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周汝昌评说四大名著   》 题记-小引(1)      Zhou Ruchang

九旬高龄的周汝昌先生登上电视讲坛,以富有特色的启发式、漫谈式语言,与我们一起重温了四大名著的经典魅力,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本书即以作者在百家讲坛所作相关电视讲座为基础整理、补充、润色而成。 荧屏播放的时间是有限的、是宝贵的。古语有云:寸金难买寸光阴。而在电视播放却是千金难买“分”光阴。再加上这次讲演的主题是如此之巨大和重要,必须在这么短短的时间里说明源流始末、方方面面,这真是太“紧张”了——这也就是作者写本书的原因,以补充若干应该说明的问题。作者周汝昌特为本书撰写小引、讲后小记及讲后感言,将讲座的内容进一步引申、发挥,其间于中华文化多有致意,广大读者或能领会作者的拳拳用心。
题记-小引(1) 承蒙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盛情,要我讲一讲中国的四大小说名著,已于2008年3月17―21日播出,又蒙中华书局将这次小小讲座转成书面形式,以便让未及听到、看到此节目的各界人士了解其梗概和建立相互间的交流,对此,我深表感谢。乘此机会,我还想讲讲我自己的几点感想,记在这里。 第一,荧屏播放的时间是有限的、是宝贵的。古语有云:“寸金难买寸光阴。”而在电视播放却是“千”金难买“分”光阴。再加上这次讲演的主题是如此之巨大和重要,必须在这么短短的时间里说明源流始末、方方面面,这真是太“紧张”了――这个“紧张”是指时间的限制,并非我在讲说时有什么紧张,我倒总是随随便便、信口道来,说得好听点儿,就算是有些“从容不迫”吧。话虽如此,我毕竟还是尽量把我想说的精简起来,因此在很多地方只能点到为止,许多细节或相关内容不能展开就都从略了。这也就是我写这个小序的原因,以补充若干应该说明的问题。 第二,“百家讲坛”的讲座不是一般的致辞、讲话、谈话、采访等体例,而是一种讲课的形式,用洋文说,前者是speech,后者是lecture,这是第一层分别。然而电视上的lecture又不尽同于学校里的课堂教学。在学校里,不管教室课堂多么宽敞,学生何等众多,他们的年龄、教育基础、知识文化水平等大致是均衡的,所以讲起来是比较有一定标准和集中点的。而电视讲座的对象则与学校里很不一样,是老少俱全,是妇孺皆有,是三教九流,是百行百业,他们听起来和在校学生可就大不相同了。怎样让这么多不同层次水平的收视者完全听懂你的讲座,而且觉得这样讲法是合适的,这个事情可就太难了。 |小引周汝昌评说四大名著我自己对于讲座的兴致和方法有一点儿经验和体会,讲座的目的不要摆在传达知识上――所谓“知识”是包括大家已然共知共识的,字典词典、百科全书和有关参考书上记载明确的,这些你都不要在讲座上重述。就拿讲小说来作比方,不要像说评书那样讲故事情节,那样的做法实质上是把听众当作了纯属被动消极的接受者,我觉得这是不恰当、不应该的。我的主张是:讲座最主要的目的是必须把听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和你一起动脑筋、想问题,并引发出听众以前未曾想到的新的意义和体会。所惜者,我因能力所限,没有做到这个地步,自觉惭愧。 第三,不妨让我说得更絮烦一些:在今天的课堂里,起码有一块黑板,必要时还有录音、录像等辅助设备。这样,你在课堂讲授时并非全部必用语言,滔滔不绝地说话。那么在讲座现场上,情况又很不相同。这,还用我多说吗?还不止于此,我在现场至少还有我创造的各种手势、姿态、语调、表情等来辅佐,可以使得我的教授不太死板,甚至有时所言还认为活泼有趣,这是我的一个长处。但是等到你看到这次讲座由声音转变为文字的文本时,那些声音、语式、手势、姿态、表情都已不复存在了,甚至于我所喜欢的那种只说半截话,其余留与读者自行领会的办法,如果也照样变成文字后,那就更莫名其妙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Next Chapter >>   


【选集】百家讲坛
题记-小引(1)题记-小引(2)第一讲 《三国演义》的内涵-《三国演义》的内涵
第一讲 《三国演义》的内涵-什么是小说第一讲 《三国演义》的内涵-《三国演义》的魅力第一讲 《三国演义》的内涵-《三国演义》的缺点
第一讲 《三国演义》的内涵-讲后小记第二讲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水浒传》的艺术成就第二讲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水浒传》与中华文化
第二讲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水浒传》里的人物第二讲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讲后小记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