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谴责 掃迷帚   》 第一回 挈領提綱全書大旨 開宗明義箴世名言      壯者 Zhuang Zhe

清光緒商務印書館刊本。廿四回。 本書勸誡人們不要迷信,是清末反迷信文學作品中的代表性作品。 臺北:廣雅出版有限公司,1984 (《晚清小說大係》) 書捲前附24頁綉像插圖,標“商務印書館印行”。據《中國古代小說百科全書》,小說發表於光緒31年(1905)1至5月《綉像小說》第43至52期。光緒33年(1907),商務印書館出版單行本。後收入阿英《晚清文學叢抄·小說一捲》(1960年,中華書局)。據本書捲前〈提要〉,反迷信運動,是晚清維新運動中的一個主要的潮流。在文學領域內,壯者的《掃迷帚》是其中最為優秀的作品,足以作為當時反迷信的代表作。《掃迷帚》是一部啓蒙小說,主旨在反對一切的迷信。以蘇州為主,旁及各省的迷信風俗。從主體上說,這本書實可稱作“蘇州迷信風俗志”。本書可說毫無小說的結構,衹是藉兩兄弟的辯論,來說明迷信之害,而從他們所見所聞的許多片段的迷信事實,逐一的加以說明和反對。本書主人翁是一位“生平專講實踐,最恨鬼神、仙怪、星相、卜筮諸說”的人,他認為這些是“陷害人群進化的蝥賊”,所以作者藉著他的行動,而寫出各種各樣的迷信來,並以批判的、科學的態度,逐一的加以說明,及指出其中之弊害。書中列舉的迷信風俗,種類非常的繁復,其中雖有許多為吾人所不知者,但一般而言,仍是吾人所熟悉的。然這小說最好的部分,並不是在於各地迷信事件的報告,而是對蘇州迷信風俗的敘述。如寫“盂蘭會”(第4回)、“社戲”(第19回)、“賽會”(第19回)等實景描述。書中諸如此類風俗之記述,可說是全書最好的部分,文字亦頗清麗。書前〈提要〉的作者說,《掃迷帚》的寫作方法極好,用表弟作反對派,逐步發展反迷信的理論,在開始敘述各地迷信之前,首先駁斥中國古書上的迷信說教,並具體地引證歷史上的實例,以後纔接觸到種種迷信的事實:卜筮堪輿的罪惡,闢神能醫病的謬說……他反對經唱、宣捲、巫覡、演戲酬神,更指出瘟疫與疫神無關,狐仙更無仙之可言。最後暴露了張天師,闢了猛將神,指摘了衝喜的無知。《掃迷帚》以清麗的筆姿,縝密的理論,不可變易的事實掃蕩着一切的迷信風俗,是晚清一部最具影響力的啓蒙運動佳作。
第一回 挈領提綱全書大旨 開宗明義箴世名言 看官,須知阻礙中國進化的大害,莫若迷信。你們試想,黃種智慧,不亞白種,何以到了今日相形見絀!其間必定有個緣故。乃因子千年人心、風俗、習慣而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大凡草昧初開之世必藉神權,無論中西,皆不能越此階級。 中國唐虞以來,敬天祭鬼,祀神尊祖,不過藉崇德報功之意,檢束民志。自西漢諸儒創五行之論,以為禍福自召,而災祥之說大熾,於是輾轉附會,捏造妄言,後世變本加厲,謂天地鬼神,實操予奪生死之權,順之則吉,逆之則兇。由是棄明求幽,捨人媚鬼,淫祀風靡,妖祠麻起。自宮廷以至外臣,自士夫以至民庶,一倡百和,舉國若狂。日醉心於祈禳禱祝,其遺傳之惡根性,牢不可破。雖今日地球大通,科學發達,而億萬黃人,依然靈魂薄弱,羅網重重,造魔自迷,作繭自縛。雖學士大夫,往往與愚夫愚婦同一見識。最可笑者,極狡黠之人而信命,極姦惡之人而佞佛,不信鬼神之人而討論風水,極講鑽營之人而又信前定。惝怳迷離,不可究詰。中國之民智閉塞,人心腐敗,一事不能做,寸步不能行,荊天棘地,生氣索然,幾不能存立於天演物競之新世界。視西人之腳踏實地,憑實驗不憑虛境,舉一切神鬼妖狐之見,摧陷廓清。天可測,海可航,山可鑿,道可通。萬物可格,百事可為,卒能強種保國者,殆判霄壤。 故欲救中國,必自改革習俗入手。欲改革習俗,而不先舉層層關鍵,一拳打破,重重藩籬,同時衝决。使自今以後,合四萬萬同胞,人人鼓勇直前,從實理闡起,實事作起,則膠黏絲縛,障礙多端,竊恐再更三百年,中國猶如今日,這豈不是最可憂慮的事麽?話休絮煩。如今先敘那江蘇吳江縣有一布衣,姓卞,名至元,號資生,傢居縣城偏西古儒林。少承父師教訓,長受朋友切磋,上下縱橫,學兼新舊。其胸襟磊落,思想高尚,真有空前絶後之概。生平專講實踐,最恨鬼神、仙怪、星相、卜筮諸說,謂此實陷害人群進化的蟊賊。因此於書室座右,高貼格言一紙,藉以自警。他有一子,係夫人林氏所生,年方八歲,小名瑞兒。資生眼看出來,沒有可從的好師,衹得自行督課,閑時即舉那格言講解。其詞曰:多讀有用書,少作無益事。 救人莫如醫,惑世莫如巫,南人信鬼,故二者連稱,其實巫醫那得並論。 做人當從陽面做起,勿從陰面做起。 光明世界,但有實象,斷無幻境。 世果有神仙,則秦皇漢武,可以不死。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鬼與死為聖人所不言,聖人不言,而我人必昌言,是謂背聖。 盡人事乃真君子,諉天命必非丈夫。 賽會迎神,懸燈演劇,人視為熱鬧道場,我視為昏暗世界。 開山築路,而曰礙風水,則外國鐵軌如織,礦産紛開,何以國勢勃興?豈風水行於中而不行於西。 人藏其心,不可測度,相自相,心自心,相由心生,真術士欺人之語。 這幾條格言,雖寥寥百餘字,資生的學識志氣,已見一斑。好在不徒空言,並能實行。他一傢之人,為所感格,無一個沾染惡風。有欽佩他的,便有四句話贊他道:“僧道無緣,星卜不入,塵障一空,男讀女織。”這資生有一個中表弟,姓楊,字心齋,單名德,傢住鎮江府城內,小資生三歲。說他的本領,八股以外,絶無事業,是一個頑固不通,充數兒的秀纔。因此把這因果祈禱之說,看作聖經賢傳,身心性命之事。心齋幼時,隨母至舅傢,盤桓動經數月,與資生極為親昵。不幸母氏去世,他因支持傢計,無暇出門,彼此闊別,不覺荏苒五載。某年七月上浣,忽然買舟往訪,到岸時日已西瀋。相遇之下,略敘寒暄,即請出嫂氏相見,不免治饌款待。那資生平日見他書信來往,諸多迷罔,思趁此多留幾日,慢慢的把他開導。豈知心齋之來,也懷着一種意見,他不曉自己不通透,反笑資生為狂妄。 亦欲乘機問難,以折其心,一聞輓留,正中下懷。兩人雖是親戚,此時卻宗旨不同,各懷着一個不相下的心思。 心齋餐後,閑步室中,見架上所列之書,都是科學的巨册,壁間所懸之畫,都是世界的新圖,為生平所從未夢見,已自大不滿意。忽又擡起頭來,見書案右首,貼着那格言一紙,勉誦一過,不禁哈哈大笑道:“表兄不是我多嘴,你這一張格言,實所未解。”資生正欲置答,適僕人送來遠友的信函,因倚榻拆看,擡頭對心齋道:“表弟,且坐,容少緩奉問。”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挈領提綱全書大旨 開宗明義箴世名言第二回 駁命數大儒口脗 闢神道末俗針砭
第三回 嗤討替語語解頤 斥祈禳言言動聽第四回 鬼出會滿城鬼氣 瞎算命一片瞎談
第五回 辨吳諺通人多識 說女界志士傷心第六回 拜僧成習婦德失修 為妓毀妝情絲益固
第七回 鰥夫賺孀婦女巫弄權 弱質羨宜男卜人私語第八回 官惑堪輿徒資嗢噱 神醫疾病實駭聽聞
第九回 學使媚神侈陳儀仗 邑令修塔浪擲金錢第十回 青陽遇祟一派鬍言 黑夜偷油霎時露跡
第十一回 建仙祠姦徒斂財物 證白骨開驗破群迷第十二回 說對臍大會無遮 乞開鎖立關廣募
第十三回 怪現象嬌女□張 真晦氣同人說破第十四回 信左道返魂乏術 灌穢汁厚報親嘗
第十五回 進香求福堪笑冥頑 宣捲禳災大傷風化第十六回 賽大會釀成械鬥 養巨害妄禱山神
第十七回 閻王請吃肉語涉詼諧 閏月屏訛言事徵疇昔第十八回 談厭勝幻說惑人 述巫覡惡風遍地
第十九回 演劇迎神托言祈賽 懸燈結彩粉飾太平第二十回 遭疫癘嚮瘟部乞憐 沿陋習請僧尼禮懺
第二十一回 舊城隍神像遭殃 新狐仙香煙成市第二十二回 猛將神坐踞堂皇 張天師技窮狼狽
第二十三回 試白刃作法戕己 照紅鸞衝喜成災第二十四回 修志書獨出心裁 施棒喝頓開茅塞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