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edificatory分類表
演講學案蒙學學校教學
勵志感悟

作品父類: 教育 edificatory


  一,什麽是學案
  "學案". 是指教師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為指導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而編製的學習方案.學案實質上是教師用以幫助學生掌握教材內容,溝通學與教的橋梁,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建構知識能力的一種重要媒介,具有"導讀,導聽,導思,導做"的作用.
  學案的特點:
  1,問題探究是學案的關鍵,它能起到"以問拓思,因問造勢"的功效,並能幫助學生如何從理論闡述中掌握問題的關鍵.
  2,知識整理是學案的重點,學案的初步目標就是讓學生學會獨立地將課本上的知識進行分析綜合,整理歸納,形成一個完整的科學體係.
  3,閱讀思考是學案的特色,可根據課文內容進行閱讀思考,也可為開闊學生視野,激發興趣,設計一係列可讀性強,有教育意義的文章,包括與所教內容密切相關的發展史,著名專傢的科研業績,現代科學的熱門話題等.
  4,鞏固練習是學案的着力點,在探索整理的基礎上,讓學生獨立進行一些針對性強的鞏固練習,對探索性的題目進行分析解剖,討論探索,不僅能通過解題鞏固知識,掌握方法和培養技能,而且能優化學生的認知結構,培養創新能力.
  二,為什麽要進行學案教學
  (一)問題的提出
  1,學生學習的需要
  2,教學改革的需要
  教案與學案的區別:
  目的: 教案——為教師上好課做準備
  學案——為學生自學提供指導
  性質: 教案——教師中心,單嚮性,封閉性
  學案——學生中心,互動性,開放性
  角色: 教案——教師自導自演,學生是聽衆
  學案——教師組織調節,學生是主角
  表達: 教案——界面規整,表述嚴整周密,多用書面語
  學案——界面親切,表述生動活潑,多用口語
  上課設計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前提.傳統的教案教學普遍存在兩種傾嚮:一是教學的單嚮性, 以"教師為本", 即以老師和課本為中心,更多是考慮教師如何把課本知識內容講得準確無誤,精彩完美,並重點突出,難點到位,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情緒,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二是教案的封閉性,即教案是老師自備,自用,是專為教師的"教"而設計.而忽視了學生如何"學",缺少公開性和透明度.這樣學生在上課前對老師的教學意圖無從瞭解,學生上課衹能是一種被動接受,這樣的教學與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素質的要求是很難適應的.
  "學案"建立在教案基礎上針對學生學習而開發的一種學習方案.它能讓學生知道老師的授課目標, 意圖,讓學生學習能有備而來,給學生以知情權,參與權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的不僅是組織者,引領者的角色,而且是整體活動進程的調節者和局部障礙的排除者角色."學案"的作用:它可以指導預習,也可用於課堂教學,並且係統的學案還是一份很好的學習資料.
  (二)"學案教學"的作用
  1,為了幫助學生自學
  2,提高現代化教學水平
  3,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4,促進教師角色的轉換
  5,學案教學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6,樹立新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為本,師生平等
  7,能讓學生嘗試成功快樂
  8,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三,如何編製學案
  (一)學案設計的原則
  學案是教師為指導學生編寫的講義,不是教師教案的濃縮,為達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其編寫時應註意以下原則:
  (1)課時化原則
  分課時處理學習內容,防止幾個小專題的內容衹寫成一個學案,一般一個小專題為1-2課時.
  (2)問題化原則
  將知識點轉變為探索性的問題點,能力點,通過對知識點的設疑(以問題形式設計成題組),質疑,釋疑,激思,培養學生的能力品質和創新素質.
  (3)參與化原則
  在學案設計中應考慮讓學生進行參與性學習.通過學案創造人人參與的機會,激勵人人參與的熱情,提高人人參與的能力,激勵人人參與的意識,讓學生在參與中學習.
  (4)方法化原則
  強化學法指導.通過學案教學變"授人以魚"為"授人以漁",同時註意學法指導的基礎性與發展性.
  (5)層次化原則
  在編寫學案時應該將難易不一,雜亂無序的學習內容處理成有序的,階梯性的,符合每階層學生認知規律的學習方案,從而達到提高全體學生素質,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學案編製的要求
  從"教案"到"學案"的轉變,必須把教師的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學習的目標,把學習目標設計成學習方案交給學生.根據學生現有知識,自學能力水平和教學要求,參照各方面信息,製定出一整套學生自學的"學案".其特點是:教學重心由老師如何"教"轉變為學生如何"學",要具有預先性和指導性,
  各科的學案設計和編寫的一般要求:
  (1)理清教與學之間的關係,努力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自學,自問,自做,自練的方法和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增強對學習的興趣.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實現掌握知識(學會)與發展能力(會學)的統一,使學案成為學生掌握學科知識體係和學科學習方式的載體,教師教學的基本依據.
  (3)實現個性發展與全面發展的統一.學案的編寫應該充分考慮和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能力和知識水平,使學案具有較大的彈性和適應性.
  大體上來說,學案的編製主要按課時進行,與教師上課基本同步,一個優秀的學案應該起到這些作用:(1)激起動機,激發想象;(2) 緊扣大綱,開闊眼界;(3)重視學法,培養能力;(4)面嚮全體, 層次多樣;(5)結構合理,操作容易.
  (三)學案編製的方法
  在編製"學案"時,應依據學習的內容,目標和學習者的情況而變,沒有千篇一律,固定不變的格式.但從"教為主導,學為主體,以學為本,因學論教"的原理出發,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有步驟,分層次地從知識,能力到理論的運用逐步加深.不同層次的同學可根據不同層次目標要求進行自主學習.教學中的"學案"設計一般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1,明確教學目標建立知識結構框架
  學案中要體現出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德育目標.
  知識結構包括學科知識結構,單元或章的知識結構,課時知識結構.通過知識結構分析,建立知識結構框架,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有一個整體的宏觀認識.
  2,把握知識的重,難點找出最佳切入點
  "學案"把重點,難點問題交給學生,給學生一定方法引導和思維啓示,讓學生自己動腦,分析解决問題,在探究中加深對知識的深化理解,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决問題的能力和思維能力.
  3,設計問題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設計恰當的問題是引導學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學案"設計的關鍵所在.教師要依據學習目標,學習內容,依據學生的情況,精心設計問題.問題的設置要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有一定的科學性,啓發性,趣味性和實用性.還要具有一定的層次.
  4,通過練習及時自查和鞏固學習效果
  在"學案"的最後還要有一部分,對學生自學探索後的自查鞏固.學生層次不同,理解問題和解决問題的能力有較大差異,自學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許多各個層面的新問題,幫助學生及時從練習中發現這些問題並進行及時的正確的引導,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思維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四)學案編製的內容
   學案的編製要以教案為依據,要體現出學生學習的心理特點,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它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部分.其內涵包括"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問題思考","閱讀教材","學案導學".
  1,學習目標
  2,知識構成
  知識構成可以分成基本綫索和基礎知識兩部分.綫索是對一節課內容的高度概括,基礎知識是學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知識結構框架,基本知識點,教師的點撥和設疑,印證的材料等.上述要素的編排要體現教師的授課意圖.對於重點內容要設計思考題.
  3,學習方法
  學案中所介紹的學習方法主要是針對所學內容設計的.一般包括記憶方法,理解角度,理論運用等.
  4,技能訓練
  技能訓練是對一節課學習的檢驗,它有選擇題,填空題,材料解析題和問答題等.訓練題的設計,要體現出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基礎知識的檢驗,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訓練.提倡多種題型合理搭配,題目編排由易到難,控製習題數量,按容易題:中等題:高檔題為7:2:1的比例來編寫,為兼顧程度較高的學生,可適當編擬一些選做題,拓寬他們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習水平.
  (五)學案編製的一般欄目:
  年級 學科 教材 課題 教師
  學習要點(目標)
  重,難點分析
  學習思路
  學法指導
  同步練習
  自我測評
  小結
  練習答案和提示
  資源鏈接(課外拓展)
  學生水平差異對教學影響之解决方法
  方法一:學案導學法
  什麽是學案
  學案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為指導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而編製的學習方案.
  學案導學就是在教學中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註重學法指導的一種教學策略體係.
  學生水平的差異對教學的負面影響究竟是什麽呢一,難以定位.即教師所采用的教學內容,方法難以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要,同時,學生在學習時也難以把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與目標.二,難以合拍.教學應該是教師與學生的雙嚮活動,可是學生操作與領悟上的巨大差距造成了他們活動的速度與學習成效上的差距,繼而使"教"與"學"之間難以協調.三,效率低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由於需要高低兼顧左右涉及,這樣自然會造成目標分散,教學進度受到製約,總體效率不高.四,易失興趣."吃不飽"與"吃不了"狀況的長期存在勢必會使學生産生興趣危機.
  在教學中運用學案導學法能夠有效地減小學生水平的差異對教學所産生的負面影響.一般是我們把編寫好的學案發給學生(也常常在教師機上進行文件共享),在教學過程中同步使用.由於學案中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學習主綫,難點解釋,問題探究,學法指導,思維拓展等內容,能有效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起到導學的功能,易讓學生步步深入,各得其所.
  方法之二:同班分層教學
  所謂同班分層教學法,就是以班中相似知識結構,認知水平及興趣愛好的同學為同一個層次,依據實際情況將整個班分為A,B,C三個層次,教師依據各層的特點來製定相應的教學目標,設置各種教學任務,使各個層的學生均得到發展的一種教學方法.分層教學主要通過四個方面來具體實施:
  1 ,動態分層,明確目標.
  把一個班的學生分成A,B,C三層,三層分別為基礎層,提高層和發展層.一般是教師依據學生認知結構上的差異,認知能力上的差異及認知情感上的差異來確定他們屬於哪一個層次,當然也要考慮學生的自我評價和意願.這種分層有兩方面的特點,就是隱性與動態.隱性就是指這種分層並不是教學整體單位上的分開,而是在統一教學的前提下對目標和任務的個別要求上的分層.動態指的是隨着教學的推進,根據學生認知水平,結構和能力上的變化,可以隨時進行層的調整.
  雖然說層次本身是動態的,但一經確定了就基本穩定.教師必須讓學生明白各層的學習目標和要求.我們對基礎層的目標定為"打基礎,樹信心",提高層的目標是"促內化,立發展",發展層的目標是"抓創新,出成績".
   2,任務分層,按層達標.
  把學生進行分層衹是分層教學的一個前提.而分層教學法的核心部分是組織教學活動的分層,即確立分層目標,實施任務分層,組織分層指導,完成分層評價,關鍵是任務分層.所謂任務分層,是教師在具體組織教學活動時,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按照其既定的目標來確定對應的任務.
  這種任務的分層,能夠適合各層學生的需求,讓各層學生都能夠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調動全體同學的積極性,符合全體發展的教學原則.
   3,分層探究,分層釋疑.
  探究是解决任務的方法.根據各層學生的不同特點,我們通常有三種探究方法供學生選擇:
  演示性探究 這是基礎比較差的學生所采用的一種探究方法.學生通過模仿教師在課堂上的一些演示操作,達到"鞏固基礎,按部就班,模仿提高"的探究目的.
  導嚮性探究 適合於有一定基礎但進行自主性探究有一定難度的學生.學生根據教師已經預先設定的完成某一項任務的路徑,通過教師製定的遞推式圖表的引導來完成對該任務的探究.探究目標是"串好主綫,預設懸念,循步漸進".
  自主性探究 適合於有基礎,有自主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學生.在這種探究活動中,教師衹確定探究方向,並不鎖定具體的任務,學生根據這一方向開展探究活動.目標是"自主學習,自我探究,形成風格".
  當然,對各層學生在探究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及時進行解惑釋疑.釋疑以個別釋疑和集體釋疑相結合.
   4,分合有度,整體提升.
  根據建構主義理論,合作學習是達到教學目標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在實施分層教學時合作學習(教學)一般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師生之間 包括集體回授,共同釋疑,個案分析,總體評價.教師從傳統意義的指導者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學生主動建構的幫助者,課堂情境的設計者.師生之間的合作互動,能夠使學生探究目標更明確,信心更足,方法更合理,教學效果更好.
  學生之間 層內相互合作,層外相互指導,協作互動,優勢互補.通常的方法是:機房座位安排各層分插利於合作,任務分層而連貫便於合作,動態分層激勵合作,分層達標使學生樂於合作.
  學生與媒體之間 學生利用網絡和計算機本身的優勢,解决學習中碰到的難題,從而學會學習,學會探究.
  方法之三:設置幫助共享
  學生在學習與探究過程中會碰到若幹問題,而這些問題又由於學生知識水平的差距有很大的不同.一般來說,問題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屬於較低級認知能力要求的,如識記,理解及簡單的操作;另一類是屬於高級認知能力要求的,如程序的設計與分析,歸納和應用.我們在教學活動中發現,學生大部分的問題是屬於較低級認知能力要求的,特別是基礎較差的同學,這種情況特別突出.諸如不會進行大小寫切換,中西文切換,不會保存,Excel中的單元格屬性操作錯誤,不會查找文件等.上課時教師如果忙於解釋這些問題,勢必會打亂整個教學秩序.
  我們采用了比較簡單也比較有效的方法——對這些問題設置"共享幫助".
  具體方法:共享幫助設置主要是套用Windows中的幫助菜單的做法.在教師機上設立一個共享文件夾,裏面放着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點的解釋以及基本操作方法介紹的文本,學生在操作中一旦遇到疑難問題,就可以共享教師機上的幫助文件,然後對照說明來解决問題.
  如"資源管理器"內容,我們就設置如表3的幫助(部分)以備共享.
  方法之四:個案分析
  個案分析是教師在對教材內容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總結出一些典型的知識技能標的物(個案),在課堂上通過演示,剖析及與學生共同參與研究來達到對這些標的物更深理解的方法.
  個案分析的關鍵是教師如何能夠合適地選擇個案.個案一般是教學內容中具有拓展性的,學生心存疑慮難以探究的,學生有巨大興趣的,學生易犯錯誤而本身又難以發現的操作過程與理論知識點.實踐表明,學生通過個案分析,特別是通過與教師共同探究個案,能加深對某個知識點的理解,理清各理論體係之間的內在關係,拓展思維空間,提升學習興趣.個案分析會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能夠使基礎好的學生産生感悟(觸發問題),使一般學生産生領悟,使基礎差的同學産生頓悟,從而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學案設計
  "學案導學"在初中勞技課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
  "學案導學"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旨在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教學效益.
   一,什麽是學案導學.
  所謂"學案導學"是指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教師的指導為主導,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 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一改過去老師單純的講,學生被動的聽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主導作用和主體作用和諧統一,發揮最大效益.在這種模式中,學生根據教師設計的學案,認真閱讀教材,瞭解教材內容,然後,根據學案要求完成相關內容,學生可提出自己的觀點或見解,師生共同研究學習.這種教學模式一方面滿足了高中學生思維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滿足高中學生自我意識發展需要,對學生的自我發展和自我價值的體現有十分積極的作用.而教師則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重要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自學習慣,教會他們怎樣學習,怎樣思考,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决問題的能力.
   二,學案導學的一般過程
  1,教師提出自學的要求教師對學案的設計,應從教材的編排原則和知識係統出發,對大綱,教材和教參資料以及自己所教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認識水平等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合理處理教材,盡量做到學案的設計重點突出,難點分散,達到啓發和開拓學生思維,增強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學案的設計應具備以下特點:①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教材,從整體上體現教材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間的內在聯繫,使知識能條理化,係統化和整體化,盡量一課時一個學案,以便控製學習總量,使學生明確目標,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②有啓發性,對教材中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有的應作適當的提示,配以一定數量思考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一個個問題的解决中培養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③問題設計應有層次性,梯度性,應根據學生對問題的認識逐漸加深.做到循序漸進,使學生意識到,要解决教師設計的問題不看書不行,看書不看詳細也不行,光看書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這樣學生就能真正從教師的設計的問題中找到解决問題的方法,學會看書,學會自學.④應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要使優秀生從學案的設計中感到挑戰,一般學生受到激勵, 學習睏難的學生也能嘗到成功的喜悅,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2,學生自學教材完成學案中的有關問題是學案導學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教師將預先編寫好的學案, 在課前發給學生,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帶着問題對課文進行預習.同時,教師在學生自學過程中應進行適當輔導,使學生較好地掌握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學生自學過程中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指導學生自學的方法.如告訴學生學案中哪些內容衹要略讀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內容應註意知識前後聯繫才能解决等等.讓學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第二,教師應要求學生把預習中有疑問的問題作好記錄,讓學生帶着問題走嚮課堂.這樣做,一方面能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自學方法,而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自學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學生受益終身.總之,課前學生的自主學習是"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重要環節,其實施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教學目標的能否實現.因此,教師必須高度重視.
  3,討論交流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教師應組織學生討論學案中的有關問題,對一些簡單,易懂的內容教師衹須一帶而過,而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則應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交流,形成共識.而學生在討論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問題,教師應及時匯總,以便在精講釋疑時幫助學生解决.值得註意的是,在學生討論交流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緊扣教材,學案,針對學案中的問題展開討論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義,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精講釋疑精講釋疑就是在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根據教學重點,難點及學生在自學交流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教師在精講過程中,力爭做到以下幾點:首先,精講的語言,內容要精.其次,精講應具有針對性,切忌面面俱到,應根據學生自學,討論交流過程中反饋的信息展開.再次,精講應具有啓發性.學生經過老師的適當點撥能解决的問題應盡量讓學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教師還應對學生討論交流過程中提出的具有獨創性的問題給予表揚,而比較幼稚的問題不應譏笑,挖苦,以保護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
  5,練習鞏固
  這是學案導學的最後一個環節.練習的設計應緊扣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能力培養目標及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在練習問題設計時,應註意多設疑,在無疑——有疑——無疑的過程中,使學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淺入深,由表入裏,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識,增強學習能力.對高中不同年級的學生練習的測重點應有所不同.低年級的學生應側重基礎知識的掌握,而高年級學生應把測重點放在能力的培養上.練習題要求學生當堂完成,讓學生通過練習既能消化,鞏固知識,又能為教師提供直接的反饋,以便對練習中出現的問題應及時發現,給予指正,做出正確的評價.講評時應把重點放在學生學習的難點上,根據練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目標,教學進度,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三,幾點思考
  1,在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應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主要做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支持者和評價者,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面嚮全體學生,對所有的學生應一視同仁,切忌諷刺,挖苦差生,為所有的學生創設一個表現自己才能的舞臺,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
  3,要做到教與學的和諧發展,把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貫穿於整個教學的始終,切忌顧此失彼,把整個課堂變成教師的一言堂.或教師放任自流變成"放羊式"的教學.
  4,教師應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和先進的教學手段.一方面,它能使學生所學的內容當堂鞏固,最大限度提高課堂效率.另一方面又能激發學生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