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山大川 》 登山途中的人生感悟:如果山知道 》
第1節:人與山相逢(1)
謝彌青 Xie Miqing
第1节:人与山相逢(1)
山是一個傳奇,因此人與山相逢更容易締造奇跡。本書作者作為一名對登山運動懷着極大的熱情的人,以她自己的視角和感悟記錄了登山途中的一些人生感悟。這其中有她對山的感悟、對人性的剖析、對人與山相逢的詮釋以及在完成上述過程的同時對生命的再認識,對人生的再塑造。這是一個女孩“讀”着山成長為一個女人的過程,這其中有她對山的感悟、對人性的剖析、對人與山相逢的詮釋以及在完成上述過程的同時對生命的再認識,對人生的再塑造。
第1節:人與山相逢(1)
人與山相逢
2006年3月25日,在中央電視臺的1號演播大廳裏,“2005體壇風雲人物頒奬典禮”正在舉行。因為鄭潔和晏紫在澳網上完成的驚天一“貫”而獲提名,我也作為嘉賓前來見證中國體壇2005的輝煌業績。
揭曉最後一個獲奬者的是我國前著名短道速滑運動員葉喬波,她和前面開奬嘉賓大相徑庭的語氣,使我迅速地意識到了這位獲奬者的名字――仁那。然而我知道,對於在場的大多數人而言,這個名字是陌生的,遠不及前面9個名字那般如雷貫耳。他就像他所從事的職業一樣遠離大衆的視綫,以至於直到以犧牲生命為代價纔贏得了人們關註的目光。
大屏幕上出現了仁那的照片,然後是音樂聲中西藏14座八千米高峰探險隊徵戰冰峰雪嶺的鏡頭回放。當充滿雪域特有的高亢昂揚的旋律響徹在演播大廳裏的時候,我的眼淚開始無法抑止地奔涌而出,思緒也在那一刻完全遊離了晚會的主題。
我知道自己的情緒在那個場合顯得很另類,因為大多數人會把仁那和他的故事當作今天這場盛典中主持人的一個煽情的段落。
然而對我而言卻遠不止此,他代表的是我用了14年的青春時光追逐並探究的生命軌跡,他背後是我深愛着的雪山以及人與山相逢的傳奇。
原本以為這些記憶已經隨着時空的流轉漸漸淡去,在這個瞬間卻發現那將是心底一個永遠抹不去的烙印。
在那一刻我决定要將這些年的一點積纍奉獻給你們,並用於紀念那段無悔的年華。
這是一個女孩“讀”着山成長為一個女人的過程,
這其中有她對山的感悟,對人性的剖析,對人與山相逢的詮釋,以及在完成上述過程的同時對生命的再認識對人生的再塑造。
儘管她無法回避因為與死亡相鄰,高山探險這項運動裏所藴涵的悲壯和英雄主義色彩;但她更想和你們分享的是這項運動最本真的含義――它能帶給你最純粹快樂。
事實上,14年裏,這種快樂無時無刻不在感召着她,使得她從來不懷疑:人與山相逢就會産生奇跡。
此刻,我希望,這種感覺能為你我所共有。
如果山知道
清明,照例會去八寶山公墓和萬佛陵園。
對登山者而言,和這兩處墓地相連的是兩座美輪美奐的雪山――貢嘎和梅裏,因為美到了極至而令生者和死者之間的距離驟然縮短。因此這一年一度的儀式於登山者而言,更像是一次立於天堂門口的對話。之於雪山的美除天堂外無以若比,所以無論是生者還是死者,因了是山者,便對天堂的風景乃至含義有了常人所難有的領悟和體驗。
想來我對貢嘎的瞭解,就是從這座墓碑開始的。
這是新中國第一座登山烈士紀念碑。4張年輕而英俊的臉,連同鎸刻在墓碑上頗具力度的文字,讓人無法不去探究曾經發生在這座神秘雪山深處的那一瞬間,進而不由得會去想象這些生命的符號曾經有過怎樣的燦爛。在"徵服"的字眼背後,除去在那個特殊年代裏樸素的忠誠,總覺得還應該有點別的什麽,生命的軌跡纔夠完滿,死亡的理由纔夠浪漫。
然而那畢竟衹能是我們的想象,生命劃出的最後一道弧綫,悄然無聲地沉入遙遠的地平綫。
當逶迤於川西高原上的橫斷山脈,兀自將那座橫空出世的雪峰推入人們視綫的時候,相信沒有人還能夠保持平靜。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上海大學出版社 |
|
|
第1節:人與山相逢(1) | 第2節:人與山相逢(2) | 第3節:回首餘純順(1) | 第4節:回首餘純順(2) | 第5節:回首餘純順(3) | 第6節:守望峰巔 | 第7節:祈禱梅裏 | 第8節:雙子星與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對話(1) | 第9節:雙子星與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對話(2) | 第10節:雙子星與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對話(3) | 第11節:雙子星與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對話(4) | 第12節:雙子星與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對話(5) | 第13節:雙子星與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對話(6) | 第14節:雙子星與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對話(7) | 第15節:雙子星與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對話(8) | 第16節:雙子星與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對話(9) | 第17節:雙子星與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對話(10) | 第18節:天庭札記(1) | 第19節:天庭札記(2) | 第20節:天庭札記(3) | 第21節:喜馬拉雅的金字塔(1) | 第22節:喜馬拉雅的金字塔(2) | 第23節:夏天的哲思 | 第24節:走出喜馬拉雅(1)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