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憶江南 | 歸字謠 | 漁歌子 | 搗練子 | 秋風清 | 如夢令 | 長相思 | 相見歡 | 生查子 | 昭君怨 | 點絳唇 | 浣溪沙 | 攤破浣溪沙 | 菩薩蠻 | 減字木蘭花 | 采桑子 | 巫山一段雲 | 卜算子 | 訴衷情 | 好事近 | 謁金門 | 憶秦娥 | 清平樂 | 阮郎歸 | 桃花源憶故人 | 眼兒媚 | 酒泉子 | 柳梢青 | 西江月 | 南歌子 | 醉花陰 | 浪淘沙 | 鷓鴣天 | 虞美人 | 南鄉子 | 玉樓春 | 鵲橋仙 | 小重山 | 踏莎行 | 釵頭鳳 | 一剪梅 | 臨江仙 | 唐多令 | 蝶戀花 | 漁傢傲 | 蘇幕遮 | 青玉案 | 天仙子 | 江城子 | 風入鬆 | 祝英臺近 | 禦街行 | 洞仙歌 | 滿江紅 | 水調歌頭 | 滿庭芳 | 鳳凰臺上憶吹簫 | 暗香 | 八聲甘州 | 聲聲慢 | | |
|
|
|
作品父類: 詞 vocable |
⊙●○○,⊙○⊙▲
⊙○⊙●○○▲
⊙○⊙●●○○,⊙○⊙●○○▲
⊙●○○,⊙○⊙▲
⊙○⊙●○○▲
⊙○⊙●●○○,⊙○⊙●○○▲
|
|
(1)本調五十八字,十句,前後片各三仄韻。
(2)本調類似七言仄韻詩兩首合併而成,僅變其首句七字為四字對句。
(3)例一寫徵人在旅途中所見和所想。前片寫徵人的感受,後片寫徵人相象愛妻(或意中人)對他的懷念。由自己的離愁推想到對方的離愁,再由此推想對方會因離愁而登樓遠眺,卻又不忍心憑着高欄凝望不止,因為即使看到草原盡,還是被春山擋住了視綫,何況行人還在春山之外,怎能得見呢?心理刻畫極為細膩。
例二為作者貶官湖南郴州時作,一種孤苦的心情溢於言表,“可堪”兩句,歷來被認作景中寓情的名句,春寒料峭,遠徒僻地,人在孤館,閉門獨坐,兼以日落西山,暮色蒼茫時不斷傳來的杜鵑鳴聲,尤覺苦悶寂寥,哪裏還忍受得了這種離愁呢?情調低沉,是秦詞的特色之一,但它常常是同精湛的語言藝術伴隨在一起的。後片“郴江”兩句係從唐戴叔倫《湘南即事》“沅湘日夜東流去,不為愁人住少時”兩句脫胎而來,指郴江本來(幸自)是繞着郴山流的,現在為什麽(為誰)要嚮瀟湘(湖南二水名)流去呢?一種去國懷鄉之情,不講自明。與戴詩相比,秦詞註意烘托,收到了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的效果,故情調雖較低沉,藝術上卻有創新,相傳蘇軾對此頗為贊賞,曾把它寫在自己的扇頭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