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史 》 清末四大奇案揭密 》
馬新貽被俘(1)
河邊 He Bian
本書描寫了清朝末年有影響的四大奇案的來竜去脈,故事情節離奇驚險,可讀性強。
《刺馬案》:草根平民張文祥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刺客,結束了中國自唐朝元和十年以後中華一千多年無刺客的歷史;
《楊月樓奇案》:楊月樓是著名武生楊小樓的父親。陳凱歌電影《霸王別姬》中,段小樓的原形便取自楊小樓。在此案中,楊小樓的父親楊月樓親身體驗了一場生死離別的“別姬”戲……;
《詐屍連環案》:該案轟動了大半個中國,以一個詐屍的怪案揭開了整個離奇案情的序幕;
《楊乃武與小白菜》全案涉及數百名官員,特別是醇親王奕譞、紅頂商人鬍雪岩、兩代帝師翁同龢等歷史名人的介入,也使此案生色不少。
本書描寫了清朝末年有影響的四大奇案(名伶楊月樓案、太原奇案、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張文祥刺馬案)的來竜去脈,故事情節離奇驚險,可讀性強。其中近期馬上要上映的由陳可辛導演,劉德華三大當紅男星主演的熱門電影《投名狀》就是根據其中的“刺馬案”改編的。
馬新貽被俘(1)
一、馬新貽被俘
清同治二年。
合肥知縣馬新貽奉命清剿在安徽的小股捻軍。
但他一時不慎中了捻軍的埋伏,主力被殲,自己被俘。
但他沒有想到的是,該股捻軍的首領張文祥不但不殺他,還主動嚮他請降。
捻軍在安徽霍丘城搶掠了一番,第二天一早就撤了出來,用幾十輛牛馬車載着糧秣軍資和一些金銀細軟踏着清晨的薄霧嚮霍山方向而去。
這時,知府馬新貽帶着五百多緑營兵和兩千多鄉勇也嚮霍丘城攻過來。
這一年是清同治二年(1863年)十月初八。
此時的太平軍開始走嚮下坡路。
特別是太平軍的根基所在浙江省一年多來軍事連連失利,處境惡化。
江陰失陷、杭州被圍、嘉興受到強攻。
軍事重地無錫被睏一年,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眼看即將不保。
太平軍實力受到大大削弱。
同時,北部的捻軍也受到欽差大臣、科爾沁多勒噶臺親王僧格林沁的壓力。
在主戰場山東,捻軍連連敗落,失城陷地,根據地大片縮小。
捻軍名將龔得樹、陳玉成等首領相繼陣亡。
在安徽的清軍趁此機會開始嚮本省捻軍大舉進攻,希望能夠配合南北主戰場的勝利,肅清安徽境內的小股捻軍。
馬新貽快到霍城時,探馬來報,捻軍已經棄城而逃,並攜有大量物資。
敵人棄險而逃,且需要分兵護送物資,隊伍必定不整,馬新貽認為這是一個殲敵的好機會。
遂下令立即追擊,並派五百馬隊急行先將對方咬住,遲延捻軍撤退速度。
馬新貽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進士,在安徽曾任建平、合肥知縣。
鹹豐三年(1853年),即金田起義後的第三年,太平軍和捻軍先後進入安徽,馬新貽遂奉命練兵剿匪,因屢立戰功,遂記名以道員用。
這個人還是比較懂軍事的。
但這一回他卻中計了。
在霍山腳下,捻軍受到一支快槍馬隊的兜頭迎擊,接着後續的大隊清兵也跟了上來,捻軍立刻大亂,丟下十幾具屍體和幾個傷兵,拼命殺了出去。
馬新貽命令緊追不放,務必全殲。
捻軍幾十輛滿載物資的牛車與馬車被棄於道。
在剛入山的一個彎道,馬新貽突然遭到伏擊,雖然山勢不甚險惡,但捻軍的快槍手與弓箭手埋伏在密林與亂石中憑藉猛烈的火力將馬新貽的部隊打了個措手不及,前頭兵丁立刻倒下一片。
馬新貽仗着進山不深,急令用自己的火力壓住對方,隊伍迅速後退。
但後路已經被點燃的物資車輛所堵塞,埋伏在後路的捻軍完全將其退路封死。
這是一個早就設計好的陷阱。
雖然攻占霍城的捻軍衹有七八百人,但參與這次伏擊的不下兩千人,且火力兇猛。
馬新貽的隊伍開始還能抵擋,但對方在暗處,自己在明處,漸漸的人數越來越少。
戰了約三四個時辰,日頭漸漸偏西了,衹聽號角聲響,殺聲震天,捻軍從四面八方衝過來。
清兵大敗,大部被殺,五百人被俘,衹有三四百人逃了出去。
馬新貽雖能指揮戰陣,但畢竟是個文舉人,親兵盡失,哪裏能逃得出去。
也被捻軍俘虜了。
捻軍打了勝仗,又重新占了霍縣。
捻軍大旗趟主張文祥進駐縣衙,立刻命將馬新貽帶上堂來。
馬新貽打了十年的仗,這是頭一回被捉。
捻軍與清政府嚮來仇恨很深,無論哪一方做了俘虜,仍是免不了一死。
馬新貽自認為必死無疑,見了張文祥便擺出一副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樣子道:“本官一時中了你們的姦計,如今衹求一死。
以清名留於史册,也不枉我一生。
”那張文祥大約三十歲,比馬新貽要小十三歲,四方白淨臉,濃眉秀目,長得十分氣派,倒也不十分兇惡。
聽了這話,並不生氣,衹是問了問馬新貽的姓名官職就叫人將他帶了下去。
馬新貽並未被立即斬首,也未被押入牢房,而是安排到了一個幹淨的屋子裏,屋內傢具齊全,不久又有人送上七八樣菜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馬新貽被俘(1) | 馬新貽被俘(2) | 四兄弟結拜(1) | 四兄弟結拜(2) | 曹二虎娶親(1) | 曹二虎娶親(2) | 曹二虎娶親(3) | 馬新貽巧遇柳無菲(1) | 馬新貽巧遇柳無菲(2) | 曹二虎撞見姦情(1) | 曹二虎撞見姦情(2) | 四兄弟翻臉成仇人(1) | 四兄弟翻臉成仇人(2) | 四兄弟翻臉成仇人(3) | 張文祥求助哥老會(1) | 張文祥求助哥老會(2) | 張文祥刺馬(1) | 張文祥刺馬(2) | 慈禧下旨查案(1) | 慈禧下旨查案(2) | 慈禧下旨查案(3) | 鄭敦謹搶功受挫(1) | 鄭敦謹搶功受挫(2) | 鄭敦謹搶功受挫(3)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