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
|
作品父類: 詞 vocable |
⊙●●○○,⊙●○○▲
⊙●○○●●○,⊙●○○▲
⊙●●○○,⊙●○○▲
⊙●○○●●○,⊙●○○▲
|
|
(1)本調盛行於北宋。因秦觀有“極目煙中百尺樓”之句,故又名《百尺樓》。四十四字,八句,前後片各兩仄韻。
(2)例一為東坡作品。作者因作詩得罪朝廷,被捕入獄,於神宗元豐三年(一О八Ο)謫居黃州,初到時住在定慧院(僧寺),這首詞即作於這個時候,前片首兩句通過“疏桐”、“缺月”、“漏斷”(夜深)、“人靜”等字眼烘托環境的冷落氣氛。三四兩句點出獨自往來的“幽人”,有如忽隱忽現的孤雁一般,多麽凄涼寂寞!後片進一步藉孤鴻自喻。“驚起”兩句表現驚魂不定和滿腔幽憤。“無人省(xing)",是沒人瞭解的意思。“揀盡”兩句則道出孤鴻在如此凄冷的環境裏是怎麽也不願棲息的,鴻雁棲息蘆塘,哪有棲宿在樹枝上的道理呢?“揀盡”的“盡”字,語氣強烈,充分體現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彷徨和不肯隨人俯仰的政治態度。這首詠物詞把寫物和寫人融合起來,風流藴藉,柔中有剛,頗能代表東坡詞風的一個方面。黃庭堅贊其“語意高妙”,是有道理的。
(3)例二以眼波和眉峰為山和水巧設比喻,景中寓情,形象優美。後片用擬人化手法,力勸行人快到江南趕上春天,情中有景,生動自然。全詞構思新穎,語言活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