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义说部 》 五代史演義 》
自序
蔡東藩 Cai Dongfan
【圖書簡介】-五代史演義(插圖本)
本書是風靡海內外的通俗歷史巨著,史學大傢蔡東藩正史為經,逸聞為緯。章回體結構,通俗的文筆,機智的點評;真實再現了中華文明歷史演進波瀾壯闊的進程。描述五代十國時期更替下的民俗民生,參透疆場血戰、宮廷陰謀,千古興亡中的生存智慧。
治久必亂,合久必分。太平日久,先人遺澤逐漸耗盡於是亂勢日熾,三五梟雄,趁亂起事不是僭號稱帝,就是擁土稱王。這種亂世分裂的情狀,東周時有列國,後漢時有三國,東晉後有南北朝,晚唐後有五代統是東反西亂四分五裂。
五代先後歷五十三年換了八姓十三個皇帝,改了五次國號,叫作梁唐晉漢、周。史傢因這國號前代早已稱過,所以各加一後字稱為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此外還有與五朝或合或離不相統屬的國度,稱作十國就是吳楚閩南唐前蜀後蜀南漢北漢及吳越荊南。
這五代十國的時勢,簡直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彼爭此奪,上下凌替,篡弒相尋,蒸報無已。故每代傳襲最多不過十餘年,最少衹有三四年。眼見得神州板蕩,海內腥膻,四境不寧……
【作者簡介】 -五代史演義(插圖本)
蔡東藩(1877-1945),浙江蕭山人。1890年(光緒十六年)考中秀纔。1910年赴北京朝考得中,分發福建,以知縣候補,因不滿官場惡習,於1911年稱病歸裏。其後長期以寫作和在小學教書為生。抗日戰爭爆發,他不願意在日寇的刺刀下生活,輾轉避難,顛沛流離,逝世於抗戰勝利前夕。清朝末年,嚴復、夏曾佑等人看中小說的巨大社會教化作用,企圖藉小說宣傳變法維新思想;戊戌政變後,梁啓超流亡海外,創辦《新小說》雜志,提倡“小說界革命”。自此,小說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包括“歷史演義”在內的各種小說風起雲涌。民國時期,此風相船,小說創作日趨勢繁榮。蔡東藩是個愛國者,他為武昌起義、共和初建興奮過,歡呼過,但不久即遭逢袁世凱竊國。蔡東藩幽憤時事,立志“藉說部體裁,演歷史故事”,以歷史小說作為救國工具。自1916年至1926年的10年間,他夜以繼日,筆耕不輟,陸續寫成中國歷代通俗演義11部,1040回,以小說形式再現了上起秦始皇,下訖民國的2166年間的中國歷史,加上另撰的《西太後演義》,總計約七百餘萬字,成為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歷史演義作傢。出版以後,迅速風行,多次再版。
【五代史演義自序】-蔡東藩
讀史至五季之世,輒為之太息曰:“甚矣哉中國之亂,未有逾於五季者也!”天地閉,賢人隱,王者不作而亂賊盈天下,其狡且黠者,挾詐力以欺凌人世,一或得志,即肆意妄行,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鋌而走險,雖夷虜猶尊親也;急則生變,雖骨肉猶仇敵也。元首如奕棋,國傢若傳捨,生民膏血塗草野,骸骼暴原隰,而私鬥尚無已時,天歟人歟?何世變之亟,一至於此?蓋嘗屈指數之,五代共五十有三年,汴洛之間,君十三,易姓者八。而南北東西之割據一隅,與五代相錯者,前後凡十國,而梁唐時之岐燕,尚不與焉。遼以外裔踞朔方,猾諸夏,史傢以其異族也而夷之。遼固一夷也,而如五代之無禮義,無廉恥,亦何在非夷?甚且恐不夷若也。宋薛居正撰《五代史》百五十捲,事實備矣,而書法未彰。歐陽永叔刪蕪存簡,得七十四捲,援筆則筆,削則削之義,逐加斷製,體例精嚴。既足聲姦臣逆子之罪,復足樹人心世道之防,後人或病其太略,謂不如薛史之淵博,誤矣!他若王溥之《五代會要》,陶嶽之《五代史補》,尹洙之《五代春秋》,袁樞之《五代紀事本末》,以及路振之《九國志》,劉恕之《十國紀年》,吳任臣之《十國春秋》等書,大都以裒輯遺聞為宗旨,而月旦之評,卒讓歐陽。孔聖作《春秋》而亂賊懼,歐陽公其庶幾近之乎?鄙人前編唐宋《通俗演義》,已付手民印行,而五代史則踵唐之後,開宋之先,亦不得不更為演述,以饜閱者。敘事則搜證各籍,持義則特仿廬陵,不敢擬古,亦不敢違古,將以藉粗俗之蕪詞,顯文忠之遺旨,世有大雅,當勿笑我為效顰也。抑鄙人更有進者,五代之禍烈矣,而雄厥禍胎,實始於唐季之藩鎮。病根不除,愈沿愈劇,因有此五代史之結果。今則距五季已閱千年,而軍閥乘權,爭端迭起,縱橫捭闔,各戴一尊,幾使全國人民,塗肝醢腦於武夫之腕下,抑何與五季相似歟?況乎綱常凌替,道德淪亡,內治不修,外侮益甚,是又與五季之世有同慨焉者。殷鑒不遠,覆轍具存。告往而果能知來,則泯泯棼棼之中國,其或可轉禍為福,不致如五季五十餘年之擾亂也歟?書既竣,愛慨然而為之序。中華民國十有二年夏正暮春之月,古越蔡東帆自識於臨江書捨。
【圖書目錄】 - 五代史演義(插圖本)
自序
第一回 睹赤蛇老母覺異徵 得豔鳳梟雄償夙願
第二回 報親恩歡迎朱母 探妻病慘別張妃
第三回 登大寶朱梁篡位 明正義全昱進規
第四回 康懷貞築壘圍潞州 李存勗督兵破夾寨
第五回 策淮南嚴可求除逆 戰薊北劉守光殺兄
第六回 劉知俊降岐挫汴將 周德威援趙破梁軍
第七回 殺諫臣燕王僭號 卻強敵晉將善謀
第八回 父子聚麀慘遭剸刃 君臣討逆謀定鋤兇
第九回 失燕土偽帝作囚奴 平宣州徐氏專政柄
第十回 逾黃澤劉鄩失計 襲晉陽王檀無功
第十一回 阿保機得勢號天皇 鬍柳陂輕戰喪良將
第十二回 莽朱瑾手刃徐知訓 病徐溫計焚吳越軍
第十三回 嗣蜀主淫昏失德 唐監軍諫阻稱尊
第十四回 助趙將發兵圍鎮州 嗣唐統登壇即帝位
第十五回 王彥章喪師失律 梁末帝隕首覆宗
第十六回 滅梁朝因驕思逸 册劉後以妾為妻
第十七回 房幃溺愛牝雞司晨 酒色亡傢牽羊待命
第十八回 得後教椎擊郭招討 遘兵亂劫逼李令公
第十九回 郭從謙突門弒主 李嗣源據國登基
第二十回 立德光番後愛次子 殺任圜權相報私仇
第二十一回 王德妃更衣承寵 唐明宗焚香祝天
第二十二回 攻三鎮悍帥生謀 失兩川權臣碎首
第二十三回 殺董璋亂兵賣主 寵從榮驕子弄兵
第二十四回 斃秦王夫妻同受刃 號蜀帝父子迭稱雄
第二十五回 討鳳翔軍帥潰歸 入洛陽藩王篡位
第二十六回 衛州廨賊臣縊故主 長春宮逆子弒昏君
第二十七回 嘲公主醉語啓戎 援石郎番兵破敵
第二十八回 契丹主册立晉高祖 述律後笑駡趙大王
第二十九回 一炬成灰到頭孽報 三帥叛命依次削平
第三十回 楊光遠貪利噬人 王延羲乘亂竊國
第三十一回 討叛鎮行宮遣將 納叔母嗣主亂倫
第三十二回 悍弟殺兄僭承漢祚 逆臣弒主大亂閩都
第三十三回 得主援高行周脫圍 迫父降楊光遠伏法
第三十四回 戰陽城遼兵敗潰 失建州閩主覆亡
第三十五回 拒唐師李達守危城 中遼計杜威設孤寨
第三十六回 張彥澤倒戈入汴 石重貴舉國降遼
第三十七回 遷漠北出帝泣窮途 鎮河東藩王登大位
第三十八回 聞亂驚心遼主遄返 乘喪奪位燕王受拘
第三十九回 故妃被逼與子同亡 御史敢言奉母出戍
第四十回 徙建州晉太後絶命 幸鄴都漢高祖親徵
第四十一回 奉密諭王景崇入關 捏遺詔杜重威肆市
第四十二回 智郭威抵掌談兵 勇劉詞從容破敵
第四十三回 覆叛巢智全符氏女 投火窟悔拒漢傢軍
第四十四回 弟兄構釁湖上操戈 將相積嫌席間用武
第四十五回 伏甲士駢誅權宦 潰禦營竄死孱君
第四十六回 清君側入都大掠 遭兵變擁駕爭歸
第四十七回 廢劉宗嗣主被幽 易漢祚新皇傳詔
第四十八回 陷長沙馬希萼稱王 攻晉州劉承鈞折將
第四十九回 降南唐馬氏亡國 徵東魯周主督師
第五十回 逐邊鎬攻入潭州府 拘劉言計奪武平軍
第五十一回 滋德殿病終留遺囑 高平縣敵愾奏奇勳
第五十二回 喪猛將英主班師 築堅城良臣破虜
第五十三回 寵徐娘賦詩驚變 俘蜀帥得地報功
第五十四回 李重進涉水掃千軍 趙匡胤斬關擒二將
第五十五回 唐孫晟奉使效忠 李景達喪師奔命
第五十六回 督租課嚴夫人歸裏 盡臣節唐司空就刑
第五十七回 破山寨君臣耀武 失州城夫婦盡忠
第五十八回 楚北鏖兵闔城殉節 淮南納土奉表投誠
第五十九回 懲姦黨唐主施刑 正樂懸周臣明律
第六十回 得遼關因病返蹕 殉周將禪位終篇
自序
讀史至五季之世,輒為之太息曰:“甚矣哉中國之亂,未有逾於五季者也!”天地閉,賢人隱,王者不作而亂賊盈天下,其狡且黠者,挾詐力以欺凌人世,一或得志,即肆意妄行,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鋌而走險,雖夷虜猶尊親也;急則生變,雖骨肉猶仇敵也。元首如奕棋,國傢若傳捨,生民膏血塗草野,骸骼暴原隰,而私鬥尚無已時,天歟人歟?何世變之亟,一至於此?蓋嘗屈指數之,五代共五十有三年,汴洛之間,君十三,易姓者八。而南北東西之割據一隅,與五代相錯者,前後凡十國,而梁唐時之岐燕,尚不與焉。遼以外裔踞朔方,猾諸夏,史傢以其異族也而夷之。遼固一夷也,而如五代之無禮義,無廉恥,亦何在非夷?甚且恐不夷若也。宋薛居正撰《五代史》百五十捲,事實備矣,而書法未彰。歐陽永叔刪蕪存簡,得七十四捲,援筆則筆,削則削之義,逐加斷製,體例精嚴。既足聲姦臣逆子之罪,復足樹人心世道之防,後人或病其太略,謂不如薛史之淵博,誤矣!他若王溥之《五代會要》,陶嶽之《五代史補》,尹洙之《五代春秋》,袁樞之《五代紀事本末》,以及路振之《九國志》,劉恕之《十國紀年》,吳任臣之《十國春秋》等書,大都以裒輯遺聞為宗旨,而月旦之評,卒讓歐陽。孔聖作《春秋》而亂賊懼,歐陽公其庶幾近之乎?鄙人前編唐宋《通俗演義》,已付手民印行,而五代史則踵唐之後,開宋之先,亦不得不更為演述,以饜閱者。敘事則搜證各籍,持義則特仿廬陵,不敢擬古,亦不敢違古,將以藉粗俗之蕪詞,顯文忠之遺旨,世有大雅,當勿笑我為效顰也。抑鄙人更有進者,五代之禍烈矣,而雄厥禍胎,實始於唐季之藩鎮。病根不除,愈沿愈劇,因有此五代史之結果。今則距五季已閱千年,而軍閥乘權,爭端迭起,縱橫捭闔,各戴一尊,幾使全國人民,塗肝醢腦於武夫之腕下,抑何與五季相似歟?況乎綱常凌替,道德淪亡,內治不修,外侮益甚,是又與五季之世有同慨焉者。殷鑒不遠,覆轍具存。告往而果能知來,則泯泯棼棼之中國,其或可轉禍為福,不致如五季五十餘年之擾亂也歟?書既竣,愛慨然而為之序。中華民國十有二年夏正暮春之月,古越蔡東帆自識於臨江書捨。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歷朝通俗演義 In the past dynasties earthliness fictionalized history |
|
|
自序 | 第一回 睹赤蛇老母覺異徵 得豔鳳梟雄償夙願 | 第二回 報親恩歡迎朱母 探妻病慘別張妃 | 第三回 登大寶朱梁篡位 明正義全昱進規 | 第四回 康懷貞築壘圍潞州 李存勗督兵破夾寨 | 第五回 策淮南嚴可求除逆 戰薊北劉守光殺兄 | 第六回 劉知俊降岐挫汴將 周德威援趙破梁軍 | 第七回 殺諫臣燕王僭號 卻強敵晉將善謀 | 第八回 父子聚麀慘遭剸刃 君臣討逆謀定鋤兇 | 第九回 失燕土偽帝作囚奴 平宣州徐氏專政柄 | 第十回 逾黃澤劉鄩失計 襲晉陽王檀無功 | 第十一回 阿保機得勢號天皇 鬍柳陂輕戰喪良將 | 第十二回 莽朱瑾手刃徐知訓 病徐溫計焚吳越軍 | 第十三回 嗣蜀主淫昏失德 唐監軍諫阻稱尊 | 第十四回 助趙將發兵圍鎮州 嗣唐統登壇即帝位 | 第十五回 王彥章喪師失律 梁末帝隕首覆宗 | 第十六回 滅梁朝因驕思逸 册劉後以妾為妻 | 第十七回 房幃溺愛牝雞司晨 酒色亡傢牽羊待命 | 第十八回 得後教椎擊郭招討 遘兵亂劫逼李令公 | 第十九回 郭從謙突門弒主 李嗣源據國登基 | 第二十回 立德光番後愛次子 殺任圜權相報私仇 | 第二十一回 王德妃更衣承寵 唐明宗焚香祝天 | 第二十二回 攻三鎮悍帥生謀 失兩川權臣碎首 | 第二十三回 殺董璋亂兵賣主 寵從榮驕子弄兵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