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论史评 》 二千料六桅鄭和木質寶船的初步考證與復原研究 》
二千料六桅鄭和木質寶船的初步考證與復原研究
唐志拔 Tang Zhiba
辛元歐 Xin Yuanou
二千料六桅郑和木质宝船的初步考证与复原研究二千料六桅郑和木质宝船的初步考证与复原研究 二千料六桅郑和木质宝船的初步考证与复原研究 二千料六桅郑和木质宝船的初步考证与复原研究
(第五稿)
唐志拔 辛元歐 鄭明
2004年9月9日
二千料六桅鄭和木質寶船的初步考證與復原研究
(第五稿)
唐志拔 辛元歐 鄭明
2004年9月9日
今年是鄭和去世570周年,中國和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在紀念他,足見其功績之大。為深入研究和紀念鄭和不畏艱難險阻、勇於探索開拓的精神;講求科學航海、創新船舶技術的傳統;擴展中國對外海上絲綢之路、倡導民族間的和平友好交往、推動國傢互惠合作共同繁榮和人類文明進步的歷史功績。我們希望把物化中華歷史文明的鄭和寶船能復原仿造出來,(13)、(14)、(22)供海內外公衆比較直觀地感受和回顧這段中華民族十分光輝的歷史。
關於鄭和44丈寶船,有很多學者做過研究,製作過不少模型,(6)、(16)但學術上仍有爭論,(12)、(27)事實上一方面對其大尺度難以從史藉絶對否定,另一方面對其木結構與工藝既難以說清,在當前更難以復原仿造木質實船。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反復思考我國歷史界、造船界、航海界多年來,特別是近年來的研究工作,又聯繫了沿海省市開發仿古帆船及模型的實踐,提出為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首先仿造二千料鄭和木質寶船的初步考證與復原研究意見。(15)、(18)、(19)、(20)、(21)、(23)、(24)、(25)、(26)、(28)、(32)、(33)、(38)。
一、考證依據
在鄭和下西洋舟師中確實存在二千料鄭和寶船。初步考證依據有五:
1、南京靜海寺殘碑記有鄭和率二千料海船出訪 (附圖12)
南京靜海寺殘碑(下簡稱“殘碑”)記載有鄭和船隊中的二千料和一千五百料海船。2001年,我們把這塊“殘碑”拓片上能看出的字統統辯認寫出來,以供研究分析(2),摘記如下:“建弘仁天妃之宮於都城外竜江之上……復建靜海禪寺用顯法門試千古之佳勝偶然之……一、永樂三年將領官軍乘駕二千料海船並八櫓船……海道永樂四年大船駐於舊港口即古之三佛齊……首陳祖義金志名等於永樂五年七月內回亦由是……永樂七年將領官軍乘駕一千五百料海船並八櫓船……國王阿烈苦奈兒謀劫錢糧船衹……阿烈古奈兒並傢……”。“殘碑”提到航海出發年代、交往人士等都是第一、二、三次鄭和下西洋的史實。發現此碑的鄭鶴聲先生認為該碑文字格調與太倉、長樂兩碑文字十分相似,更說明此碑可確信無疑。其中明確記載鄭和所率將領官軍包括船員水手等乘駕的舟船主要是二千料或一千五百料海船。
1985年鄭一鈞先生著《論鄭和下西洋》(3)(下簡稱“鄭文”)也稱,“南京靜海寺殘碑中所記一千五百料、二千料海船,應為由將領官軍所駕的軍艦”,是鄭和船隊中主要船艦類型之一。
我們還註意到在“殘碑”中所記陳祖義、阿烈苦奈兒等人物,正是鄭和下西洋舟師自衛反擊作戰的對象。由之推斷“殘碑”中既記有官軍的戰史,也必然會記有指揮其船隊作戰的二千料海船型鄭和寶船,纔更合情理。
2、《天妃經》捲首插圖有成列6桅鄭和海船 (附圖1)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金秋鵬研究員在2000年翻閱《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版畫捲》(由王伯敏主編,上海人民學術出版社1988年出版)時,發現了一幅關於鄭和下西洋的圖畫。金秋鵬先生在《中國科技史料》第212000年第1 期發表了“迄今發現最早的鄭和下西洋船隊圖像資料——《天妃經捲首插圖》”一文(1)(下簡稱“金文”)。“金文”中公佈了刻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 年)的一幅《天妃經》的捲首插圖,(下簡稱“經圖”),並進行了描摹復原。整幅圖由六面相連接而成。“金文”稱,圖的中部和後部下方為鄭和船隊圖像,計五列,每列五艘。這是迄今發現最早的鄭和下西洋船隊的圖像資料,因此彌足珍貴。又稱,《天妃經》全名《太上說天妃救苦靈應經》一捲,是參加鄭和第五次下西洋的僧人勝慧在臨終時,命弟子用他所遺留的資財,發願刻印的。刊刻時間是第五次下西洋後,正準備進行第六次下西洋的遠航,其目的是彰揚海神天妃佑護下西洋的功德,並祈求保佑新的遠航平安、順利。遺憾的是畫集中未註此經現存何處。據金秋鵬先生查考,北京(國傢)圖書館和白雲觀道教總會都存有永樂年間刻的《太上老君說天妃救苦靈驗經》一册,即為此經。美術全集稱之為靈應經,實為靈驗經(17)。
從“經圖”上可以看出如下幾點:
①“金文”稱,“鄭和船隊圖象,計五列,每列五艘。”又稱,“畫中,那開闊海面上成列、成行的船隊,也為我們描繪了鄭和下西洋氣勢磅礴的景象 ”(1)。我們理解這是按中國畫寫意特點加以分析的,是科學合理的。我們分析“經圖“不僅畫出規模很大的鄭和下西洋船隊,而且所繪的船舶型式、尺度基本相同,可判為鄭和船隊中一種主要的、有代表性的、優秀的船型。這樣的船隊既顯示軍威、國威、又確保整個船隊可集中或分散使用這種寶船來執行海上多種任務。我們認為這也就是我們所要復原的二千料鄭和寶船隊的生動寫照。
②關於船型,“金文”稱,“其所畫的船,艏艉高翹,船舷高,吃水深,正符合福船的特徵,可說是福船的寫實和寫意,因此,此圖可作為寶船係福船型這一結論的有力證據”(1)。金秋鵬先生在《關於鄭和寶船船型之我見》(17)文中還提到“所畫的船,高大如樓”,“《鄭和航海圖》的4幅過洋牽星圖中船圖,(附圖2)其形狀亦與此相似,可作鄭和寶船係福船型的又一佐證”。我們同意這種分析,並從建築形式上分析,有樓船的風格,主甲板中部有一層甲板室形成舯樓,設舷墻,艉部有三層艉樓,艏部有二層通透性艏樓。整個上層建築較高大,着重顯示皇朝氣派。
③關於桅帆,我們分析桅桿有6根。艏、舯段有3根固定桅桿,挂的是硬質帆,已張滿,繚索自上而下、嚮後拉緊;後部有2根輔桅,對稱布於左右舷,估計可以放倒,圖上未挂帆,可能用於挂軟帆,輔助使風和操縱航嚮;船艉部最後一根是較高的旗桿,有橫桁,圖上挂的似為將旗,可能用於挂將旗、信號旗幟或“ 尾送”之類的帆。由之該型船可判為 6桅鄭和寶船。
④船艏有虛艄前伸,並吊下四爪錨。艉部寬平,舵深沒於水中故不顯。
⑤“經圖”中,每艘船的舯部平臺上有6-8個人影,似乎是水兵的形象,分析可能顯示編隊出港各船“站坡”,嚮岸上歡送官員和群衆致敬的情景。在明《金湯藉著》中記有兵船列夫式,即平時在船四面,各兵各器長短相間,外嚮而立,如遇賊,即隨賊所在之面併力動手。還附有平時立船閱視圖,註明船艏、舷、艉各部位站坡的各類兵器布署位置。(39)看來“站坡”是我國和外國軍艦的傳統禮節,由來已久。另外還可由之印證。圖中之船是鄭和船隊中乘載將校官兵率領各編隊的鄭和寶船和戰座船,纔統一執行這麽嚴整的軍紀與軍禮。
由金秋鵬先生和我們的幾點分析充分說明“經圖”的最新發現,對鄭和寶船主尺度和船型的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圖中顯示6桅鄭和寶船是鄭和下西洋舟師中的代表船型,為復原仿造鄭和寶船提供了可信的文獻依據。
3、《西洋番國志》和《明實錄》記載中可分析鄭和下西洋舟師中存有大量二千料海船型鄭和寶船。
“鄭文”中轉引鞏珍《西洋番國志》中記載,鄭和使團當時“乘駕寶舟百艘前往海外”,“所乘之寶舟,體勢巍然,巨無與敵。” (3)此處所稱“寶舟百艘”就是“經圖”中成列的二千料鄭和寶船。又轉引《明實錄》記載(3),正統十三年(1448年)“府軍衛卒趙旺等自西洋還。·····初旺等隨太監洪保入西洋,舟敗漂至卜國,隨其國俗為僧。後頗聞其地近雲南八百大甸,得間遂脫歸。始西洋發碇時,舟中三百人,至卜國僅百人,至是十八年,惟旺等三人還。”還分析,洪保為鄭和使團領導成員之一,在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洪保往往率領分宗船隊往諸國訪問。趙旺等隨洪保所乘坐的海船,當為由“將領官軍乘駕”的一千五百料或二千料海船,“舟中三百人”,就是這種為廣大官兵所乘坐的海船可載的人數。這又與宋吳自牧《夢梁錄》中所記“海商之艦,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載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載二、三百人”基本一致。(註:宋代的料比明代的料要小)鄭和船隊中的戰座船,每船按載二、三百人,則二萬六千八百名官軍,至多乘坐一百艘一千五百料、二千料的海船,僅占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所率208艘船衹總數的一半。鄭一鈞先生還推論載三百人的二千料戰座船,曾用作分宗寶船。“鄭文”另一段考證稱,“鄭和下西洋,組建了前所未有的世界上最龐大的運洋船隊……一般由63艘(一作62艘)大、中號寶船組成船隊主體。
按鄭文的考證分析,也同樣說明把二千料海船做為復原仿造鄭和寶船的對象,確實是選擇了一種能反映明代造船技術水平的優秀的多功能的成批建造的基本船型。
4、明《竜江船廠志》及《武備志·鄭和航海圖》中的海船畫與《天妃經》捲首插圖中鄭和船隊的船型有相似性,恰可印證皆為寶船,而以不同寫意方式來表現。
《竜江船廠志》文字中雖說明“海船已革,尺度無考”,但是留下當時所造海船的型製圖,(附圖3)我們分析(24)圖中之船竪4桅,艉有2層黃屋。根據《天工開物》所述,凡船長十丈必兩竪的立桅原則,此4桅海船之船長不過20丈,與南京出土寶船舵桿尺度十分相配。這個分析就證明《竜江船廠志》圖中所繪之船基本上反映了二千料鄭和寶船型製。從圖上還可看出主甲板上有一層舯樓,桅桿下段在舯樓平臺上都有加強承座,桅桿上段都有望鬥,艏艉兩頭翹,也很明顯。這些特徵也與“經圖”鄭和寶船相似。《武備志·鄭和航海圖》中的船,艏艉兩頭翹,艉樓高,有舯樓,立3桅,張挂3面矩形帆,桅上均有望鬥並挂將旗。與“經圖”二千料鄭和寶船雖立有 6桅,而主要大桅是3根,也衹繪出張挂3面矩形帆,兩者畫意相通,船型相仿。
以上源出明代三種文獻的三幅鄭和船圖,使復原仿造二千料鄭和寶船,有了比較相似的可靠而可信的海船形象的歷史依據。
5、古代木帆船發展史文獻可證明宋元明代大海船確有千噸級。
我們研究二千多年中國木帆船發展史,對有關的木帆船主尺度進行收集整理,發現宋代最大5000料海船,長約16.4丈,而出使高麗的萬斛神舟,長約16.7丈,有4桅(31)。宋代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記有,“帆若垂天之雲,拖長數丈。一舟數百人” (3)。元代《元海舶圖考》中記有,“海舶廣大,容載千餘人,風帆十余道”。當時的阿拉伯旅行傢伊本·巴魯塔《遊記》中稱,元代大型海舶挂有帆蓬12 面。(2)(3)。意大利的雅各·德安科納著《光明之城》中稱,元代最大的船,有6根桅桿,12張大帆,4層甲板(2)。馬可波羅是親自乘坐元代大海船護送闊闊真公主去波斯的, 他描寫元代中國巨舶時稱,“船上有4桅4帆,往住還另加2桅2帆,可按天氣情況隨意竪起或放倒”(2),即可眠桅。這幾種元代大海船都是4-6桅,正是明代造船技術的基礎。明代中後葉最大的册封舟,長約20丈,有5桅(4)。宋元明代這些大海船排水量可能均在千噸上下,可參見附表。英國李約瑟博士研究南京出土舵桿長11餘米後,分析鄭和寶船大概也衹有3000噸(2),因為這是當時外國木帆船的極限噸位。
至於外國帆船有更大的噸位,則是19世紀的事了。如《蘇聯軍事百科全書·戰列艦》條上記載:“十七世紀末,戰列艦排水量為1500-1700 噸,···後期(19世紀中期)風帆戰列艦排水量達5000噸”。《蘇聯軍事百科全書·帆船艦隊》條上記載: “1853年錫諾普海戰是帆船艦隊的最後一次大海戰···到19世紀中期,帆船艦隊進入鼎盛時期。當時桅帆戰列艦的排水量增至5500噸”(12)。中外帆船史證明。二千料鄭和寶船排水量達千噸以上,在15世紀已是“體勢巍然,巨無與敵”的,在宋元明三代海船中已是特別大型的木帆船,因此二千料鄭和寶船可無愧地成為中華民族在明代所創造出世界造船史上最輝煌燦爛的一個代表作。
二、二千料鄭和寶船主尺度、排水量、裝載量和外形、佈置的初步估算分析與復原研究
1、從“料”的概念演變,可知明代二千料海船是當時大海船
宋、元、明時期,“料”是當時流行的用來表示舟船大小的一種計量單位。迄今為止,對“料”的理解,大體上有二種概念:一種認為“料”是一種重量單位,多數傾嚮一料等於一石;也有認為,以“料”的數量,乘以10(轉化單位的需要),再除以4,便可轉化為載重量。第二種認為“料”是一種容積單位,可從船舶的長、寬、深計算出來。如陳希育撰《中國帆船與海外貿易》(5),即認為:竜骨長(丈)×面闊(丈)×艙深(丈)×10=****尺並取整,就得出該船的“料”數。在估算中,一般采用總長與面闊的比例為5,身長與面闊的比例為4,三段竜骨長與面闊的比例為3,艙深約為竜骨長的10-13%。我們以明代寧波府五百料船戰船為例,采用此公式,主尺度與料數估算結果基本相近。
明初的“料” 所代表的船舶尺度與載重量都比宋代大得多。例如,明代寧波府五百料戰船,船身長12.25丈,面闊3丈,深1.15丈。而宋代二千料海船面闊也僅3丈。又如明代寧波府四百料戰船,身長9.4丈,闊1.95丈,深0.92丈。而宋代海鶻船,號稱一千料,總長10丈,闊1.8丈,深0.85丈。與明四百料戰船尺度大小相近。由此可知,明代的“料”較之宋代已有重大變化。再從官、民對舟船的計量看,原來民間造船時,用民尺或營造尺,後來官方一律用“官尺”或“部尺”。每一官尺比民尺要長。據明代夏子陽撰《使琉球錄》上記載:“蓋民尺一尺,僅官尺八寸故也”。由上述可知,宋代、明代,官方、民間對“料”的標準並不一致。宋代最大的貨船是五千料海船,據《中國帆船與海外貿易》記載,身長13.6丈,面寬3.83丈,深1.35丈,推算吃水1.10丈,排水量不到千噸(5)。而明代二千料海船排水量超過千噸,已是從十一世紀發展到十五世紀的一種更大的海船。
2、主尺度和排水量估算
從明代有關史料上看,能查到四百料、五百料海船的主尺度資料,怎樣將較小的“料”數的海船主尺度換算到二千料海船的主尺度,也是擺在船史學者面前的一個難題。上海交通大學楊酉院士2003年4月撰寫的《對復原“鄭和寶船”的一些意見》一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值得參考。文稱,“明代李昭祥著《竜江船廠志》所載,四百料戰船,長8.9丈,闊1.65丈,深0.6丈。二千料船的容積應該是該船的5倍,5的三次根等於1.71。該船長、闊、深乘以1.71,得船長15.2丈,寬2.8丈,深1.2丈。(因)戰船的型綫長了一些,如果把船長減少一些,而把寬度和深度加大一點,就與宋(明)代海船的尺度相仿了(27)。按明代寧波府四百料戰船,身長9.4丈,闊1.95丈,深0.92丈,長寬比為4.82,換算成二千料鄭和寶船的主尺度,要乘以1.71。得身長16.07丈,寬3.33丈,深1.57丈。明代1丈相當於3.11米,則身長50.5米、寬10.37米、深4.89米。如果取吃水3.91米,方形係數0.47,推算其排水量約950噸。再分析明代寧波有五百料戰船,身長12.25丈,闊3.0丈,深1.15丈,長寬比為4.08,換算成二千料鄭和寶船的主尺度,要乘以4的三次根等於1.587。得身長19.44丈,寬4.76丈,深1.83丈。明代1丈相當於3.11米,則身長60.46米、寬 14.8米、深5.68米。推算排水量1520噸,這是由於此兩船屬海戰船,但主尺度比和船型不全相似所致。我們分析(2)認為,由明代寧波府四百料與五百料戰船的主尺度折中換算至二千料鄭和寶船的主尺度纔可能比較合理些。因此二千料鄭和寶船的主尺度考證估算為:總長61.2米(19.12丈),身長即水綫長53米(16.56丈),船寬13.8米(4.31丈),水綫寬13.0米,艙深(上甲板外緣到基綫)4.89米(1.57丈),設計吃水3.9米,估計排水量約1170餘噸,已考慮吃水要扣除竜骨伸出船底基綫高度0.5米,其長寬比為4.43,也是考慮到出土古船、文獻記載與傳統實船加以優選的。(35)
3、乘載官兵船員編製及裝載糧貨數量分析
①官兵船員編製分析
鞏珍《西洋番國志》稱,鄭和寶船“篷帆錨舵,非二、三百人,莫能舉動”(3)。《明實錄》中稱,“舟中三百人”(3),據可考記載明代歷次册封舟使團人數為350-600人之間(4)。因此二千料鄭和寶船編製總人數,當在300-350人以上。參照《明史·鄭和傳》、費信《星槎勝覽》、祝允明《前聞記》和《鄭和傢譜》等文獻中所記載鄭和下西洋使團人員的組織,推算二千料鄭和寶船上的領導、行政官員有:正使太監、副使監丞、少監、內監、典簿、捨人、戶部郎中,鴻臚寺序班,陰陽官、陰陽生等,軍事指揮人員有:都指揮、指揮、千戶、百戶、總旗、小旗等,外事、貿易專業與保障人員有:通事、教諭、醫官、醫士、買辦、辦事、書算手等,航海技術人員有:夥長,番人夥長、帶管等。以上各種官員每職平均按1-3人算,則共約有官校50名。寶船上的兵卒有勇士、力士、軍力、餘丁等,至少應達到百戶的編製,即100名。寶船上的船員、工匠等則有:舵工、班碇手、繚手、梢水、水手、民艄,鐵錨匠,木捻匠、搭材匠、養馬、廚役、小廝等按“非二、三百人莫能舉動”,至少應配250名。由之分析二千料鄭和寶船的編製總共約有官兵、船員400名。這個推斷先作為艙室劃分的參考,尚望與各界學者共同深入研討。
②裝載糧貨數量分析
趙建群、陳鏗先生在《明代使琉球“封舟”考述》(4)(下簡稱“封舟考”)曾以萬歷七年封舟為例做分析,其長45.1米,寬9.02米,吃水 4.48米,載重量則在500噸上下(4)。二千料鄭和寶船航程遠、尺度大,載重量必大於500噸。若按載一年之糧、一月之水,每人日消耗糧菜煤炭等1公斤、用水1公斤計算,糧水共需載180噸左右。另載禮品、貨物、軍械、火藥、修船器材等暫按200噸設置。土石壓載按底艙容積約有100立方推算,也有 200噸。全船載重連同人員、馬匹、牲禽等共約600噸,與全船排水量1170餘噸基本協調。
4、外形,佈置與結構復原研究。
“封舟考”記有,明朝政府派往琉球册封使“凡十五次,二十七人”。歷史上的册封使都率領一個大型使團出使,人數350-600人之間,册封舟按可查史料有五艘,長約14.5-20丈,寬約2.6-6丈,深約1.3-3丈,是五桅巨艦。(附圖6)我們估算排水量約600-1000噸。雖是15-16 世紀的官船,其航行海域比鄭和下西洋近得多,因此,二千料鄭和寶船和册封舟相比,主尺度和排水量相對稍大些纔是合理的,更是可能的。“封舟考”述,嘉靖十二年(1533年)陳侃來福州後,“造船之製,訪於耆民得之,大小、廣狹惟其製”。有了規定的基本尺度,纔使歷次所建造的封舟規模大體一致(4)。應當說明代中後期封舟也就沿用了距當時百餘年前的明代初期二千料鄭和寶船等優秀船型的製式,而現代仿造二千料鄭和寶船,再利用封舟的有關文獻,當屬有據可依了(27)。“封舟考”描述,封舟“首昂口張,尾高聳,首尾都有“虛艄”,且伸展很大。尖底,吃水很深。兩側標示規定的吃水綫,稱之為“水蛇”,船形如梭子。船底的竜骨用鬆木三段,以榫卯加釘鐵鋦的方法,連接而成。中間的一段是主竜骨,是封舟的主幹,長約16-19米,周長約3米。“凡造船,必先定穩(註:指竜骨)”,之後“凡兩參交榛,竜膀、竜骨、通梁參錯金束,皆附穩以起”。船殼是雙重板結構,每層厚10.9釐米,兩層共厚21.8釐米。船板之間或搭接、或平接,用31.1釐米長的鐵釘釘牢,再以蠣灰、麻絮和桐油的攪拌物將縫隙捻密。最後使用二十根鐵條,從穩底搭到兩舷,把船箍緊。封舟的船艙采用水密隔艙結構,多者二十八艙,至少也有二十三艙。自底艙到甲板上,共分為五層:最底層壓以石塊,曰“壓載”,若儲藏貨物以代石塊,則叫“壓鈔”。中間三層為“官艙”,是使團成員吃、住的地方,船艄是舵工的艙房,與其緊鄰的則是“司針密室”。最上一層是甲板,擺列着各類軍器,並搭有涼棚,供使團成員乘風。艄尾的最高處有黃屋二層,下一層安放明朝皇帝的册封詔敕,上一層設供奉海神天妃的香火。封舟甲板以下的各層都很低矮,需要“佝僂深入,上下以梯”。“即官艙亦僅高四、五尺,蓋恐太高則衝風,故稍卑之耳”(4)。
明何汝賓撰《兵錄·戰船說》(下簡稱“兵錄”),及《籌海圖編》記有戚繼光,俞大猷時期所用之(大)福(兵)船,(附圖7、8、9)已是明朝進入十六世紀的舟船水平,有些記述與繪圖較細緻,轉引於此,一並作為參考。“福船高大如樓,底平身大,曠海深洋回翔穩便。且鬥頭高闊裕於衝犁,兩膀鞏固如垣勢尤傾敵。吃水一丈一二尺,···船身長九丈,橋梢長一丈三尺,艙深一丈三尺,底參頭,(註,也指竜骨)頭參長二丈六尺,後參一丈八尺,中參長五丈八尺,前後參俱頓在中參三尺之內,用鬆木砟方二尺兩邊鑿縫以受板,其底板每一尺用五釘,釘時將????鹵蘸過釘下即能吃板。大概板闊則縫少,每邊衹以十三四塊為度。···船頭鬥蓋用樟木長一丈三尺,圍三尺,迂賊將碇四門絞在船頭以便衝犁。使風面梁用樟木,橫長二丈四尺,闊二尺,厚一尺八寸,至天棚收狹七尺止,闊一丈七尺,···”(10)。
這兩段關於封舟和大福船的記載分析,描述了15-16世紀明朝官船的外形、佈置、結構,比鄭和時代晚了100多年,由於當時明朝的主要政策已偏嚮禁海,造船工業和技術發展受限,估計基本能保持住鄭和時代舟船的水平與型製。由之,我們認為明朝中後期封舟的記載與描述,引用到仿造復原明朝初期二千料鄭和寶船上,是比較可信又可取的。大福船雖為雙桅兵船,又是中小型船,但有些佈置、結構也有參考價值。
另外按法國弗朗索瓦·德勃雷著、趙喜鵬譯《海外華人·序言》所記鄭和寶船,每船有四層甲板,滿載士卒,馬匹蓄之底層,艙室客廳設之高處,華麗舒適(3)。羅懋登《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描述寶船有“頭門、儀門、丹墀、滴水、客廳、穿堂、後堂、庫司、側屋,別有書房、公廨等類,都是雕梁畫棟,象鼻桃檐”,真如一座小型化的“帥府”(3)。又據《馬可波羅遊記》上說:“比較大的中國船有十三個貨艙。”《明史》在介紹福船型戰船時,說它“能容百人,底尖上闊,首昂尾高,舵樓三重。帆桅二,傍護以板。上設女墻及炮床,中為四層,最下實以土石,次寢息所,次左右之門,中置水櫃,揚帆坎火皆在是。最上如露臺,穴梯而登,傍記翼板,可憑以戰,矢石火器皆俯發,可順風行”(3)。
綜合上述各書記載,統籌判定,二千料鄭和寶船基本船型為福船,外形為小方首,寬平艉,有虛梢,兩頭翹。建築形式屬樓船,高艉樓3層,長舯樓1 層,短艏樓2層。全船設上甲板(即主甲板)、下甲板和底平臺三層縱嚮平臺。自艏嚮艉設17道橫隔壁,構成明代木帆船的典型橫式結構,並形成各種工作、生活、儲藏艙室。也充分顯示我國古代在造船技術上最早創造水密橫隔壁的結構特徵。
全船主甲板以下設艏尖艙,前桅和柴糧艙,大餐廳兼兵卒住艙,主桅和兵卒住艙,後桅和兵卒住艙,輕軟貨(絲、茶等)艙若幹個,淡水艙分佈在前、中、後若幹個,食品、糧油儲存艙分佈在前後共2個,柴炭艙與廚房分佈在前後若幹個,牲禽飼養艙2個分佈在中部底艙,寶物(禮品、珍品儲存)艙若幹個靠近艉部,重貨(瓷器等商品儲存)艙若幹個分佈在中、後部底艙,軍械火藥艙2個靠近艏部,船用維修器材艙若幹個,艉艙。以上艙室按史料記載,人員住艙在下甲板以上,牲畜及儲物艙在下甲板以下,底平臺以下設壓載艙若幹個。
主甲板以上舯樓設置官廳(公務接待廳)、後堂、庫司。艉樓一層:官校廚房、官校餐廳、官校住艙、夥(船)長住艙、醫護艙,二層:正使太監書房、內室、衛士室、賜品房、針房、航海儀器艙、高等官員住艙、議事堂,三層:舵樓、神堂、敕書堂。頂露天平臺為將臺,並設有冷兵器陳列架、大更鼓架、鑼架、燈籠架等。艏樓一層:水手廚房、餐廳,二層:水手住艙,頂露天平臺為值更了望臺。
三、二千料鄭和寶船裝備的帆桅舵錨櫓艇裝置
1、帆型式、數量與面積
明費信撰《星槎勝覽》:“永樂七年已醜,上命正使太監鄭和王景弘等統領官兵二萬七千餘人,駕駛海船四十八號,……張十二帆。”(3)我們理解為二千料鄭和寶船上張挂帆的總數為12面,包括主帆、邊鑲插花、頭巾頂等。桅帆形式為:3根主桅,挂矩形帶撐條硬質竹帆或布帆,(2)(24)(27)邊鑲有插花,上有頭巾頂,主桅前桅頂上還要挂將帥旗與風嚮旗等,艉樓舷部有2根左右對稱的輔桅,挂矩形帶撐條軟帆,1根艉旗桿,可挂將帥旗或尾送帆,因此可統稱為 6桅12帆。
有的人士建議在前桅和主桅之間挂1-2面“外挑”三角形軟帆,主桅和後桅之間挂1面“挂檔”三角形軟帆,而不加插花邊帆;有的學者建議把3道主要桅桿上的帆以橫撐條劃分成4塊帆,也可形成12帆的氣勢。這些有待在工程設計中與民間蓬帆匠師研究確定。帆的總面積按民間傳統設計經驗,為身長與平均船寬乘積的2倍,約1700平方米。每1-2根桅旁裝有絞輥,作為升降帆使用。
“兵錄”中記有,大福船“大風蓬長五丈五尺,頭蓬長二丈五尺。其大蓬用硬遊索一條係於蓬稍,以關蓬摺,庶使風安穩面蓬亦不壞。其每摺原用竹片為蓬弓,風猛易折,須以柞麻索為蓬弓,剛柔相濟,不但堅久而且便上鬥兵步踏穩捷。”所配的纜索有:“大索六根,小索四根,板船索一條,後手索二根,碇纜四根,繚 索四根”(10)。此蓬帆及纜索雖比二千料鄭和寶船的帆裝要小,但所述之尺寸比例、配備數量。帆撐條與蓬弓結構都是可參照的。
2、桅數與桅高
在“經圖”的分析中已判別二千料鄭和寶船上有前、主、後三根固定大桅,艉部左右舷2根可放倒式輔桅,共為5根,(附圖5)如加上艉旗桿式小桅,則為6根。主桅布設在船長從後至前的0.6L處縱中綫上,前桅在主桅前,與主桅的最小距離,以挂帆駛風時互不幹擾為度。(37) 1375年所繪製的加泰羅尼西亞地圖上所畫的大型中國海船有5桅,(附圖5)故李約瑟博士認為5桅的明代北直隸船(附圖4)中可見前、中段有3桅,後部左右有2桅),很可能是鄭和寶船的一種母型(2)。這個旁證又說明我們認定二千料鄭和寶船設6桅,是可信的。
據《水運技術詞典》所述,中國帆船,主桅長度為船長的0.8-1.0,前後桅長度為主桅的0.6-0.8不等,尾桅長度為主桅的0.5左右。其它小輔桅的長度又在各桅之下。據“封舟考”稱,“桅之高,少舟之長五十分之一”,“大桅標準高度為八丈“(4)。“鄭文”記封舟前後竪五桅,大者長七十二尺,六尺五寸,餘以次而短(3)。又稱當時較大的西洋海船。“上下前後有風帆十余道。桅之大者,長十四丈,帆闊八丈”(3)。戚繼光大福兵船的“大桅長九丈,圍六尺五寸,···桅頂用望鬥以布作圍,藏兵在上以嘹賊舟,帶弓箭及犁頭鏢、灰石以攻賊。桅腳須用樟木為桕,長九尺大二尺方堅固桅夾一副,闊二尺厚八寸長一丈六尺用筏箍一道以稠木為閂。桅上用麻索一條,上係於餅子之上,下係於後襟門,以使桅身勁而有力”(10)。二千料鄭和寶船比後來的封舟、大福船和當時的西洋海船都大,桅帆也應更大些。又據宋《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上記載,宋朝赴高麗航綫上的萬斛神舟的隨行客舟是長約10餘丈的海船,其“大桅高十丈,頭桅高八丈”(31)。這些船的桅長比約為 0.8-1.0,恰如《水運技術詞典》所述。由之可見推算明朝二千料鄭和寶船的桅高,按《水運技術詞典》的比例是基本合理可行的。二千料鄭和寶船為適應遠洋航行,各桅必然深置於竜骨上,因此需扣除插入主甲板以下與竜骨底座相接一段長度,大體相當於型深。因二千料鄭和寶船總長為61.2米,主桅總長為 0.8L,取為49米,考慮扣除型深4.89米和舯樓高約3米,在炮臺甲板上主桅高約為41米。其它前、後、輔、艉桅分別按主桅高的 0.8,0.6,0.5,0.55的比例,前、主、後桅插接船底竜骨,輔桅下插到炮臺甲板,艉桅下插到駕駛甲板。都需在設計中統盤考慮帆的高度、寬度、面積後加以取捨。
3,舵
據“封舟考”稱,舵安在船尾的中央,並用大繩二條,一頭係住舵,另一頭沿船底兩側拉到船頭,“謂之勒肚”,控製住舵,以防遇大風浪衝擊時,舵桿大幅度擺動,損壞船衹。每艘封舟都有二、三副備用舵,嘉靖四十年封舟還安有“邊舵”。製舵的木材都是鐵力木。據徐葆光說:柁以鐵力木為之,名日“????柁”,漬海水中愈堅。舵桿最長者10.89米,周長1.15米,重二千多斤,與一九五七年在南京出土的鄭和寶船舵桿,質料相同,尺寸、重量大致一樣(4)。《兵錄》記,大福船有“舵二門,稠木為桿,圍二尺八寸、長二丈八尺,舵葉板長一丈八尺,開楊五尺五寸、厚二寸”(10)。該船長僅32米,舵桿也長達8.7米,周長0.87米,由封舟和大福船有關舵的記載看,明代海船的舵的形式、結構、材料是有標準沿革的。1957年南京下關中保村附近出土的 “鄭和寶船舵桿”,長達11.07米.鑒於操舵必然在艉樓最高處,按二千料鄭和寶船型深為4.89米,三層艉樓總高約6.0米,舵是可升降的,最深水位可降到基綫下1.3米,以上三段高度已達12.2米。因此二千料鄭和寶船的舵桿長約12米,是合適的。以此舵桿長度再考慮舵板的高約為9.6米,寬約為 3.2米,就比較協調。由於寶船舵桿出土於南京,長約11。07米,或許從一個側面恰可說明南京寶船廠或竜江船廠有可能成批建造過二千料鄭和寶船。
4、錨
“封舟考”記載,封舟係采用四爪形大鐵錨,每個一千多斤,最多配4個(4)。“鄭文”稱鄭和船隊所用鐵錨,“大者高八九尺”,幾近1丈,每衹要重達數千斤(3)。按二千料料鄭和寶船尺度大於封舟,配2個四爪鐵錨,每個重1500斤較合理,還可配有較小的傳統木石碇為備用,都佈置在艏樓平臺上。“兵錄”記福船,船頭鬥蓋用樟木長一丈三尺圍三尺遇賊將碇四門絞在船頭,以便衝犁(10)。說明將錨固定在船頭加強板處,還可發揮衝撞敵船的作用。
5、櫓,
“殘碑”將二千料海船與八櫓船前後並列,可知均是鄭和船隊中有代表性的船型。海船以帆為主,也備有櫓,屬大中型船;櫓船以櫓為主,也設有帆,屬中小型船。“鄭文” 引《馬可波羅遊記》稱,元代每一大船,需要二三百水手來駕駛,……在沒有風時,則搖櫓以行船,一支櫓需用水手4人(3)。“兵錄”記,福船配“大櫓二株用稠木,長四丈”(10),即12.5米。
考慮到2000料寶船僅舯樓兩舷約30米長的主甲板上可佈置操櫓部位,櫓長一般在12米左右,每舷設4櫓位,間距約為10米,互不幹擾,動用32名水手或民艄操8櫓,在無風靜水中對千噸之船估計尚可微速推動。
6、小艇,
據“兵錄”記,腳船係於船旁若浮水,陡遇風颶每每拋毀,凡行船將腳船吊起大船艏邊,不致賊衆砌腳,而腳船又不遺失,且母船更易行使“(10)。說明小艇可懸置於艉部舷側。另據“封舟考”稱,封舟配小艇兩衹,不用時或懸船側,或停放在甲板上。封舟吃水深,不可靠岸,藉助小艇往來運輸行李和登岸(4)。二千料鄭和寶船可沿用此製,配2衹小艇,艇長約6米,懸挂於船側,供交通聯絡救生等,每艇按載6人考慮。
7、舷檣與波門
據“封舟考”稱,兩舷上竪着約1.3米高的遮波板,自頭至尾如墻壁然,所以障波濤也。左右各開一扇“高可容人”的波門,供下上船用(4)。而“兵錄”記福船的“水仙門太闊便不關固,二扇衹可闊二尺六寸,上下二閂仍用帶二株,使賊不能撞入”(10),參照上述記載,二千料鄭和寶船主甲板舷部、艏、艉樓頂部前後及舷側設舷墻或女墻與戰格,其高度約為1.5米。主甲板開有雙扇波門,各寬約1米左右。
四、二千料鄭和寶船配裝的燈、旗、金、鼓等導航通信照明通風設備
《兵錄》中對福船配裝的金、鼓、旗、燈等,記有:“大旗一面並號帶,大銅鑼一面,大更鼓一面,小鼓四面,木梆鐵鈴一副,大桅旗一頂,方正旗五頂,燈籠十盞。”(10)二千料鄭和寶船是船隊指揮船,配裝通信導航設備應更加齊全完整,包括金、鼓、旗(將帥旗、各級指揮員神旗、腰旗、認旗、門旗、角旗,號帶、風嚮旗……)(9)和燈(夜航艉燈、艏燈、桅頂燈、艉串挂燈籠、夜營燈···)等佈置在將臺附近及各桅桿上,既保證通信聯絡又顯示國威、軍威。
水羅盤、沙漏、燃香、水砣、計速木板、牽星板、針路簿等導航設備分別設置於舵樓、針房內。(11)、(27)
照明采用仿明燈具,如燈籠、宮燈、燭臺等,艙室內部裝飾及傢具要仿明代的。通風除艉樓、舯樓各艙室有窗,其餘在露天甲板設天棚或艙口活動蓋。舷側的方形或圓形開口,可參照《中國古船圖譜》(34)中有關海船,包括有些清朝海船,如“耆英” 號等(附圖10、11)。
葡萄牙人剋路士1569年描述他所見過的中國官船,“有高大的廳房,裏面的房艙佈置很好,鍍上金,富麗堂皇。這邊和那邊有大窗子,帳子用絲織成,挂在窗前的細桿上,他們可從裏面看見外面的人,外面卻看不見裏面。”(36)這類描述的史藉要廣泛收集,使二千料鄭和寶船內外保有明代風格。
五、二千料鄭和寶船可能裝備的兵器
絶大部分有關國內歷史文獻,都沒有記載過鄭和船隊中戰、座船或寶船上裝備的兵器,衹有明羅懋登撰《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8)上有兵器記載,從其兵器的種類和數量看,可能是抄自戚繼光撰並於1560年成書的《紀效新書》(9)上福船的兵器,不但兵器種類相同,而且排序也一樣,衹是裝備兵器數量增多約10倍。其中“佛朗機銃”和“鳥咀銃”則是鄭和下西洋結束後相隔幾十年纔從外國輸入的,顯然不合史實。從零星的外國史料中曾發現有記載鄭和船隊裝備的火器。因此,雖然國內的史籍沒有提鄭和船隊裝備的火器,但可以肯定地說,明初我國的火器已較先進,且領先於世界各國,而且也普遍裝上戰船,在海戰、水戰中大量使用,取得了重大戰果。而鄭和船隊各船需遠航外國,為防止可能的侵襲,肯定需要裝備火器。(15)但是在二千料鄭和寶船上會裝哪些兵器呢?冷兵器是兩千多年來的舊傳,變化不大,我們就不再贅述。至於火器,凡是在鄭和下西洋前後,明代其它各型戰船上曾裝備和使用過的兵器都有可能裝備在二千料鄭和寶船上。例如明洪武十至十二年(1377 -1379年)製造銅製手銃(已出土25件),長320-440毫米,口徑20-23毫米,重1.55-2.55千克;洪武十至十八年(1377 -1385年)製造銅製碗口銃和中型鐵炮(已出土4件),長316-520毫米,口徑75-119毫米,重8.35-26.4千克;洪武八年(1375 年)製造的大型碗口銅銃(1988年山東蓬萊出土兩件),身長630毫米,口徑230毫米,重73.5千克;1377年製造的大鐵炮,炮身長1000毫米,口徑210毫米(山西博物館收藏3門)。
綜上所述,二千料鄭和寶船上可能裝備的兵器類型和數量判析如下:
冷兵器:弓、弩、標槍、砍刀、鈎鐮、撩鈎、梨頭鏢、小鏢等各10-50把,頭盔、藤牌每兵1副。
燃燒性火器:火球、火藥箭、火槍、鐵咀火鷂、煙球等各10-100個。
爆炸性火器:震天雷50個。
金屬管形火器:口徑210-230毫米、長630-1000毫米、重70-120千克的銅製或鐵製大型銃炮4座,口徑75-119毫米、長 316-520毫米、重8.35-26.5千克的銅製或鐵製中型銃炮6座,口徑14-23毫米、長230-440毫米、重1.55-2.5千克的銅製手銃 10把。
金屬管形火器佈置在舯部露天甲板上,左右舷對稱配置。銅製手銃及爆炸、燃燒性火器平時放置在軍械艙內,戰時在上甲板使用。冷兵器陳列在舯樓頂露天平臺及將臺的冷兵器架上,以壯軍威。
六、二千料鄭和寶船的造船材料
“封舟考”記有封舟的材料有如下特點:
第一,種類豐富。拿木材來說,就有鬆、杉、樟、楠、榛、鐵力木和其它雜木,而且選擇使用特別講究,桅桿需用“理直而輕”的杉木,舵則用“堅勁”的鐵力木,主竜骨要用瀋實能久漬的鬆木,樟木“翕釘而堅實”,用於艙壁、通梁和桅座。根據各類木材的特性,用其所長,以保證船的強度。此外,還使用大量的鐵、蠣灰、青麻、桐油、棕和黃藤等。對材料的質量要求很高,象鐵,一定要到尤溪購買精鐵。所有材料,除了鐵力木購自廣東外,其餘都在福建就地取材。
第二,用大木材。主要構件和設備都規定使用大木材,如主竜骨、舵、桅和櫓等等。真可謂“材既大,非數百年之木不中程;木既巨,非數萬人之力不能運”。
第三,材料數量可觀。一艘封舟的用料,“倍蓰戰船、????船”,如萬歷七年的封舟,光鐵就用去三十五噸以上,還隨船備用六噸多,消耗量很大。桐油、灰和麻,也比一般海船用量大得多。
明申時行等撰《明會典·工部·船衹章》下記有“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造一艘一千料海船,計需用杉木302根,雜木149根,株木20根,榆木舵桿2根,慄木2根,櫓坯38技,丁綫35742個,雜作161個,桐油3012.8兩,石灰9037斤8兩,捻麻1253斤3兩2錢。”
二千料鄭和寶船仿造時可以參照這兩部史藉的記載來選材。
七、二千料鄭和寶船的外形藝術設計
外形藝術設計要反映明代官船氣勢,還要體現中華古帆船的傳統。如艏部正面可製有威武的虎頭等獸頭浮雕,兩舷側前部可製有莊嚴的飛竜浮雕或彩繪,後部製有鳳凰彩繪,艉部板上方繪有展翅欲飛的大鵬鳥等,實現錦帆益首,屈服蛟螭,“暉赫皇華,超冠今古”等的藝術效果。
八、仿造復原2000料鄭和寶船的展望與建議
我國當代明史學家吳晗在1962年為中共中央黨校講授明史時,對鄭和的偉大航海實踐曾作專題論述。指出鄭和下西洋“其規模之大,人數之多,範圍之廣,那是歷史上所未有的,就是明朝以後也沒有,這樣大規模的航海,在當時世界歷史上也沒有過。鄭和下西洋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早87年,比迪亞士發現好望角早83年,比達·伽馬發現新航路早93年,比麥哲倫到達菲律賓早116年。比世界上所有的航海傢的航海活動都早,可以說鄭和是歷史上最早的、最偉大的、最有成績的航海傢。”
鄧小平在1980年曾深刻地指出:“現在任何國傢要發達起來,閉關自守都不可能,我們吃過這個苦頭,我們的老祖宗吃過這個苦頭。恐怕明朝明成祖時候,鄭和下西洋還算是開放的。明成祖死後,明朝逐漸衰落,以後清朝康乾時代,不能說是開放。如果從明朝中葉算起,到鴉片戰爭,有三百多年的閉關自守,如果從康熙算起,也有二百年。長期閉關自守,把中國搞得貧窮落後,愚昧無知。”
江澤民在1991年5月出訪蘇聯前夕,在回答蘇聯記者關於“您對哪些歷史活動傢和政治傢最感興趣?請舉出中國諸多世紀的歷史中您認為最重要的事件”的提問時,他答道:“就古代而言,中國對外交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紀的“絲綢之路”和公元十五世紀的鄭和下西洋,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說明,中華民族在歷史上就致力於同各國人民友好往來,進行文化和經濟交流,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總而言之,古今中外有許多歷史人物,他們推動了社會的進步事業,我對他們都懷有敬仰的感情。“1994年11月江澤民在訪問馬來西亞時,再次強調“早在明朝時期,中國偉大的航海傢鄭和七下西洋,其中五次駐節馬六甲,與當地人民結下深厚友誼,構築了中國通嚮東南亞的海上“絲綢之路”,中馬之間的這種友好關係一直延續至今。”
鬍錦濤2003年10月24日嚮澳大利亞聯邦議會參衆兩院聯席會議發表演講《攜手共創中澳全面合作關係的美好未來》,其中一開始就講到:“中國和澳大利亞雖分處南北半球、遠隔重洋,但兩國人民的友好交往源遠流長。中國人民始終對澳大利亞懷有友好感情。早在十五世紀二十年代,中國明朝的遠洋船隊就到達澳大利亞海岸。在漫長的歲月中,許多中國人飄揚過海,陸續來到澳大利亞這片古老的“南方大陸”。他們把中華文化帶到這裏,同當地人民和睦相處,為澳大利亞的經濟社會和多元文化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中國領導人的這些評價,把鄭和下西洋這一航海壯舉最本質的內涵確定是“開放、友好、交流、合作、發展”。這正是二十一世紀的時代精神,現在全國和全世界都來紀念與研究鄭和有着特別深刻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本文不着眼於鄭和寶船尺度等學術爭論,而着力於推動仿造復原鄭和寶船工程的實施,所以文中盡力引用諸傢研究成果中可以求同存異之見解,力求國內專傢能基本上統一認識於首先仿造各方公認確實存在的二千料鄭和寶船。更希望與各界有識之士共同努力把與北京天壇齊名同代的二千料鄭和寶船,在2005年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的前後期間,抓緊復原仿造出來。在上海展示後,可以組織在大陸與港臺之間進行直航巡遊,把海峽兩岸中華兒女紀念鄭和下西洋的活動連接在一起,接着再組織出訪外國港口,把歷史文化考察交流和凝聚海外華人僑心民氣結合起來。當然也可作為迎接瑞典仿古木帆船“哥得堡”號訪華的友好競賽(29)(30),把物化的中國海洋文明中有數百年的光輝的舟船歷史遺産,盡早通過實實在在的十五世紀初“體勢巍然,巨無與敵”的中華古船,直觀地科學地顯示出來。象復原保存仿造其它陸上古代建築那樣,留給海內外公衆和子孫後代。以此來弘揚中華海洋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識。當然在復原仿造古船歷史遺産的工程實踐中,必然會提出許多需要深入考證研究的課題,而以之來推動繼續深入、全面、係統的鄭和學術研究。這樣去取得真知,似乎會比泛泛地爭論更有實效。仿造的二千料鄭和木質寶船可以重走鄭和路、環航於世界,她既是中華海洋舟船歷史科學文化的博覽平臺,又是象徵中國和平、開放、交往的友好使者,還是繼承與發揚中國與世界各國互惠合作交流、促進共同繁榮的海上絲綢之路上的光明之舟,她也必然是熱心航海運動、考察探險的航海人之傢。
嚮參與和協助支持二千料鄭和寶船復原研究和仿造工程的有關領導、專傢、航海人士、老船匠、企業傢和熱愛海洋事業人士致敬!本文有些見解就是取之於諸位的,希望繼續提出寶貴意見,促成此項歷史性造船工程。
(註:本文中有些古體字限於軟件文字,僅按偏旁打印,請諒。)
後記
本文第四稿完成於2003年12月10日,曾在2003年12日“上海海峽兩岸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研討會”上作過介紹;並於2004年2月嘉興由中國造船工程學會船史學術研究委員會與科技咨詢工作委員會聯合召開的“鄭和下西洋二千料海船的初步考證與復原研究方案研討會”進行專門的研究,本文得到專傢們的認可。作為復原設計的重要依據,會後根據有關專傢的意見,又做了適當的補充,産生本文第五稿。目前二千料鄭和海船的復原模型和仿古實船工程都已啓動,為此敬請海內外專傢給予指教,共同來深化做為鄭和下西洋舟師中的寶船之一 —— 鄭和二千料海船的復原研究工作。
附表
復原仿造古船尺度對比表
仿造國傢地區船型 中國二千料鄭和寶船 瑞典哥德堡哥德堡號 浙江鎮海萬斛神舟 中國五千料海船 中國封舟 福建泉州出土古船 浙江舟山緑眉毛號 澳大利亞奮進號
年 代船 15世紀(明代)官 船 18世紀(清代)商 船 11世紀(宋代)官 船 11-12世紀(宋代)商 船 16世紀(明代)官 船 11-12世紀(宋代)商 船 11-13世紀(宋元代)商 船 1765-1768(清代)貨船改
總長(米)
水綫長(米) 61.2
53.0 58.5
45.0 52.0
45.0 51.0
42.3 46.7 30.0
27.0 31 33.3
最大寬(米)水綫寬(米) 13.8
13.0 11.0 13.0
12.0 11.9 8.1 10.5
10.2 6.8 8.89
型深(米)滿載吃水(米) 4.89
3.9-0.5 9.9
5.25-0.9 4.8
2.5+0.5 4.2
3.1 4.0
3.0 5.0
3.75 3.2
2.2 3.45
總長/寬度比,立體係數 4.43
0.5 5.31
0.5 4.0
0.5 4.28
0.48 5.77
0.5 3.0
0.44
排水量(噸) 1170 1150 675-810 750 567 454 230 397總噸
桅數主桅高(米) 5-6
49 3-4(有首斜桁)47 4
41 3
28
3 3
24.5 3
40
仿造年代
建議2004-2006年 1995-2005年 計劃2003-2005年 考證 考證 復原研究
2002-2003年 1987-1993年
附圖
仿造復原二千料鄭和寶船可依據和參照的船圖
1、明《天妃經》捲首鄭和下西洋插圖描摹復原圖
2、明《鄭和航海圖》過洋牽星圖
3、明《竜江船廠志》上提供的海船形製
4、航行於黃海的明代五桅北直隸船
5、1375年加泰羅尼西亞地圖上給出的中國五桅大型海船
6、1757年《琉球圖志略》上的封舟圖
7、明《兵錄》上的福船圖
8、明《籌海圖編》上的大福船(綫圖)
9、日本製作的大福船與册封舟的模型
10、清《鴻雪因緣圖記》中的海船(綫圖)
11、清1848年中國第一艘出航大西洋的大海船“耆英”號
12、南京靜海寺殘碑刻石柘片
參 考 文 獻
(1)金秋鵬:迄今發現最早的鄭和下西洋船隊圖象資料——《天妃經》捲首插圖,中國科技史料第212000年第1期
(2)辛元歐:關於鄭和寶船尺度的技術分析,2001年7月
(3)鄭一鈞:論鄭和下西洋,海洋出版社,1985年6月
(4)趙建群、陳鏗:明代使琉球“封舟”考述,福建師範大學學報,1987年
(5)陳希育:中國帆船與海外貿易,廈門大學出版社,1991年
(6)陳延杭等:鄭和寶船隊基本船型的模型研製,1995年9月
(7)金秋鵬、楊麗凡:關於鄭和寶船船型的探討,自然科學史研究,第161997年第2期
(8)[明]羅懋登: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上海古藉出版社,1985年3月
(9)[明]戚繼光:紀效新書(十四捲本,十八捲本)中華書局,2001年6月
(10)[明]何汝賓:兵錄.捲十戰.船說,明萬歷20-30年間
(11)唐志拔:鄭和寶船上的“羅盤”和“針房”,1995年
(12)唐志拔:鄭和寶船尺度之我見,2000年
(13)中國造船工程學會:關於仿古鄭和寶船的初步設計方案的函,2001年1月17日
(14)中國造船工程學會:關於按照“鄭和古船初步設計的原則建議”開展準備工作的函,2001年8月29日
(15)唐志拔:二千料鄭和寶船的復原研究,2001年
(16)席竜飛:中國造船技術的世界性貢獻,2001年5月
(17)金秋鵬:關於鄭和寶船船型之我見,2001年11月
(18)武漢理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所:仿鄭和古船的概念設計方案建議,2001年10月
(19)福建省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鄭和號仿古船技術規格書,2001年10月
(20)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科技咨詢工作委員會:呈報“建造仿明鄭和古船的可行性建議”2002年4月
(21)鄭明:為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建造鄭和古船的創意 ,現代艦船,2002年第6期
(22)趙幼雄、鄭明:世界各國復原仿造古船的回顧,現代艦船,2002年第6期
(23)福建省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院:仿古鄭和寶(座)船船體說明書,2002年8月
(24)辛元歐、範巨山、卜立鳴:關於鄭和寶船復原的思考,第十屆國際東亞科學史會議報告,2002年8月。
(25)鄭明:鄭和科學航海與古船文明——復原仿造鄭和古船與深化鄭和研究的思考,南京迎接鄭和下西洋60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2002年10月
(26)鄭明、薛冠超:抓住紀念鄭和契機、發揚中華古船文明、開創科學航海新局面,昆明第二屆鄭和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議論文,2002年12月
(27)楊酉槱:對復原鄭和寶船的一些意見,2003年4月/9月
(28)鄭明:鄭和下西洋舟師古船研究,海陸空天慣性世界,2003年3、5期連載;水上客運旅遊,2003年第2、3期連載
(29)鄭明:瑞典“哥德堡”號仿古木帆船,艦船知識,2003年第8期
(30)鄭明:“哥德堡”號的結構與工藝,艦船知識,2003年第11期
(31)鄭明、唐志拔:浙江鎮海仿宋“神舟”復原工程的策劃咨詢建議,2003年5月
(32)唐志拔、鄭明:二千料鄭和寶船的復原研究(第一搞),2003年4月
(33)唐志拔、鄭明:二千料鄭和寶船的考證依據與初步復原研究(第二稿),2003年9月
(34)王冠倬:中國古船圖譜,三聯書店,2000年4月
(35)席竜飛:中國造船史,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1月
(36)[英]C。R。博剋捨編註:十六世紀中國南部行紀,中華書局,1990年7月
(37)田汝康、石階池等:水運技術詞典(古代水運、木帆船部分),1980年10月
(38)唐志拔、鄭明:二千料鄭和寶船的考證依據與初步復原研究(第三稿)2003年12月8日
(39)清印《並闢百金方》捲十三,即明《金湯藉著》的清印本。
(40)唐志拔、辛元歐、鄭明:二千料鄭和木質寶船的初步考證與復原研究(第四稿),2003年12月10日
作者簡介:
唐志拔,中國造船工程學會船史研究會理事、海軍工程大學教授
辛元歐,中國造船工程學會船史研究會會長、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教授、中國科技史學會理事、江蘇鄭和研究會特邀研究員
鄭 明,中國造船工程學會船史研究會顧問,科技咨詢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長樂、太倉鄭和研究會 高級顧問,北京鄭和下西洋研究會副理事長。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釣魚島紀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