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百年奇迹的人生:周有光百岁口述   》 第1节:序(1)      周有光 Zhou Youguang    李怀宇 Li Huaiyu

周有光,1906年生,经历中国百年之变迁,是真正从“传统”成功过渡到“现代”的知识人。本书上篇为周有光的百岁口述,从常州青果巷开始,忆及上海圣约翰大学与光华大学,结爱张允和,留学东洋,避战四川,游历欧美,后归国,任教复旦大学,又奉调北京,参与起草《汉语拼音方案》,遭下放宁夏,至逐步恢复工作,担任《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的三编委之一,直到如今著述不息。下篇则试图从张允和生前留下的字里行间,找到一些对她的夫君百岁追忆的脚注。此外近百幅影像,再现了当年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之“合肥四姊妹”,这一个个家庭的生活和情感,折射中国社会的缩影。
第1节:序(1) 序 余英时 能有机会为《周有光百岁口述》写序,这是我最感荣幸也最觉高兴的事。 20世纪是中国人受苦受难的世纪,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几乎没有一天停止过。在这样一个人人朝不保夕的漫长乱世中,竟有一位百二高龄的老人将他一生的经历,用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思路之清晰,判断之明确,丝毫不显衰老之象,这真是人间一大奇迹。何况这不是普通的老人,而是世界知名的汉字改革家周有光先生! 有光先生的《汉字改革概论》不但有精审的日译本,其中重要的篇章也有德译本和英译本。今天汉字拼音已通行全世界,有光先生从1955年起便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中担任拼音化研究室的主任,1958年完成的"汉语拼音方案",他是贡献最大最多的主将。所以今天一提到汉字改革和汉语拼音,无论是中国人或外国人,首先便会想到有光先生的大名。几年前,美国名作家何伟(Peter Hessler)担任《纽约客》(New Yorker)驻北京记者,他为了研究中国文字改革的前因后果,便费了好几天的工夫对有光先生进行专访。有光先生许多精辟的见解现在都已收在何伟新著《甲骨》(Oracle Bones,New York:Harper Colins,2006)中了。有光先生在乱世中做出了辉煌的建设成绩,这件事的本身更是奇迹中的奇迹。对于这样一位百龄老人的口述自传,我们是决不能等闲视之的。 有光先生受到了最完整的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教育。他在常州中学一方面获得扎实的中国古典训练,另一方面又直接读英文本的世界史和自然科学;两年圣约翰大学则使他受到西方自由教育的熏陶,"学会了自学,学会了独立思考"。他在圣约翰时期已决定以经济学为专业,以后在光华大学和到日本京都大学深造,都一直没有改变。抗战时期,他进入银行界工作,以实际经验与书本知识相结合,他对于中国经济问题的认识当然更深入了。更难得的是他战后到美国信托银行就业,仍孜孜不息地利用业余时间在图书馆中自修经济学。他为什么如此钟情于银行、货币、国际贸易等等科目?这并不是因为他贪图银行界的高收入,如果惟此是图,他便不会在1949年冲破一切阻力回归中国了。早在大学时代,他已建立了一个坚固的信念,致力于中国的现代化。他认定中国现代化的出路最后必然要归宿到经济建设,他决心献身于这一崇高的目的。 他在中学时代接受了"五四"的洗礼,完全认同于"民主"和"科学"。但是他追求"现代"而不鄙弃"传统"。对于五四运动中一股反传统、"打倒孔家店"的激进思潮,他却不表同情。此中关键便在于他自始便重视"建设",而不肯随波逐流地走"破坏"的路向。很显然地,他心目中的"现代化"是怎样使中国的传统逐步转化为"现代"。他从来没有相信过那种粗暴的狂想,认为只有把"传统"摧毁得一丝不剩,然后中国才能开始"现代化"。我可以毫不迟疑地说,他是真正从"传统"成功过渡到"现代"的知识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节:序(1)第2节:序(2)第3节:序(3)
第4节:一 常州青果巷(1)第5节:一 常州青果巷(2)第6节:二 育志小学
第7节:三 常州中学(1)第8节:三 常州中学(2)第9节:四 五四运动
第10节:五 圣约翰大学(1)第11节:五 圣约翰大学(2)第12节:六 光华大学(1)
第13节:六 光华大学(2)第14节:七 拉丁化运动第15节:八 妻子张允和(1)
第16节:八 妻子张允和(2)第17节:九 "流水式"的恋爱(1)第18节:九 "流水式"的恋爱(2)
第19节:一○ "举杯齐眉"第20节:一一 四姐妹第21节:一二 连襟沈从文
第22节:一三 留学日本(1)第23节:一三 留学日本(2)第24节:一四 抗日战争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