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
|
作品父類: 詞 vocabl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本調又名《疏簾淡月》,因張宗瑞“梧桐細雨”一首得名。一百一字,二十句,前後片各五仄韻(宜葉入聲韻)。
(2)首句四字起韻。第二、三句均四字,上加一豆。第四句六字,第五句四字,葉韻。亦有第四句作四字,第五句作六字者,如張宗瑞“梧桐細雨”一首即是(據《詞律》)。第七句七字,上三下四。後片首句七字,句法上一下六,亦可作上三下四。
(3)例詞黃昇《花庵詞選》題作“金陵懷古”。前片寫景,有三層意思:“千裏”兩句的描寫暗喻金陵竜盤虎踞和長江天塹的氣勢。“徵帆”兩句,寫夕陽西下,秋風獵獵的簫索景象。“彩舟”三句振起一筆,寫夜晚秦淮河裏的畫舫,遠遠看去,如在雲端;船上岸上的燈光交相輝映,仿佛一群白鷺從天河裏紛紛起飛,那麽好的景緻,連圖畫也畫不出呢。後片抒情,“念往昔”句承上啓下,嘆六朝統治者的“豪華競逐”,必然造成“悲恨相續”。中間“門外樓頭”一句語出杜牧的《臺城麯》:“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當年韓擒虎已帶領隋兵臨朱雀門下,昏憒的陳後主還和寵姬張麗華在樓頭尋歡作樂呢,哪有不滅亡之理!建立在金陵的小朝廷如此,其他朝代又何嘗不是如此,這樣引出“千古”以下的四句慨嘆,就很自然。以點帶面,自然得出歷史結論,用典貼切,不露痕跡。結尾三句,在說明這種“悲恨相續”還遠未結束,“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麯”。由於統治者的驕奢淫逸,亡國破傢接踵而至,他們是永遠不會接受教訓的。作者藉古喻今,對北宋王朝的苟且偷安和腐朽生活是隱含着批評的。王安石的詞作不多,但就此詞來看,他高瞻遠矚,註重寫實,無論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勝過他的前輩懷古之作,達到了後來居上的水平。據《歷代詩餘》引《古今詞話》載,當時用同一題目填此調者達三十余家,而以王安石這首最為傑出,故東坡看見此詞後贊嘆道:“此老乃野狐精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