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詩人: 汪彝銘 Wang Yiming
勞人戀曉衾,程途起戊夜。岡勢復崚嶒,隨溪上而下。峭石插遠空,一徑通幽罅。晨曦動林端,蔥翠光四射。樹多山不蠻,蕭颯安知夏。青陽古陵陽,鎮名尚憑藉。峨峨九子山,陸地蓮花化。此處懷詩仙,何年訪書捨。 |
|
郵編:242800 代碼:341723 區號:0566
拼音:Qīng Yáng Xiàn 英譯:Qingyang County
青陽縣位於安徽省南部,池州市境東南部。總面積1181平方千米。總人口28萬人(2007年末)。全縣轄9個鎮、4個鄉:蓉城鎮、木鎮鎮、廟前鎮、陵陽鎮、新河鎮、丁橋鎮、朱備鎮、楊田鎮、九華鎮、喬木鄉、酉華鄉、杜村鄉、九華鄉。其中,九華鎮、九華鄉由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管理。縣政府駐蓉城鎮。
地處皖南山區東北部,九華山脈綿亙中南部。地勢南高北低,南部高山峭拔,中部為丘陵,北部多平原、圩區。有海拔千米以上高峰多座。十王峰海拔 1344米,為全縣最高點。青通河及支流七星河中下遊沿岸為崗畈相間的河𠔌盆地。青通河、九華河北流入長江,南陽河、陵陽河南流入太平湖。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6.1℃,年降水量1500毫米。礦藏有煤、白雲石、鐵、錳、銅等。
318國道東西過境,103、219省道南北延伸。青通河、七星河均可通航,童埠港可通長江。九華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國傢重點風景名勝區。九華山森林公園係國傢級森林公園。九華山慧居寺菩薩、羅漢塑像,化城寺、肉身殿,陵陽鄉太平山房,均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青陽縣位於長江中遊南岸,南倚黃山,北枕長江,面積1180平方公裏,15個鄉鎮,28萬人口,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之稱。佛教聖地九華山雄踞境內。 |
|
青陽縣交通便捷,基礎設施良好,是投資的理想場所。318國道橫貫東西,103省道直穿南北,童埠港水運直通長江。 國傢“十五”重點項目:銅陵——九江鐵路、上海——武漢沿江高速、合肥——九華山——黃山高速公路縱橫全境。電力資源充足,通信設施齊全,教育、衛生等基礎設施完善。縣委、縣政府正着力加快工業化、城市 化建設進程,縣城力爭在較短時間內將青陽建成九華山旅遊區:“交通樞紐中心、旅遊接待中心、休閑服務中心、商品 集散中心、會展中心”。 |
|
青陽縣物産豐富,資源多品質優,是創業的風水寶地。礦産藴藏豐富,已探明7類36種,其中方解石3億噸,白雲石4億噸, 石灰石3億噸,現有年開採加工生産能力已達百萬噸以上。另有較高品質的石英石、花崗岩、大理石、等礦産資源待規模開採。 農業盛産蠶繭、茶葉、油料、竹木等農副産品,素有“蠶桑之地”、“魚米之鄉”的美稱。青陽經濟中,非金屬礦采掘加工、 機械鑄造、繭絲麻輕紡、服裝加工、旅遊産品加工、農特産緑色食品加工等工業佈局板塊初步形成,正煥發着勃勃生機。 |
|
青陽縣山靈水秀,遍布風景名勝,是旅遊休閑的美妙樂園。氣候溫潤宜人,奇峰怪石林立,九華十景聞名遐邇, 神仙洞幽深奇妙。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引來無數名人墨客攬勝吟唱,李白、劉禹錫、杜牧、王安石、蘇轍、 滕子京、嶽飛等都曾駐足於此並留下大量詠贊青陽的詩篇,現在古文化遺址120餘處。近年來,青陽旅遊開發方興未艾, 景區內經林業部批準的九華山國傢森林公園九子岩景區已規劃建設。 |
|
青陽縣與時俱進,政通人和,社會穩定,民心思上,更有強烈的發展意識和迎接八面來風的壯大胸懷。 青陽正面嚮世界致力於發展開放型經濟,良好的法製環境可以保證投資者的創業權益不受任何侵害;所奉行的“一切服務 於招商,一切服從於招商,想投資者所想,幫投資者所需,爭一流效率,創一流服務,樹一流形象 。對投資者高看一眼,厚愛一層”的服務理念,可以保證投資者享受到傢人的溫暖;所製定的優惠政策可以保證投資 者獲得更多的利益回報。真誠守信,熱情好客的青陽人民,已經憑藉優越的自然條件、優異的投資環境、優厚的投資回報, 成功地迎來了日本、法國、羅馬尼亞以及與國風塑業、巢東股份等國內外知名企業落戶青陽。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 青陽人民熱切期望着更多的慧眼商傢有識之士到青陽觀光旅遊、投資興業。 |
|
青陽縣轄9個鎮、4個鄉:蓉城鎮、木鎮鎮、廟前鎮、陵陽鎮、新河鎮、丁橋鎮、朱備鎮、楊田鎮、九華鎮、喬木鄉、酉華鄉、杜村鄉、九華鄉。其中,九華鎮、九華鄉由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管理。 |
|
青陽縣位於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下遊平原與皖南山區交界處。行政區域介於北緯30°19’-30°51’與東經117°46’-118°05’之間。該縣東界南陵、涇縣,南連石臺縣、黃山市黃山區,西與貴池市毗連,北接銅陵縣。縣境南北長65公裏,東西寬40公裏,總面積1180平方公裏(含九華山管理處轄區面積120.6平方公裏),占全省總面積的0.84%。全縣現設10個鄉,10個鎮。縣人民政府駐蓉城鎮。
一、縣名由來、縣城、舊治、疆域變遷
[縣名由來]
青陽縣係唐天寶元年(742年),分涇、南陵、秋浦(今貴池市)3個縣地新置。縣名據《元和郡縣志》、《讀史方輿紀要》均說以青陽縣治“在青山之陽為名”。《太平寰宇記》也說唐置縣,以治“在青山之陽,故號曰青陽。”是古邑,曹綸在《初刻青陽縣志序》中稱:“青陽,古臨城邑。唐初易今名,以其在青山之陽也。”這個作為縣名、城名的青山,《輿地紀勝》說“在青陽縣北五裏,縣以此得名”。東晉在今丁橋、竹陽、木鎮鄉一帶置定陵縣,係僑置縣名。
[蓉城鎮]
今青陽縣城蓉城鎮以位於青山之陽,三國時臨城縣治北2.5公裏處的青陽邑發展起來的。唐天寶初始置青陽縣時,據《舊唐書·地理志》說始治古臨城,後改治青陽城,說明今城比臨城舊城繁華,城址較臨城故址優越。易名蓉城,據嘉靖《池州府志》說,係由詩仙李白遊九華山後作《望九華山贈青陽韋仲堪》詩中有:“天河挂緑水,秀出九芙蓉”句,改青陽城為“芙蓉城”,別稱“蓉城”。另外,李白又有“於此臥雲鬆”句,又稱“雲鬆”。1952年,建蓉城鎮。1963年,蓉城鎮並入城關公社。1965年4月24日,恢復蓉城鎮。6月,改稱城關鎮。1984年4月,改稱蓉城鎮。陵陽鎮:位於九華山南麓,是設縣最古老的縣城。早在春秋時期開始形成聚落,後為江南名邑。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分涇縣西境置陵陽縣,至隋開皇九年(589年)撤銷廣陽,仍屬涇縣西境。唐武德三年(620年)復南陽縣,八年撤銷並入涇縣,前後為縣城長達7個多世紀。今遺址仍依稀可辨。今鎮北香池裏為漢縣衙遺址。城址大體東至東衝橋(今為汽車站),西至青明山許傢橋,北至沿街頭,南至霞公祠及西莊。故城又稱廣陽城,以西晉避杜皇后諱而改易。隋改南陽城,係避楊廣諱改。陵陽鎮是通往徽州山區要道和物資的集散地。舊治中還有位於今縣城蓉城鎮東南2.5公裏的臨城故城,今已遺址不存。東晉僑置的定陵縣治大體位於今丁橋鄉境內,也無遺跡可尋。
[疆域變遷]
青陽縣古為陵陽、涇縣地。三國時期,吳國新置臨城縣,為臨城、陵陽縣分領。東晉僑置定陵縣,為3個縣分領。隋分屬涇、南陵縣。唐分屬涇、南陵、秋浦縣,疆界已很難考清。其疆域大體定型於唐天寶元年(742年),分涇縣、南陵、秋浦3個縣地置青陽縣。青陽縣建製後疆域主要變化有:一是唐永泰二年(766年),劃出南境的六都、廣陽等地入新置的石埭縣(治廣陽故城,已淹入太平湖)。二是1959年3月22日决定,撤銷青陽縣,並入貴池縣。三是1961年12月15日,恢復青陽縣,仍其舊域。四是1974年2月11日,安徽省革命委員會决定,將銅陵縣的董店、新建公社和大通鎮劃歸青陽縣。1月18日,撤銷這一决定,上述地區實際未動。建縣以來疆域變遷較著的實衹有唐永泰間一次。
二、歷史沿革
[先秦時期]
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本縣發掘了王傢壠、嶺頭、中平等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說明本地區在五六千年前就有高度的物質文明。尚古時期,這裏居住着古越族中的揚越部族春秋時期,在陵陽等地已形成聚落、城邑。戰國以後,陵陽已是江南名邑,為楚國重鎮和邊邑。愛國詩祖屈原在《楚辭·九章》中數次提及陵陽地名。春秋時期,屬楚國,吳越亡後,仍為楚土。
[秦朝]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國,置九江郡(治壽春,今壽縣城關鎮)。翌年平江南,地初屬會稽郡(治吳,今蘇州市);後屬廬江郡(治番縣,今江西波陽縣東)涇縣(治今涇縣城廂鎮西北2.5公裏溪西岸)西境陵陽邑(今青陽縣陵陽鎮)。
[西漢]
漢王元年(前206年)四月,今境改屬英布九江王國(都六,今六安市城北鄉白沙城)廬江郡(治番縣,今江西鄱陽縣東)涇縣(治今縣城西北涇溪西岸)西部陵陽邑(仍治今陵陽鎮)。高祖四年(前203年),廬江郡改屬英布淮南王國(仍都六)。十一年十月庚午,廬江郡改屬劉長淮南王國(改都壽春,今壽縣城關鎮)。文帝七年(前17年),廬江郡歸漢。十二年,廬江郡改屬劉喜淮南王國(仍都壽春)。十六年四月丙寅,廬江郡改屬劉賜廬江王國(都番縣)。景帝四年(前153年),廬江郡歸漢。元狩二年(前121年)七月壬子,撤銷江南廬江郡,仍為涇縣(仍治今縣城西北涇溪西岸)西部陵陽地改屬丹陽郡(治宛陵,今宣州市區)。元封二年(前109年),分涇縣西境在故陵陽邑置陵陽縣,今境屬之,屬丹陽郡。元封五年四月,丹陽郡改屬揚州刺史部。
[附 王莽新朝]
居攝三年(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建立新朝,改宛陵為無宛。
[東漢]
劉玄更始三年(25年)六月己未(二十二日),劉秀建東漢,今境仍為陵陽縣(仍治今陵陽鎮)地,屬揚州(初治歷陽,今和縣歷陽鎮)丹陽郡(治宛陵,今宣州市區)。永和四年(139年),陵陽縣改屬揚州(已改治壽春,今壽縣城關鎮)宣城郡(仍治宛陵)建和元年(147年),陵陽縣改屬揚州丹陽郡(仍治宛陵)。興平二年(195年)後,為孫策控製區,仍之。建安十六年(211年),改屬孫吳揚州(治建業,今南京市)丹陽郡。黃初二年(221年),丹陽郡改治建業。後改治蕪湖縣新址(今蕪湖市);不久,復治建業
[三國·吳國]
魏黃初三年十月,孫權建吳國,今境為陵陽縣(仍治陵陽鎮)地,屬揚州丹陽郡(均治建業,今南京市)。嘉禾初(約232年),丹陽郡改治宛陵侯國(仍治今宣州市區)赤烏八年(245年),析陵陽、石城縣地置臨城縣(治今蓉城鎮南2.5公裏臨城),屬丹陽郡(仍治宛陵)。此時縣境為2個縣分治,大體上,今南境的陵陽、南陽、沙齊等鄉及石臺縣東部的六都、七都、河口、七井、廣陽等鄉及黃山市黃山區的上蘇、嶺下蘇等地屬陵陽縣;今北部的東堡、楊田、城東、朱備、新河、蓉城、廟前、九華、杜村、木鎮、竹陽、丁橋、喬木、酉華、童埠、五溪等鄉鎮及南陵丫山、河灣鄉,銅陵縣董店鄉等屬臨城縣。
[西晉]
鹹寧六年(280年)三月,滅吳,今境內仍為陵陽(仍治陵陽鎮)、臨城(仍治臨城)2個縣地,屬揚州(治建業,今南京市)丹陽郡(治宛陵,今宣州市區)。太康二年(281年),2個縣改屬揚州宣城郡(仍治宛陵)。三年,揚州治建業改稱“建鄴”。建興元年(313年),建鄴改為“建康”。
[東晉]
丁醜年(317年)三月,建東晉,今境仍為陵陽(仍治今陵陽鎮)、臨城(仍治故臨城)2個縣地,屬揚州(治建康,今南京市)宣城郡(仍治宛陵,今宣州市區)。東晉初在古丹陽城(今當塗縣丹陽鎮)僑置定陵縣,後在今縣境與銅陵、南陵3個縣交界的丁橋(古定陵鄉)、竹陽、木鎮鄉及今南陵縣丫山、河灣鄉及今銅陵縣部分地區僑置定陵縣屬襄城郡。鹹和四年(329年),宣城郡改屬豫州(治蕪湖,今為市)。鹹康四年(33年),為避杜皇后諱,改陵陽縣為廣陽縣。興寧初(約363年),宣城郡改治蕪湖;不久還宛陵。寧康二年(374年),定陵縣改屬上黨郡(僑治蕪湖)。不久,廢上黨郡,定陵縣改屬淮南郡(僑於湖,今蕪湖縣王詘鄉)。義熙九年(413年),淮南、宣城郡改屬揚州(治建康,今南京市)。
[南朝·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宋代晉,今境仍為揚州(仍治建康,今南京市)淮南郡(治於湖,今蕪湖縣王詘鄉)定陵縣(仍位今丁橋鄉)、宣城郡(仍治宛陵,今宣州市區)臨城(仍治故臨城)、廣陽(仍治今陵陽鎮)3個縣分領。大明三年(459年)二月乙卯,改揚州為王畿。五年九月甲戌,宣城、淮南郡改屬南豫州(治姑孰城,今當塗縣城關鎮)。六年三月乙巳,宣城郡改治姑孰城,定陵縣屬之。八年六月戊寅,定陵縣復屬淮南郡(治姑孰城),宣城郡復治宛陵。泰始二年(466年)九月,2個郡改屬揚州(仍治建康)。九月壬辰,2個郡改屬東豫州(治歷陽,今和縣歷陽鎮)。三年五月辛醜,2個郡改屬揚州。五年二月丙申,2個郡改屬南豫州(治宛陵)。六月壬午,2個郡復屬揚州七年,2個郡改屬南豫州(治歷陽)。
[南朝·齊]
升明三年(479年)四月,齊代宋,今境仍屬南豫州(治歷陽,今和縣歷陽鎮)淮南郡(治姑孰城,今當塗縣城關鎮)定陵(仍位今丁橋鄉一帶)、宣城郡(仍治宛陵,今宣州市區)臨城(仍治故臨城)、廣陽(仍治今陵陽鎮)3個縣分領。建元二年(480年)2個郡改屬揚州(治建康,今南京市)。永明二年(484年),2個郡改屬南豫州(治姑孰城,今當塗縣城關鎮)。
[南朝·梁]
蕭齊中興二年(502年)四月,蕭梁代齊,今境仍為南豫州(改治宛陵,今宣州市區)淮南郡(治姑孰城,今當塗縣城關鎮)定陵縣(仍位今丁橋鄉一帶)、宣城郡(仍治宛陵)臨城(仍治故臨城)、廣陽(仍治今陵陽鎮)3個縣分領。天監二年(503年),南豫州改治姑孰城。普通六年(525年),臨城、定陵2個縣改屬南豫州南陵郡(治東晉故南陵戍,今貴池市臨江處)。中大通二年(530年),宣城、南陵2郡改屬揚州(仍治建康今南京市)。大同二年(536年),臨城縣改屬太原郡,屬南豫州。太平二年(557年)正月,廣陽縣屬南豫州宣城郡;臨城、定陵縣屬南陵郡。
[南朝·陳]
太平二年十月,陳朝代梁,今境內仍為南豫州宣城郡(均治宛陵,今宣州市區)廣陽縣(仍治今陵陽鎮)、北江州南陵郡(均治南陵,今繁昌縣蘆南鄉故赭圻城)臨城(仍治故臨城)、定陵(仍位今丁橋鄉一帶)3個縣分領。太建末,廣陽縣改屬宣州宣城郡(均治宛陵),臨城、定陵2個縣仍屬北江州南陵郡。
[隋朝]
開皇九年(589年),平陳,廢郡,調整州、縣,今境分屬宣州(治宣城,今宣州市區)涇縣(仍治涇溪西岸)、南陵(仍治今繁昌縣赭圻城)2個縣境。十九年,分置秋浦縣(治石城,今貴池市石城村),屬宣州。大業三年(607年)四月,改宣州為宣城郡(仍治宣城),屬揚州刺史部。十三年,為群雄杜伏威部控製區。
[唐朝]
武德三年(620年)六月,杜伏威降唐,今境設南陽縣(由廣陽改,仍治陵陽鎮),屬宣州總管府(治宣城,今宣州市區)南徐州;不久,改為猷州(治今涇縣章渡鄉大嶺集馬傢村大寧山南);南陵(仍治今繁昌縣故赭圻城)、秋浦縣(仍治今貴池市石城村)屬池州。七年,2個州改屬宣州都督府(治宣城)。八年,廢猷州,廢南陽縣入涇縣,改屬宣州。貞觀元年(627年),罷都督府,廢池州,今縣境仍分屬涇、秋浦、南陵3個縣,屬江南道地理區宣州。長安四年(704年),南陵縣遷治青陽城(今城關鎮),今境仍為宣州秋浦、涇縣、南陵3個縣分領。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宣州改屬江南西道(治洪州,今南昌市)。天寶元年(742年),分涇縣、秋浦、南陵縣地分置青陽縣(初治故臨城,後改治今蓉城鎮),屬江南西道宣城郡。至德二載(757年)十二月,改宣城郡為宣州(仍治宣城)。乾元元年(758年),青陽縣改屬蒺州(今南京市)。上元二年(761年),青陽縣改屬宣州。永泰元年(765年),青陽縣改屬池州(治秋浦,今貴池市區)。貞元三年(78年),池州屬宣歙道(治宣城)。十二年十二月乙亥,池州改屬宣歙池都團練觀察處置使(治宣城)。大順二年(891年),池州所在的宣歙池道改稱寧國軍節度使(治宣城)。天復三年(903年),改為都團練觀察使。唐末,楊行密仍恢復寧國軍節鎮,青陽縣仍屬寧國軍節鎮池州。
[五代十國·吳國]
天四年(907年)四月,唐亡,青陽縣(仍治今蓉城鎮)屬吳國寧國軍節度使(治宣城,今宣州市區)池州(治秋浦,今貴池市區)。順義六年(926年),秋浦縣改名貴池縣。
[五代十國·南唐]
天祚三年(937年)十月,南唐代吳國,青陽縣(仍治今蓉城鎮)改屬南唐國江寧府(治今南京市)池州。升元二年(938年)六月甲申,池州升為康化軍。
[北宋]
開寶八年(974年)十一月,滅南唐(自易名江南國),青陽縣(仍治今蓉城鎮)改屬江南道池州(治貴池,今貴池市區)。太平興國元年(976年),池州改屬江南東路(治蒺州,今南京市)。至道三年(998年),池州改屬江南路(治蒺州)。仁宗時,蒺州升為江寧府。天禧二年(1018年),池州改屬江南東路(仍治江寧府)。
[南宋]
建炎元年(1127年),青陽縣(仍治今蓉城鎮)屬江南東路(治江寧帥府,今南京市)池州(治貴池,今貴池市區)。二年,池州改屬江州路(治江州,今九江市)。四年(1130年),池州改屬江南路(治建康府,今南京市)建康帥府(改治池州,後還建康府)。紹興元年(1131年),池州復屬江南東路(治建康府)。
[元朝]
至元十三年(1276年),池州(仍治貴池,今貴池市區)青陽縣(仍治今蓉城鎮)入元,改屬江淮等處行省(治揚州,後升為路,今揚州市)。十四年,升池州為路(仍治貴池)。二十一年閏五月,江淮行省遷治杭州路(今為市),改稱江浙行省。二十四年,復遷揚州路。二十六年,再遷杭州路。二十八年,再次改稱江浙等處行省(仍治杭州路)池州屬之,並自元初直隸江南諸道行御史臺(治建康路,今南京市)。後池州路改屬江東建康道肅政廉訪司(治集慶路)。大德八年(1304年),江東建康道遷治寧國路(今宣州市區)。天歷二年(1329年),建康路改集慶路。至正十六年(1356年)十一月,陳友諒部占池州。大宋竜鳳三年(1357年)十月,朱元璋部常遇春取池州路,李文忠下青陽,改屬江南行省(治應天府,今南京市)。五年四月,朱部再取池州路。七年八月,改池州路為九華府;不久,改為華陽府,再改為池州府(均治貴池)。
[明朝]
吳二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明,青陽縣(仍治今蓉城鎮)仍屬江南行省(仍治應天府,今南京市)池州府(治貴池,今貴池市區)。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池州府直隸中書省。十三年正月,直隸六部。永樂元年(1403年),改屬南京,後改稱南直隸餘仍之。
[附 南明]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明亡,為福王朱由崧控製區,仍之。五月,為南明朱由崧弘光政權控製區,青陽縣仍屬南直隸池州府。
[清朝]
順治二年(1645年)五月十六日,清平江南,仍之。順治二年閏六月乙巳(1645年8月19日),青陽縣(仍治今蓉城鎮)改屬江南省(治江寧,今南京市)池太道(治蕪湖今為市)池州府。十八年(1661年),池州府改屬江南省左布政使司(均治江寧)池太道康熙元年十二月甲子(1663年2月2日),池州府改屬安池太道(治貴池),餘仍之。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池州府改屬安徽省(治安慶府,今為市)安池太道(還治蕪湖)。二十一年十月乙亥(1682年10月31日),池州府改屬江安十府儲糧道(專業道,治歙縣,今徽城鎮)。雍正十一年十二月癸亥(1734年1月20日),改屬安徽寧池太廣道(治安慶府)。十二年十月庚戌(1734年11月3日),道治遷蕪湖。鹹豐五年十月十三日(1855年11月2日)改安徽寧池太廣道為徽寧太廣道(遷治宣城,今宣州市區)改由浙江巡撫代管。十年,道治再遷祁門縣(治今祁山鎮)。同治三年(1864年7月1日),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徽寧池太廣道所屬皖南府州縣回屬安徽省。四年六月甲午(1865年7月23日),徽寧池太廣道改治蕪湖。光緒三十四年五月甲午(1908年6月日),池州府改屬皖南道(仍治蕪湖)。清代,江南、安徽省先後屬兩江總督(常駐江寧初名江南江西河南總督、江南江西總督、江南總督。康熙二十一年即1682年,改名兩江總督,後兼南洋通商大臣)。
[附 太平天國]
太平軍於鹹豐三年九月十六日占領青陽縣,改青陽縣為“菁陽縣”(仍治今蓉城鎮)屬太平天國(都天京,今南京市)安徽省(治安慶郡,今為市)池州郡(治桂池,今貴池市區)。同治二年(1862年)八月二十七日夜,太平軍最後撤出青陽縣城。
[中華民國·北京政府]
民國元年(1912年)1月,廢道、府,青陽縣(仍駐今蓉城鎮)直屬安徽省。3年月2日,青陽縣改屬安徽省蕪湖道。
[中華民國·南京政府]
16年3月,北伐軍光復青陽縣。7月15日“寧漢合流”後,青陽縣改屬南京國民政府安徽省。次年8月,正式廢道。21年4月2日,青陽縣改屬安徽省第八區。10月10日改屬安徽省第八專區。27年4月15日,第八專區改屬安徽省皖南行政公署。7月2日日機轟炸蓉城鎮。9月24日,縣政府遷駐城南五裏(柏傢)橋。10月23日,遷至牌樓中分江。11月8日,再遷朱備鄉江村河西二聖廟。11月15日,第八專區由石埭縣烏石壠(今黃山市黃山區烏石鄉)遷駐設縣南陽灣。34年8月26日,青陽縣回駐蓉城鎮關嶽廟。11月底,撤銷皖南行署。
[中國共産黨建政·抗日戰爭後期及解放戰爭後期]
青陽縣由中國共産黨建立的政權早期要數民國33年7月建銅青南行政辦事處(縣級)。9月,改為銅陵縣抗日民主政府(先後駐今銅陵縣舒傢店等地),僅與設縣童埠區有關。36年9月,成立涇青南縣人民政府,僅轄設縣賓陰(今酉華鄉)、喬木、楊田、茗山天屏(今丁橋鄉)等鄉地。9月結束。上述地區屬遊擊區政權。民國38年(1949年)4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青陽縣,成立軍事管製委員會(駐今蓉城鎮)。23日,成立青陽縣人民政府。青陽縣屬皖南人民行政公署池州專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10月1日建國,青陽縣仍屬皖南人民行政公署池州專區。1952年3月28日,青陽縣改屬安慶專區。1956年5月6-8日,青陽縣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二次會議决定,改青陽縣人民政府為青陽縣人民委員會。1959年3月22日,撤銷青陽縣,並入貴池縣(仍駐今貴池市區),仍屬安慶專區。實際上未執行。1961年12月15日,恢復青陽縣,實際上是追認。1965年6月21日,青陽縣改屬安徽省池州專區。1968年4月6日,成立青陽縣革命委員會。1980年1月29日,青陽縣改屬宣城地區。1981年4月3日,青陽縣革命委員會改稱青陽縣人民政府。1983年6月7日,青陽縣改屬蕪湖市。1988年8月17日,青陽縣改屬池州地區,至今未變。
1988年,全縣轄3鎮17鄉:蓉城鎮、木鎮鎮、九華鎮、陵陽鄉、丁橋鄉、廟前鄉、沙濟鄉、楊田鄉、朱備鄉、五溪鄉、童埠鄉、新河鄉、城東鄉、喬木鄉、南陽鄉、杜村鄉、九華鄉、竹陽鄉、酉華鄉、東堡鄉。其中,九華鎮由九華山管理處代管。
1992年,撤銷陵陽鄉,設立陵陽鎮;撤銷丁橋鄉,設立丁橋鎮;撤銷廟前鄉,設立廟前鎮;撤銷童埠鄉,設立童埠鎮。行政區劃調整後,全縣轄7鎮13鄉:蓉城鎮、木鎮鎮、九華鎮、陵陽鎮、丁橋鎮、廟前鎮、童埠鎮、楊田鄉、朱備鄉、五溪鄉、新河鄉、沙濟鄉、城東鄉、喬木鄉、南陽鄉、杜村鄉、九華鄉、竹陽鄉、酉華鄉、東堡鄉。其中,九華鎮由九華山管理處代管。
1994年,撤銷五溪鄉,設立五溪鎮;撤銷朱備鄉,設立朱備鎮;撤銷沙濟鄉,設立沙濟鎮。1999年,撤銷東堡鄉、楊田鄉,合併設立楊田鎮。
1997年,青陽縣面積1180.6平方千米,人口27.2萬,轄10鎮10鄉。縣政府駐蓉城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253280人,其中(11個鎮、8個鄉):蓉城鎮43275人、木鎮鎮14457人、廟前鎮20688人、陵陽鎮10559人、童埠鎮4717人、丁橋鎮18378人、五溪鎮4490人、朱備鎮8402人、沙濟鎮8719人、楊田鎮18489人、九華鎮5724人、城東鄉17876人、南陽鄉5308人、新河鄉11556人、竹陽鄉10179人、喬木鄉9215人、酉華鄉12114人、杜村鄉18233人、九華鄉10901人。
2001年,撤銷城東鄉,並入蓉城鎮;撤銷新河鄉、童埠鎮,合併設立新河鎮;將九華鄉委托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管理。同年,全縣村委會數由2000年底的 169個減少到150個:喬木鄉同義村、東源村合併為東源村,金樓村、塔山村、長橋村合併為塔山村;楊田鎮上東村、東溪村、竹溪村合併為上東堡村,下東村、溪田村合併為下東堡村,澗河村、和坦村合併為澗泉村;丁橋鎮朱傢村、漁運村、插花村合併為朱傢村;木鎮鎮金義村、武聖村、潭興村合併為武聖村;杜村鄉紅光村、新豐村合併為東館村,雙虹村、鎮村合併為杜村村,河東村、西河村、五陽村合併為西館村,壠上村、上峰村合併為四峰村,晚口村、宗文村、竜華村、中平村合併為宗文四閤村。行政區劃調整後,青陽縣轄11個鎮、6個鄉:蓉城鎮、木鎮鎮、廟前鎮、陵陽鎮、新河鎮、丁橋鎮、五溪鎮、朱備鎮、沙濟鎮、楊田鎮、南陽鄉、喬木鄉、酉華鄉、杜村鄉,共有13個居委會、158個村委會。其中,九華鎮、九華鄉(及其所轄的2個居委會、8個村委會)由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管理。
2005年12月28日,經安徽省政府同意,安徽省民政廳下發《關於同意青陽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為此青陽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已全面啓動。具體調整是:撤銷陵陽、木鎮、沙濟、五溪4個鎮和南陽、竹陽兩個鄉。將五溪鎮整建製並入蓉城鎮;將竹陽鄉、木鎮鎮整建製合併,設立新的木鎮鎮,鎮政府為原木鎮鎮政府駐地;將沙濟鎮、南陽鄉、陵陽鎮整建製合併,設立新的陵陽鎮,鎮政府為原陵陽鎮政府駐地,其他鄉鎮行政區劃不變。至此青陽縣(除九華山管轄的1鄉1鎮)鄉鎮由原來的15個鄉鎮調整到11個鄉鎮,鄉鎮平均人口由原來的1.76萬人增至2.41萬人,鄉鎮平均面積由原來的78.7平方千米增至107.3平方千米。截至2005年12月31日,青陽縣轄8個鎮、3個鄉(不包括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所轄的1個鎮、1個鄉:九華鎮、九華鄉)。 |
|
青陽鎮現有初中一處、小學1處、教學點5處,在校生3460人。幼兒園6處,在園幼兒1039名。全鎮教職工262人,其中高級職稱19名,中級職稱136名,學歷達標率100%。
該鎮教育在上級部門的正確領導和全鎮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教育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鎮教委被市縣教育局表彰為校捨設施維護管理先進單位,被鄒平縣團委評為先進團委;青陽中學被命名為省級規範化學校,市級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市級實驗室建設和管理示範學校,市級教學示範學校;劉傢小學被命名為市級規範化學校,醴泉小學被評為縣級教學示範學校,日常行為規範示範學校;青陽幼兒園被命名為市級示範園,青陽中心園被評為市級示範園和縣級普通話示範學校。
鎮黨委政府圍繞“113”工程的實施,努力創建“和諧教育”。繼中學成功創建省級規範化學校的基礎上,自2005年4月開始,投資1500萬元新建的醴泉小學於2006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青陽學區幼兒園的並園工作已順利完成。廣大師生踐行“八榮八恥”,弘揚“范公精神”,打造“和諧校園”,形成了獨特的校園文化風景;“開泰育纔基金”的啓動,對全鎮教育教學起到了巨大的激勵作用;教科研工作如火如荼,師生在縣級組織的各類活動中成績優異,其中,2006年,全鎮教師82餘篇論文在縣級以上刊物發表或獲奬,20人次的優質課受到縣級以上表彰,中小學教研課題立項15個,均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近百名學生在縣級以上各類大賽中獲奬,中考成績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青陽鎮教育事業碩果纍纍,亮點閃爍。全鎮師生朝氣蓬勃、意氣風發,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立足今天,展望明天,把握機遇,衹爭朝夕,正邁着矯健的步伐,齊心協力去創造新的業績。 |
|
- n.: Qingyang County
|
|
青陽 |
|
????業公司 | ????務管理局 | 地理 | 安徽省 | 行政村 | 博物館 | |
|
|
青陽縣博物館 | 青陽縣中醫院 | 青陽縣人民醫院 | 青陽縣工藝氈廠 | 青陽縣絲綢總廠 | 青陽縣????務管理局 | 青陽縣九芙蓉賓館 | 青陽縣九子山賓館 | 青陽縣婦幼保健站 | 青陽縣慕善絲綢廠 | 青陽縣絲綢服裝廠 | 青陽縣防疫保健所 | 送龐百篇之任青陽縣尉 | 青陽縣血吸蟲病防治站 | 青陽縣血吸蟲病防治所 | 青陽縣丁橋工藝綉品廠 | 青陽縣九華墻紙工藝廠 | 青陽縣廟前竹編工藝廠 | 安徽省青陽縣青峰羊毛衫廠 | 青陽縣青峰羊毛衫廠 | 青陽縣滬青羊毛衫廠 | 青陽縣絲綢總廠織綢二分廠 | 安徽省絲綢公司青陽縣公司 | 安徽省青陽縣華林飯店 | 青陽縣童埠棉麻纖維廠 | 青陽縣新天地旅行社有限公司 | 四更發青陽縣西五裏柯傢店 | 過青陽縣,望九華山,雲中不真。來早大露,竟不見其全三首 | 過青陽縣望九華山雲中不真來早大露竟不見其全三首 | 青陽縣供銷合作社九華山竜泉飯店 | 青陽縣加豐絲綢織造有限公司 | 安徽省青陽縣九華山工藝美術旅遊服務部 | |
|