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侠义小说 》 小五義 》
前言
石玉昆 Dan Yukun
《小五義》是,全稱《忠烈小五義傳》,又稱《續忠烈俠義傳》。作為俠義小說的代表作之一,它深受民衆的喜愛,流傳極為廣泛。
據清代文光樓主人《小五義序》說,《三俠五義》及其續書都是“石玉昆原稿”。
石玉昆是清代道光、鹹豐年間的說唱藝人。一般認為,文光樓主人的說法難以成立,不足徵信。從作品的具體內容看,《小五義》與《三俠五義》出自不同作者之手,《小五義》說唱的痕跡更為明顯,而文字上的粗率也更突出。《小五義》很可能是從說唱本改編過來,成於衆人之手,而未經細緻的潤飾。
《小五義》的中心人物已由《三俠五義》中的包公轉為包公門生顔查散,而重要的俠義人物,除了前輩“七俠五義”之外,增加了幾個晚輩義士,即鑽天鼠盧方之子粉面子都盧珍、徹地鼠韓彰義子霹靂鬼韓天錦、穿山鼠徐慶之子山西雁徐良、錦毛鼠白玉堂之侄小專諸白蕓生,這四個小義士加上《三俠五義》中原有的人物小義士艾虎,便是“小五義”。《小五義》並不是緊接着《三俠五義》的結尾續寫的,它實際上是從《三俠五義》一百回後開始寫起,部分內容與前書重出。小說以襄陽王趙珏圖謀叛亂為綫索,歷敘顔查散奉旨巡按襄陽,大印被盜;白玉堂墜銅網而死;衆俠義雲集襄陽,蔣平找回大印;智化用計,裏應外合,收降襄陽王黨羽鐘雄;破銅網時,顔查散被瀋中元劫持,衆義士分頭尋找,沿路行俠仗義;“小五義”不期而遇,結拜為兄弟;繼而瀋中元歸附顔查散;衆義士參悟陣圖,分工破陣,不幸誤落銅網。故事至此戛然而止,留下無盡懸念,待《續小五義》敘說。
《小五義》中,中心人物顔查散的作用被淡化,公案故事也所剩無幾,俠義群雄成為書中的實際主角,俠義故事更加光燦耀目。雖然這俠義之中包含了更多替天行道、為王前驅的意思,卻也不乏除暴安良、行俠仗義的成分。這些俠義英雄輪番出場,個性各異,形象鮮明,尤其是小義士們充滿活力,洋溢出清新的青春氣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小說繼承了民間說唱藝術的優良傳統,語言淺近親切,敘事生動傳神,人物對話口吻畢肖,如見其人。可惜作品成於衆人之手,水平不齊,優劣互見,又不像《三俠五義》經過文人修飾,故難免有粗糙荒率之處。
《小五義》流傳下來的版本極其繁多。現存最早的本子是清光緒十六年(1890)北京文光樓刊本。這次整理校點,即以文光樓本為主,參酌早期的廣百宋齋本,校以後出的申報館排印本。原書文字錯訛不少,校點時對明顯差錯徑予糾正,對專有名詞前後矛盾者試作統一,但對通假字、合用的俗字則盡量保存原貌。
前言
《小五義》是,全稱《忠烈小五義傳》,又稱《續忠烈俠義傳》。作為俠義小說的代表作之一,它深受民衆的喜愛,流傳極為廣泛。
據清代文光樓主人《小五義序》說,《三俠五義》及其續書都是“石玉昆原稿”。
石玉昆是清代道光、鹹豐年間的說唱藝人。一般認為,文光樓主人的說法難以成立,不足徵信。從作品的具體內容看,《小五義》與《三俠五義》出自不同作者之手,《小五義》說唱的痕跡更為明顯,而文字上的粗率也更突出。《小五義》很可能是從說唱本改編過來,成於衆人之手,而未經細緻的潤飾。
《小五義》的中心人物已由《三俠五義》中的包公轉為包公門生顔查散,而重要的俠義人物,除了前輩“七俠五義”之外,增加了幾個晚輩義士,即鑽天鼠盧方之子粉面子都盧珍、徹地鼠韓彰義子霹靂鬼韓天錦、穿山鼠徐慶之子山西雁徐良、錦毛鼠白玉堂之侄小專諸白蕓生,這四個小義士加上《三俠五義》中原有的人物小義士艾虎,便是“小五義”。《小五義》並不是緊接着《三俠五義》的結尾續寫的,它實際上是從《三俠五義》一百回後開始寫起,部分內容與前書重出。小說以襄陽王趙珏圖謀叛亂為綫索,歷敘顔查散奉旨巡按襄陽,大印被盜;白玉堂墜銅網而死;衆俠義雲集襄陽,蔣平找回大印;智化用計,裏應外合,收降襄陽王黨羽鐘雄;破銅網時,顔查散被瀋中元劫持,衆義士分頭尋找,沿路行俠仗義;“小五義”不期而遇,結拜為兄弟;繼而瀋中元歸附顔查散;衆義士參悟陣圖,分工破陣,不幸誤落銅網。故事至此戛然而止,留下無盡懸念,待《續小五義》敘說。
《小五義》中,中心人物顔查散的作用被淡化,公案故事也所剩無幾,俠義群雄成為書中的實際主角,俠義故事更加光燦耀目。雖然這俠義之中包含了更多替天行道、為王前驅的意思,卻也不乏除暴安良、行俠仗義的成分。這些俠義英雄輪番出場,個性各異,形象鮮明,尤其是小義士們充滿活力,洋溢出清新的青春氣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小說繼承了民間說唱藝術的優良傳統,語言淺近親切,敘事生動傳神,人物對話口吻畢肖,如見其人。可惜作品成於衆人之手,水平不齊,優劣互見,又不像《三俠五義》經過文人修飾,故難免有粗糙荒率之處。
《小五義》流傳下來的版本極其繁多。現存最早的本子是清光緒十六年(1890)北京文光樓刊本。這次整理校點,即以文光樓本為主,參酌早期的廣百宋齋本,校以後出的申報館排印本。原書文字錯訛不少,校點時對明顯差錯徑予糾正,對專有名詞前後矛盾者試作統一,但對通假字、合用的俗字則盡量保存原貌。
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包公案 |
|
|
前言 | 第一回 顔按院奉旨上任 襄陽王興心害人 | 第二回 智化夜探銅網陣 玉堂涉險盜盟單 | 第三回 青臉虎看陣遇害 白玉堂失印追賊 | 第四回 顔大人哭勸錦毛鼠 公孫策智騙盜印賊 | 第五回 王爺府二賊廢命 白義士墜網亡身 | 第六回 襄陽王帥衆觀義士 白護衛死屍斬張華 | 第七回 臥虎溝蔣平定醜女 上院衙貓鼠見欽差 | 第八回 穿山鼠小店摔酒盞 蔣澤長撈印奔寒泉 | 第九回 逆水潭中不見大人印 山神廟內巧遇惡嘍兵 | 第十回 盧方自縊蟠竜嶺 路彬指告鵝頭峰 | 第十一回 樵夫巧言哄寨主 大人見印哭賓朋 | 第十二回 王官仗勢催用印 蔣平定計哄賊人 | 第十三回 神手聖奮勇行刺 瀋中元棄暗投明 | 第十四回 樹林氣走巡風客 當堂哭死忠義人 | 第十五回 挖雙睛鄧車吸呼死 祭拜弟俠義墜牢籠 | 第十六回 山內鐘雄謙恭和藹 寨中徐慶酒後反桌 | 第十七回 二俠義巧會鐘寨主 三英雄求見蔣澤長 | 第十八回 徐三爺鬼眼川發燥 無鱗鰲在水寨追人 | 第十九回 入水寨吸呼廢命 到大關受險擔驚 | 第二十回 蔣爺一人鎸船底 北俠大衆盜骨壇 | 第二十一回 徐慶獨自擋山寇 智化二友假投降 | 第二十二回 晨起望群雄設計 洞庭湖二友觀山 | 第二十三回 讀招賢榜有人偷看 改豹貔庭自顯奇能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