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 新唐書   》 捲一·本紀第一      歐陽修 Ouyang Xiu    宋祁 Song Qi

《新唐書》記載中國唐代歷史的紀傳體史書。二百二十五捲,包括本紀十捲,志五十捲,表十五捲,列傳一百五十捲。北宋宋祁、歐陽修等撰,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全書完成,由曾公亮進呈。《新唐書》所增列傳多取材於本人的章奏或後人的追述,碑志石刻和各種雜史、筆記、小說都被采輯編入。 修史經過 宋仁宗認為的《唐書》淺陋,下詔重修。前後參預其事的有歐陽修、宋祁、范镇、呂夏卿、王疇、宋敏求、劉羲叟等人。總的說來,列傳部分主要由宋祁負責編寫,志和表分別由范镇、呂夏卿負責編寫。最後在歐陽修主持下完成。本紀10捲和贊、志、表的序以及《選舉志》、《儀衛志》等都出自歐陽修之手。因為列傳部分出自宋祁之手,而歐陽修衹是主持了志、表的編寫,出於謙遜,同時歐陽修認為宋祁是前輩,所以他沒有對宋祁所寫的列傳部分從全書整體的角度作統一工作,因而《新唐書》存在着記事矛盾、風格體例不同的弊端。所以《新唐書》署“歐陽修、宋祁撰”。 宋祁有文名,曾任知製誥、翰林學士等職。他歷時十餘年完成列傳,於嘉三年(公元1058年)交齊全部列傳的稿子。歐陽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擅長古文,他因參加推行“慶歷新政”的活動,被貶為地方官,至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才調到朝廷任翰林學士,主持修史工作,等到他寫定本紀、志、表,已是於嘉五年(公元1060年)的事了。清代王鳴盛以《宋史·宋祁傳》、《歐陽修傳》為據,認為宋祁修書“在仁宗天聖之晚年,歷明道、景佑、寶元、康定,至慶歷中告成,以書成進左丞雲雲”;“(歐陽)修之修《唐書》,乃在嘉佑之前至和年間事,距祁稿成時,相去已十餘年”,“書成,上距祁稿成約又二十餘年矣”。因此,“二公修書不同時明矣”。這一說法,迄今仍為部分學者沿用,都未發現王鳴盛搞錯的關鍵所在。其根源在《宋史·宋祁傳》將“詔求直言”的時間誤作“景佑中”,而這又是《宋祁傳》中唯一的一個年號。傳中宋祁受命纂修《唐書》在“詔求直言”前,故王鳴盛誤以為宋祁修《唐書》自天聖至慶歷,前後差不多也是17個年頭。但《宋史·仁宗紀》景佑年間並無“詔求直言”一類的事,皇佑元年纔有“詔臺諫非朝廷得失”。《宋祁傳》中宋祁“直言對”後緊接“進溫成皇后為貴妃”,與《仁宗紀三》的記載相符,時在“皇佑”,而非“景佑”。顯然,《宋祁傳》是將“皇佑”誤作“景佑”了,一下子把時間提前了10多年。王鳴盛提到宋祁“守亳州,以稿自隨”,《宋祁傳》說得很清楚,是因為“坐其子從張彥方遊”。傳中雖無明確紀年,但宋祁是附在其兄宋庠傳後的,前面《宋庠傳》明明白白地寫着:皇佑三年,“祁子與越國夫人曹氏客張彥方遊”。宋庠受牽連罷相在這一年,宋祁出知亳州也是這一年。此時尚“以稿自隨”,仍在修撰中,怎麽會在慶歷中告成?王嗚盛的失誤,一是不知“景佑”當為“皇佑”,二是後來在《蛾術編》捲九考知“祁修書凡七年,而自皇佑元年至三年獨秉筆,自此出知亳州,皆書局自隨以至於成,凡歷十六年也”,卻仍然堅持“宋歐修《新唐書》不同時”的結論。《宋史·宋祁傳》的這一年號錯誤,除了《宋景文集》捲二九《直言對》有案語註明“仁宗本紀皇佑三年春三月詔求直言”,“本傳作景佑中誤”而外,迄今竟似無人知曉,請同仁們註意。就整個《新唐書》的纂修而言,應當說:新修唐史前後17個年頭,前10年宋祁主持編修,7年歐、宋共同“刊修”。 修撰《新唐書》的指導思想,在《進新修唐書表》中說得非常清楚:唐有天下,幾三百年,其君臣行事之始終,所以治亂興衰之跡,與其典章制度之英,宜其粲然著在簡册。而紀次無法,詳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實零落,蓋又百有五十年,然後得以發揮幽沬。補緝闕亡,黜正偽繆,剋備一傢之史,以為萬世之傳,……商、周以來,為國長久,唯漢與唐,而不幸接乎五代。衰世之士,氣力卑弱,言淺意陋,不足以起其文,而使明君賢臣、俊功偉烈,與夫昏虐賊亂、禍根罪首,皆不得暴其善惡以動人耳目,誠不可以垂勸戒、示久遠,甚可嘆也! 新舊唐書對比 《新唐書》比起《舊唐書》來,確有自己的一些特點和優點。因為宋代大體上繼承了唐代的制度,為了總結唐代的典章制度供宋王朝參考,《新唐書》對志特別重視,新增了《舊唐書》所沒有的《儀衛志》、《選舉志》和《兵志》。其中《兵志》是《新唐書》的首創。《選舉志》與《兵志》係統地整理了唐朝科舉制度和兵製的演變資料。《食貨志》增加為5捲,不僅比《舊唐書》份量大而且比較有係統、有條理地保存了大量社會經濟史資料。《地理志》着重敘述唐朝地理沿革,記載軍府設置、物産分佈、水利興廢等情況,補充了不少《舊唐書·地理志》所沒有的資料。《天文志》和《歷志》在篇幅上超過《舊唐書》3倍以上,記載了唐代流行的7種歷法,特別是保存了歷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大衍歷》的《歷議》,反映了唐代歷法理論的水平和發展高度。《藝文志》比《舊唐書·經籍志》增加了很多,特別是唐玄宗開元以後的著作補充了不少。如李白、柳宗元的著作,就有一些是《舊唐書》所沒有收錄的。北宋人認為,《新唐書》要比《舊唐書》高明。他們嚴厲批評《舊唐書》“紀次無法,詳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實零落”(《曾公亮進新唐書表》),自以為《新唐書》無論從體例、剪裁、文采等各方面都很完善。《新唐書》修成後,其主編曾公亮曾上皇帝表,頗為得意地說:“其事則增於前,其文則省其舊”,認為這是大大勝過《舊唐書》的地方。的確,《新唐書》從文采和編纂上比《舊唐書》強。 一、其主要作者宋祁、歐陽修是北宋一代文宗,著名文學家。宋祁及其兄宋庠,在當時有“二宋”之稱,宋人《東軒筆錄》說宋祁“博學能文,天資藴籍”;歐陽修為唐宋八大傢之一,散文為其特長。他們筆下的功夫當然不同一般。參加編撰《新唐書》的其它作者,也都為北宋時期名傢高手。宋仁宗嘉佑年間曾公亮《進新唐書表》中所列之范镇、王疇、宋敏求、劉羲叟等,都是當時文壇知名人物。范镇曾為翰林學士,文筆流暢,有《東齋紀事》等百餘捲流傳於世。王疇文辭嚴麗,一嚮為世所稱。宋敏求為北宋一代掌故大傢,富於藏書,曾編《唐大詔令集》和《長安志》,對唐史十分熟悉。劉羲叟是著名天文學家,後來曾助司馬光編《資治通鑒》。《新唐書》用這些人主筆,自然文采粲然,體例嚴謹。另一方面,宋、歐等人在修《新唐書》時,態度也很認真。歐陽修負責本紀、志、表部分,撰稿六、七年。宋祁的列傳部分時間更長,前後長達十餘年。他曾一度為亳州太守,“出入內外”把這部稿子隨身攜帶。在任成都知府時,每天晚宴過後,開門垂簾燃燭,幾乎都要著作到深夜。這種認真謹嚴的態度,使《新唐書》在不少方面的確勝過《舊唐書》。 《舊唐書》因撰稿時間倉促,有些轉抄自唐實錄、國史的痕跡都沒能抹掉,存在許多“大唐”、“本朝”、“今上”字樣。宋祁等在新修時,把這些不倫不類的話都刪削了。使《新唐書》在體例和筆法、風格上顯得比《舊唐書》完整嚴謹得多。另外,《新唐書》在列傳的標名上也作了歸納整理,如把少數民族仕唐將領合併到“諸夷蕃將傳”中;把割據的藩鎮也歸到一起來寫等等。這樣,就使得眉目更為清楚。這些都是在文筆、編裁方面,新書勝過舊書之處。 通常都以新書廢舊書61傳、增331傳,但對其原始根據卻說法不一。有說是“文徵明《重刻舊唐書序》言”,有引作“馬端臨在《文獻通考》中指出”,也有不少人看出馬端臨是引用的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的著錄:“凡廢傳六十一,增傳三百三十一。”清代錢大昕另有統計,也被認為“遺漏很多”。近年來,黃永年統計說,新書共增修了315傳,包括“衹有一兩句話極簡略”的記載,不包括“諸帝公主傳所記二百一十二個公主”。事實上,那種“衹有一兩句話”追述其在唐代先祖的記載,作為“人名索引”開列得越細緻越有利於讀者,但這絶不能視為是人物小傳或新增人物傳,兩者不應混同。其實,關於新書增廢舊傳的情況,《新唐書》的編修者是有他們的統計標準和統計數字的。《郡齋讀書志》捲七《史評類》著錄,呂夏卿撰《唐書直筆》4捲、《唐書新例須知》1捲,為其“在書局時所建明”。其中,《唐書新例須知》記有“新書比舊書增減志、傳及其總數”。這就告訴人們,呂夏卿作為編修官,在當時有過統計。儘管在《郡齋讀書志》的著錄中未記錄其“增減志、傳及其總數”的具體數字,但這個統計數字無疑會存於書局,並為各編修官所熟記。據《玉海》捲四六《嘉佑新唐書》條引《國史志》雲:紀十、志五十、列傳百五十。凡廢舊傳六十一,增新傳三百三十一,又增三志、四表,凡二百二十五捲、錄一捲。(舊史凡一百九十萬字,新史凡一百七十五萬九百三十字。)所謂《國史志》,指北宋《國史》中的《藝文志》。北宋《國史》,仁宗天聖八年修成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三朝國史》,神宗元豐五年修成宋仁宗、宋英宗《兩朝國史》,南宋宋孝宗淳熙十三年修成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宋欽宗《四朝國史》。其中,仁、英《兩朝國史》120捲,紀5捲、志45捲、列傳70捲,宋敏求作為史館修撰參預其編修。因此,《兩朝國史·藝文志》著錄《嘉佑新唐書》,必然要依據當年書局的統計數字,更何況宋敏求又是當年《新唐書》的六編修官之一。《郡齋讀書志》據此記錄了“舊書約一百九十萬,新書約一百七十四萬(言)”,而《直齋書錄解題》則據此記錄了“凡廢傳六十一,增傳三百三百十一、志三、表四”,為《文獻通考》、文徵明等轉相引錄。筆者以兩部《唐書》每捲人物列傳前的目錄為統計依據,除去各自的重複,所增(包括正傳、附傳)、所廢(僅指正傳)數字極為接近上面所引《國史志》的數字(諸帝公主不在統計之列),證明“廢舊傳六十一,增新傳三百三十一”,確實是《新唐書》書局留給後人的一個權威性的統計。今後,再引用這個數字時,不要誤以為是書局“局外”人的說法,並請分清其增、廢的具體情況。 二、在史料方面,因為北宋時期比較安寧,有許多在戰亂時期不易收集到的史料,到北宋初年得到了徵集和整理。據專傢估計,司馬光修《資治通鑒》時參考史料達三百種之多,《新唐書》的修撰與《通鑒》時間相近,司馬光看到的,宋、歐等勢必見到。如在《新唐書》增加的《李績傳》記載立武後之爭時的態度,記房玄齡論守成之難易,都是《舊唐書》和其它書所不及的。其它如《新唐書》的《食貨志》裏增加了唐朝屯田、和糴、礦冶等資料;《地理志》記載各地河渠陂堰的灌溉情況和各州的土特産,也都是他書少見的珍貴史料。歐陽修還是當時有數的金石大傢,他對古代金石學頗有研究,曾撰《集古錄》,用金石刻的記載考證史實。最有名一例,即他用孔穎達碑文考證出這位唐初傑出經史學家表字衝遠的事實。這些都使《新唐書》在某些史實考證方面略勝《舊唐書》一籌。 新唐書還在列傳中保存了一些舊唐書所未載的史料。自安史之亂以後,史料散失不少,唐穆宗以下又無官修實錄,所以宋祁為唐後期人物立傳,采用了不少小說、筆記、傳狀、碑志、傢譜、野史等資料。同時,還增加了不少唐代晚期人物的列傳。關於少數民族的種族、部落的記載,新唐書比舊唐書多而且詳。據趙翼《廿二史札記·新唐書》載:“觀《新唐書·藝文志》所載唐代史事,無慮百數十種,皆五代修唐書時所未嘗見者。據以參考,自得為詳。又宋初績學之士,各據所見聞,別有撰述。”這一切對修唐書都提供了有用的資料。許多列傳中采用了小說、文集、碑志、逸史和政書等文獻。諸志在采用“舊書”各志資料之外,又有新的擴大。有關實錄、政書、逸史、文集、碑志以及小說等文獻,均在采摘之列。 三、《新唐書》在體例上第一次寫出了《兵志》、《選舉志》,係統論述唐代府兵等軍事制度和科舉制度。這是我國正史體裁史書的一大開創,為以後《宋史》等所沿襲,保存了我國軍事制度和用人制度的許多寶貴史料。《新唐書》的宰相、方鎮諸表,也給讀者認識唐朝宰相族係(世傢大族)的升降和藩鎮勢力的消長,提供了一條綫索。著名史論傢王鳴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說:“新書最佳者志、表”。這是公允的評價。自司馬遷創紀、表、志、傳體史書後,魏晉至五代,修史者志、表缺略,至《新唐書》始又恢復了這種體例的完整性。以後各朝史書,多循此製。這也是《新唐書》在我國史學史上的一大功勞。 此外,由於歐陽修過分強調寫史為當時的統治階級服務,有些史實他是有意避諱的。如後周有位大將叫韓通。他忠於後周王朝,反對趙匡胤的陳橋兵變,歐陽修就不給他立傳。這在當時就遇到同輩的議論。據周密《齊東野語》記載,當時有個史學家劉攽(曾參加《資治通鑒》的編寫),曾問歐陽修的弟子焦幹之,五代史脫稿沒有,焦說即將脫稿。劉又問:為韓瞠眼(韓通的外號)立傳沒有,焦說沒有。劉攽大笑說:“如此,亦是第二等文字耳。”這個故事說明歐陽修也未能完全忠實於歷史。這是時代給歐陽修打下的烙印,不能不說是《新五代史》的缺陷。 《新唐書》也有明顯的缺點,最主要之點是封建正統思想較為嚴重。編寫者對隋末、唐末農民起義大加撻伐。在《黃巢傳》前冠以“逆臣”二字;對隋末竇建德等農民軍使用了極為惡毒的詞彙,如“蝟毛而奮”、“磨牙搖毒”、“孽氣腥焰”等等。對武則天,則誣為“弒君篡國之主”,聲言寫《武後本紀》目的為“著其大惡”,以便清算等等。諸如此類,都可看出《新唐書》在觀點的正統方面更勝於《舊唐書》。在寫法上,《新唐書》也有不及《舊唐書》的地方。例如有的紀、傳失之太簡,甚至作了毫無道理的砍削。清代史評傢王鳴盛《十七史商榷》曾提及,《新唐書》本紀較舊書幾乎減去十分之六七。有人統計,《舊唐書·本紀》部分近三十萬字,到《新唐書》僅剩下九萬字,而《哀帝本紀》舊書約一萬三千字,新書衹剩千字左右。這種過簡的寫法,使《新唐書》失去了許多重要史料。又由於苛求文字精煉,宋祁、歐陽修等不惜刪去許多重要情節,如《舊唐書》裏寫得十分生動、極為悲壯的《封常清傳》、《高仙芝傳》,到新書刪削得索然無味。尤其不應該的是由於排佛的偏見,《新唐書》將玄奘、一行等事跡一概不寫,致使這兩位偉大翻譯傢和科學家,在《新唐書》中竟無反映。 版本 由於《新唐書》歷宋、元、明至清初一直占有正統地位,一般人衹讀《新唐書》而不讀《舊唐書》,所以《新唐書》宋以來的版本遠多於《舊唐書》,流傳的主要版本有: (1)南宋刻本4種,分別是十四行殘本,舊藏皕宋樓,現藏日本靜嘉文庫;同十四行元補版殘本,藏於北京圖書館;十六行殘本124捲,亦藏北京圖書館;建陽書坊魏仲立刻殘本,舊藏嘉業堂。 (2)元刻本,明國子監根據元版修補印行。 (3)明刻本3種,分別是成化年間(1465~1487)國子監刻本,萬歷年間(1573—1620)北京國子監二十一史本,明末毛晉汲古閣十七史本。 (4)清刻本多種,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刻本,附宋董衝《唐書釋音》25捲。殿本又有各種翻刻本、影刻本、排印本、縮印本以及五局合刻本、開明二十五史本等。 (5)商務印書館百衲本,以靜嘉堂本為主,配合“北圖”、“雙鑒樓”及“嘉業堂”藏本,保存了《新唐書》舊刻的真面目,勝於殿本。 (6)中華書局標點本,1975年版,底本用百衲本。2000年,中華書局又推出了簡體橫排本。 後世對《新唐書》進行糾謬、辨證的著作頗多,舉其要者有: (1)吳縝《新唐書糾謬》,20捲,分20門,凡400餘事,宋元佑四年(1089)成書,紹聖四年(1097)上於朝廷。 (2)汪應辰《唐書列傳辨證》,20捲,專攻《新唐書》列傳缺點。 (3)王若虛《新唐書辨》,3捲,見《滹南遺老集》。 (4)陳黃中《新唐書刊誤》3捲。 (5)佚名《新唐書證誤》(《稽瑞樓書目》註錄抄本一册)。 (6)羅振常《南監本新唐書斠義》1捲,1936年上海石印本。 其他考訂著作 舊唐書逸文12捲(清岑建功輯)二十四史訂補第9册第215-329頁影印本 舊唐書考正(清張宗泰)甘泉岑氏校舊唐書嘗據此 讀舊唐書隨筆1(清蔡世鈸)味蕉小寮集本題讀劉昫書隨筆豫章叢刊本叢書集成第3834册 舊唐書校勘記66(清羅士琳、陳立、劉文淇、劉毓崧同校)道光28年揚州岑氏刊本同治11年定遠方瀎頤補刊二十五史三編第6册影印本捲1至捲55二十四史訂補第8册第45-?頁羅、劉?盈齋刻本;56至捲66二十四史訂補第8册第1-173頁 舊唐書疑義4(清張道)正覺樓叢刊本上海圖書館藏稿本附勘同1 二十四史訂補第9册第173-215頁影印光緒7年刊本 舊唐書李靖傳考證1(清汪宗沂)浙西精捨叢書本 舊唐書大食傳考證1(清洪鈞)元史譯文證補捲30 舊唐書札記(清李慈銘)二十五史三編第7册第173-181頁 新唐書札記二十五史三編第7册第182-204頁 新唐書糾謬20(宋吳縝)明萬歷中海虞趙開美刊本武英殿聚珍本福建廣東覆聚珍本附校勘記2捲知不足齋叢書十五集本附錢大昕修唐書史臣表1捲四部叢刊三編影印萬歷本叢書集成第3835-37册二十五史三編第7册第1-65頁 新唐書糾謬校補(清錢大昕)嘉定錢大昕全集第4册,陳文和輯校本 新唐書辨3(金王若虛)滹南遺老集捲22-24二十五史三編第7册第64-83頁 新唐書刊誤3(清陳黃中)見南獻遺徵書目答問雲未刻 新唐書證誤(失名)稽瑞樓書目著錄抄本1 唐書釋音(宋董衝)二十四史訂補第9册第347-391頁影印重刻汲古閣本 唐書註10(清唐景崇)1935年鉛印本原稿已成50捲,今藏章氏。鉛印本僅本紀10捲。二十四史訂補第9册第391-581頁影印本 唐書註稿偶存4册(近人陳漢章)浙江圖書館藏稿本 南監本新唐書斠義1(近人羅振常)1936年上海?隱廬石印本 新唐書斠議正誤(羅振常)二十四史訂補第9册第329-347頁民國時期印本 新唐書天文志疏證(清張宗泰)未見傳本 唐書兵志箋證4(今人唐長孺)1957年科學出版社鉛印本 唐折衝府考4(清勞經原撰勞格補)?齋叢書本二十五史補編本第6册 唐折衝府考補1(近人羅振玉)永豐鄉人雜著本附補遺廣倉學社叢書二集本二十五史補編本第6册遼居雜著乙編增訂本 唐折衝府考補拾遺1(近人羅振玉)遼居雜著乙編本二十五史補編本第6册 唐折衝府考校補1(近人𠔌霽光)二十五史補編本第6册 新唐書藝文志註(失名)二十四史訂補第9册第607-853頁民國間抄本 唐書方鎮表考證20(清董沛)未刻 唐方鎮年表8捲考證2(近人吳廷燮)景杜堂鉛印本二十五史補編本第6册孫:中華書局年本附岑仲勉 唐藩鎮表(清華湛恩)未見傳本 唐藩鎮年表1(清黃大華)二十五史補編本第5册 唐藩鎮指掌(明張大?)二十四史訂補第9册第853-889頁影印民國重刻明刊本 唐將相大臣年表3捲(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5册 唐功臣世表1捲(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5册 唐鎮十道節度使表1捲(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5册 唐邊鎮年表1捲(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5册 唐宦官封爵表1捲(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6册 武氏諸王年表1捲(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6册 唐諸蕃君長年表1捲(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6册 唐書宰相世係表訂訛12(清瀋炳震)新舊唐書合鈔附勘本二十五史補編第6册刪原表據清來堂本 唐書宰相世係表補正2(近人羅振玉)七經堪叢刊本 新唐書突厥傳地理考證1捲吐蕃傳地理考證1捲回紇等國傳地理考證1捲沙陀傳地理考證1捲北狄列傳地理考證1捲東夷列傳地理考證1捲南蠻列傳地理考證1(清丁謙)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二十五史三編第7册第205-270頁 新唐書吐蕃傳箋證(今人王忠)科學出版社1958年鉛印本 唐書西域傳註4(清瀋惟賢)光緒24年刊本二十四史訂補第9册第581-607頁影印本 唐書南詔傳箋註(今人王忠)稿本新唐書南詔傳箋證中華書局1963年 補唐書張義潮傳1(清羅振玉)永豐鄉人雜著本二十五史三編第7册第84-85頁 新舊唐書合鈔260(清瀋炳震)補正6(清丁子復)嘉慶18年海寧查世?刊本同治10年錢塘吳氏青?來堂刊本 新舊唐書互證20(清趙紹祖)嘉慶18年古墨齋刊本廣雅書局刊本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叢書集成第3838-41册二十五史三編第7册第88-172頁 新舊唐書合註(清王先謙)稿本,藏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新舊唐書魏徵列傳合註(清王先謙)光緒9年自刊本此即新舊唐書合註中之一捲 新舊唐書西域傳地理考證1(清丁謙)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二十五史三編第7册有新唐書各外國傳地理考證 續唐書(清陳鱣)二十四史訂補第8册第889-?頁道光四年刻本
捲一·本紀第一 高祖 高祖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諱淵,字叔德,姓李氏,隴西成紀人也。其七世祖皓,當晉末,據秦、涼以自王,是為涼武昭王。皓生歆,歆為沮渠蒙遜所滅。歆生重耳,魏弘農太守。重耳生熙,金門鎮將,戍於武川,因留傢焉。熙生天賜,為幢主。天賜生虎,西魏時,賜姓大野氏,官至太尉,與李弼等八人佐周代魏有功,皆為柱國,號“八柱國傢”。周閔帝受魏禪,虎已卒,乃追錄其功,封唐國公,謚曰襄。襄公生昺,襲封唐公,隋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卒,謚曰仁。 仁公生高祖於長安,體有三乳,性寬仁,襲封唐公。隋文帝獨孤皇后,高祖之從母也,以故文帝與高祖相親愛。文帝相周,復高祖姓李氏,以為千牛備身,事隋譙、隴二州刺史。大業中,歷岐州刺史、滎陽樓煩二郡太守,召為殿內少監、衛尉少卿。 煬帝徵遼東,遣高祖督運糧於懷遠鎮。楊玄感將反,其兄弟從徵遼者皆逃歸,高祖先覺以聞。煬帝遽班師,以高祖為弘化留守,以禦玄感,詔關右諸郡兵皆受高祖節度。 是時,隋政荒,天下大亂,煬帝多以猜忌殺戮大臣。嘗以事召高祖,高祖遇疾,不時謁。高祖有甥王氏在後宮,煬帝問之,王氏對以疾,煬帝曰:“可得死否?”高祖聞之益懼,因縱酒納賂以自晦。 十一年,拜山西河東慰撫大使,擊竜門賊母端兒,射七十發皆中,賊敗去,而斂其屍以築京觀,盡得其箭於其屍。又擊絳州賊柴保昌,降其衆數萬人。突厥犯塞,高祖與馬邑太守王仁恭擊之。隋兵少,不敵,高祖選精騎二千為遊軍,居處飲食隨水草如突厥,而射獵馳騁示以閑暇,別選善射者伏為奇兵。虜見高祖,疑不敢戰,高祖乘而擊之,突厥敗走。 十三年,拜太原留守,擊高陽歷山飛賊甄翟兒於西河,破之。是時,煬帝南遊江都,天下盜起。高祖子世民知隋必亡,陰結豪傑,招納亡命,與晉陽令劉文靜謀舉大事。計已决,而高祖未之知,欲以情告,懼不見聽。高祖留守太原,領晉陽宮監,而所善客裴寂為副監,世民陰與寂謀,寂因選晉陽宮人私侍高祖。高祖過寂飲酒,酒酣從容,寂具以大事告之,高祖大驚。寂曰:“正為宮人奉公,事發當誅,為此爾。”世民因亦入白其事,高祖初陽不許,欲執世民送官,已而許之,曰:“吾愛汝,豈忍告汝邪?”然未有以發。而所在盜賊益多,突厥數犯邊,高祖兵出無功,煬帝遣使者執高祖詣江都,高祖大懼。世民曰:“事急矣,可舉事1已而煬帝復馳使者赦止高祖,其事遂已。 是時,劉武周起馬邑,林士弘起豫章,劉元進起晉安,皆稱皇帝;硃粲起南陽,號楚帝;李子通起海陵,號楚王;邵江海據岐州,號新平王;薛舉起金城,號西秦霸王;郭子和起榆林,號永樂王;竇建德起河間,號長樂王;王須拔起恆、定,號漫天王;汪華起新安,杜伏威起淮南,皆號吳王;李密起鞏,號魏公;王德仁起鄴,號太公;左纔相起齊郡,號博山公;羅藝據幽州,左難當據涇,馮盎據高、羅,皆號總管;梁師都據朔方,號大丞相;孟海公據曹州,號錄事;周文舉據淮陽,號柳葉軍;高開道據北平,張長遜據五原,周洮據上洛,楊士林據山南,徐圓朗據兗州,楊仲達據豫州,張善相據伊、汝,王要漢據汴州,時德睿據尉氏,李義滿據平陵,綦公順據青、萊,淳於難據文登,徐師順據任城,蔣弘度據東海,王薄據齊郡,蔣善合據鄆州,田留安據章丘,張青特據濟北,臧君相據海州,殷恭邃據舒州,周法明據永安,苗海潮據永嘉,梅知岩據宣城,鄧文進據廣州,俚酋楊世略據循、潮,冉安昌據巴東,甯長真據鬱林,其別號諸盜往往屯聚山澤。而劉武周攻汾陽宮,高祖乃集將吏告曰:“今吾為留守,而賊據離宮,縱賊不誅,罪當死。然出兵必待報,今江都隔遠,後期奈何?”將吏皆曰:“國傢之利可專者,公也。”高祖曰:“善。”乃募兵,旬日間得衆一萬。 副留守虎賁郎將王威、虎牙郎將高君雅見兵大集,疑有變,謀因禱雨晉祠以圖高祖。高祖覺之,乃陰為備。五月甲子,高祖及威、君雅視事,開陽府司馬劉政會告威、君雅反,即坐上執之。丙寅,突厥犯邊,高祖令軍中曰:“人告威、君雅召突厥,今其果然。”遂殺之以起兵。遣劉文靜使突厥,約連和。 六月己卯,傳檄諸郡,稱義兵,開大將軍府,置三軍。以子建成為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左軍隸焉;世民為燉煌公、右領軍大都督,右軍隸焉;元吉為姑臧公,中軍隸焉。裴寂為長史,劉文靜為司馬,石艾縣長殷開山為掾,劉政會為屬,長孫順德、王長諧、劉弘基、竇琮為統軍。開倉庫賑窮乏。七月壬子,高祖杖白旗,誓衆於野,有兵三萬,以元吉為太原留守。癸醜,發太原。甲寅遣將張綸徇下離石、竜泉、文城三郡。丙辰,次靈石,營於賈鬍堡。隋虎牙郎將宋老生屯於霍邑,以拒義師。丙寅,隋鷹揚府司馬李軌起武威,號大涼王。八月辛巳,敗宋老生於霍邑。丙戌,下臨汾郡。辛卯,剋絳郡。癸巳,次竜門,突厥來助。隋驍衛大將軍屈突通守河東,絶津梁。壬寅,馮翊賊孫華、土門賊白玄度皆具舟以來逆。九月戊午,高祖領太尉,加置僚佐。以少牢祀河,乃濟。甲子,次長春宮。丙寅,隴西公建成、劉文靜屯永豐倉守潼關,敦煌公世民自渭北徇三輔,從父弟神通起兵於鄠,柴氏婦,高祖女也,亦起兵於司竹,皆與世民會。眉阝賊丘師利李仲文、盩厔賊何潘仁嚮善思、宜君賊劉炅皆來降,因略定鄠、杜。壬申,高祖次馮翊。乙亥,敦煌公世民屯阿城,隴西公建成自新豐趨霸上。丙子,高祖自下邽以西,所經隋行宮、苑禦,悉罷之,出宮女還其傢。十月辛巳,次長樂宮,有衆二十萬。隋留守衛文升等奉代王侑守京城,高祖遣使諭之,不報。乃圍城,下令曰:“犯隋七廟及宗室者,罪三族。”丙申,隋羅山令蕭銑自號梁公。十一月丙辰,剋京城。命主符郎宋公弼收圖籍。約法十二條,殺人、劫盜、背軍、叛者死。癸亥,遙尊隋帝為太上皇,立代王為皇帝。大赦,改元義寧。甲子,高祖入京師,至朝堂,望闕而拜。隋帝授高祖假黃鉞、使持節、大都督內外諸軍事、大丞相、錄尚書事,進封唐王。以武德殿為丞相府,下教曰令,視事於虔化門。十二月癸未,隋帝贈唐襄公為景王;仁公為元王;夫人竇氏為唐國妃,謚曰穆。以建成為唐國世子;世民為唐國內史,徙封秦國公;元吉為齊國公。丞相府置長史、司錄以下官。趙郡公孝恭徇山南。甲辰,雲陽令詹俊徇巴、蜀。 二年正月丁未,隋帝詔唐王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加前後羽葆、鼓吹。戊午,周洮降。戊辰,世子建成為左元帥,秦國公世民為右元帥,徇地東都。二月己卯,太常卿鄭元定樊、鄧,使者馬元規徇荊、襄。三月己酉,齊國公元吉為太原道行軍元帥。乙卯,世民徙封趙國公。丙辰,隋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弒太上皇於江都,立秦王浩為皇帝。吳興郡守瀋法興據丹陽,自稱江南道總管。樂安人盧祖尚據光州,自稱刺史。戊辰,隋帝進唐王位相國,總百揆,備九錫,唐國置丞相等官,立四廟。四月己卯,張長遜降。辛巳,停竹使符,班銀菟符。五月乙巳,隋帝命唐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甲寅,王德仁降。戊午,隋帝遜於位,以刑部尚書蕭造、司農少卿裴之隱奉皇帝璽紱於唐王,三讓乃受。 武德元年五月甲子,即皇帝位於太極殿。命蕭造兼太尉,告於南郊,大赦,改元。賜百官、庶人爵一級,義師所過給復三年,其餘給復一年。改郡為州,太守為刺史。庚午,太白晝見。隋東都留守元文都及左武衛大將軍王世充立越王侗為皇帝。六月甲戌,趙國公世民為尚書令,裴寂為尚書右僕射、知政事,劉文靜為納言,隋民部尚書蕭瑀、丞相府司錄參軍竇威為內史令。丙子,太白晝見。己卯,追謚皇高祖曰宣簡公;皇曾祖曰懿王;皇祖曰景皇帝,廟號太祖,祖妣梁氏曰景烈皇后;皇考曰元皇帝,廟號世祖,妣獨孤氏曰元貞皇后;妃竇氏曰穆皇后。庚辰,立世子建成為皇太子,封世民為秦王,元吉齊王。癸未,薛舉寇涇州,秦王世民為西討元帥,劉文靜為司馬。太僕卿宇文明達招慰山東。乙酉,奉隋帝為酅國公,詔曰:“近世時運遷革,前代親族,莫不夷絶。歷數有歸,實惟天命;興亡之效,豈伊人力。前隋蔡王智積等子孫,皆選用之。”癸巳,禁言符瑞者。辛醜,竇威薨。黃門侍郎陳叔達判納言,將作大匠竇抗兼納言。七月壬子,劉文靜及薛舉戰於涇州,敗績。乙卯,郭子和降。庚申,廢隋離宮。八月壬申,劉文靜除名。戊寅,約功臣恕死罪。辛巳,薛舉卒。壬午,李軌降。甲申,岩州刺史王德仁殺招慰使宇文明達以反。己醜,秦王世民為西討元帥,以討薛仁杲。庚子,贈隋太常卿高熲上柱國、郯國公,上柱國賀若杞國公,司隸大夫薛道衡上開府、臨河縣公,刑部尚書宇文弼上開府、平昌縣公,左翊衛將軍董純柱國、狄道公,右驍衛將軍李金纔上柱國、申國公,左光祿大夫李敏柱國、觀國公。諸遭隋枉殺而子孫被流者,皆還之。九月乙巳,慮囚。始置軍府。癸醜,改銀菟符為銅魚符。甲寅,秦州總管竇軌及薛仁杲戰,敗績。辛未,宇文化及殺秦王浩,自稱皇帝。十月壬申朔,日有食之。己卯,李密降。壬午,硃粲陷鄧州,刺史呂子臧死之。乙酉,邵江海降。己亥,盜殺商州刺史泉彥宗。辛醜,大閱。是月,竇抗罷。十一月,竇建德敗王須拔於幽州,須拔亡入於突厥。乙巳,涼王李軌反。戊申,禁獻侏儒短節、小馬庳牛、異獸奇禽者。己酉,秦王世民敗薛仁杲,執之。癸醜,行軍總管趙慈景攻蒲州,隋刺史堯君素拒戰,執慈景。癸亥,秦王世民俘薛仁杲以獻。十二月壬申,世民為太尉。丙子,蒲州人殺堯君素,立其將王行本。辛已,鄭元及硃粲戰於商州,敗之。乙酉,如周氏陂。丁亥,至自周氏陂。庚子,光祿卿李密反,伏誅。是歲,高開道陷漁陽,號燕王。 二年正月甲子,陳叔達兼納言。詔自今正月、五月、九月不行死刑,禁屠殺。丙寅,張善相降。己巳,楊士林降。二月乙酉,初定租、庸、調法。令文武官終喪。丙戌,州置宗師一人。甲午,赦並、浩、介、石四州賈鬍堡以北擊囚。閏月,竇建德陷邢州,執總管陳君賓。辛醜,竇建德殺宇文化及於聊城。硃粲降。壬寅,皇太子及秦王世民、裴寂巡於畿縣。乙巳,御史大夫段確勞硃粲於菊潭。庚戌,微行,察風俗。乙卯,以𠔌貴,禁關內屠酤。左屯衛將軍何潘仁及山跋張子惠戰於司竹,死之。丁巳,慮囚。庚申,驍騎將軍趙欽、王娑羅及山賊戰於盩厔,死之。丁卯,王世充隱殷州,陟州刺史李育德死之。三月甲戌,王薄降。庚辰,蔣弘度、徐師順降。丁亥,竇建德陷趙州。丁酉,李義滿降。四月,綦公順降。庚子,並州總管、齊王元吉及劉武周戰於榆次,敗績。辛醜,硃粲殺段確以反。乙巳,王世充廢越王侗,自稱皇帝。癸亥,陷伊州,執總管張善相。五月庚辰,涼州將安脩仁執李軌以降。癸未,麯赦涼、甘、瓜、鄯、肅、會、蘭、河、廓九州。六月,王世充殺越王侗。戊戌,立周公、孔子廟於國子監。庚子,竇建德陷滄州。丁未,劉武周陷介州。癸亥,裴寂為晉州道行軍總管。離石鬍劉季真叛,陷石州,刺史王儉死之。七月壬申,徐圓朗降。八月丁酉,酅國公薨。甲子,竇建德陷洺州,執總管袁子幹。九月辛未,殺戶部尚書劉文靜。李子通自稱皇帝。瀋法興自稱梁王。丁醜,杜伏威降。裴寂及劉武周戰於介州,敗績,右武衛大將軍薑寶誼死之。庚辰,竇建德陷相州,總管呂珉死之。辛巳,劉武周陷並州。庚寅,太白晝見。竇建德陷趙州,執總管張志昂。乙未,京師地震。梁師都寇延州,鄜州刺史梁禮死之。十月己亥,羅藝降。乙卯,如華陰,赦募士背軍者。壬戌,劉武周寇晉州,永安王孝基及工部尚書獨孤懷恩、陝州總管於筠、內史侍郎唐儉討之。甲子,祠華山。是月,夏縣人呂崇茂反。秦王世民討劉武周。十一月丙子,竇建德陷黎州,執淮安王神通、總管李世勣。十二月丙申,獵於華山。永安王孝基及劉武周戰於下邽,敗績。壬子,大風拔木。 三年正月己巳,獵於渭濱。戊寅,王行本降。辛巳,如蒲州。癸巳,至自蒲州。二月丁酉,京師西南地有聲。庚子,如華陰。甲寅,獨孤懷恩謀反,伏誅。辛酉,檢校隰州總管劉師善謀反,伏誅。三月庚午,改納言為侍中,內史令為中書令。甲戌,中書侍郎封德彝兼中書令。乙酉,劉季真降。四月丙申,祠華山。壬寅,至自華陰。癸卯,禁關內諸州屠。甲寅,秦王世民及宋金剛戰於雀鼠𠔌,敗之。辛酉,王世充陷鄧州,總管雷四郎死之。壬戌,秦王世民及劉武周戰於洺州,敗之,武周亡入於突厥。剋並州。五月壬午,秦王世民屠夏縣。六月丙申,赦晉、隰、潞、並四州。癸卯,詔隋帝及其宗室柩在江都者,為營窆,置陵廟,以故宮人守之。丙午,慮囚。封子元景為趙王,元晶魯王,元亨豐王。己酉,出宮女五百人,賜東徵將士有功者。甲寅,顯州長史田瓚殺行臺尚書令楊士林,叛附於王世充。乙卯,瘞州縣暴骨。七月壬戌,秦王世民討王世充。甲戌,皇太子屯於蒲州,以備突厥。丙戌,梁師都導突厥、稽鬍寇邊,行軍總管段德操敗之。八月庚子,慮囚。甲辰,時德睿降。九月癸酉,田瓚降。己醜,給復陝、鼎、熊、𠔌四州二年。十月戊申,高開道降。己酉,楊仲達降。己未,有星隕於東都。十二月己酉,瓜州刺史賀拔行威反。 四年正月辛巳,皇太子伐稽鬍。二月,竇建德陷曹州,執孟海公。己醜,車騎將軍董阿興反於隴州,伏誅。乙巳,太常少卿李仲文謀反,伏誅。丙午,慮囚。丁巳,赦代州總管府石嶺之北。三月,進封宜都郡王泰為衛王。庚申,慮囚。乙酉,竇建德陷管州,刺史郭志安死之。四月壬寅,齊王元吉及王世充戰於東都,敗績,行軍總管盧君諤死之。戊申,突厥寇並州,執漢陽郡王環、太常卿鄭元、左驍騎衛大將軍長孫順德。甲寅,封子元方為周王,元禮鄭王,元嘉宋王,元則荊王,元茂越王。丁巳,左武衛將軍王君廓敗張青特,執之。五月壬戌,秦王世民敗竇建德於虎牢,執之。乙醜,赦山東為建德所詿誤者。戊辰,王世充降。庚午,周法明降。六月庚寅,赦河南為王世充所詿誤者。戊戌,蔣善合降。庚子,營州人石世則執其總管晉文衍,叛附於靺鞨。乙卯,臧君相降。七月甲子,秦王世民俘王世充以獻。丙寅,竇建德伏誅。丁卯,大赦,給復天下一年,陝、鼎、函、虢、虞、芮、豳七州二年。甲戌,劉黑闥反於貝州。辛巳,戴州刺史孟啖鬼反,伏誅。八月丙戌朔,日有食之。丁亥,皇太子安撫北境。丁酉,劉黑闥陷鄃縣,魏州刺史權威、貝州刺史戴元祥死之。癸卯,竇厥寇代州,執行軍總管王孝基。丁未,劉黑闥陷歷亭,屯衛將軍王行敏死之。辛亥,深州人崔元遜殺其刺史裴晞,叛附於劉黑闥。兗州總管徐圓朗反。九月,盧祖尚降。乙卯,淳於難降。甲子,汪華降。是秋,夔州總管、趙郡王孝恭率十二總管兵以討蕭銑。十月己醜,秦王世民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齊王元吉為司空。庚寅,劉黑闥陷瀛州,執刺史盧士睿,又陷觀州。癸卯,毛州人董燈明殺其刺史趙元愷。乙巳,趙郡王孝恭敗蕭銑於荊州,執之。閏月乙卯,如稷州。己未,幸舊墅。壬戌,獵於好畤。乙醜,獵於九。丁卯,獵於仲山。戊辰,獵於清水𠔌,遂幸三原。辛未,如周氏陂。壬申,至自周氏陂。十一月甲申,有事於南郊。庚寅,李子通降。丙申,子通謀反,伏誅。壬寅,劉黑闥陷定州,總管李玄通死之。庚戌,杞州人周文舉殺其刺史王孝矩,叛附於黑闥。十二月乙卯,黑闥陷冀州,總管麹棱死之。甲子,左武候將軍李世勣及黑闥戰於宋州,敗績。丁卯,秦王世民、齊王元吉討黑闥。己巳,黑闥陷邢州。庚午,陷魏州,總管潘道毅死之。辛未,隱業州。壬申,徙封元嘉為徐王。 五年正月乙酉,劉黑闥陷相州,刺史房晃死之。丙戌殷恭邃降。丁亥,濟州別駕劉伯通執其刺史竇務本,叛附於徐圓朗。庚寅,東????州治中王纔藝殺其刺史田華,叛附於劉黑闥。丙申,相州人殺其刺史獨孤徹以其州叛附於黥闥。己酉,楊世略、劉元進降。二月,王要漢降。己巳,秦王世民剋邢州。丁醜,劉黑闥陷洺水,總管羅士信死之。戊寅,汴州總管王要漢敗徐圓郎於杞州,執周文舉。三月戊戌,譚州刺名李義滿殺齊州都督王保丁未,秦王世民及劉黑闥戰於洺水,敗之,黑闥亡入於突厥。蔚州總管高開道反,寇易州,刺史慕容孝幹死之。四月,梁州野蠶成繭。冉安昌降。己未,寧長真降。戊辰,釋流罪以下獲麥。壬申,代州總管李大恩及突厥戰,死之。戊寅,鄧文進降。五月,田留安降。庚寅,瓜州人王幹殺賀拔行威以降。乙巳,賜荊州今歲田租。六月辛亥,劉黑闥與突厥寇山東。車騎將軍元韶為瓜州道行軍總管,以備突厥。癸醜,吐𠔌渾寇洮、旭、疊三州,岷州總管李長卿敗之。乙卯,淮安郡王神通討徐圓朗。七月甲申,作弘義宮。甲午,淮陽郡王道玄為河北道行軍總管,討劉黑闥。貝州人董該以定州叛附於黑闥。丙申,突厥殺劉武周於白道。遷州人鄧士政反,執其刺史李敬昂。丁酉,馮盎降。八月辛亥,葬隋煬帝。甲寅,吐𠔌渾寇岷州,益州道行臺左僕射竇軌敗之。乙卯,突厥寇邊。庚申,皇太子出豳州道,秦王世民出秦州道,以禦突厥。己巳,吐𠔌渾陷洮州。並州總管、襄邑郡王神符及突厥戰於汾東,敗之。戊寅,突厥陷大震關。九月癸巳,靈州總管楊師道敗之於三觀山。丙申,洪州總管宇文歆又敗之於崇岡。壬寅,定州總管雙士洛、驃騎將軍魏道仁又敗之於恆山之陽。丙午,領軍將軍安興貴之又敗之於甘州。劉黑闥陷瀛州,刺史馬匡武死之。東????州人馬君德以其州叛附於黑闥。十月己酉,齊王元吉討黑闥。癸醜,貝州刺史許善護及黑闥戰於鄃縣,死之。甲寅,觀州刺史劉君會叛附於黑闥。乙醜,淮陽郡王道玄及黑闥戰於下博,死之。己巳,林士弘降。十一月庚辰,劉黑闥陷滄州。甲申,皇太子討黑闥。丙申,如宜州。癸卯,獵於富平北原。十二月丙辰,獵於萬壽原。戊午,劉黑闥陷恆州,刺史王公政死之。庚申,至自萬壽原。壬申,皇太子及劉黑闥戰於魏州,敗之。甲戌,又敗之於毛州。 六年正月己卯,黑闥將葛德威執黑闥以降。壬午,巂州人王摩娑反,驃騎將軍衛彥討之。庚寅,徐圓朗陷泗州。二月,劉黑闥伏誅。庚戌,幸溫湯。壬子,獵於驪山。甲寅,至自溫湯。丙寅,行軍總管李世勣敗徐圓朗,執之。三月,苗海潮、梅知岩、左難當降乙巳,洪州總管張善安反。四月己酉,吐蕃陷芳州。己未,以故第為通義宮,祭元皇帝、元貞皇后於舊寢。赦京城,賜從官帛。辛酉,張善安陷孫州,執總管王戎。丁卯,南州刺史龐孝泰反,陷南越州。壬申,封子元為蜀王,元慶漢王。癸酉,裴寂為尚書左僕射,蕭瑀為右僕射,封德彝為中書令,吏部尚書趙恭仁兼中書令、檢校涼州諸軍事。五月庚寅,吐𠔌渾、党項寇河州,刺史盧士良敗之。癸卯,高開道以奚寇幽州,長史王說敗之。六月丁卯,突厥寇朔州,總管高滿政敗之。麯赦朔州。七月丙子,沙州別駕竇伏明反,殺其總管賀若懷廓。己亥,皇太子屯於北邊,秦王世民屯於並州,以備突厥。八月壬子,淮南道行臺左僕射輔公祏反。乙醜,趙郡王孝恭討之。九月壬辰,秦王世民為江州道行軍元帥。丙申,渝州人張大智反。十月丙午,殺廣州都督劉世讓。戊申,降死罪,流以下原之。己未,如華陰。張大智降。庚申,獵於白鹿原。壬戌,石虞侯率杜士遠殺高滿政,以朔州反。丁卯,突厥請和。十一月壬午,張善安襲殺黃州總管周法明。丁亥,如華陰。辛卯,獵於沙苑。丁酉,獵於伏竜原。十二月壬寅朔,日有食之。癸卯,張善安降。庚戌,以奉義監為竜躍宮,武功宅為慶善宮。甲寅,至自華陰。 七年正月庚寅,鄒州人鄧同穎殺其刺史李士衡。二月丁巳,釋奠於國學。己未,漁陽部將張金樹殺高開道以降。三月戊戌,趙郡王孝恭敗輔公祐,執之。己亥,孝恭殺趙州都督闞棱。四月庚子,大赦。班新律令。給復江州道二年、揚越一年。五月丙戌,作仁智宮。六月辛醜,如仁智宮。壬戌,慶州都督楊文幹反。七月己巳,突厥寇朔州,總管秦武通敗之。癸酉,慶州人殺楊文幹以降。甲午,至自仁智宮。巂州地震山崩,遏江水。閏月己未,秦王世民、齊王元吉屯於豳州,以備突厥。八月己巳,吐𠔌渾寇鄯州,驃騎將軍彭武傑死之。戊寅,突厥寇綏州,刺史劉大俱敗之。壬辰,突厥請和。丁酉,裴寂使於突厥。十月丁卯,如慶善宮。辛未,獵於鄠南。癸酉,幸終南山。丙子,謁樓觀老子祠。庚寅,獵於圍川。十二月丁卯,如竜躍宮。戊辰,獵於高陵。庚午,至自高陵。太子詹事裴矩檢校侍中。 八年二月癸未,慮囚。四月甲申,如鄠,獵於甘𠔌。作太和宮。丙戌,至自鄠。六月甲子,如太和宮。七月丙午,至自太和宮。丁巳,秦王世民屯於蒲州,以備突厥。八月壬申,並州行軍總管張瑾及突厥戰於太𠔌,敗績,鄆州都督張德政死之,執行軍長史溫彥博。甲申,任城郡王道宗及突厥戰於靈州,敗之。丁亥,突厥請和。十月辛巳,如周氏陂,獵於北原。壬午,如竜躍宮。十一月辛卯,如宜州,獵於西原。裴矩罷。庚子,講武於同官。天策府司馬宇文士及權檢校侍中。辛醜,徙封元為吳王,元慶陳王。癸卯,秦王世民為中書令,齊王元吉為侍中。癸醜,獵於華池北原。十二月辛酉,至自華池。庚辰,獵於鳴犢泉。辛巳,至自鳴犢泉。 九年正月甲寅,裴寂為司空。二月庚申,齊王元吉為司徒。壬午,有星孛於胃、昴。丁亥,孛於捲舌。三月庚寅,幸昆明池,習水戰。壬辰,至自昆明池。丙午,如周氏陂。乙卯,至自周氏陂。丁巳,突厥寇涼州,都督、長樂郡王幼良敗之。四月辛巳,廢浮屠,老子法。六月丁巳,太白經天。庚申,秦王世民殺皇太子建成、齊王元吉。大赦。復浮屠、老子法。癸亥,立秦王世民為皇太子,聽政。賜為父後者襲勳、爵,赤牒官得為真,免民逋租宿賦。己卯,太白晝見。庚辰,幽州都督、廬江郡王瑗反,伏誅。癸未,赦幽州管內為瑗所詿誤者。七月辛卯,楊恭仁罷。太子右庶子高士廉為侍中,左庶子房玄齡為中書令,蕭瑀為尚書左僕射。癸巳,宇文士及為中書令,封德彝為尚書左僕射。辛亥,太白晝見。甲寅,太白晝見。八月丙辰,突厥請和。丁巳,太白晝見。壬戌,吐𠔌渾請和。甲子,皇太子即皇帝位。 貞觀三年,太上皇徙居大安宮。九年五月,崩於垂拱前殿,年七十一。謚曰大武,廟號高祖。上元元年,改謚神堯皇帝。天寶八載,謚神堯大聖皇帝;十三載,增謚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 贊曰:自古受命之君,非有德不王。自夏後氏以來,始傳以世,而有賢有不肖,故其為世,數亦或短或長。論者乃謂周自後稷至於文、武,積功纍仁,其來也遠,故其為世尤長。然考於《世本》,夏、商、周皆出於黃帝,夏自鯀以前,商自契至於成湯,其間寂寥無聞,與周之興異矣。而漢亦起於亭長叛亡之徒。及其興也,有天下皆數百年而後已。由是言之,天命豈易知哉!然考其終始治亂,顧其功德有厚薄與其制度紀綱所以維持者何如,而其後世,或浸以隆昌,或遽以壞亂,或漸以陵遲,或能振而復起,或遂至於不可支持,雖各因其勢,然有德則興,無德則絶,豈非所謂天命者常不顯其符,而俾有國者兢兢以自勉耶?唐在周、隋之際,世雖貴矣,然烏有所謂積功纍仁之漸,而高祖之興,亦何異因時而特起者歟?雖其有治有亂,或絶或微,然其有天下年幾三百,可謂盛哉!豈非人厭隋亂而蒙德澤,繼以太宗之治,制度紀綱之法,後世有以憑藉扶持,而能永其天命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後一章回 >>   


【选集】二十四史
捲一·本紀第一捲二·本紀第二捲三·本紀第三
捲四·本紀第四捲五·本紀第五捲六·本紀第六
捲七·本紀第七捲八·本紀第八捲九·本紀第九
捲一十·紀第十捲一十一·志第一捲一十二·志第二
捲一十三·志第三捲一十四·志第四捲一十五·志第五
捲一十六·志第六捲一十七·志第七捲一十八·志第八
捲一十九·志第九捲二十·志第十捲二十一·志第十一
捲二十二·志第十二捲二十三·志第十三上捲二十四·志第十三下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