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页 
 | | 忆江南 | 归字谣 | 渔歌子 | 捣练子 | 秋风清 |  | 如梦令 | 长相思 | 相见欢 | 生查子 | 昭君怨 |  | 点绛唇 | 浣溪沙 | 摊破浣溪沙 | 菩萨蛮 | 减字木兰花 |  | 采桑子 | 巫山一段云 | 卜算子 | 诉衷情 | 好事近 |  | 谒金门 | 忆秦娥 | 清平乐 | 阮郎归 | 桃花源忆故人 |  | 眼儿媚 | 酒泉子 | 柳梢青 | 西江月 | 南歌子 |  | 醉花阴 | 浪淘沙 | 鹧鸪天 | 虞美人 | 南乡子 |  | 玉楼春 | 鹊桥仙 | 小重山 | 踏莎行 | 钗头凤 |  | 一剪梅 | 临江仙 | 唐多令 | 蝶恋花 | 渔家傲 |  | 苏幕遮 | 青玉案 | 天仙子 | 江城子 | 风入松 |  | 祝英台近 | 御街行 | 洞仙歌 | 满江红 | 水调歌头 |  | 满庭芳 | 凤凰台上忆吹箫 | 暗香 | 八声甘州 | 声声慢 |  |  |  | 
 | 
 | 
| | 
| 
 |  | 作品父类: 词 vocable |  | ⊙●○○●●△,●○△
⊙⊙○◎●⊙△,●○△
◎●◎○○●▲,○⊙▲
◎○⊙●●○△,●○△ | 
 
 |  | 按《碧鸡漫志》云,黄钟商有《杨柳枝》曲,仍是七言四句诗,与刘、白及五代诸子所制并同,但每句下各添三字一句,乃唐时和声,如《竹枝》、《渔父》,今皆有和声也。旧词多侧字起头,第三句亦复侧字起,声度差稳耳。今名《添声杨柳枝》,欧阳修词名《贺圣朝影》,贺铸词名《太平时》。《宋史·乐志》:《太平时》,小石调。
 双调四十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此词有唐宋两体。唐词换头句押仄韵,宋词换头句即押平韵。 按,张泌词,前段起句“腻粉琼妆透碧纱”,腻字仄声;第三句“金凤搔头坠鬓斜”,平仄全异;后段起句“倚著云屏新睡觉”,云字平声;第二句“思梦笑”,梦字仄声;第三句“红腮隐出枕函花”,红字平声,隐字仄声。许棐词,前段第三句“不知屏里画潇湘”,不字仄声;后段起句“重叠衾罗犹未暖”,重字平声。此两词皆换头押仄韵者,故谱内可平可仄据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