要義,刊於南康,這本書後又改名論孟集義。在這個材料的基礎上,他修改論孟集註初稿,六十一歲時刊於臨漳四子書中。六十三歲時編成孟子要略。臨漳本論孟集註,經修改後約於紹熙四年他六十四歲前又在南康刊出,所以六十七歲時曾說:「南康語孟,是後來所定本,然比讀之,尚有合改定處,未及下手。」(朱文公文集捲六十三答孫敬甫)看來,以後他仍在不斷修改,所以六十八歲時他對曾祖道說:「某所解語、孟和訓詁註在下面,要人精粗本末,字字為咀嚼過。此書,某自三十歲便下工夫,到今改猶未了,不是草草看者。」(語類捲一一六)
大學中庸章句的成書,情況也相類似。朱熹三十八歲時已寫有大學解初稿,四十五歲時曾將大學中庸章句及大學或問稿寄呂祖謙。五十六歲時談到大學中庸章句修改甚多。五十七歲尚與邵浩談到中庸解尚不擬刊出:「某為人遲純,旋見得旋改,一年之內,改了數遍。」(語類捲六十二)又說:「大學、中庸屢改,終未能到無可改處。」(朱文公文集捲五十四答應仁仲)六十一歲時,他在漳州將大學中庸章句刊出於四子書中,又與陳淳談到大學解「據某而今自謂穩矣,祇恐數年後又見不穩。」(語類捲十四)紹熙四年前,有人將他的四子書在南康刻出,所以他在給劉德修的信中又說:「某所為大學、論、孟說,近有為刻本南康者,後頗復有所刊正。(朱文公別集捲一)六十五歲後,他尚與王過說:「大學則一面看,一面疑,未有愜意,所以改削不已。」(語類捲十九)因而一直到慶元六年臨終前,仍在修改「誠意」章。
其次,由於他集中平生精力編寫四書集註,因此他教導學生時要求他們認真學習。對於語孟集註,六十四歲時他說:「某語孟集註,添一字不得,減一字不得,公子細看。」(語類捲十九)對於中庸章句,六十五歲時他說:「中庸解,每番看過,不甚有疑。」(語類捲十九)對於大學章句,六十九歲時他說:「某於大學用工甚多,溫公作通鑒,言:「臣平生精力,盡在此書。」某於大學亦然。」(語類捲十四)關於論孟或問,四十八歲他寫成後,一直未修改。六十六歲時,他對學生說,「論語或問不須看」,因為寫得太「支離」。(語類捲一0五)至於對大學或問,則極為重視,六十歲後尚說:「看大學,且逐章理會。須先讀本文,念得,次將章句來解本文,又將或問來參章句。須逐一令記得,反復尋究,待他浹洽。」(語類捲十四)六十二歲他更具體指出:「此一書之間,要緊祇在格物兩字。認得這裏看,則許多說自是閑了。初看須用這本子,認得要害處,本子自無可用。」(語類捲十四)在語類中,關於大學或問的語錄就有兩捲。朱熹認為,大學一書「要緊祇在格物兩字」,因而在大學或問中,係統列舉了格物的九條意義,分析程頤以外對格物的各種解釋和缺點的所在。在語類中又指出各重解釋的代表人物,進一步闡述了格物窮理的意義,使我們能結合當時具體歷史背景,全面地瞭解朱熹關於格物窮理的思想。
最後,通過語類,我們能更清楚地看到朱熹對四書的評價和在經學中的地位。對於四書本身的特點,五十九歲後他說:「中庸一書,枝枝相對,葉葉相當,不知怎生做得一個文字整齊。」(語類捲六十二)六十八歲時他談到論語時又說:「聖人說話,磨棱合縫,盛水不漏。」(語類捲十九)四書與六經相比,他認為前者的重要性遠在後者之上,他說:「語、孟工夫少,得效多;六經工夫多,得效少。」(語類捲十九)六十三歲後,有一次,他甚至將易經與詩經比做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易非學者之急務也,某平生也費了些精神,理會易與詩,然其得力,則未若語、孟之多也。易與詩中所得,似雞肋焉。」(語類一百四)
朱熹將四書的地位置於六經之上,除語類所記載的這些語錄外,也從他所寫的書臨漳所刊四子後一文中得到證實:「河南程夫子之教人,必先使之用力乎大學、論語、中庸、孟子之言,然後及乎六經。蓋其難易、遠近、大小之序,固如此而不可亂也。」(朱文公文集捲八十二)根據這個標準,我們看語類中陳淳所記錄的一條說:「近思錄好看。四子,六經之階梯;近思錄,四子之階梯。」(語類捲一百五)其中所說以四子為六經的階梯,這與朱熹上述意見是一致的。但所說近思錄為四子的階梯,既不符合這裏所說難易、遠近之序的標準,也與他人記載的語錄有相互矛盾處。例如葉賀孫所記載的朱熹六十二歲後的語錄說:「或問近思錄,曰:「且熟看大學了,即讀語、孟,近思錄又難看。」(語類捲一百五)與朱熹關係更為密切並長期在朱熹身邊的黃幹曾說:「真文所刻近思、小學,皆已得之,後語亦得拜讀。先近思而後四子,卻不見朱先生有此語。陳安卿所謂「近思,四子之階梯」,亦不知何所據而云。」(勉齋集復李公晦書)從這些情況看,語類中有些記錄材料因記錄人的不同,的確間有相互矛盾之處。但這並沒有嚴重減低語類的史料價值,反之,衹要在運用時對語錄進行全面比較分析,參考其他材料,仍舊可以瞭解朱熹本人的確切見解。
(四)
四書經朱熹的註解和提倡,在元、明、清時代成為科舉考試的標準教科書,逐漸代替了過去考試經義時五經的地位。但朱熹也從事五經的整理研究,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從元、明到清初,官方的五經註疏即以朱熹的指導思想為主,正如清末皮錫瑞所說:「宋學至朱子而集大成,於是朱學行數百年。」(經學歷史頁二八一)他的某些見解,也對清代的考據具有啓發作用。朱子語類對於瞭解朱熹的經學思想,比對於四書來說,可能更為重要。
對於易經,朱熹四十八歲時已編寫易本義,但晚年對易本義甚不滿意。他在六十九歲時,他的學生瀋僩曾說他這時「甚不滿於易本義。蓋先生之意,祇欲作卜筮用,而為先儒說道理太多,終是翻這窠臼未盡,故不能不致遺恨雲。」(語類捲六十七)七十歲時,他又與人談到易本義說:「某之謬說,本未成書,往時為人竊去印賣,更加錯誤,殊不可讀。」(朱文公別集捲六答楊伯起)可見從指導思想說,他晚年已不同意他的易本義,甚至認為這書「殊不可讀」。
對於易經卦爻辭的具體註釋,語類也記載許多晚年成熟的思想,與易本義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比彖傳:「比,吉也。」易本義說:「此三字疑衍文。」語類則說:「也字羨,當雲比吉。」(語類捲七十)又如大壯六五爻辭:「喪羊於易。」易本義的解釋是:「易,容易之易,言忽然不覺其亡也。」語類則說:「喪羊於易,不若疆埸之易。漢書食貨志疆埸之正作易,蓋後面有喪牛於易,亦同。此義,今本義所註祇是從前所說如此,祇且仍舊耳。」(語類捲七十二)這些改變,都是很明顯的。又如賁六四爻辭:「賁如皤如,白馬翰如。」易本義說:「四與初相賁者,乃為九三所隔而不得遂,故皤如。而其往求之心,如飛翰之疾也。」語類則說:「白馬翰如,言此爻無所賁飾,其馬亦白也。言無飾之象如此。」(語類捲七十一)這條解釋,易本義沿漢註疏及程傳的舊說,語類則已改變,將皤白解釋為「無飾」,即崇素返質之義。其他如比九五,觀六三,噬嗑六二,頤六二,晉上九等卦的爻詞都是如此。由此可見,即就許多具體註釋而言,研究朱熹關於易經的思想,不參看語類,是可能得出許多錯誤結論的。
關於詩集傳,通過語類,我們知道這也是他多年研究工作的結果。他的艱苦的探索精神和謹嚴的治學方法,在這項工作中也具體表現出來。六十九歲時,他對學生瀋僩說:「某舊時看詩數十傢之說,一一都從頭記得,初間那裏便敢判斷那說是,那說不是。看熟久之,方見得這說似是,那說似不是。」(語類捲八十)同時我們知道,在這過程中,他對詩經的基本觀點不斷變化,他的書稿也幾經修改。開始時多沿襲舊說,最後終於産生獨立的新解。六十歲時,他說到這個過程:「某嚮作詩解文字,初用小序,至解不行處,亦麯為之說,後來覺得不安。第二次解者,雖存小序,間為辨破,然終是不見詩人本意,後來方知祇盡去小序,便自可通,於是盡滌舊說,詩意方活。」(語類捲八十)大約六十五歲時,他又談到詩集傳的不同版本:「詩傳兩本,煩為以新本校舊本,其不同者依新本改正。」(朱文公續集捲八與葉彥忠書)他的詩集傳序是四十八歲時用小序解詩的序,朱熹適孫朱鑒在文公詩傳遺說的註解中也指出這一點。現存宋本中有不收這篇序文者,這正反映了詩集傳數經修改的情況。有些通行本將這篇序置於詩集傳之前,表明若忽視朱子語類,不瞭解朱熹關於詩說的變化發展情況,就可能造成這種錯誤。
朱熹擺脫小序的束縛後,發現國風中的鄭、衛之音不是政治諷喻詩,而是民間的戀歌,這是他對詩經最具有創造性的見解。當然,他仍舊是站在封建主義的立場這樣說的:「鄭、衛之樂,皆為淫聲。衛猶為男悅女之辭,而鄭皆為女感男之語。」(詩集傳捲四)關於詩經,孔子也有評論,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這樣的解釋,本來無法運用到鄭、衛的情詩。在論語集註中,他還從字面上解釋這一句話:「故夫子言詩三百篇,而惟此一言足以盡蓋其義,其示人之意亦深切矣。」但在語類中卻又有一個巧妙的解釋說:「祇是思無邪一句好,不是一部詩皆思無邪。」(語類捲八0)這樣的解釋,可以說明一部詩經是包括許多不同的題材、表現各種不同的情感與意願的。
在五經中,易與詩是朱熹本人做了註解,對於研究朱熹的有關學說,語類都有像上面所說那樣顯著的幫助,至於書、禮、春秋等,朱熹本人並未編寫完整的註疏,語類的作用就更大了。對於書經,朱熹的弟子黃士毅、李相祖等曾記錄編選他的書說,可惜現在已散失了。在傳世的蔡瀋書傳中,引用朱熹的說法更多,但蔡瀋說這書「凡引用師說,不復識別」,(書經集傳序)這樣就更顯得語類對於研究朱熹本人關於書經學說的可貴。朱熹對書經的創見是懷疑書小序非孔子作,孔安國序與傳非孔安國作,特別是指出古文尚書平易,與今文尚書的艱澀相對,甚為可疑,開清代古文尚書辨偽的先聲。這在語類中保存有他的具體說明:「伏生書多艱澀難曉,孔安國壁中書卻平易易曉。或者謂伏生口授女子,故多錯誤。此不然。今古書傳中所引書語,已皆如此不可曉。」(語類捲七八)他還認為尚書本來就是一些斷簡殘篇的古代文件,不能解釋的字句甚多,不要對此附會穿鑿:「知尚書收拾於殘缺之餘,卻必要句句義理相通,必至穿鑿。不若且看他分明處,其他難曉者,姑闕之可也。」(語類捲七八)表現他實事求是的治學態度。尚書經過清代許多學者的整理,古文尚書為偽作已成定論,今文尚書也有一些可貴的成果,但也有新的穿鑿的註疏。專治古代史的權威學者王國維尚說:「詩、書為人人誦習之書,然於六藝中最難讀。以弟之愚暗,於書所不能解者殆十之五;於詩,亦十之一二。此非獨弟所不能解也,漢、魏以來諸大師未嘗不強為之說,然其說終不可通,以是知先儒亦不能解也。」(觀堂集林捲一與友人論詩書中成語書)朱熹的見解與王國維的見解是完全一致的。
對於禮經,他說明儀禮與禮記的關係:「儀禮,禮之根本,而禮記乃其枝葉。禮記仍秦、漢上下諸儒解釋儀禮之書。」(語類捲八四)他這樣以儀禮為經,禮記為傳,還是切合歷史上實際情況的。至於重修禮製,他也主張因時製宜:「禮,時為大。有聖人者作,必將因今之禮而裁酌其中,取其簡易易曉而可行。」(語類捲八四)關於禮經的這些見解,朱熹的語類也比他的文集有更具體的發揮。
至於春秋,他反對今文學家以一字定褒貶的說法:「春秋祇是直載當時之事,要見當時治亂興衰,非是於一字上定褒貶。」(語類捲八三)他也反對古文學家凡例變例的說法:「春秋傳例多不可信,聖人記事,安有許多義例。」(同上)對於左傳與公羊的優缺點,他也有折衷的見解:「左氏傳是個博記人做,祇是以世俗見識斷當他是,皆功利之說。公、𠔌雖陋,亦有是處,但皆得於傳聞,多訛謬。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目錄 | 捲一至十 | 十一至二十 | 二一至三十 | 三一至四十 | 四一至五十 | 五一至六十 | 六一至七十 | 七一至八十 | 八一至九十 | 九一至一百 | 一百一至一百十 | 一百十一至一百二十 | 一百二一至一百三十 | 一百三一至一百四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