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摇滚乐可改变世界吗:声音与愤怒   》 第1节:自序·那些愤怒的光影与声音(1)      张铁志 Zhang Tiezhi

摇滚乐从诞生之初就带着叛逆的胎记,是青年亚文化的主要武器,从未放弃对保守的社会体制提出尖锐的质问。六○年代的民歌运动是摇滚乐与政治关系的原型;七 ○年代的华丽摇滚、朋克摇滚将音乐、青年亚文化和社会颠覆性紧密联系在一起;八○年代的“红楔”、“四海一家”等运动为音乐与政治的结合提供了各种可能的样板,九○年代至今,面对全球化、环境污染、种族主义、霸权主义等更加复杂的社会议题,摇滚乐在丰富自身形态的同时,也呈现出越来越多样的反抗姿态。本书回顾了历史上摇滚乐与种种社会运动的关联,并在回顾中去提问、反省音乐介入政治的各类实践途径的可能性与局限。声音与愤怒,将唤起你青春的热血,并且让你重新认识摇滚乐。相信当你合上本书时,对于“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这个提问,心中已有了自己的答案。
第1节:自序·那些愤怒的光影与声音(1) 自序·那些愤怒的光影与声音 从来没想到这本书的完成会在纽约,一个我少年音乐旅程的完美终点。 2002年,我开始生活在纽约--这个二十世纪西方文明中前卫与颓废文化的源泉、华丽与腐败的肉身呈现,以及六○年代以来摇滚反叛烈焰的火源。 在这里,我行过了WoodyGuthrie、BobDylan、VelvetUnderground徘徊过的格林威治村(GreenwichVillage),行过了多少摇滚人栖息过且SidVicious(SexPistols的贝司手)枪杀了女友的切尔西酒店(ChelseaHotel),行过了JohnLennon被枪杀的公寓Dakota门前,以及不远处纪念他的草莓园(StrawberryFields),并且在朋克运动初次登场的传奇酒吧CBGB的最后一夜和所有乐迷一起守望着。我也亲眼目睹了本书中许多摇滚反叛前锋的表演,不论是改写音乐史的纽约本地英雄:BobDylan、LouReed、PattiSmith、SonicYouth、JohnLenon的妻子小野洋子(YokoOno)和儿子SeanLennon,八九十年代的反叛英雄R.E.M.、TomMorello,或是从英国、爱尔兰来传递愤怒的BillyBragg、PrimalScream、Radiohead和U2。有些人的演唱会我无缘到场聆听,只是阅报间无意瞥见他们的演唱会广告如寻人启事般大小躺在报纸角落:PeterSeeger、IggyPop、SexPistols、DavidBowie。他们在我生活中就如走马灯般,真实、鲜明,却一闪即逝(他们毕竟不是我穿着拖鞋去杂货店买冰淇淋时会遇到的那个一头乱发遛狗的欧吉桑啊)。但这个城市,使我相信本书的文字终究不是一场虚构,而是真实人物轮番上演的历史与现实。 在我眼前重现的不只是音乐表演,还有社会冲突。这几年的美国,正爆发美国继六○年代以后最大的反战运动。人们对六○年代的所有浪漫想象得以再度现身。当小野洋子在纽约另类杂志《村声》(VillageVoice)刊登全版广告,并在全白版面正中央写着"想象和平"(ImaginePeace)时,我激动地以为我手中翻阅的是三十年前的纽约杂志。但是当BillyBragg在狭小的舞台上呼吁听众参加反战游行时,我知道这不是已经泛黄的梦境,革命就是现在!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节:自序·那些愤怒的光影与声音(1)第2节:自序·那些愤怒的光影与声音(2)
第3节:自序·那些愤怒的光影与声音(3)第4节:自序·那些愤怒的光影与声音(4)
第5节:自序·那些愤怒的光影与声音(5)第6节:自序·那些愤怒的光影与声音(6)
第7节:自序·那些愤怒的光影与声音(7)第8节:导读·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变的(1)
第9节:导读·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变的(2)第10节:导读·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变的(3)
第11节:导读·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变的(4)第12节:导论·摇滚乐是革命的号角还是伴奏(1)
第13节:导论·摇滚乐是革命的号角还是伴奏(2)第14节:导论·摇滚乐是革命的号角还是伴奏(3)
第15节:导论·摇滚乐是革命的号角还是伴奏(4)第16节:导论·摇滚乐是革命的号角还是伴奏(5)
第17节:导论·摇滚乐是革命的号角还是伴奏(6)第18节:60年代:摇滚革命的原乡(1)
第19节:60年代:摇滚革命的原乡(2)第20节:60年代:摇滚革命的原乡(3)
第21节:60年代:摇滚革命的原乡(4)第22节:60年代:摇滚革命的原乡(5)
第23节:华丽摇滚:一场艳美暧昧的情欲欲革命(1)第24节:华丽摇滚:一场艳美暧昧的情欲欲革命(2)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