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山大川 》 登山途中的人生感悟:如果山知道 》
第1节:人与山相逢(1)
Xie Miqing
第1节:人与山相逢(1)
山是一个传奇,因此人与山相逢更容易缔造奇迹。本书作者作为一名对登山运动怀着极大的热情的人,以她自己的视角和感悟记录了登山途中的一些人生感悟。这其中有她对山的感悟、对人性的剖析、对人与山相逢的诠释以及在完成上述过程的同时对生命的再认识,对人生的再塑造。这是一个女孩“读”着山成长为一个女人的过程,这其中有她对山的感悟、对人性的剖析、对人与山相逢的诠释以及在完成上述过程的同时对生命的再认识,对人生的再塑造。
第1节:人与山相逢(1)
人与山相逢
2006年3月25日,在中央电视台的1号演播大厅里,“2005体坛风云人物颁奖典礼”正在举行。因为郑洁和晏紫在澳网上完成的惊天一“贯”而获提名,我也作为嘉宾前来见证中国体坛2005的辉煌业绩。
揭晓最后一个获奖者的是我国前著名短道速滑运动员叶乔波,她和前面开奖嘉宾大相径庭的语气,使我迅速地意识到了这位获奖者的名字――仁那。然而我知道,对于在场的大多数人而言,这个名字是陌生的,远不及前面9个名字那般如雷贯耳。他就像他所从事的职业一样远离大众的视线,以至于直到以牺牲生命为代价才赢得了人们关注的目光。
大屏幕上出现了仁那的照片,然后是音乐声中西藏14座八千米高峰探险队征战冰峰雪岭的镜头回放。当充满雪域特有的高亢昂扬的旋律响彻在演播大厅里的时候,我的眼泪开始无法抑止地奔涌而出,思绪也在那一刻完全游离了晚会的主题。
我知道自己的情绪在那个场合显得很另类,因为大多数人会把仁那和他的故事当作今天这场盛典中主持人的一个煽情的段落。
然而对我而言却远不止此,他代表的是我用了14年的青春时光追逐并探究的生命轨迹,他背后是我深爱着的雪山以及人与山相逢的传奇。
原本以为这些记忆已经随着时空的流转渐渐淡去,在这个瞬间却发现那将是心底一个永远抹不去的烙印。
在那一刻我决定要将这些年的一点积累奉献给你们,并用于纪念那段无悔的年华。
这是一个女孩“读”着山成长为一个女人的过程,
这其中有她对山的感悟,对人性的剖析,对人与山相逢的诠释,以及在完成上述过程的同时对生命的再认识对人生的再塑造。
尽管她无法回避因为与死亡相邻,高山探险这项运动里所蕴涵的悲壮和英雄主义色彩;但她更想和你们分享的是这项运动最本真的含义――它能带给你最纯粹快乐。
事实上,14年里,这种快乐无时无刻不在感召着她,使得她从来不怀疑:人与山相逢就会产生奇迹。
此刻,我希望,这种感觉能为你我所共有。
如果山知道
清明,照例会去八宝山公墓和万佛陵园。
对登山者而言,和这两处墓地相连的是两座美轮美奂的雪山――贡嘎和梅里,因为美到了极至而令生者和死者之间的距离骤然缩短。因此这一年一度的仪式于登山者而言,更像是一次立于天堂门口的对话。之于雪山的美除天堂外无以若比,所以无论是生者还是死者,因了是山者,便对天堂的风景乃至含义有了常人所难有的领悟和体验。
想来我对贡嘎的了解,就是从这座墓碑开始的。
这是新中国第一座登山烈士纪念碑。4张年轻而英俊的脸,连同镌刻在墓碑上颇具力度的文字,让人无法不去探究曾经发生在这座神秘雪山深处的那一瞬间,进而不由得会去想象这些生命的符号曾经有过怎样的灿烂。在"征服"的字眼背后,除去在那个特殊年代里朴素的忠诚,总觉得还应该有点别的什么,生命的轨迹才够完满,死亡的理由才够浪漫。
然而那毕竟只能是我们的想象,生命划出的最后一道弧线,悄然无声地沉入遥远的地平线。
当逶迤于川西高原上的横断山脉,兀自将那座横空出世的雪峰推入人们视线的时候,相信没有人还能够保持平静。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Source】上海大学出版社 |
|
|
第1节:人与山相逢(1) | 第2节:人与山相逢(2) | 第3节:回首余纯顺(1) | 第4节:回首余纯顺(2) | 第5节:回首余纯顺(3) | 第6节:守望峰巅 | 第7节:祈祷梅里 | 第8节:双子星与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对话(1) | 第9节:双子星与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对话(2) | 第10节:双子星与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对话(3) | 第11节:双子星与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对话(4) | 第12节:双子星与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对话(5) | 第13节:双子星与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对话(6) | 第14节:双子星与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对话(7) | 第15节:双子星与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对话(8) | 第16节:双子星与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对话(9) | 第17节:双子星与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对话(10) | 第18节:天庭札记(1) | 第19节:天庭札记(2) | 第20节:天庭札记(3) | 第21节:喜马拉雅的金字塔(1) | 第22节:喜马拉雅的金字塔(2) | 第23节:夏天的哲思 | 第24节:走出喜马拉雅(1) | |
| No. I [II] Pag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