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文学者 》 佛陀紀事 》
第1節:名傢評論(1)
朱岩 Zhu Yan
本書以佛陀為敘事核心,從文獻學、社會學的角度對早期佛教發生與發展歷程了做了全新挖掘與探討。作者從佛陀降生起筆介紹了這個來自古印度迦毗羅衛國肩負宗族振興使命的王子的生世、成長、苦行、漫遊、宣講佛學的人生歷程,並全面考察了釋迦牟尼49年的傳法歷程及早期佛教的特點與發展狀況。書中所引材料翔實引經據典,從跨度、深度都頗見功力。本書以傳記體的敘事風格行文,舉重若輕文風從容幹練,是一部既有學術價值又能輕鬆閱讀的好書。
第1節:名傢評論(1)
化一鉢皇傢佛緣
溯源頭誰主三教
《佛陀紀事》把佛陀作為人類歷史中的一個活生生的人物展現在我們面前,佛學修養和歷史知識的結合,使本書中的佛陀獲得了一個比印度本土更為廣阔的舞臺。在這裏,東西方文化的同異得到有趣的對比,無論是曾經對佛陀略有所知者,還是剛剛對中印文化産生興趣者,都會感到一絲欣喜。作者的旁徵博引令此書妙趣橫生,看起來"佛教往事實錄"係列圖書確實值得一讀。
--王志遠(佛學學者、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
關於釋迦牟尼,我們聽到太多的神話或者廢話,以至於對於理解這位偉大的覺者失去了信心!朱岩先生的《佛陀紀事》結束了這種情況,使得我們對於釋迦牟尼感受到了人的親切和可以理解,為此令人欣喜!
--李亞平(歷史學者、《帝國政界往事》作者)
釋迦牟尼的偉大舉世無雙……我們更容易用幻想誇大他,但是,這種誇大反而掩蓋了釋迦牟尼的真正偉大。實際上,釋迦牟尼探索宇宙真如的過程中,也有苦難甚至是絶大的睏難,也有偏差和猶豫,而他突破了這一切獲得了最後的正果,這纔是釋迦牟尼的真正偉大之處,這纔是我們最應該知道的。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朱岩先生的《佛陀紀事》不失為一部可圈可點的佳作,非常值得看!
--朱建軍(心理學博士、北京林業大學心理學係主任)
雁無遺蹤之意,水無留影之心。繁華落盡,乃見真淳。尋覓了悟之性,必知佛陀為誰!
--梅毅(赫連勃勃大王,知名歷史作傢)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釋迦牟尼
文/李增壽
古老的喜馬拉雅山南麓,美麗的印度河之濱,有一個叫做迦毗羅衛的小國。它本該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卻因為一個偉大生命的誕生而變得神秘而又奪目。
依據傳說,一個生命,來自於母親的右肋,誕生之時便邁出七步,足印中幻化出美麗的蓮花。繼而,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做獅子吼道:"天上地下唯我獨尊!"……佛陀如是誕生。
現實中,他是一個披枷帶鎖的王子。"如果在傢,將成為偉大的轉聖輪王;如若出傢,將必定覺悟成佛。"從智者的預言開始,人世的磨難就降臨在年幼的王子身上:他的國傢時刻處於危險的境地,他的父王和臣民對他寄予着無限的期望,他的內心卻遊離在一個無限廣阔的天地中……無論是感官與物質層面的快樂,還是理性與精神層面的掙紮,對他而言,都是枷鎖。
於是,他結束了自己高貴的王子身份,他告別了熟悉的繁華生活。他手持鉢盂開始行乞,它遵循着"過午不食,日中一食"的沙門戒律。他尋找導師,學習並不斷超越;他拜訪學者,交流、辯論並不斷進步。他在尼連禪河畔靜修沉思,他在可怕的場所磨礪與生俱來難以消除的恐懼……
終於有一天,遠離了苦行後,菩提樹下,佛陀最終頓悟。這一天,人類歷史上多了一位超越凡夫境界的思想傢。
這位自證自悟的聖人並沒有獨享他所證悟的真理,而是希求盡量地去影響社會。於是,他開始了長達49的傳道之旅。
經歷了最初的睏難重重,乏人問津,曾棄他而去的修行夥伴對他肅然起敬並最終追隨,曾對他的悟道不屑一顧的"外道"對他心悅誠服並最終皈依……沒有超驗的啓示和神秘的理論,他的學說卻最終得到認可。
他的兒子、兄弟、他曾經的子民以及無數敬仰者的信奉,使釋迦牟尼的僧團不斷地壯大着。深具魅力的他教授着真理,在僧團內部實現着四姓平等的理想。他是一位實踐者,也引導着他的僧團遠離玄談之風。--所有一切表明,釋迦牟尼是一位優秀的導師。
他是一個凡人,生於人間,長於人間,作為佛陀他結束了一生,但作為人,他具有獨特的個性而成為非一般人……他沒有留下任何餘地,使人誤認為他是永恆者。沒有一位宗教的導師像佛陀這樣"無神",但,也沒有一位想他這樣的神聖。
(《佛陀紀事》 朱岩/著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定價:23.00元)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
| 第1節:名傢評論(1) | 第2節:名傢評論(2) | 第3節:第一章 神秘國度中的誕生(1) | | 第4節:第一章 神秘國度中的誕生(2) | 第5節:第一章 神秘國度中的誕生(3) | 第6節:第一章 神秘國度中的誕生(4) | | 第7節:第一章 神秘國度中的誕生(5) | 第8節:第一章 神秘國度中的誕生(6) | 第9節:第一章 神秘國度中的誕生(7) | | 第10節:第一章 神秘國度中的誕生(8) | 第11節:第一章 神秘國度中的誕生(9) | 第12節:第二章 披枷戴鎖的王子(1) | | 第13節:第二章 披枷戴鎖的王子(2) | 第14節:第二章 披枷戴鎖的王子(3) | 第15節:第二章 披枷戴鎖的王子(4) | | 第16節:第二章 披枷戴鎖的王子(5) | 第17節:第二章 披枷戴鎖的王子(6) | 第18節:第二章 披枷戴鎖的王子(7) | | 第19節:第二章 披枷戴鎖的王子(8) | 第20節:第二章 披枷戴鎖的王子(9) | 第21節:第三章 苦行與漫遊(1) | | 第22節:第三章 苦行與漫遊(2) | 第23節:第三章 苦行與漫遊(3) | 第24節:第三章 苦行與漫遊(4) | |
| 第 I [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