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憶江南 | 歸字謠 | 漁歌子 | 搗練子 | 秋風清 | 如夢令 | 長相思 | 相見歡 | 生查子 | 昭君怨 | 點絳唇 | 浣溪沙 | 攤破浣溪沙 | 菩薩蠻 | 減字木蘭花 | 采桑子 | 巫山一段雲 | 卜算子 | 訴衷情 | 好事近 | 謁金門 | 憶秦娥 | 清平樂 | 阮郎歸 | 桃花源憶故人 | 眼兒媚 | 酒泉子 | 柳梢青 | 西江月 | 南歌子 | 醉花陰 | 浪淘沙 | 鷓鴣天 | 虞美人 | 南鄉子 | 玉樓春 | 鵲橋仙 | 小重山 | 踏莎行 | 釵頭鳳 | 一剪梅 | 臨江仙 | 唐多令 | 蝶戀花 | 漁傢傲 | 蘇幕遮 | 青玉案 | 天仙子 | 江城子 | 風入鬆 | 祝英臺近 | 禦街行 | 洞仙歌 | 滿江紅 | 水調歌頭 | 滿庭芳 | 鳳凰臺上憶吹簫 | 暗香 | 八聲甘州 | 聲聲慢 | | |
|
|
|
作品父類: 詞 vocabl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本調始見於吳文英《夢窗詞集》,是詞調最長者。各傢句式互有出入,茲引吳文英、汪元量二格。吳詞二百四十字,四十七句,四段,每段四仄韻。汪詞二百三十六字,四十五句,第一、二段各四仄韻,第三段五仄韻,第四段七仄韻。
(2)吳詞第一段次句句法為上一下四。"念"、"趁"、"記"、"嘆"、"漫"等字為領格,例用去聲。第二段九、十兩句,第三段開頭兩句,第四段六、七兩句均用對仗。在字句上,吳詞第二段四、五兩句,汪詞改為|-|--(句)||--||(韻);吳詞第三段五--七句,汪詞改為|--|--(句)--||(韻);吳詞第四段第三句,汪詞改為|--|,第四--七句,改為-|||--(句)||||-|(韻)--||--|(韻),第九句改為-|--|(韻)。其他諸傢,又有出入,說明此調平仄相當靈活,現對照諸傢所作,歸納平仄如上。
(3)例一作者題為"春晚感懷",其實是一首悼亡之作。但詞在寫法上不同於東坡悼亡詞《江城子》的開門見山,而是到第三段纔點明。作者在第一段從有感於西湖晚春寫起,"念羈情遊蕩,隨風化為輕絮"。嘆自己年來遊蹤不定,這是後面寫悼亡的伏筆。第二段回憶"十載西湖"的豔遇,"溯江"句暗用劉晨、阮肇入天台遇仙女的典故(劉義慶《幽明錄》)。錦兒是錢塘名妓楊愛愛的婢女(據洪遂《侍兒小名錄》)。用這個詞是暗示所愛者為一名妓女。可是"春寬夢窄",好景不長,匆匆分開了。第三段寫"別後重訪西湖無信",原來"事往花委,瘞玉埋香",已經人去樓空了。她的死去,知道她經歷了"幾番風雨"!當時分別的情景記憶猶新。第四段寫自己的感傷、悼亡之情,那"離痕歡睡",至今還沾在舊的手帕上呢,可憐破鏡不能重圓,海天茫茫,何處傳書?!江南千裏之遙,又上哪兒去招你的魂呢?詞把重點放在同意中人的分別上,有一定深度,但總比不上東坡《江城子》的感人至深。原因是坡翁取材廣泛(十年間生離死別的傷感、孤墳、自己容貌的變化、入夢、相見、腸斷處等等),落筆成章,富有立體感,字裏行間無不流露真情。夢窗詞取材不廣,開頭繞了彎子,有堆砌辭藻,篇幅冗長之感,不但及不上蘇詞,也及不上他自己的某些篇幅較短的佳作(如《風入鬆》、《八聲甘州》等)。
例二作者汪元量,係南宋末年宮廷琴師。當時政治黑暗,姦佞當道,強敵壓境,作者盱衡時局,不勝憂慮,重過金陵(今南京)時,寫了這首吊古傷今的長詞。說的是六朝,指的是南宋。第一段寫朱樓夾道的金陵本為帝王之州,但如今王氣已衰。第二段具體寫金陵已顯出一片荒涼的景色,景是含憂國憂時之情。第三段由景物的凄涼進而寫人們思想的麻痹。商女事原於杜牧《夜泊秦淮》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王安石《桂枝香》化用杜句為:"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麯。"作者參用兩傢說法,暗指南宋朝廷繼續過着醉生夢死的生活。第四段由自然和人事的敘寫再引出興亡的教訓,"楚囚對泣何時已,嘆人間今古成兒戲。"批評南宋統治者好說空話,把政局當兒戲,必將重踏當年陳後主等亡國的覆撤。這也是一種畫竜點睛之筆,亦即《阿房宮賦》中所謂"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之說,立意是高的。結處三句,宕開一筆,故作平靜,打破沉悶的氣氛,引人思索,這種寫法能收情景相生之效,值得註意。但畢竟力量太弱,以致使人感到通篇寫法都屬於同一類型的傷今,缺少波瀾,有平鋪直敘之病,要註意避免。詞的名篇中長調不多,大抵不超過一百二十字左右,再長便難於掌握,象這類長調非特殊需要不宜填寫,以免勞而無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