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金庸传   》 第1节:前言      冷夏 Leng Xia    辛磊 Xin Lei

金庸的武侠小说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一个难解之谜,在华人社会具有无可替代的影响,上至政府首脑要员、文人墨客、学者教授,下至农夫民工小贩,从中国到美利坚,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层出不穷的金庸谜……作为武林大侠的金庸,他的文章,抛开那变幻离奇的情节,但看那语言,本身就是九段高手,再看他所写的文章中包罗万象的内容,也足以说明他是一个学者,一个智者,一个理所当然的大师!
第1节:前言 前言 “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侠小说。” 近40年来,新派武侠小说一代宗师金庸,其作品在风靡了全球华人世界的同时,也使中国特有的武侠小说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从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到贩夫走卒,从黄土高原到美利坚。各个阶层,各个地方,到处都有金庸迷。除了金庸,极少有哪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如此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喜爱。金庸的作品文字浅白凝练,情节精彩纷呈,幻想雄奇无比,并时时处处表现出他在文学、艺术、地理、历史等范畴的渊博知识。有评论写道:“表面看,似乎都是刀光剑影、曲折离奇,细加比较,便不难发现,金庸的作品比旧武侠小说多了一种人情味,一种历史沧桑感,一种诗意,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更有人认为:金庸小说对中国文化领悟之深刻,对人性揭示之透彻,是当代作家中所罕见的。于是,有这么一种说法:在中国文学史上,只有两位作家的作品,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一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另一便是金庸的武侠小说。事实上,正如“红学”的兴盛,一个以金庸武侠小说为研究对象的“金学”,也正一天天地引起广泛的关注。在海外,早已有“金庸学会”,而台湾远景出版社推出的一套10册《“金学”研究丛书》,更掀起了“金学”研究的第一个高潮。在大陆,“金学”研究也已起步,在不远的将来,“金学”将大有发展。金庸从1955年开始创作武侠小说,1972年完成《鹿鼎记》后封笔退出“江湖”,迄今作品共有15种36册。对自己的作品,金庸不愿说更多,他只强调他在创作这些小说时有一个愿望:“不要重复已经写过的人物、情节、感情甚至细节。” 事实上,一个作家敢于对自己提出这样“苛刻”的愿望,足见金庸对自己有着极高要求,也有着充分的自信。 金庸被视作“奇迹”,并非只因为他的武侠小说。事实上,查良镛作为金庸的本名同样有名,这也是文学史上极为罕见的。一般情况,作家以笔名出名后,其本名往往被人忘记。但金庸不同。如果说“金庸”所指为武侠小说家,那么查良镛则指他作为报业大亨、社评家和社会活动家。1991年,香港《资本》杂志评出计有198位的“90年代香港华人亿万富豪榜”,金庸(查良镛)以12亿资产列为第64位。金庸被称为中国历史上“以文致富”第一人;以至于日本推理小说家松本清张感叹道:“香港竟有这么富有的作家!”金庸在武侠小说之外,一手创办了已成为香港大报之一的《明报》。《明报》历经风雨,被金庸视作“毕生的事业与名誉,是我对社会、对朋友、对同事的责任”。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金庸一手写武侠,一手写社评,支撑起了《明报》大业。他的社评是第一流的,许多读者是因他的社评而买《明报》。在社评中,他预见了中国大陆一系列的政治事件。《明报》在香港成了中国报道的权威。 但他也因此屡历风险。“文革”中,他曾被称作“豺狼镛”,并在香港被某些人列为第二号要杀的人。但他挺住了,《明报》依然是《明报》。 金庸其实对参与社会发展的进程有着浓厚兴趣。他青少年时的第一理想是要做个外交官。种种原因,外交官没能做成,但这不减他对政治的关注。 七八十年代及之后,他已成为香港文化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中共高层如邓小平、胡耀邦、江泽民都曾会见他并与之长谈。1988年,他更因“主流方案”风波而成为当年的风云人物。对于那一切,他只说:问心无愧。 金庸1972年封笔不写武侠,1993年他便辞去《明报》掌门人一职,彻底引退。他的解释是:“我最佩服的便是范蠡和张良,功成身退,飘然而去。我所写武侠小说中的男主角,陈家洛、袁承志、杨过、张无忌、令狐冲、韦小宝,都是大吵大闹一番后悄然归隐。” 在他宣布辞去《明报》集团主席第二天,他又以《第三个和第四个理想》为题撰文说:“对于我,第一个理想是,少年和青年时期努力学习,得到相当知识和技能。第二个理想是,进入社会后辛勤发奋,做几件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都有利的事。第三个理想是,衰老时不必再工作,能有适当物质条件、健康、平静愉快的心情和余暇来安度晚年,逍遥自在。第四个理想是,我创办了《明报》,确信这事业对社会有益,希望它今后能长期存在,继续发展,为大众作出贡献。” 如此平和的语言,如此平和的心境……回首几十年的奋斗历程,金庸真的如此平静吗?金庸之深大、神秘,正构成了金庸的无穷魅力。百年一金庸,金庸说不完。 相比不少文学名家那些颇有来历和颇有讲究的笔名来说,“金庸”这个名字的来历却出人意料的简单——查良镛中的“镛”字拆开便是。 就知名度而言,这信手拈来又后来居上的“金庸”,实在不知要比他本名高出了多少倍!不过,与那些只被人记得了笔名却反而弄不清其本名的情况大有不同的是,作为本名,“查良镛”倒也并未给声名赫赫的“金庸”所淹没。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湖北人民出版社
第1节:前言第2节:第一章 家族显赫 已领风骚数百年(1)
第3节:第一章 家族显赫 已领风骚数百年(2)第4节:第一章 家族显赫 已领风骚数百年(3)
第5节:第二章 与书为伍 八岁开始读武侠第6节:第三章 文章惹祸 被联合高中开除
第7节:第四章 打抱不平 竟招致勒令退学(1)第8节:第四章 打抱不平 竟招致勒令退学(2)
第9节:第五章 进大公报 身无分文走香江第10节:第六章 北上求职 垂头丧气返香港(1)
第11节:第六章 北上求职 垂头丧气返香港(2)第12节:第七章 新晚报里 常与梁羽生对弈
第13节:第八章 偶试身手 书剑恩仇露锋芒(1)第14节:第八章 偶试身手 书剑恩仇露锋芒(2)
第15节:第九章 文坛佳话 三剑客彩笔争辉(1)第16节:第九章 文坛佳话 三剑客彩笔争辉(2)
第17节:第十章 雪山惊天 射雕奠宗师地位第18节:第十一章 编导电影 才子巧遇俏佳人(1)
第19节:第十一章 编导电影 才子巧遇俏佳人(2)第20节:第十二章 自立门户 八万港元创《明报》(1)
第21节:第十二章 自立门户 八万港元创《明报》(2)第22节:第十三章 经营惨淡 自撰小说撑报业(1)
第23节:第十三章 经营惨淡 自撰小说撑报业(2)第24节:第十四章 倾力报道 逃亡潮带旺《明报》(1)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