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评论 游园惊梦   》 第1节:深情之美(1)      Yu Dan

于丹从昆曲的“梦幻之美”、“深情之美”、“悲壮之美”、“苍凉之美”、“诙谐之美”“灵异之美”、“风雅之美”这七个方面带领读者穿越数百年,了解昆曲,感受那些曾经是我们的先人所创造的包含了优雅、从容、高贵,甚至是获得充满时尚气息的精神享受。这本书从剧情和人物入手,通过生动并极具文学性的表述,将古老的昆曲与现代生活嫁接,让人感觉昆曲这种具有600年历史的传统艺术形式,离现代人非但没有距离感,而同样需要。
第1节:深情之美(1) 深情之美 现代社会相比于昆曲诞生的时代,物质上不知丰富了多少,文明的发达程度也是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我们的情感一定比那时候更细致更深邃了吗?我们的情怀一定比那时候更宽广更高远了吗?昆曲能有多深的情?这种深情今天在我们的心里还有多大的触动?抑或只是被今人看作一段笑谈? 还是从戏说起吧。《玉簪记》中的《琴挑》是一出著名的折子戏,书生潘必正赶考落第,一时羞于回家,暂时寄宿于姑姑所在的女贞观中。一个朗朗月夜,他隐隐听到一阵琴声,循声而去,发现原来是小道姑陈妙常正在操琴。就是因为一曲琴音系起了他们的情丝,二人于琴声中互通心意,以琴探情。 深情,不仅有程度之深,还要有程度之细。昆曲的情是细腻婉转而能够纤毫毕现的一种情趣,这样的情铺展起来是从容不迫的。 时下的流行歌曲,生生死死不少见,但是从容不迫很少见。也就是说,今天的情已经少了那样一种静听苹果花开、细数桂花声落的细致的心境。 《琴挑》发生在一个"月明云淡露华浓"的宁静美好的夜晚,可是书生潘必正却"欹枕愁听四壁蛩",心绪零乱,难以入眠。寒蛩的鸣声使愁情愈深,仿佛"伤秋宋玉赋西风, 落叶惊残梦"。一片落叶,在这样一个静谧的月夜翩然落下,竟然可以惊断愁人的残梦!当今的人们还有这样的细腻婉转吗?一个人的深情也许是在爱情中被激发出来,但那深情的种子却早已隐埋于他的内心深处,哪怕只有一片落叶,都能使他对当年宋玉之悲有所感悟。 潘必正上场的时候,怀着一种惆怅。一个人走在月光之下,闲步芳尘,细数落叶,毫无期待。但是,蓦然传来的一阵琴声打破了这种宁静。小道姑陈妙常抱着琴登场了! 残荷时节,秋风乍起,想到连日来俗事缠绕,却无人可以倾诉,陈妙常只好把自己的一腔心事全然寄托于琴上。此时,屋外"粉墙花影自重重,帘卷残荷水殿风",四周一片寂静,陈妙常焚香静坐,以琴抒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Next Chapter >>   
第1节:深情之美(1)第2节:深情之美(2)
第3节:梦幻之美(1)第4节:梦幻之美(2)
第5节:梦幻之美(3)第6节:悲壮之美(1)
第7节:悲壮之美(2)第8节:悲壮之美(3)
第9节:苍凉之美(1)第10节:苍凉之美(2)
第11节:苍凉之美(3)第12节:苍凉之美(4)
第13节:苍凉之美(5)第14节:诙谐之美(1)
第15节:诙谐之美(2)第16节:诙谐之美(3)
第17节:诙谐之美(4)第18节:诙谐之美(5)
第19节:诙谐之美(6)第20节:诙谐之美(7)
第21节:诙谐之美(8)第22节:诙谐之美(9)
第23节:灵异之美(1)第24节:灵异之美(2)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