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 動物趣談   》 第1節:動物趣談(1)      約翰·勞埃德 John Lloyd    約翰·米奇森 约翰米奇森

令人愛不釋手的一本書。啄木鳥整天晃腦袋也不會得腦震蕩,章魚的腕在斷掉之後還可以在水中自由地遊上一個月,信天翁能夠十年如一日地不間斷飛行,大象根本不會跑和跳,海豚的皮膚每兩個小時就會脫落和更新一次,獅子通過吼叫來互相交流,而不是用來恐嚇獵物……你還沒聽說嗎?整個動物王國都歡呼着認可了《動物趣談》這本書!從奔跑速度超過小汽車的獵豹,到為了保衛傢園而將自己的腦袋引爆的螞蟻,本書用輕鬆的筆法與優美的文辭介紹了100種兇猛又不失頑皮可愛的動物。為每一種動物配上了滑稽的插圖,加上匪夷所思的精彩解釋一定會讓你既搖頭又不禁莞爾。相信從7歲的孩童到70歲高齡的老人都會被這些活潑有趣的內容與充滿魅力的插圖吸引,並沉醉其中。
第1節:動物趣談(1) 《動物趣談》(風靡世界的科普暢銷書) 序言一 史蒂芬·弗萊 動物是"趣談"牛奶什錦早餐中的燕麥片,是我們衣櫃中最基本的黑色上衣,是我們進行排版、翻譯和組合音樂的一條基綫。如果你不能走進動物王國,並對它們感到有趣和驚奇,那麽"趣談"對你來說是沒有用的,而你對我們來說,毫無疑問,也是沒有用的。 動物之間通常都是這樣的:與人類不同,它們在一生中度過的每一天、每一小時、每一分鐘所表現的都僅僅是它們自己。一隻雨蛙(我們目前所能肯定的)在早上醒來時不會因認為自己在剛剛過去的夜晚曾是一隻壞雨蛙而內疚,也不會把時間浪費在希望自己變成一隻袋鼠或者一隻大蚊子上。它們衹是在做着自己作為一隻雨蛙所應該做的事情,而且它們做得非常好。而我們人類呢?哦……我們從來沒有滿足過,總是感覺到心虛,幾乎沒有做好大自然要求我們作為現代人所應該做的事情。 我們從動物那裏學到了很多東西。當然,動物本身也有很多可學習的地方,但我們自己也有更多更多可學習的地方。比如我們的境界以及我們孤寂地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物種,而且,我還要加上我們的崇高。事實上,我們很在意對鼠婦、啄木鳥和貂熊懷有無以報答的熱情,這一點是值得贊揚的。我不能同意這種現代的觀點,即認為我們應該對我們在地球上所扮演的角色有負疚感,或者對我們進化出了一種自我的意識而感到自卑。這恰恰是被包藏在新的甚至是更假裝神聖的外衣中的《創世記》。舊的宗教信仰和新的正統觀念都要求我們要守護我們的地球並且對地球的命運負有"道義上"的責任。那麽,很好。但是我們不會因為一隻旱獺或一隻蚊子生出(比它們應該生的)更多的後代的"罪行"而道歉。因為不論它們中的哪一種,都一直在為比人類戰爭造成的還要多的死亡和動亂承擔責任。 最後,無論是多麽怪誕和深奧的目的都可能存在,無論是哪一種關於生命進化的理論你都應該贊同,我們必須正視這個事實,即對動物學界的古怪的事情和極為窘睏的境地尚沒有一個完全令人滿意的解釋。在自然界中似乎沒有一件事物會遵循一個固定的、可預言的規律,不論是昆蟲陰莖的數目,還是小雞對衹有一個頭的需求。我推測它們共同具有這樣一個令人傷感的事實,那就是它們都被艾倫·大衛先生擬人化了,而且衹不過是采用了諸如"一縷亂蓬蓬的頭髮""有表現力的手"和"一雙棕色的大眼睛"之類的形容方式而已。 序言二 艾倫·大衛 我對動物的無知是出了名的。 我對兩條狗非常地瞭解,一條是我父親的,另一條是我繼母的,這兩條狗都是白癡。我對我妹妹的貓非常瞭解,因為實際上這衹貓是我的,衹是在1993年我把它給我妹妹照看了兩個星期。我有兩條金魚,一條名叫布萊恩,與電視劇《老大哥》裏的布萊恩的名字一致;另外一條名叫比爾,與來自西方國傢的具有傳奇色彩的唯物主義嬉皮士喜劇演員比爾·貝利的名字一樣,比爾·貝利飼養了很多不同種類的動物。當比爾讓施工人員將他的池塘遷移到花園處(錢花得值)時,他把金魚比爾送給了我,養在我的池塘裏。金魚比爾和布萊恩相處得很好,但據我所知,兩個電視人物比爾和布萊恩卻從未見過面。我衹能推測它們的關係是怎樣展開的。首先,我滿懷善意的猜想是,當被告知它們將作為魚類夥伴在一個兩米見方的池塘裏相處5年時,它們開始一定會覺得有些畏縮不前。我不知道這兩條魚是"男"是"女",但即便它們是異性也不可能生育後代,因為此時此刻,衹要一産下卵它們就會把卵吃掉。在野生環境中,它們會忘記將卵産到什麽地方去了,因此這些微小的"尼莫"(《海底總動員》裏的主人公)就有了嚮生活挑戰的機會。而在人工飼養的環境裏,它們不可避免地會碰上,並且完全忘記了那是它們産下的卵而且已經受精。這不是因為它們此時此刻喝醉了酒,而是因為金魚本來就是非常的健忘。其次,我的信仰是一個現代的神話,以至於"趣談"的工作人員居然會為我感到難為情。或許是吧,我對動物的無知又通過我拒絶吃它們而得到了擴展。儘管我在整個童年時代也都在吃肉,而且特別能夠回憶起羔羊肉那種帶着血腥的美味。有一天晚上,在"趣談"進行記錄的過程中,傑裏米·剋萊森轉嚮我,用同情的口吻對我說:"你是一個素食者,是嗎?"當"趣談"的創始人及高級工程師約翰·勞埃德聽說我衹是吃魚蝦而决不會吃哺乳動物時,他搖了搖頭並小聲地說"太特別了"。我不知道我為什麽不吃它們,我衹是覺得沒必要。我之所以吃魚是因為在我們來到這兒的很久以前它們就來了,而我們走了很久以後它們還會在這兒。不,不是這樣的。因為它們是冷血動物,不像哺乳動物那樣具有神經係統,所以它們不會感覺到疼痛。誰知道這是不是真的,我的自私的想法是:我吃海産品是因為在餐館裏很難吃到像樣的素食,當然印度、泰國和越南的餐館不是這樣。這就是為什麽這些亞洲的烹飪術動搖了我的信念,這些食物既非常好吃又沒有去殺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後一章回 >>   
第1節:動物趣談(1)第2節:動物趣談(2)第3節:動物趣談(3)第4節:動物趣談(4)
第5節:動物趣談(5)第6節:動物趣談(6)第7節:動物趣談(7)第8節:動物趣談(8)
第9節:動物趣談(9)第10節:動物趣談(10)第11節:動物趣談(11)第12節:動物趣談(12)
第13節:動物趣談(13)第14節:動物趣談(14)第15節:動物趣談(15)第16節:動物趣談(16)
第17節:動物趣談(17)第18節:動物趣談(18)第19節:動物趣談(19)第20節:動物趣談(20)
第21節:動物趣談(21)第22節:動物趣談(22)第23節:動物趣談(23)第24節:動物趣談(24)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