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憶江南 | 歸字謠 | 漁歌子 | 搗練子 | 秋風清 | 如夢令 | 長相思 | 相見歡 | 生查子 | 昭君怨 | 點絳唇 | 浣溪沙 | 攤破浣溪沙 | 菩薩蠻 | 減字木蘭花 | 采桑子 | 巫山一段雲 | 卜算子 | 訴衷情 | 好事近 | 謁金門 | 憶秦娥 | 清平樂 | 阮郎歸 | 桃花源憶故人 | 眼兒媚 | 酒泉子 | 柳梢青 | 西江月 | 南歌子 | 醉花陰 | 浪淘沙 | 鷓鴣天 | 虞美人 | 南鄉子 | 玉樓春 | 鵲橋仙 | 小重山 | 踏莎行 | 釵頭鳳 | 一剪梅 | 臨江仙 | 唐多令 | 蝶戀花 | 漁傢傲 | 蘇幕遮 | 青玉案 | 天仙子 | 江城子 | 風入鬆 | 祝英臺近 | 禦街行 | 洞仙歌 | 滿江紅 | 水調歌頭 | 滿庭芳 | 鳳凰臺上憶吹簫 | 暗香 | 八聲甘州 | 聲聲慢 | | |
|
|
|
作品父類: 詞 vocable |
⊙●⊙▲,
⊙⊙●⊙,
⊙○⊙▲。
⊙⊙⊙⊙,
○●●▲,
⊙○○●▲。
⊙○●●○○▲,
○○▲,
⊙●○●▲。
●⊙⊙⊙○▲,
⊙○○●▲。
|
|
宋王灼《碧雞漫志》雲:《河傳》唐麯,今存者二。其一屬南呂宮,前段仄韻,後段平韻;其一屬無射宮,即《怨王孫》麯;外又有越調、仙呂調兩麯。按,《河傳》之名,始於隋代,其詞則創自溫庭筠。《花間集》所載唐詞,句讀韻協,頗極參差,然約計不過三體。有前後段兩仄兩平四換韻者,如溫庭筠〔湖上〕詞以下十 五首是也,內韋莊詞名《怨王孫》,宋人多宗之,歐陽修詞註越調,張先詞有〔海宇,稱慶,與天同〕句,更名《慶同天》,李清照詞有〔人靜皎月初斜,浸梨花〕 句,更名《月照梨花》;有前段仄韻。後段仄韻、平韻者,如孫光憲〔風颭〕詞以下五首是也,宋詞無填此調者;有前後段皆仄韻者,如張泌〔渺莽〕詞以下七首是 也,宋詞亦宗之,《樂章集》註仙呂調,徐昌圖詞有〔秋光滿目〕句,更名《秋光滿目》。歷來舊譜,大都挨字類列,其體莫辨,閱者茫然。譜內劃清三體,每體 中,細辨句讀韻協,各以類列,庶按譜時,各有所宗,不致混淆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