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 vocable分类表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页
西溪子西溪子天仙子天仙子天仙子
天仙子风流子风流子风流子风流子
风流子风流子风流子饮马歌定西番
定西番定西番定西番江城子江城子
江城子望江怨长相思长相思长相思
长相思思帝乡思帝乡思帝乡相见欢
相见欢相见欢相见欢河满子河满子
河满子河满子风光好误桃源望梅花
望梅花望梅花望梅花望梅花醉太平
醉太平上行杯上行杯上行杯感恩多
感恩多春光好春光好春光好春光好
春光好春光好春光好酒泉子酒泉子

作品父类: 词 vocabl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姜夔自度曲。张炎曾以此咏荷花荷叶,更名《红情》。九十七字,十九句,前片五仄韵,后片七仄韵。
  (2)第二句五字,上一下四,一字为领字格,宜用去声。第九句五字,末尾三字应拗,须作仄平仄。后片换头,起句两字,第一字平声,第二字仄叶。第三句五字,同前法。第六句至第八句,则与前片第五句至第七句相同。第九句六字,三字逗。按此调格律,龙榆生先生曾引张炎同调(《红情》)相对照,指出了张词平仄句豆,皆与“定格”小有出入,“多以入作平”(见《唐宋词格律》)。如姜词“月色”,张作“香色”,姜词“玉人”,张作“红衣”等。但情况并非统统如此,张词中另有以平声“人”代上声“与”者,如姜词“叹寄与路遥”,张词为“爱向人弄芳”,亦有以去声“六”代平声“言”者,如姜词“红萼无言耿相忆”,张词为“三十六宫土花碧”,等等。龙先生说此类平仄出入“皆有其一定规矩”,怎样的规矩,可以研究,但根据两词平仄出入处作一些变通,我认为是完全可以的,不要被规矩限制得太严,以致束缚了自己的手脚。此调主要参照张炎同调(无边香色)而定。
  (3)例一是作者通过咏梅怀旧之作。前片先追忆过去,用“旧时月色”开头,引出所咏的对象,落笔清丽。我同情人多次在月下赏梅、吹笛,甚至冒着寒冷去摘梅花。可是现在,自己却象南朝的词人何逊那样,逐渐衰老,再也没有早年那种咏梅的豪兴了。但是,竹林前面的稀疏的梅花却依然把冷香送进我的席座,这同我的心境多么不协调啊(正因为不协调,故云“怪得”)!后片写自己忆旧的情思渐入高潮,我身处江乡,倍感寂寥,很想折梅赠与情人,又兴叹路遥难寄,何况正逢雪夜!手持酒樽,不禁泣下;眼看红梅,相对无言,只是耿耿相忆。“长忆”两句与开头呼应(其中“千树压”句,形象优美,生动如画,为姜氏名句),意即最使人难以忘怀的是同情人携手,踏雪探梅的情景,那孤山上千树万树的梅花,疏影横斜,暗香浮动,重重叠叠,倒映在西子湖清冷的碧波上,何等气象!结尾两句再回到眼前,可惜现在风吹花飞,各自东西,不知何日才得重见啊!全词情景相生,时间上交替使用,脉络分明,跌宕多姿,是姜词中一首较好的作品。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