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武术 中國古代兵器   》 中國古代兵器      楊泓 Yang Hong

當我們遠離古戰場刀光劍影、血火交並的嘶殺吶喊,塵封幾千年的斧鉞勾叉、刀槍劍戟把我們的思緒拉回了久違了的戰火彌漫的歲月。古代兵器見證了社會生産力的發展,見證了社會歷史的變遷。   我們這裏講的中國古代兵器是指在中國古代特別是從史前時期一直到清朝末年,也就是1840年鴉片戰爭為止這個歷史階段裏邊,中國古代國傢軍隊使用的各種兵器和總的裝備情況。   一般來講,在中外研究古代兵器把火藥用於兵器作為一個歷史的分期階段,也就是說,在火藥發明以前,軍隊裏使用的兵器我們稱它為冷兵器。火藥發明以後,火藥開始使用於戰爭以後,就出現了火藥製作的兵器,就是火器。這時候是冷兵器和火器並用時期。中國古代兵器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階段,首先是史前時期,從考古學來講叫石器時代,我們稱這個階段是石器時代的兵器。   開始青銅冶鑄後,這時候兵器的主要材質就開始變成了青銅的。我們稱這個時期的兵器為青銅時代的兵器。人們懂得了金屬的冶煉後,這時候軍隊使用的兵器的主要材質也改為鋼鐵做的了,就進入了鐵器時代的兵器。   到了北宋時期,火藥開始用於兵器。中國是火藥的故鄉,中國的軍隊是最早使用火藥武器的軍隊。在北宋的《武經總要》裏邊講了三種配方,即蒺藜火球,霹靂火球、火炮火藥法。當時用火藥做成了用拋石機發射的炮彈,當然拋石機最早的使用,就是炮的出現可能在東周晚期。   南宋時候出現了竹筒火器,陳規的《守城錄》裏面講到,開始用竹筒,裏邊放上火藥能夠往外噴火,或者能燒傷敵人。還有就是把長矛下邊安上一個藥筒,也可以噴火,當時也叫火槍。就是說開始出現管形的火器,這是出現最早的火器。   火藥傳到西方以後,由於社會制度的變化,特別是和資本主義萌芽聯繫在一起,它有一個極大的發展。所以當時荷蘭、西班牙這些商船到了中國,帶來了當時西方先進的槍炮過來,明軍纔看到自己的落後,所以纔開始註意到這個問題,就開始引進了西方的槍炮的製作技術。鴉片戰爭以後,清朝開始練新兵,袁世凱練新兵等等,開始引進新的西方的槍械以後,中國古代兵器的歷史就結束了。
中國古代兵器 我今天給大傢講一下中國古代兵器的情況,我們這裏講的中國古代兵器就是指的在中國古代特別是從史前時期一直到清朝末年,也就是1840年鴉片戰爭為止這樣一個長的歷史階段裏邊,中國的國傢的軍隊,使用的各種兵器和裝備的總的情況。   一般來講在中外研究古代兵器來說呢,把火藥用於兵器作為一個歷史的分期階段,也就是說,在火藥發明以前,這個階段軍隊裏使用的兵器呢我們就一般稱它為冷兵器,對着火器來講的,火藥發明以後,火藥開始使用於戰爭以後,就出現了火藥製作的兵器,就是火器。這個時候就形成了一個新的時期,就是古代兵器裏邊,就出現了冷兵器,和火器並用的時期。那麽在中國古代,這個分界綫,這個分水嶺在什麽時期呢?就是在北宋時期,那麽在火器發明以前,中國古代呢,兵器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階段,首先就是史前時期,那個時期呢,從考古學來講,就叫石器時代,因為當時主要的生産工具是用石頭做的,所以我們就稱這個階段是石器時代的兵器。   那麽接着開始發現了青銅的冶鑄,就是人們懂得冶煉金屬了,這個時候兵器的主要材質就開始變成了青銅的。那麽這個時代,在歷史上也有人稱做是青銅時代,所以我們就把這個時期的兵器稱為青銅時代的兵器,以後出現了進一步對金屬的認識,就開始了懂得金屬的冶煉,冶鐵和煉鋼,這個時候軍隊使用兵器的主要材質也改為鋼鐵做的了,就進入了鋼鐵時期的兵器,就是鐵器時代的兵器。   那麽在冷兵器階段,基本上就這三個階段,可以說分成這麽三個階段。如果說過去的,按照社會發展史來說,也就是說石器時代的兵器,基本上是在原始社會的時候,那個時候戰爭也可以說是種原始的戰爭。也就是說它們原來是作為生産工具用的,那麽到了氏族之間發生激烈的矛盾,需要武力來解决的時候,這些有鋒刃的生産工具就被用來殺人,這個時候開始就出現了兵器的萌芽。那麽最早的,在狩獵工具裏邊,人們發現最早的一個最古老的狩獵工具就是弓箭。那麽在中國通過考古發現,我們現在發現的弓箭,可能出現最早的時期,就是舊石器時代的晚期,現在屏幕上放出來了一個石頭的箭頭,就是在箭上邊綁上一個箭頭,這個古代就叫鏃,就是金字邊一個民族的族字,叫鏃,這個是在山西的峙峪發現的,它相當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大概最遲也是距現在兩萬五千年以前生産的這樣一個狩獵工具。但是,發現了箭鏃還不能夠說明這些箭鏃真正能用來殺人,那麽在考古學上,我們發現的真正就是說古代的用石頭做的箭鏃,或者用骨頭磨的箭鏃真正用來傷人的材料,已經是更晚一些時候的材料。那就是說在江蘇一個遺址裏邊,新石器時代的大墩子遺址裏邊,發現了一個墓葬,裏邊有一個死者,就是發現了人骨了,被一枚骨頭做的箭頭射中了,到他死那個箭頭還插在腿骨,說明這個人,看來這個人很可能就是中箭不久就死了,這一個材料說明在當時新石器時代的後期,弓箭確實用來傷人的,也就是說它真正從生産的狩獵的工具轉化成兵器了。   我們知道在石器時代,有一個工具,就是當時生産工具裏邊特別常見的,就是石斧,在有些石器時代遺址的墓葬裏,比如說大汶口,男人的墓裏邊就放石斧,女人的墓裏邊就有其他,比如骨針,紡輪這些,這樣的社會分工。所以在當時,男人的生産工具,這個石斧是最重要的,而這個呢,也就是最早變成在格鬥中出現的兵器,就是斧。石斧的樣子,因為它是適於生産的,它的刃部比較厚,但是作為傷人就比較不太適應了,於是把石斧就做了很多的加工,把刃磨得很薄,而且選擇特別堅硬的石料,而且呢把刃磨得很寬,有時候把兩邊的刃尖就翹起來,這樣呢就是後來說的鉞,斧鉞,鉞就是斧子的刃開始開闊了。   那麽我們看這個就是當時已經用玉做的一個鉞,這個時候兩邊的刃呢,已經翹起來了,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呢是在良渚文化裏邊發現的一個玉鉞,在這個鉞上邊上角有一個神人的像,可以看到,是一個帶着冠的神人,底下騎一個獸,那個獸的兩個大眼睛,有人認為它就是個老虎,那麽在它的下角還有個神鳥的像,這樣的玉鉞,就是當時出現在身份很高的人墓葬裏邊的,那麽就說明它既是當時已經形成的專門的兵器,也是身份的象徵。   進入階級社會以後,戰爭出現。那麽兵器纔正式地脫離開原始狀態,也就進入了它的發展期,也就是從材質來講,這個時候青銅已經開始出現了。那麽當時社會上最高的生産工藝,當時就是青銅冶煉。所以呢,為了取得戰爭的勝利,就把當時社會生産最尖端的這些工藝用來製作兵器,在青銅時代,我從中國歷史上,就是夏商周這個時期吧,國君最主要的兩件事情,在《左傳》裏面記錄的,總結得很簡練的幾句話,就是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就是祭祀和作戰,戎作戰。   現在我展示出來的就是一個在二裏頭髮現的銅戈,在中國青銅時代,軍隊裝備的最標準的兵器,就是和現在的製式兵器步槍和自動步槍的一樣的兵器就是戈,當時是每一個戰士都要裝備的,由於這個兵器呢是最普通的軍隊裏必備的兵器,所以大傢可以看到,目前我們文字裏邊凡是和戰爭有關的字都缺不了“戈”字,那麽戈呢它是一個使用起來呢,是勾殺的。就是說,它垂直地裝上把,它的整個形狀就跟現在的鐮刀有點像,因為這種兵器它的特點是勾殺,所以這個兵器形狀的改進,就是從夏到商,一直到周,這麽漫長的青銅時代,這個兵器就不斷地改進,但是恰恰就這種兵器就是中國古代的典型的兵器,而且一直延續到整個青銅時代。   那麽在商代軍隊主要的作戰方式是車戰,所以當時的兵器從它的設計和製造都是為適應車戰需要的,那麽當時戰車上的方式它就是中間一個人是禦車的,專門為駕車,右邊這個人,也叫“車右”是拿長把的兵器準備和對方的車做交手仗,左邊這個戰士也叫“車左”,他主要是拿弓箭的,負責射箭的。當時作戰的時候,如果遠了是射箭,遠射用弓箭來射對方,當兩個車到一塊兒的時候,它不能頭對頭,頭對頭兩邊馬攪在一塊兒,車仰馬翻,誰也打不着誰。所以這兩個車對面駛來的時候,一定要用你的車的右邊去找對方車的右邊,因為兩個拿長兵器的人都站在右邊,叫車右,就是說你錯車轂的時候,就是你拿你的右邊錯它的右邊,然後倆人拿長把兵器的人就來一下,這叫一個回合,呼一下,誰也沒有打着誰呼就開了,跑走了。而且戰爭跟禮節有關係,你看到對方國君了,要從車上跳下來,要把頭盔摘掉,免胄,把頭盔摘掉。然後再戴上帽子跳上車跟他打,在邲之戰裏邊,晉人到楚人那兒去挑戰,挑戰完了之後,他駕車回去了,回去人傢追,他射箭的車左,射的就衹剩一隻箭了,一看人傢還在追,怎麽辦呢?看見前邊跑來一個麋鹿,一箭射在麋鹿的龜上,就是背上了,然後回過車去,車右下了車,拿着這個麋鹿過去獻給對方的主將,說是現在打仗了,沒有什麽東西可以送禮,那麽把這個送給你,可以給你的手下去吃,對方的主將一看,說,哈,他“其左善射”,他左邊這個善射,把他們的人射死好多,其右有辭,他這個車右會說話,好,你走吧。他回車走了,把他放走了。這是打仗。   所以和當時的社會制度,當時的戰爭方式,當時的禮製聯繫在一起,所以當時的這些兵器都是和這個連在一起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為什麽像戈這樣的兵器,雖然它不合理,但是始終占主導地位。所以我們想看中國古代的兵器,它和中國古代的文化、戰爭各方面,都聯繫在一起,它不僅僅是一個兵器的問題。   防護的裝具呢,就是甲胄,當時雖然青銅兵器都是青銅生産的,但是這個時期的甲胄主要是皮的,所以我們考古發掘出來的銅甲,銅的甲也有些材料,主要就是皮的,特別是在南方的楚墓裏,大量出的最好的皮甲就是在曾侯乙墓裏出的,那麽皮甲呢,當時呢就是說,是采用“合甲”的方式,就是把皮子做成片,然後幾片皮子合在一起,比較牢靠,然後穿起來,這樣的甲呢,青銅的兵器是完全可以阻擋住的。那麽還有大的盾牌,當時的盾牌呢,是木頭的,有的外面蒙上皮,上面有銅的飾件,主要的部位有銅的飾件可以擋住。此外,還裝備有一些小的刀,那就是最後實在是車仰馬翻以後,兩個人抱在一塊兒,才能使用的衛體的兵器吧。基本上是這樣一種狀況。   那麽到了西周時候,就出現了這種整鑄的戟。它是把一個矛頭和一個戈用把給它結合在一起。這就是從戰國以後,一直到秦到漢初的戟,是這個樣子的。那麽這種兵器出現以後,因為它具有戈和矛兩種兵器的用處,所以逐漸地它就在軍隊的裝備裏邊,基本上取代了戈和矛,就變成了戰國時期軍隊裏邊,每個軍人都要裝備的製式兵器,就是戟。所以大傢看古代的史書裏邊,這時候,有時候稱士兵就叫“執戢”。從東周時期,另外一種兵器就開始出現了,那就是劍。當然劍最早出現的形態比較短,在商代晚期一直到西周的時候,發現的還都是青銅的,比較短的劍。現在放的劍是一個早期的短劍形態,是在三門峽的虢國墓裏,西周墓裏出的,這是一個很特殊的東西,是一把鐵劍,劍的莖,就是劍的把是銅的,把外邊還裹上了玉。最早出現在兵器上的鐵刃,是利用天然的隕鐵,就是從天上掉下的隕鐵,把這個隕鐵做成兵器的刃,在商代已經有了,那麽真正是人工冶煉的鋼鐵做成兵器,現在我們放的這一件可能是一個最早的例子,這是西周時候的。   那麽下邊我們就看一下劍,最早的寶劍是吳越時期,有關鑄劍的這些傳說,比如幹將、莫邪。在吳越地區它是水網地區,戰車是不好走的,那麽笨重的戰車在南方是沒法作戰的,而且吳和越的軍隊主要是步兵,那麽步兵格鬥就要靠劍,所以鑄最精良的劍當時是在吳越地區,這是跟當時的軍隊有關係的。吳王夫差到北方來爭霸的時候,他的軍隊是五個方陣都是步兵,所以這種情況和北方中原地區車戰還是不完全一樣的,所以劍這種兵器,在南方它就發展比較快,那麽以後,從春秋一直到戰國時期,也在北方就逐漸傳開了,而且特別是當戰國晚期,步兵和騎兵的野戰出現之後,就是車戰逐漸衰落的時候,劍在北方,也就是整個軍隊的裝備裏面越來越重要了,變成了一個不可缺少的兵器了。這是一個發掘出來的越王墓裏的劍,那麽大傢可以看到那個劍刃的兩個弧麯度是很漂亮的。這個更是一把名劍。就是越王勾踐的劍,因為越王勾踐的故事,“臥薪嚐膽”的故事大傢都知道。勾踐自己做的劍,上面有六個鳥篆的銘文,銘文中的“鳩淺”就是“句踐”,就是越王勾踐自做用劍。越王勾踐的主要的對頭就是吳王夫差了,這是吳王夫差做的一個矛,同樣製作得很漂亮,上面也有暗紋,同時也有吳王作的銘文。所以這對兵器正好是,一方面是王做的兵器,另外呢,也正和很多歷史故事,可以結合在一起,是我們從考古發現非常名貴的兩件兵器,那麽當時的主要遠射的兵器,就是弓箭。我們現在看到是一張弓的樣子。那麽弓呢?最早我們說的,像石器時代的弓都是單體弓,拿一個木材或者竹材給它彎起來,加上弦就是弓了,那麽到了這個時期中國弓的特點第一是復合弓,第二,它是有弓弣的,設在弓體的中間,整個弓的形狀是兩度弧麯的,西方的弓是沒有弓弣,沒有中間這個弓弣。中國的弓,當你不使用的時候把弓弦放開,弓就翻過來了,就翻成一個圓圈形,西方的弓不是這樣的。這就是當時使用的箭,箭頭呢安着銅鏃,下邊是箭桿,後邊有羽毛,後來就把這兩翼式的箭鏃變成了三棱的箭鏃了,那射的勁就更強了。那麽青銅器兵器的使用,一直到後來,到了秦代我們從秦俑坑裏發現了兵器,還主要是青銅,那麽這個是在秦俑坑裏發現的一個鈹,看着樣子像是短劍,實際上它安上長把以後,就是長刃的一個矛,叫鈹,就是金字邊一個“皮”,這個從戰國到漢代,到西漢時期最常使用的一個闊刃的矛。那麽戰車的使用,秦俑坑裏可以看到,一號坑裏主要還是以戰車為主的編隊。這個銅車的車箱的前邊呢,擱着有弩,有一個弩,還有箭囊,還有盾牌,這就是當時的戰車的一個比較形象的材料。那麽說到弩呢,由弓發展的一種遠射兵器,大量使用強弩是在戰國時期開始出現的,有人認為戰車的衰落跟弩的使用有關係的,因為弓是靠人的臂力張開的,所以它有一定強度。所以射程它就靠人的臂力射出來的,就是不能射得過遠。弩呢就不是了,弩是把弓張在木頭做的弩臂上,可以延時發射,就是你把箭放好了,瞄準好了,等到敵人出現了纔扣扳機。弓就不成,因為人拉開了弓等着,沒那個勁,無論如何他也堅持不了的。所以弩的使用常常改變戰爭的面貌,雖然就是簡單地把它安了弓臂,木頭的弩臂,可以改變戰爭面貌,所以大傢知道的故事就是龐涓和孫臏鬥智,最後龐涓死追,追到了馬陵道,孫臏當時已經準備好了埋伏,就是靠弩,他是把弩兵埋伏好了,都張好弩等着,等到龐涓到那兒,一看,樹上有字點着火看看吧,孫臏告訴部隊,你們一看見火光就射弩,所以他一點火,馬上萬弩齊發,一下子就把他,整個給全軍覆沒,所以弩在戰國晚期大量裝備軍隊以後,使戰場的面目就改觀了。   那麽現在我基本上介紹了青銅時代兵器和戰爭,也就是配合着車戰來使用的各種兵器,兵器基本上成了鋼鐵冶煉。剛纔已經講到了,在西周時候已經出現了人工冶煉的鋼鐵,但是大量使用鋼鐵的兵器,比較多的使用,用在兵器上,就是到了戰國晚期,那麽一直從戰國晚期到了漢代,到了秦到了漢,一直到東漢時期,那麽鋼鐵的兵器纔取代了青銅兵器,作為中國古代兵器的主要的材質。當時軍隊主要裝備是戟,就是鐵戟。但是戟這種兵器,在鋼鐵兵器裏邊,到了南北朝的時候就基本上不見了,就消失了,就被淘汰了。為什麽?就因為這種兵器它的橫支也主要是勾的和戳的,但是鋼鐵的鎧甲越來越製作得好、精良,就需要穿透這個鎧甲,就需要一種力量,那麽這樣的戟就不太好使了。同時呢,到了南北朝時候,不但人穿鎧甲,馬也穿鎧甲,是重裝騎兵,所以戟對付重裝騎兵就不太好使。而且鍛造起來睏難,還得做出一個旁支來,最後呢就都改成了長的馬槊,就是丈八長矛,馬矛了,長刃的馬矛,這樣穿透力強,所以逐漸地戟就消失了。所以到了南北朝以後,軍隊裏邊就不見戟,看不到。所以古代的兵器常常是隨着時代,隨着材質的變化不斷地消失,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就把在火器出現以前,中國古代軍隊裏邊使用的冷兵器做了一個比較概要的介紹。   那麽到了北宋時期,火藥開始用於兵器。那麽大傢都知道,中國是火藥的故鄉,所以,在中國的軍隊裏邊是最早使用火藥武器的軍隊,那麽在北宋的《武經總要》裏邊講了三種配方,就是蒺藜火球,霹靂火球,還有就是火炮火藥法,主要就是當時用火藥做成了砲彈當時用拋石機發射,當然拋石機最早的使用,就是砲的出現可能在東周晚期就開始了。大傢知道,曹操和袁紹在“官渡之戰”的時候,曹操就使用霹靂砲,霹靂砲就是這種砲,這種砲是用大的石頭彈,用杠桿作用把它扔出去,這邊呢有一個皮兜,把石彈放上去,然後幾十個人合力把它拉起來,靠杠桿作用把它摔出去,石彈就一個拋物綫的形狀就打到敵人那邊去了,主要用做攻城,或者是守城時打擊集合起來的對方的軍隊,因為這個砲有這樣一個特點,就是它是打拋物綫的,所以像陳規的《守城錄》他講,可以采取隱蔽射擊,就是守城的不一定把砲放在城墻上,可以放在城墻裏邊,在城墻上面站一個人觀察,然後呢,看到敵人在哪邊,然後通知這個砲,它就可以隔着城墻打出去,因為打的拋物綫,打到敵人。所以一直到現在我們中國象棋裏邊的炮還是這種打法,它一定要隔一個子打一個,就是反映這個砲的樣子。而宋代的象棋上圖形,砲就是一個拋石機,這個咱們已經發現了。那麽最早的火藥兵器就是靠這玩藝兒,這種拋石機把火藥彈扔出去。   那麽大概到了南宋的時候,開始出現了竹筒火器,陳規的《守城錄》裏面講到,開始用竹筒,裏邊放上火藥能夠往外噴火,或者能燒傷敵人。開始出現了這種火槍。還有就是把長矛下邊安上一個藥筒,也可以噴火,當時也叫火槍。就是說開始出現管形的火器,這是出現最早的火器。那麽後來呢,據記載呢,已經出現了用巨竹做的這種火筒,然後放進火藥,可以出大聲,然後就把裏邊裝的東西給射出去,但是到現在我們也沒發現這種火器。因為考古發現發現不了,所以也不知道,到底最早的射擊火器是什麽樣子的。那麽真正地用金屬做的管狀的射擊火器,就是槍炮的前身,是到了元代纔出現的,這個是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藏的一個元代至順三年的一個火銃,火銃就是中國最早的金屬管形的射擊火器,金屬的管形射擊火器,那麽它的後邊呢,是有一個可以安把的銎,安着一個木把的,前邊呢有一個藥室,上面一個洞可以放藥捻,從口先把火藥塞進去,塞到藥室裏邊,然後裝上藥捻,然後前邊放上石頭等等這些東西,點了捻就可以把它射出來了,這是最早的管形射擊火器,就叫火銃。特別到了元末明初,在明代的軍隊裏邊,朱元璋軍隊裏頭在大量生産使用。所以現在我們可以看到的這種青銅火銃,很多都是洪武年間的銘文,所以那個時候這種火藥兵器,在明代的軍隊裏邊已經是普遍裝備的一種兵器,所以在朱元璋統一全國,這樣的戰爭裏邊,火銃也起了很大作用,當時在世界上這是最先進的。口大的、大口徑的火銃就是後來的炮的前身。這個小口徑的呢,那就是後來槍的前身。這是最原始的槍和炮。   但是這些火藥兵器和火器的使用呢,還取代不了冷兵器,所以一直到明清,軍隊主要的兵器還是刀、矛,比如戚繼光的《練兵實紀》裏邊講,主要還是這些東西,腰刀、長矛這些東西,附以火器。   火藥傳到西方以後,由於和社會制度的變化特別是和資本主義萌芽聯繫在一起,它有一個極大的發展。所以當時荷蘭、西班牙這些商船到了中國帶來了當時西方先進的槍炮過來,明軍纔看到自己的落後,所以纔開始註意到這個問題,那麽就開始引進了西方的槍炮的製作技術。那麽當時明和清兵的作戰裏邊,在東北作戰裏邊,就開始使用“紅夷炮”,當時紅夷炮還起了很大作用。後來清兵吳三桂開進山海關,清兵進關之後取得了明朝的紅夷炮以後,裝備軍隊,但是呢,因為當時漢人說少數民族是“夷”,所以清人看到這個炮名他不太滿意,這個“紅夷”不好,“夷”就是駡他自己了,所以就改叫“紅衣炮”,就是紅衣服的“衣”。而且這個炮,因為這種炮在戰爭裏邊起了很大作用,就封它為“大將軍”。所以“紅衣大將軍炮”,就是這種炮。所以在清初的時候,火器營裝備已經很好了。鴉片戰爭前後,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來了,那麽我們中國的軍隊還裝備的是紅衣大炮,那和當時英法軍隊裝備的這些新式的槍炮就完全沒法抵抗了,武器的裝備完全落後於人傢,戰爭的勝負當然就很明顯了。所以到了這個時候,中國古代兵器歷史發展進程就結束了。那麽鴉片戰爭以後,清朝開始練新兵,袁世凱練新兵等等,開始引進新的西方的槍械以後,中國古代兵器的歷史就結束了。那麽我基本上,簡單地就把中國古代的兵器介紹了,就是這樣一個發展的過程,那麽最後它的結束就在清朝末年。那麽我們的中國軍隊改變了之後,那麽這些古代的、使用過的兵器,就隨着它歷史發展的不同,就不斷地被新的品種取代,到最後就完滿地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那麽隨着整個社會歷史的變化,後來呢,當時軍隊的裝備的那些古代兵器呢,已經被人們所遺忘了。所以到了現在,很多人衹是從電影戲劇裏邊,對古代兵器有了一些認識。實際上這種被遺忘也是很正常的,因為兵器是隨着社會發展不斷地被淘汰,不斷地更新,所以舊東西自然就被人遺忘了,那麽我的講演就結束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傢講壇
中國古代兵器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