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家类 》 四十二章經 》
四十二章經
迦葉摩騰 Mahākāśyapa Matanga
竺法蘭 Du Falan
四十二章经
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的一天晚上,漢明帝做了一個夢,他看到一個神仙,金色的身體像朝霞一樣閃閃發光,身上有日光環繞,飄飄蕩蕩從遠方飛來,降落在大殿前。漢明帝非常高興。第二天一早上朝,他把自己的夢告訴衆大臣,詢問是何方神聖。太史傅毅博學多才,他告訴漢明帝:我聽說西方天竺(印度)有一個得道的神,號稱佛,能夠飛身於虛幻中,全身環繞着日光,君王您夢見的大概是佛吧!於是明帝派使者羽林郎中泰景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去西域,訪求佛道。三年後,他們同兩位印度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回到洛陽,帶回經書和佛像,開始翻譯一部分佛經,相傳是現傳的《四十二章經》。同時在首都洛陽建造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即今天的洛陽白馬寺。這一寺院據說是也是以當時馱載經書佛像的白馬而得名,而白馬寺也成為佛教的“祖庭 ”和“釋源”。
一捲。包含四十二篇短短的經文。一般認為是最早的漢譯佛經。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册。
有關本經傳譯的記載,與漢明帝求法傳說有密切關係。漢明帝求法有種種不同說法,因此有關本經傳譯的記載也有許多異說。本經的傳來,最早的記載是〈四十二章經序〉(《麗藏》本經首及《出三藏記集》捲六所載與《弘明集》捲一《牟子理惑論》)。經序說,後漢孝明帝夢見金人,因遣張鶱、秦景、王遵等至大月支國寫取佛經四十二章;但不載年月。西晉1·王浮撰《老子化鬍經》說是永平七年(64)遣使,永平十八年(75)還(《廣弘明集》捲九《笑道論》第十四)。《歷代三寶紀》以後的記載則都說是十年還漢。根據這些記載,本經的初傳當在西元64年至75年之間。
經序和《牟子理惑論》僅言從大月支國寫取此經,未說翻譯。《出三藏記集》捲二始說張鶱、秦景等於月支國遇沙門竺摩騰,譯寫此經還洛陽,肯定此經譯於月支。《高僧傳》捲一又說此經於洛陽譯出。由此可見,此經翻譯地點,自梁以來尚無定說。至於譯者,《出三藏記集》說竺摩騰譯寫,《歷代三寶紀》所引《寶唱錄》,又以為竺法蘭所譯。《高僧傳》捲一云(大正50·323a):“騰譯四十二章經一捲,初緘在蘭臺石室第十四間中。”後又說竺法蘭譯經五部,唯《四十二章經》現存。似乎並存以上兩種說法。因之,後來本經通行本,遂皆題迦葉摩騰共竺法蘭譯。
《歷代三寶紀》載本經前後有兩譯本,即:(1)迦葉摩騰於白馬寺譯,(2)吳·支謙譯,與摩騰譯者少異;又謂支譯“文義允正,辭句可觀”。今人有說現存本經《麗藏》本,雖題漢譯,實係支謙所譯。漢譯文或因樸拙早佚,後人乃誤以支譯當之雲。
本經有多種異本,現存主要的有五種:(1)《麗藏》本,(2)宋真宗註本,(3)唐《寶林傳》本,(4)宋六和塔本,(5)明·了童補註、宋·守遂註本。
《麗藏》本出於北宋初蜀刻,為現存各異本中最近於舊寫本的一種,其後宋、元大藏經皆依之。經文前面有序,與《出三藏記集》所載者相同。次為《四十二章經》文,各章內容大略如下:
(1)說出傢沙門行道得果和四果的意義;(2)說沙門道法應少欲知足;(3)說十善惡業和在傢修五戒十善亦能得道;(4)說有過應悔,改過滅罪,後會得道;(5)說以慈心對惡人;(6)說人以惡來反禍自身,如送禮不納還自持歸;(7)說惡人害賢者,如仰天而唾,又如逆風以土坌人還污己身;(8)說博施福大;(9)說隨喜人施亦得福報;(10)較量施福何者最大;(11)說天下有五難;(12)說垢去明存,猶如磨鏡;(13)說行道者善,志與道合者大,忍辱者多力,除心垢者最明;(14)說心垢(三毒五蓋)盡,乃知生死所趣,諸佛國土道德所在;(15)說學道見諦,如持炬火入於暗室,其冥即滅;(16)說應念道不應稍忽;(17)說恆念無常則得道疾速;(18)念道得信根其福無量;(19)念四大無我;(20)華名危身,如香自燒。(21)財色如刀上蜜,貪之截舌;(22)妻子情欲,患甚於牢獄;(23)愛欲莫甚於色;(24)愛欲之於人,如逆風執炬有燒手患;(25)佛訶玉女如革囊衆穢;(26)為道不為情欲所惑,保其得道,如水中木順流入海;(27)意不可與色會合;(28)無視女人,見之當如蓮花不為泥污;(29)人為道去情欲,當如草避火; (30)說止息淫欲當先斷心;(31)說無愛即無憂,無憂即無畏;(32)堅持精進,欲滅得道;(33)說學道調心,應如調琴弦緩急得中;(34)說學道應漸漸去垢,如鍛鐵;(35)說人不為道,生老病死其苦無量;(36)說人離三惡道乃至信三寶值佛世等八種難得;(37)說為道須念人命在呼吸間; (38)說離佛雖遠,念戒必得道;(39)說佛經如蜜,中邊皆甜,行者得道;(40)說為道須拔愛欲根,如摘懸珠,終有盡時;(41)說沙門行道,當如牛負重行於泥中,急求出離;(42)輕視富貴如過客,視金玉如礫石。
全經大意說出傢、在傢應精進離欲,由修布施、持戒、禪定而生智慧,即得證四沙門果。文中包含了佛教基本修道的綱領。
各章的內容多見於阿含部經典,例如:第三章見《中阿含經》捲三《思經》、《伽蘭經》、《伽彌尼經》,第六章及第七章均見《雜阿含經》捲四十二,第十章見《中阿含經》捲三十九《須達多經》及別譯《須達經》、《長者施報經》,第十七章見《雜阿含經》捲三十四,第二十四章見《中阿含經》捲五十五《晡利多經》,第二十六章見《雜阿含經》捲四十三,第二十八章見《長阿含經》捲二以下《遊行經》,第三十章見《增一阿含經》捲二十五《五王品》之四、捲二十七《邪聚品》、捲四十九《非常品》之三,第三十二章見《增一阿含經》捲二十五《五王品》之三,第三十三章見《雜阿含經》捲九、《增一阿含經》捲十三及《中阿含經》捲二十九《沙門二十億經》,第三十九章見《中阿含經》捲二十八《蜜丸喻經》等。但本經文字,比這些經簡略,很像是其摘要。《歷代三寶紀》捲四引《舊錄》雲:“本是外國經抄,元出大部,撮要引俗,似此孝經十八章。”此說當有所本。
《麗藏》本以外的各本內容互有出入。如宋真宗註本,捲首沒有經序,而另加序分“爾時世尊”至“為說真經四十二章”九十七字。又於第一章加了“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兩句,第一章後加“出傢沙門斷欲去愛,識自心源”一章;將《麗藏》本八、九兩章合為一章;第十一章天下五難增為二十難;第四十二章增加“視大千世界如一訶子”等十喻。又在經末增加“諸大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十二字的流通分。此外與《麗藏》本相同的各章,文字上亦有些不同。現今坊間影印唐·大歷十三年懷素草書《四十二章經》,與此本同,似唐代宗時已有此本。房山石經明刻《四十二章經》,明·正統五年(1440)德經等刻《四十二章經》及清乾隆印四體合璧本,皆與此本同。《明藏》亦收錄此本經文及序。
又《寶林傳》(《金藏》殘本)捲一所載《四十二章經》,現存本缺第五章前半各段,但真宗註本新加的十五難和十喻,此本俱有,真宗註本所加的第二章大概也有(這在依據《寶林傳》撰成的《祖堂集》上見有此章文字,可以旁證)。它比真宗註本更大量增加了禪宗思想的字句。如第十一章末說“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第十八章改“吾何念念道”為“吾法念無念”等;第十九章改“睹萬物形體豐熾念非常”為“睹靈覺即菩提”;第二十三章增“牢獄有散佚之文,乃至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等句;第三十六章末增“既發菩提無修無證難”一句;第四十一章增“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等句。它又有些地方改為禪宗常用的韻語文體,有些新改的詞句與舊本意義相反,如改舊本“為道務博愛”為“為博愛道必難會”。此外,章節較舊本也有開合增損,且有不少費解的詞句。經末無流通文而有後記,內容略同經序而較詳。並說“此經梵書一十九葉,即竺法蘭所翻”。未詳何據,《寶林傳》的記載,從來多有人懷疑。作《續寶林傳》的惟勁,和依《寶林傳》本作註的守遂,都是南嶽懷讓的後裔,智炬可能亦出於同一法係,而傳本增減之處或即是禪宗中人(也許即是智炬本人)隨自己的意見加以修改的。
又宋六和塔本是杭州六和塔現存的宋·紹興二十九年(1159)石刻。第五章以上略同真宗註本,但將註本第一章開為兩章。其餘內容則與《寶林傳》本幾乎全同,惟第四十一章仍保留了舊本的“牛負重行深泥”一段文。經末無後記而有西蜀武翃的跋。
又明·了童補註宋·守遂註本,乾隆元年(1736)莊親王府重刻,今收在日本《續藏經》中,它與《寶林傳》本、六和塔本大體相同,惟章節開合偶有出入。有些《寶林傳》本中費解的字句,此本依《麗藏》本作了更正。經末也沒有流通文。明·智旭解,清·道霈《指南》,續法《疏鈔》,金陵刻經處本,皆依此本,故它在近世最為通行。
以上各本,《麗藏》本最早。如所說天下有五難,和涼譯《三慧經》復次所說相同,可見其必有所本。又唐初《法苑珠林》捲二十三及後周義楚《釋氏六帖》捲四引本經文也衹五難,餘本多出十五難,可見皆後世所加。《麗藏》本與真宗註本第五、第二十六、第二十八等章均與《阿含經》文相近,其餘三本則不同。又《麗藏》本與真宗註本均有‘人不為道亦苦’章,又在‘牛行深泥’章前有‘摘懸珠’章,梁·陶弘景《真誥》中都曾用其全文,《寶林傳》本等則刪去這些。由此可見《麗藏》本所據,乃南朝以來的舊文,而《寶林傳》本為晚唐改作。六和塔本、守遂註本與《寶林傳》本同一類型,真宗註本則是從《麗藏》本演變為《寶林傳》本過程中間的産品。
有不少人懷疑本經是東晉時的中國人撰述,又因《出三藏記集》說本經為《道安錄》所不載,故疑此經非漢時譯。但《歷代三寶紀》引《舊錄》明說“本是外國經抄 ”,《出三藏記集》也說本經見於《舊錄》。《舊錄》為晉成帝時(326~342)支敏度所作,約與道安同時,當出於翻譯,而且流行很早,在安世高譯經以前,有這樣的一種簡單說明佛教基本修道的經典,似乎是很合理的。也就因為它是最早的一部漢譯佛經,文字簡短而又包含了佛教修道綱領,所以直到現在它仍為佛教徒重視典籍。至《寶林傳》本一類的經本給南宗禪法作了有力的佐證,尤為宗門所喜用。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敕依《明藏》本轉譯本經為滿、蒙、藏三種文字,連同漢譯為四體合璧本印行。日文譯本有山上曹源譯《四十二章經》(收於日本《國譯大藏經》經部第十一)、高島寬我譯《現代意譯四十二章經》(收於《現代意譯佛教聖典叢書)第六)等。1871年有英人的譯本,1878年法人又校印了漢、藏、蒙文《四十二章經》。1906年日本·鈴木大拙又出版英譯本,還有1947年倫敦出版的《四十二章經》及其他兩經的合本。
本經漢文註解有宋·智圓《註》一捲,《正義》一捲;仁嶽《通源記》二捲,《科》一捲;均佚。現存的有《宋真宗註》一捲,天禧三年入藏,但現存宋、明大藏經皆無此書,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長沙葉德輝始據日本《縮藏》刻出單行。宋·守遂《註》一捲,收在《註佛祖三經》(即《四十二章經》、《遺教經》、《溈山警策文》)中。明·了童《補註》一捲,即補守遂《註》,每章前有四字標題。明·智旭《解》一捲,較《補註》稍詳。清·道霈《指南》一捲,成於順治二年(1645),僅分章,無標題。清·續法《疏抄》五捲,成於康熙十八年(1679),每章前也有四字標題,與《補註》略異。(隆蓮)[參考資料]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呂澄《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四十二章經與牟子理惑論考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望月信亨《佛教經典成立史論》;常盤大定《支那佛教の研究》。
四十二章經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住大禪定,降諸魔道。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復有比丘所說諸疑,求佛進止。世尊教敕,一一開悟,合掌敬諾,而順尊敕。
佛言:辭親出傢,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次為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復用之。
佛言:出傢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係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二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佛言:剃除須發,而為沙門。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
佛言:衆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淫。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三者:嫉、恚、癡。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
佛言:人有衆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擾亂者,汝自禁息,當無瞋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緻駡佛。佛默不對,駡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駡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聖不可毀,禍必滅己。
佛言: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
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千億阿羅漢,不如飯一闢支佛;飯百億闢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佛言: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瞋難。有劫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沙門問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會其至道?佛言:淨心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心垢滅盡,淨無瑕穢,是為最明。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
佛言:大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緻手攪之,衆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捨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
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釐,失之須臾。
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
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
佛言:人隨情欲,求於聲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燼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後。
佛言:財色於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舔之,則有割舌之患。
佛言:人係於妻子捨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於色,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佛言: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佛言: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
佛言:革囊衆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問道意,佛為解說,即得須陀洹果。
佛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衆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乃可信汝意。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佛言:夫為道者,如被幹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佛為說偈: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
佛言: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佛言: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挂鎧出門。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鬥而死,或得勝而還。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精進勇銳,不畏境前,破滅衆魔,而得道果。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佛問之曰:“汝昔在傢,曾為何業?”對曰:“愛彈琴。”佛言:“弦緩如何?”對曰:“不鳴矣。”“ 弦急如何?”對曰:“聲絶矣。”“急緩得中如何?”對曰:“諸音普矣。”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淨安樂,道不失矣。”
佛言: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淨矣。
佛言:人離惡道,得為人難;既得為人,去女即男難;既得為男,六根完具難;六根既具,生中國難;既生中國,值佛世難;既值佛世,遇道者難;既得遇道,興信心難;既興信心,發菩提心難;既發菩提心,無修無證難。佛言:佛子離吾數千裏,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聞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聞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
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佛言: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
佛言:沙門行道,無如磨牛。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佛言:夫為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視,出離淤泥,乃可蘇息。沙門當觀情欲,甚於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佛言: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紈素之服,如敝帛;視大千界,如一訶子;視阿耨池水,如塗足油;視方便門,如化寶聚;視無上乘,如夢金帛;視佛道,如眼前華;視禪定,如須彌柱;視涅盤,如晝夕寤;視倒正,如六竜舞;視平等,如一真地;視興化,如四時木。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