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 >安徽 >合肥 > 
目錄
·概況 Feixi County·基本簡介·肥西區位
·肥西名人·行政區劃·建製沿革
·境遇變遷·人文遺跡·英文解釋
·近義詞·相關詞·包含詞
·更多結果...
概況 Feixi County
  郵編:231200 代碼:340123 區號:0551
  拼音:Féi Xī Xiàn 英譯:Feixi County
  
  肥西縣位於安徽省中部,合肥市西南部,東經116°40′52″-117°21′39″、北緯31°30′22″-32°00′21″。東連合肥市郊區,隔巢湖與巢湖市相望;西與六安市接壤;南沿豐樂河與舒城縣、廬江縣為鄰;北抵壽縣、長豐縣。縣境西寬東窄,南北長55千米,東西寬64千米,總面積 1961平方千米。總人口91萬人(2007年)。
  
  全縣轄10個鎮、4個鄉:上派鎮、三河鎮、桃花鎮、花崗鎮、高劉鎮(副縣級鎮)、官亭鎮、小廟鎮、山南鎮、豐樂鎮、紫蓬鎮、高店鄉、銘傳鄉、柿樹崗鄉、嚴店鄉。有1個開發區、2個合作園區。縣政府駐上派鎮巢湖中路90號。
  
  地跨江淮流域之間,臨肥水之南,濱巢湖西岸。低山綿延25千米,大潛山海拔289米,為全縣最高點。江淮分水嶺橫貫縣境中北部。豐樂河、上派河嚮東南註入巢湖,東淝河北流入淮。其中屬長江流域1503平方千米,淮河流域458平方千米;另有巢湖水面100平方千米。年平均氣溫15.7攝氏度,平均降水量1000毫升,平均濕度70%。是國傢商品糧基地縣。
  
  肥西縣與合肥高新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技創新示範區和政務文化新區和正在建設中的濱湖新城連為一體。寧西、合九鐵路、滬漢蓉高速鐵路,合葉高速、 312、206、405國道和合六(安)、合安(慶)、合銅(陵)等公路貫穿縣境。縣城距駱崗機場12千米,建設中的合肥新橋國際機場位於境內。豐樂河、上派河、淠河總幹渠均可通航,經巢湖直達長江。古跡有新石器晚期人類居住遺址4處,商、周時期人類遺址100多處;景點有柴蓬山國傢級森林公園、水鄉古鎮三河、劉銘傳故居(第六批國傢文物保護單位)等。
基本簡介
  肥西縣是安徽省經濟強縣之一,位於安徽中部,江淮流域之間,東臨巢湖,西接六安,南望舒城、廬江,北鄰長豐、壽縣。總面積1961平方公裏,全縣耕地面積為90萬畝。全縣共有14個鄉鎮、2個管委會,共轄村295個,居委會29個,社區10個,總計334個基層自治組織,總人口88.9萬人。肥西縣轄10個鎮、4個鄉:上派鎮、三河鎮、桃花鎮、花崗鎮、高劉鎮、官亭鎮、小廟鎮、山南鎮、豐樂鎮、紫蓬鎮、高店鄉、銘傳鄉、柿樹崗鄉、嚴店鄉。
  肥西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歷史悠久,商、周為“淮夷”之地,戰國時為楚國地,漢為九江郡合肥、成德二縣地,東晉後全屬合肥縣,1948年12月建縣。人傑地靈,是全國農村家庭聯産承包責任製的發祥地,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省苗木花卉生産和傢禽養殖第一大縣,全省蠶桑生産十強縣。肥西是淮軍的發祥地,是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兩廣總督張樹聲的故裏。
  肥西是一方希望的熱土。區位優越,是合肥市轄三縣之一,縣城距合肥市中心僅17公裏,全省第一傢縣級工業園區­­——桃花工業園為國傢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部分。交通便捷,滬蓉、合寧和正在建設中的合六高速公路以及206國道、312國道、合銅公路 、 合界高速 、合銅黃高速穿境而過,寧西鐵路、合九鐵路 、合武鐵路貫穿全境,駱崗機場距縣城12公裏,新建的新橋機場就坐落在肥西高劉鎮。派河、豐樂河經巢湖通達長江,鐵路、公路、水路、機場構成了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絡。縣內電力充沛,通訊發達,基礎設施配套完善。
  肥西是一艘揚帆遠航的大船。2007年,全縣實現生産總值90億元,其中一産增加值17億元、二産增加值35億元、三産增加值28億元,實現財政收入12.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698元,各項經濟發展指標躋身全省前列。招商引資成績顯著,江汽集團、安利集團、意通公司等相繼落戶肥西,為肥西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
  肥西是一幅恢宏絢麗的畫捲。立足“全省創一流、全國爭百強,全面建設富裕型小康社會”的目標,勇於創新的肥西人民圍繞“工業強縣、農業富縣、三産活縣、開放興縣”的發展思路,堅持加快發展與深化改革相結合、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行政推動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發揮內力與藉助外力相結合,以招商引資為抓手,大力推進科技、産業、體製、環境四個創新,努力實現新型工業化、農業産業化、農村城鎮化、縣域經濟民營化、生態建設景觀化、環境改善人體化和城鄉居民生活文明化七個新突破,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全力打造“實力肥西、富裕肥西、開放肥西、旅遊肥西、人文肥西”,構建和諧社會。
肥西區位
  肥西縣位於安徽省中部、省會合肥西南,地跨江淮流域之間,臨肥水之南,濱巢湖西岸。地理坐標:東經116°40'52''-117°21'39'',北緯31°30'22''-32°00'21'';東連合肥市郊區,隔巢湖與肥東縣、巢湖市相望;西與六安市拉壤;南沿豐樂河與舒城縣、廬江縣為鄰;北抵壽縣、長豐縣。縣境西寬東窄,南北長55公裏,東西寬64公裏;總面積2168平方公裏,其中長江流域1583平方公裏,淮河流域585平方公裏;另有巢湖水面100平方公裏。
肥西名人
  孫仲德
  1916年6月任國務院總理----段祺瑞
  葉志超
  臺灣現代化的先驅——劉銘傳
  唐殿魁 唐定奎
  周盛波 周盛傳
  “中興始祖”袁宏謨
  張樹聲 張樹珊 張樹屏 張樹槐
  吳秉權
  南宋抗金將領--葛升
  首任合肥縣委書記徐夢觀
  革命烈士李坦
  革命烈士馬子中
  愛國僑領董寅初
  “愛民模範”盛習友
  國民黨高級將領——張治中,在肥西豐樂鎮度過童年生涯。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張治中時任第五軍軍長,重慶談判國民黨代表,1969年4月6日在北京逝世。著有《張治中回憶錄》。
  中國第一批諾貝爾奬獲得者——楊振寧
行政區劃
  肥西縣轄10個鎮、4個鄉:上派鎮、三河鎮、桃花鎮、花崗鎮、高劉鎮、官亭鎮、小廟鎮、山南鎮、豐樂鎮、紫蓬鎮、高店鄉、銘傳鄉、柿樹崗鄉、嚴店鄉。
建製沿革
  肥西縣是1948年12月析合肥縣西、南鄉建立的新縣,以位於合肥之西得名。
  肥西境內很早就有人類活動,考古部門發掘鑒定,共發現新石器晚期人類居住遺址4處,商、周時期人類遺址100多處。
  商、周時期,肥西為“淮夷”之地。西周時,縣境北邊有“虎方”,南面有“群舒”部落,西邊有“六”國。春秋時期,肥西為吳、楚交爭。戰國時屬楚國。
  秦代分天下為三十六郡,肥西屬九江郡。
  漢初,肥西先後屬英布的九江王國(都六,今六安),劉長、劉安的淮南王國(都壽春,今壽縣)。公元前122年(武帝元狩元年),分天下為十三州 ,淮河以南屬揚州;淮南王國廢,設九江郡;郡下設縣,肥西東南部屬合肥縣、西北部屬成德縣。《史記·貨殖列傳》:“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鮑、木輸會也”。“合肥”之名,首見於此。此名因境內肥水而得(詳見《附錄》中《肥水發源及合肥得名辨考》一文)。
  東漢,劉秀封堅鐔為合肥侯,肥西分屬合肥侯國和成德縣。
  三國時,合肥、成德二縣屬魏國淮南郡,魏揚州刺史駐合肥。
  西晉,合肥、成德縣皆屬揚州淮南郡。
  東晉,成德縣廢,其地分入壽縣、合肥縣,肥西全屬合肥縣。
  南北朝時,江淮間為南北政權反復爭占,歸屬屢變,但肥西主要屬南朝。
  宋:合肥僑置南汝陰郡及汝陰縣,隸於南豫州。
  齊:合肥仍宋製。
  梁:初,合肥為北魏所占。公元506年(梁天監五年)合肥歸梁,先後置豫州、南豫州,郡縣仍宋、齊製。547年(梁太清元年),南豫州遷壽陽,改合肥為合州,轄合肥至江北之地。太清三年,合州為東魏所占。
  陳:573年(宣帝太建五年),合州入陳。郡縣仍舊。後廢汝陰郡,汝陰縣屬合州北陳郡(治合肥)。579年,合州為北周所占。
  隋代,改合州為廬州(仍治合肥),“廬州“之名,是由漢、晉時“廬江郡”(南朝梁、陳時入合州)而來。北陳郡及汝陰縣皆廢,恢復合肥縣,屬廬州。大業三年,改廬州為廬江郡(治合肥)。
  唐初,改廬江郡為廬州;627年(貞觀元年),全國分十道,廬州屬淮南道;742年(天寶元年),又改廬州為廬江郡;758年(乾元初年),復改郡為州。合肥縣屬之。
  五代十國時期,合肥先後屬吳、南唐、後周。
  宋代,廬州隸淮南道,後改為淮南路。1072年(熙寧五年),淮南路分東、西兩路,廬州屬淮南西路,隸於保信軍節度使(駐合肥)。肥西有段寨、山南、新倉三鎮。南宋時,淮西製置使駐廬州,合肥縣屬之。
  元代,初置淮西總管府於合肥,不久改為廬州路,隸屬於淮西江北道。後創行省,廬州路屬河南江北行省,肥西有長城鎮(今長鎮)巡檢司,至明代裁撤。
  明代,梁縣(在今肥東縣境內)並入合肥縣。合肥初置江淮行省,後撤,領於南直隸(南京)。
  清初,廬州府合肥縣隸於江南省(駐南京),1667年(康熙六年),分置安徽省。合肥縣隸之。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肥西設官亭巡檢司轄西鄉,青陽巡檢司轄南鄉。
  中華民國:1912年(民國元年),撤廬州府,合肥縣直屬安徽省(駐安慶)。1915年設道,合肥屬安慶道,1929年撤道。1933年設行政專員督察區(簡稱專區),合肥縣屬三專區。1938年6月,合肥縣城被日軍侵占,縣政府遷至肥西潛山鄉鴿子籠圩子。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縣政府遷回合肥城內。安徽省政府也從大別山遷駐合肥。
  1948年12月底,肥西民主縣政府在楊新圩(今江夏鄉境)成立,肥西建縣,屬中共皖西三地委領導。1949年1月初, 肥西民主縣政府移駐農興鄉小梁崗、周新圩。1949年4月,成立皖北行署(省級)駐合肥市。肥西民主縣政府改稱肥西縣民主政府,直屬皖北行署。6月,縣民主政府移駐上派河鎮。另外,三河鎮自1949年1月解放後設市(縣級),屬巢湖專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肥西縣民主政府改稱肥西縣人民政府。1950年,肥西縣隸屬皖北行署巢湖專區;4月,三河撤市設區,並入肥西縣。1952年2月,肥西縣改屬皖北行署六安專區。1952年8月,皖南、皖北行署合併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肥西縣隸屬安徽省六安專區。1958年9月,肥西縣劃屬合肥市。1961年4月,肥西縣又劃歸六安專區。1983年7月,肥西縣復屬合肥市轄。
境遇變遷
  肥西行政區劃圖 1948年析合肥縣地置肥西縣,因位於合肥之西而得名。肥西縣轄:上派鎮、三河鎮、花崗鎮、高劉鎮、官亭鎮、小廟鎮、山南鎮、豐樂鎮、桃花鎮、農興鎮、新倉鎮、肥光鄉、長崗鄉、高店鄉、聚星鄉、煙墩鄉、北張鄉、袁店鄉、孫集鄉、嚴店鄉、清平鄉、大柏鄉、金牛鄉、金橋鄉、洪橋鄉、四合鄉、董崗鄉、劉河鄉、柿樹崗鄉、江夏店鄉、南分路鄉。
  1998年,肥西縣轄12個鎮、19個鄉,27個居委會、560個村委會:(其餘缺)北張鄉、柿樹崗鄉、袁店鄉、孫集鄉、嚴店鄉、清平鄉、大柏鄉、金牛鄉、洪橋鄉、四合鄉、董崗鄉、金橋鄉、劉河鄉。面積2186平方千米,人口密度433人/平方千米。 
  2000年,肥西縣轄12個鎮、19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907219人,其中: 上派鎮 91484 三河鎮 17179 桃花鎮 18138 花崗鎮 26390 高劉鎮 38695 官亭鎮 31754 小廟鎮 36869 山南鎮 33815 豐樂鎮 37310 南崗鎮 32512 農興鎮 38027 新倉鎮 15413 長崗鄉 28080 高店鄉 37280 江夏店鄉 30041 南分路鄉 20609 聚星鄉 17013 煙墩鄉 39567 北張鄉 26666 柿樹崗鄉 29190 袁店鄉 20544 孫集鄉 31554 嚴店鄉 26326 清平鄉 34146 大柏鄉 19639 金牛鄉 17313 洪橋鄉 16712 四合鄉 20349 董崗鄉 23773 金橋鄉 18838 劉河鄉 20093 桃花工業園區虛擬鎮 11900
  2002年,肥西縣轄12個鎮、19個鄉:上派鎮、三河鎮、桃花鎮、花崗鎮、高劉鎮、官亭鎮、小廟鎮、山南鎮、豐樂鎮、南崗鎮、農興鎮、新倉鎮、長崗鄉、高店鄉、江夏店鄉、南分路鄉、聚星鄉、煙墩鄉、北張鄉、柿樹崗鄉、袁店鄉、孫集鄉、嚴店鄉、清平鄉、大柏鄉、金牛鄉、洪橋鄉、四合鄉、董崗鄉、金橋鄉、劉河鄉。
  2004年,肥西縣鄉鎮由31個調整為29個:清平鄉並入三河鎮,北張鄉並入上派鎮。調整後,上派鎮常住人口12.9萬人,加上流動人口等達15萬多人。2004年底,肥西縣轄12個鎮、17個鄉。
  2005年12月19日,《合肥市人民政府關於肥西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通知》(合政[2005]148號):一、撤銷新倉鎮、長崗鄉、大柏鄉、江夏店鄉、金橋鄉、聚星鄉、金牛鄉、孫集鄉、董崗鄉、劉河鄉、洪橋鄉、四合鄉、袁店鄉。二、將原桃花鎮的田埠村並入上派鎮。三、將原嚴店鄉的九聯村、建設村並入三河鎮。四、將原劉河鄉整建製並入嚴店鄉。鄉政府駐嚴店。五、將原長崗鄉的長崗居委會和崗北、焦湖、賈郢、南倉、南莊5個村委會並入高劉鎮。六、將原大柏鄉整建製和原長崗鄉的新民、將軍、段衝、馬崗、袁中5個村委會並入小廟鎮。鎮政府駐五十裏小廟。七、將原金牛鄉、洪橋鄉整建製並入山南鎮。鎮政府駐山南館。八、將原江夏店鄉、金橋鄉整建製並入官亭鎮。鎮政府駐官亭。九、將原孫集鄉、董崗鄉、四合鄉整建製並入花崗鎮。鎮政府駐花崗。十、將原新倉鎮整建製並入豐樂鎮。鎮政府駐豐樂河。十一、將原袁店鄉整建製並入柿樹崗鄉。鄉政府駐柿樹崗。十二、將南分路鄉更名為銘傳鄉,並將原聚星鄉整建製並入。鄉政府駐南分路。十三、將農興鎮更名為紫蓬鎮。十四、保留南崗鎮、高店鄉、煙墩鄉。肥西縣總面積2123平方千米,總人口96.85萬人。轄11個鎮、5個鄉:上派鎮、三河鎮、桃花鎮、花崗鎮、高劉鎮、官亭鎮、小廟鎮、山南鎮、豐樂鎮、南崗鎮、紫蓬鎮、高店鄉、銘傳鄉、煙墩鄉、柿樹崗鄉、嚴店鄉。 
  2006年,安徽省民政廳《關於同意將肥西縣南崗鎮整建製劃歸合肥市蜀山區管轄的批復》(民地字[2006]41號):同意將肥西縣南崗鎮劃歸合肥市蜀山區管轄。安徽省民政廳《關於同意將肥西縣煙墩鄉整建製劃歸合肥市包河區管轄的批復》(民地字[2006]71號):同意將肥西縣煙墩鄉劃歸合肥市包河區管轄。
  2007年11月,為確保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建設順利進行,經安徽省政府批準,將六安市壽縣劉崗鎮的紅塘、柳塘、四衝3個行政村劃歸合肥市肥西縣。這3個村總面積為17.53平方千米、人口4033人。
人文遺跡
  古鎮三河——此地原是巢湖中的高洲,古名鵲渚、鵲尾(渚)、鵲岸等,後因泥沙淤積,漸成陸地。南北朝後期稱三汊河,楊振寧故居明、清置三河鎮(詳見《附錄》中《三河鎮歷史變遷考》一文)。自隋、唐至清代,皆屬廬州府合肥縣,1949年1月25日解放,設三河市(縣級)。1950年4月撤市設區,屬肥西縣。1956年復設三河鎮(區級),直屬縣。歷史上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戰爭史之中著名的三河大捷發生於此,三河也是楊振寧的故鄉。
  古埂崗古文化遺址——在肥西縣上派鎮東1.5公裏處,遺址呈臺形,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1983年和198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後兩次進行發掘,共揭露面積45O平方米。根據地層疊壓關係分為早、中、晚3期。早期陶器以夾砂紅陶為主,少量的紅陶器表塗有紅衣。生活用具主要有鼎、豆、壺、罐、尊、甄、杯等。中期仍以紅陶為主,陶器以三足器和圈足器為多,平底器較少。主要器形有鼎、豆、壺、碗、鉢、盤、鳥首耳罐、杯等。晚期仍以紅陶為主,黑陶明顯增多,主要器形有鼎、豆、罐、甑、鉢、盆、碗等。生産工具有石鏟、石鏃、石刀、陶紡輪等。另發現平地起建長方形房址,地面經火烤,平滑堅硬。四周有圓柱形洞,排列有序。房中間有長方形陶竈,竈旁有陶鼎、豆、盆及爐箅,是安徽省首次發現較為完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2007年,在古埂遺址附近,建設了肥西第一個正真意義上的公園----古埂公園。古埂公園
英文解釋
  1. n.:  Feixi County
近義詞
肥西
相關詞
????業公司????業國企????務管理局小學地理安徽省行政村
包含詞
肥西縣中醫院肥西縣紡織廠肥西縣人民醫院
肥西縣第三中學肥西縣麻紡織廠肥西縣人民政府
肥西縣????務管理局肥西縣婦幼保健所肥西縣紅十字醫院
肥西縣三河鎮醫院肥西縣藥品檢驗所肥西縣肥西縣飯店
合肥市肥西縣人民醫院肥西縣上派第五中學安徽省肥西縣衛生防疫站
肥西縣雷麻神雕工藝廠肥西縣滬皖聯合羽絨廠安徽省肥西縣絲綢總廠
肥西縣三河亞美大酒店肥西縣棉麻公司高劉軋花廠肥西縣棉麻公司小廟軋花廠
肥西縣棉麻公司山南軋花廠安徽省肥西縣清平鄉中心學校肥西縣三河鎮中街迎賓大酒店
合肥市肥西縣絲綢化纖織造廠肥西縣農興鎮燒脈衛生所肥西縣骨病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