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史 东观汉记校注   》 目录      Wu Shuping

今人吴树平《东观汉记校注》版本最佳,其中许多资料为《后汉书》所不备,深为学林所珍重。故有人称辑佚是一项嘉惠后人,有益学林的工作。此辑佚之意义二也。 《东观汉记》是记载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光武帝到灵帝时期的一部史书,采用纪传体,名字得自官府的修史馆所在地东观。该书并非一次修成,而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合成的。汉明帝刘庄命班固、陈宗等人一同写成了《世祖本纪》。班固等又写了功臣、平林等,并作列传、载记共二十八篇。这时期是此书的奠基期。到安帝时,刘珍、李尤等接着写了纪、表、名臣、节士、儒林、外戚等传,从光武帝建武年间到安帝永初年间,这时才有了《汉记》的名称。以后,伏无忌、黄景等又撰写了诸王、王子、功臣、恩泽侯表和南单于、西羌传和地理志。桓帝在位时也让崔、朱穆等编撰孝穆、孝崇二皇传和顺烈皇后传。崔又和延笃合作写成了百官表和顺帝功臣孙程、郭镇及郑众、蔡伦等传。到这时候,前后共有一百一十四篇。灵帝时,蔡邕、杨彪等补写了纪、志、传几十篇,时限顺延到了灵帝。 范晔所著的《后汉书》写成之前,《东观汉记》还有些地位和影响,并和《史记》、《汉书》共称“三史”,是当时人学习的主要书籍。等到范晔的《后汉书》一出现,《东观汉记》的地位逐渐下降。根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全书一百四十三卷,到《旧唐书。经籍志》则是一百二十七卷,官方收藏本减少了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只记载了八卷,说明绝大部分已经散失。 清朝人姚之集录了佚文八卷,但依据也只是《续汉书》十志刘昭注、《后汉书》李贤注、《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等五书,成就不高,遗漏较多。乾隆时期修撰《四库全书》时,大臣便以姚氏本为蓝本,再对照《永乐大典》记载的内容,加上其他书的佐证,查漏补缺,增订成二十四卷,包括帝纪三卷、年表一卷、志一卷、列传十七卷、载记一卷、佚文一卷,最后刊入《武英殿聚珍丛书》,这个辑本比姚氏的完备一些,但还是有些缺陷,其中《稽瑞》、《开元占经》、《事类赋》、《记纂渊海》等书引的一些条目没有收进去。
目录 卷一纪一 世祖光武皇帝 卷二纪二 显宗孝明皇帝 肃宗孝章皇帝 穆宗孝和皇帝 孝殇皇帝 卷三纪三 恭宗孝安皇帝 敬宗孝顺皇帝 孝冲皇帝 孝质皇帝 威宗孝桓皇帝 孝灵皇帝 卷四表 诸王表王子侯表功臣表恩泽侯表 百官表 卷五志 律历志 礼志 乐志 郊祀志 天文志 地理志 朝会志 车服志 卷六传一 光烈阴皇后 明德马皇后 章德窦皇后 敬隐宋皇后 孝和阴皇后 和熹邓皇后 安思阎皇后 顺烈梁皇后 窦贵人 孝崇匽皇后 孝桓邓皇后 灵帝宋皇后 灵思何皇后 卷七传二 齐武王演 北海靖王兴 北海敬王睦 赵孝王良 刘弘 刘梁 城阳恭王祉 东海恭王强 沛献王辅 楚王英 济南安王康 东平宪王苍 阜陵质王延 广陵思王荆 中山简王焉 琅邪孝王京 彭城靖王恭 乐成靖王党 乐成王苌 下邳惠王衍 梁节王畅 清河王庆 平原王胜 孝穆皇 孝崇皇 卷八传三 刘玄 朱鲔 申屠志 王郎 苏茂 庞萌 王闳 彭宠 卢芳 卷九传四 李通 邓晨 来歙 邓禹 邓训 邓鸿 邓陟 邓悝 邓弘 邓阊 邓豹 邓遵 寇恂 冯异 冯彰 岑彭 岑起 贾复 贾宗 冯骏 张丰 秦丰 邓奉 卷十传五 吴汉 盖延 陈俊 陈浮 臧宫 耿况 耿弇 耿国 耿秉 耿恭 铫期 王霸 祭遵 祭肜 祭参 郭况 邓让 孙咸 蒋翊 杨正 耿嵩 张重 姜诗 卷十一传六 任光 任隗 李忠 李纯 邳彤 刘植 刘歆 刘嘉 耿纯 朱祜 景丹 王梁 马成 刘隆 傅俊 坚镡 马武 卷十二传七 窦融 窦固 窦宪 窦章 马援 马廖 马防 马光 马客卿 马严 马融 马棱 朱勃 樊重 樊宏 樊鯈 樊梵 樊准 阴睦 阴识 阴兴 阴傅 卷十三传八 卓茂 鲁恭 鲁丕 魏霸 刘宽 伏湛 伏盛 伏恭 伏晨 侯霸 韩歆 宋弘 冯勤 郭贺 赵? 牟融 韦彪 韦豹 桓虞 赵勤 王阜 宋杨 卷十四传九 宣秉 宣彪 张湛 王丹 陈遵 王良 杜林 郭丹 吴良 承宫 郑均 赵温 桓谭 冯衍 冯豹 田邑 申屠刚 鲍永 鲍昱 郅恽 苏竟 郭伋 杜诗 孔奋 张堪 廉范 王堂 卷十五传十 朱浮 冯鲂 冯石 虞延 郑弘 梁统 梁竦 梁商 梁冀 梁不疑 张纯 曹? 郑兴 郑众 范升 陈元 贾逵 司马均 汝郁 张霸 张楷 桓荣 桓郁 桓焉 桓典 桓鸾 桓礹 丁綝 丁鸿 杨乔 毛义 薛苞 刘平 赵孝 魏谭 倪萌 王琳 淳于恭 江革 刘般 刘恺 蔡顺 赵咨 卷十六传十一 班彪 班固 班超 班始 第五伦 玄贺 锺离意 宋均 朱晖 乐恢 何敞 邓彪 张况 张歆 张禹 徐防 张敏 胡广 袁安 张酺 韩棱 周荣 郭躬 赵兴 陈宠 陈忠 尹勤 梁讽 何熙 应顺 应奉 应劭 李恂 庞参 祝良 陈龟 巢堪 郑璩 张表 卷十七传十二 崔篆 崔骃 崔瑗 崔寔 申屠蟠 闵贡 荀恁 冯良 杨震 杨秉 杨赐 张纲 陈球 杜安 杜根 李云 蔡邕 左雄 周举 黄香 黄琼 黄琬 李固 陈實 吴佑 任尚 张耽 朱遂 张奂 段颎 陈蕃 王允 李膺 郭泰 荀昙 刘佑 宗资 符融 韩卓 孔融 皇甫嵩 袁绍 吕布 丘腾 韩昭 赵序 韦毅 周珌 郭汜 卷十八传十三 卫飒 茨充 任延 王景 秦彭 王涣 董宣 樊晔 李章 周纡 阳球 郑众 蔡伦 孙程 苗光 郭愿 曹节 刘昆 刘轶 洼丹 觟阳鸿 杨政 欧阳歙 戴凭 牟长 尹敏 高诩 魏应 薛汉 召驯 周泽 孙堪 甄宇 张玄 李育 杜笃 高彪 李业 刘茂 所辅 温序 索卢放 李善 周嘉 李充 范丹 刘翊 郭凤 郭玉 逢萌 周党 王霸 严光 井丹 梁鸿 高凤 鲍宣妻 庞淯母 卷十九传十四 蒋迭 丁邯 须诵 周行 刘训 梁福 范康 宗庆 喜夷 卜福 翟歆 魏成 毕寻 段普 刑崇 阴猛 张意 沈丰 萧彪 陈嚣 卷二十传十五 匈奴南单于 莋都夷 西羌 西域 卷二十一载记 王常 刘盆子 樊崇 吕母 隗嚣 王元 公孙述 延岑 田戎 卷二十二散句 补遗 附录 刘知几史通古今正史篇 蔡邕别传(范晔后汉书蔡邕传李贤注引) 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二十二 姚之骃后汉书补逸东观汉记序 四库全书总目东观汉记提要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五别史类 本书辑佚校注引用书目和简称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Next Chapter >>   
目录东观汉记卷一东观汉记卷二东观汉记卷三
东观汉记卷四东观汉记卷五东观汉记卷六东观汉记卷七
东观汉记卷八东观汉记卷九东观汉记卷十东观汉记卷十一
东观汉记卷十二东观汉记卷十三东观汉记卷十四东观汉记卷十五
东观汉记卷十六东观汉记卷十七东观汉记卷十八东观汉记卷十九
东观汉记卷二十东观汉记卷二十一东观汉记卷二十二补遗〔一〕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