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页
忆江南 | 归字谣 | 渔歌子 | 捣练子 | 秋风清 | 如梦令 | 长相思 | 相见欢 | 生查子 | 昭君怨 | 点绛唇 | 浣溪沙 | 摊破浣溪沙 | 菩萨蛮 | 减字木兰花 | 采桑子 | 巫山一段云 | 卜算子 | 诉衷情 | 好事近 | 谒金门 | 忆秦娥 | 清平乐 | 阮郎归 | 桃花源忆故人 | 眼儿媚 | 酒泉子 | 柳梢青 | 西江月 | 南歌子 | 醉花阴 | 浪淘沙 | 鹧鸪天 | 虞美人 | 南乡子 | 玉楼春 | 鹊桥仙 | 小重山 | 踏莎行 | 钗头凤 | 一剪梅 | 临江仙 | 唐多令 | 蝶恋花 | 渔家傲 | 苏幕遮 | 青玉案 | 天仙子 | 江城子 | 风入松 | 祝英台近 | 御街行 | 洞仙歌 | 满江红 | 水调歌头 | 满庭芳 | 凤凰台上忆吹箫 | 暗香 | 八声甘州 | 声声慢 | | |
|
|
|
作品父类: 词 vocable |
⊙●⊙○⊙●,⊙○⊙●○△
⊙○⊙●●○△
⊙●⊙○⊙▲
⊙●⊙○⊙●,⊙○⊙●○△
⊙○⊙●●○△
⊙●⊙○⊙▲
|
|
(1)本调五十字,八句,前后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例须同部,见本书附录词韵。
(2)起二句为六字对,亦有不对偶者,以对偶为佳。第四句六字,换用词部仄叶。后片字句句法,均同前片。
(3)例词为辛词名作之一。这是一首以农村为题材的词,时令在炎夏的夜里。那时作者退隐在江西上饶带湖,风景幽美的黄沙道就在附近。因为是一首小词,所以选用了一晴一雨两个小场景。前片写晴,开头两句是对仗,上句写树上的乌鹊因月光明亮而惊飞不定,从这一枝跳到另一枝。有一种意见把“别”解作动词,说“别枝”是离开枝头之意,这种说法似欠通顺,且与下句的“半夜”不成对,不可取。下句说蝉在清风吹拂的半夜还在鸣叫(说明天气炎热)。不过,天气虽热,却是风调雨顺,“稻花香里说丰年”表明,稻子正扬花,一片芳香,丰收在望,词人内心异常高兴,而要称赞一番。但是,词人在这句后面紧跟一句“听取蛙声一片”,借一片蛙鼓之声来歌唱丰年,进一步表达了人们心头的喜悦。这种写法,即所谓侧面烘托,比直来直去的效果自然要好得多。后片写雨。夏夜的雨不同于“随风潜入夜”的绵绵春雨,而是变化倏忽,来去无定的阵雨。刚才不是明月在天,树梢鸣蝉吗?一会儿,天空被乌云遮蔽,天边只剩下七八个星星了,大有山雨欲来之意。果然,在山前,已经淅淅沥沥地飘下了“两三点雨”。这时,词人当然不能再象原来那样从从容容,而要赶快找个地方避雨了。他自然想起了过去附近土地庙树林旁边有爿茅店,于是他急急忙忙地跑过小溪的桥,再拐个弯,抬头一看,那爿茅店忽然在“社林边”出现了。
这首词总共不过五十个字,但内涵却很丰富,前片表现那种丰收的喜悦,后片写茅店的突现眼前,无不生动灵活,跃然纸上,真可说达到了声情并茂的境地。写作上的这些特点,需要仔细玩味,深入体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